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合成Pd/C和Pd_2Pt/C电催化剂及其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肖玉风 黄思玉 陈卫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27-1331,共5页
采用氨水调节的微波多元醇法合成了Pd/C和Pd2Pt/C催化剂,并使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微波合成的电催化剂中Pd和Pd2Pt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粒径,并高度分散在XC-72纳米碳载体上,P... 采用氨水调节的微波多元醇法合成了Pd/C和Pd2Pt/C催化剂,并使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微波合成的电催化剂中Pd和Pd2Pt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粒径,并高度分散在XC-72纳米碳载体上,Pd和Pd2Pt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4和4.9 nm.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甲酸在Pd/C催化剂上氧化的起始电位和峰电位大大低于Pt/C催化剂,这是由于甲酸在Pd/C和Pt/C催化剂上不同的氧化途径引起的.结果还显示,甲酸在Pd2Pt/C催化剂和Pd/C催化剂上氧化的起始电位相同,而且在0.24和0.80 V有两个分别对应于甲酸在Pd和Pt催化剂的氧化,说明微波合成的Pd/C和Pd2Pt/C催化剂对甲酸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催化剂 pd2pt/c催化剂 甲酸电化学氧化 微波多元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Pt-Pd/C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蒋晓原 毛建新 +3 位作者 陆维敏 郑小明 操来章 吴周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83-486,共4页
在FYX -1型 1L高压反应釜上考察了Pt/C、Pt-Pd/C催化剂对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 12 5℃、H2 压力 4 0MPa和CCl4的质量分数 12 0 %时 ,0 0 5 %Pt-0 0 5 %Pd/2 0~ 40目C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加氢反应... 在FYX -1型 1L高压反应釜上考察了Pt/C、Pt-Pd/C催化剂对四氯化碳加氢制氯仿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 12 5℃、H2 压力 4 0MPa和CCl4的质量分数 12 0 %时 ,0 0 5 %Pt-0 0 5 %Pd/2 0~ 40目C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加氢反应活性 ,其CCl4的转化率和CHCl3 的选择性均达到 95 %~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四氯化碳 氯仿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d/SiO_(2)-Al_(2)O_(3)催化剂芳烃加氢饱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孔远 杨光 +2 位作者 何金康 纵秋云 马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38,共8页
以SiO_(2)质量分数40%的无定形硅铝和氢氧化铝干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SiO_(2)含量的SiO_(2)-Al_(2)O_(3)载体,以氯铂酸和氯化钯为Pt和Pd的前躯物配制浸渍液,并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t-Pd/SiO_(2)-Al_(2)O_(3)催化剂。采用N_(2)吸附-脱附... 以SiO_(2)质量分数40%的无定形硅铝和氢氧化铝干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SiO_(2)含量的SiO_(2)-Al_(2)O_(3)载体,以氯铂酸和氯化钯为Pt和Pd的前躯物配制浸渍液,并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t-Pd/SiO_(2)-Al_(2)O_(3)催化剂。采用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脱附、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表征,在10 m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2%(w)四氢萘+10%(w)十氢萘+88%(w)异辛烷混合物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芳烃加氢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SiO_(2)质量分数为20%~40%范围内,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晶相组成不变,中强酸酸量增加,L酸酸量减少,B酸酸量增多;Pt-Pd在SiO_(2)-Al_(2)O_(3)载体上的分散由蛋壳型转变为均匀型,分散度增加;其催化四氢萘加氢的活性提高。随着浸渍液中盐酸浓度增加,催化剂上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先增大后减小,盐酸浓度为0.1 mol L时Pt-Pd/SiO_(2)-Al_(2)O_(3)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最好,催化剂的四氢萘加氢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d催化剂 无定形硅铝 芳烃加氢 SiO_(2)含量 浸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体制备条件对Pd(OH)_(2)/C催化剂氢解脱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南俊平 王瑜凌 +6 位作者 宋建伟 卫改霞 陈云 丁鑫磊 戴恒玮 白广梅 邱文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8-1146,共9页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合成过程中氢解脱苄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贵金属Pd用量,本研究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采用球磨/碳化方法制备了炭载体,实验主要探索了葡萄糖酸钠的碳化温度、升温速率及助剂等因素对炭载体结构及相应氢氧化...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合成过程中氢解脱苄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贵金属Pd用量,本研究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采用球磨/碳化方法制备了炭载体,实验主要探索了葡萄糖酸钠的碳化温度、升温速率及助剂等因素对炭载体结构及相应氢氧化钯碳(Pd(OH)_(2)/C)催化剂在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和四乙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DB)氢解脱苄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氮气等温吸附(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元素分析及程序升温脱附(TPD)对炭载体的孔结构、颗粒形貌、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酸钠为原料制备炭载体的较佳碳化温度为700℃,升温速率为10℃·min^(-1),引入助剂NaHCO_(3)可调变葡萄糖酸钠碳化过程中的膨化程度。