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效源法的变压器瞬态声场重构与声学监测测点位置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云鹏 王博闻 +1 位作者 周旭东 严才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65-2775,共11页
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声纹信号包含本体的状态信息,可通过部署声纹传感装置对其进行在线监测。为了探究变压器近声场的分布规律、优化声纹监测点的位置,首先采集油箱表面声信号,构成变压器等效声源;然后使用间断伽辽金有限元法(discontinu... 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声纹信号包含本体的状态信息,可通过部署声纹传感装置对其进行在线监测。为了探究变压器近声场的分布规律、优化声纹监测点的位置,首先采集油箱表面声信号,构成变压器等效声源;然后使用间断伽辽金有限元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ethod,DGFEM)对变压器进行近声场瞬态重构,用于分析声场内声压随时间变化规律;最后构建Pearson均衡相似系数,用于计算备选测点处声纹与等效声源之间的频谱相似度,实现声纹监测位置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评价传感器处于不同位置时对变压器整体声纹状态的感知能力,对变压器声纹在线监测装置部署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声场重构 间断伽辽金有限元法(DGFEM) 皮尔森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异常数据筛选WSNs矿井热害监测系统设计
2
作者 樊宽刚 么晓康 李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2期83-86,93,共5页
针对深层矿井热害监测问题和有线监测系统布线复杂等缺点,基于Zig Bee和Wi Fi两大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有多样性异常数据筛选功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矿井热害环境监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本系统实现了对环境参数的监测。研究了两类... 针对深层矿井热害监测问题和有线监测系统布线复杂等缺点,基于Zig Bee和Wi Fi两大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有多样性异常数据筛选功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矿井热害环境监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本系统实现了对环境参数的监测。研究了两类多样性异常数据筛选方法,提出了参数适应型拉依达异常数据剔除法则和使用置信水平的数据剔除方法,提出了皮尔森相关系数域(PCCF)异常状态判断法。经过数据分析验证,以上两类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矿井热害 监测系统 参数适应型拉依达准则 皮尔森相关系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量阻抗波形相关性的送出线路纵联保护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洪金 杨炳元 +2 位作者 粱佳宇 蔡文超 张玉振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3-810,共8页
文章对风光可再生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的纵联保护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了风光可再生能源场站和传统电源的阻抗特征,在送出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提取等效正序突变量阻抗波形,并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阻抗波形的相关度。在RTDS仿真平台中,以... 文章对风光可再生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的纵联保护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了风光可再生能源场站和传统电源的阻抗特征,在送出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提取等效正序突变量阻抗波形,并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阻抗波形的相关度。在RTDS仿真平台中,以内蒙古某风光可再生能源场站为例,验证了所提的保护原理对一侧为风光可再生能源场站,另一侧为传统电源构成的系统,送出线路发生各种短路故障都具备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可再生能源场站 pearson相关系数 纵联保护 突变量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下温湿度实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宏旺 李琼 +1 位作者 郑诗霖 王野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776-14782,共7页
地下综合管廊内合适的温湿度环境是各类专业管线及附属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选取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地下综合管廊单元模块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5—11月、2022年10月—2023年3月对管廊内外温湿度与进排风风速进行现场实测,进一步测算通... 地下综合管廊内合适的温湿度环境是各类专业管线及附属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选取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地下综合管廊单元模块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5—11月、2022年10月—2023年3月对管廊内外温湿度与进排风风速进行现场实测,进一步测算通风换气次数,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确定各实测参数之间的显著关系。结果显示,管廊内温度受日变化温度影响小,受年平均气温影响大。廊内温度全年变化范围为11.7~23.5℃,廊外温度每降低5℃,年廊内温度最大降低1.3℃,单日廊内温度最大降低0.3℃。2022—2023年湿度在60%~70%的占比7.4%,湿度>70%的占比3.2%;研究时段换气次数达到2次/h的占比为8.3%。廊外温度与廊内温度、廊内湿度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11和0.801。结果表明:管廊内温度受日变化温度影响小,受年平均气温影响大;廊内环境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自然通风对于改善廊内温湿度环境效果不佳。研究结果为地下综合管廊通风设计与智慧管控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现场实测 温湿度分布 皮尔逊相关系数 换气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