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炭载体具有丰富多级孔结构和适量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相应Pd(OH)_(2)/C催化剂在HBIW和TADB氢解脱苄反应中显示出优异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氢解脱苄 pd(OH)_(2)/c催化剂 炭载体结构 碳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2对氧还原催化剂(Ag,Pd,Pt)催化活性的增效研究
5
作者 王梦雪 王建设 +3 位作者 程相林 赵建宏 宋成盈 王留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Ag,Pd和Pt)对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活性,通过原位还原法将催化剂选择性沉积在碳纳米管(CNTs)负载的SnO2表面,制得相应复合催化剂,同时制备了将SnO2溶解处理的催化剂以作比较.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SnO2可显著改善贵...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Ag,Pd和Pt)对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活性,通过原位还原法将催化剂选择性沉积在碳纳米管(CNTs)负载的SnO2表面,制得相应复合催化剂,同时制备了将SnO2溶解处理的催化剂以作比较.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SnO2可显著改善贵金属催化剂ORR催化活性,表明利用SnO2提高表面负载金属催化剂ORR活性有普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电催化剂 SNO2 AG pd 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O法合成羟胺Pd-Pt/C催化剂失活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6
作者 张朝忠 朱泽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原子吸收、压汞等测试手段 ,分析了NO- 3 加氢还原制羟胺Pd -Pt C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指出重金属离子杂质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毒化、贵金属粒子的逐渐聚积及晶粒长大、贵金属的流失、载体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催...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原子吸收、压汞等测试手段 ,分析了NO- 3 加氢还原制羟胺Pd -Pt C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指出重金属离子杂质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毒化、贵金属粒子的逐渐聚积及晶粒长大、贵金属的流失、载体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生产中通过采取稳定工艺操作、加强氮气置换、控制原料质量、定期进行催化剂再生等措施 ,可以稳定催化剂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 pd-pt/c催化剂 失活 HP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乙酰丙酮钯作前驱物制备Pd/C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曙东 雷远进 +2 位作者 刘小荣 顾永万 潘再富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5-52,共8页
分别采用乙酰丙酮钯、氯化钯和硝酸钯作前驱物,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Pd/C催化剂,以松香歧化反应评价其活性,研究了活性炭类型、载体预处理、溶剂、还原方法及温度等因素对Pd/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 分别采用乙酰丙酮钯、氯化钯和硝酸钯作前驱物,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Pd/C催化剂,以松香歧化反应评价其活性,研究了活性炭类型、载体预处理、溶剂、还原方法及温度等因素对Pd/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活性炭作载体有利于钯在其表面的均匀分布和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以Pd(acac)2作前驱体,以及使用极性较强的溶剂与用无机配合物前驱体相比,制备的Pd/C催化剂活性较高;TG-DTA分析表明Pd(acac)2在350℃下完全分解,基于此结果,作者在350℃条件下采用氢气干法还原,制备出活性略高于从日本进口的Pd/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催化剂 钯/碳 乙酰丙酮钯 前驱物 歧化松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催化剂上烯酮的选择性加氢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玲 李杰 +2 位作者 江大好 张群峰 李小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釜式反应器,在无溶剂条件下考察了金属Pd的负载量、催化剂粒度、载体预处理方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d/C催化剂6,10,14-三甲基-13-烯-2-十五烷酮(FA-4H)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d负载量的增加,Pd/C催化剂FA... 采用釜式反应器,在无溶剂条件下考察了金属Pd的负载量、催化剂粒度、载体预处理方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d/C催化剂6,10,14-三甲基-13-烯-2-十五烷酮(FA-4H)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d负载量的增加,Pd/C催化剂FA-4H加氢的活性逐渐增加;当Pd负载量在0.5%~3.0%(wt),FA-4H完全转化时目标产物六氢法呢基丙酮(PA)的选择性为99.3%~99.5%。较小的催化剂粒度对应较短的催化剂孔道,有利于减少产物PA在催化剂孔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C=O双键的过度加氢。此外,活性炭载体的硝酸或氨水预处理、较低的反应温度等也有利于减少Pd/C催化剂上FA-4H完全转化时加氢副产物6,10,14-三甲基-13-烯-2-十五烷醇(FA-alcohol)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醇(PA-alcohol)的生成量,从而使目标产物PA的选择性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氢法呢基丙酮 6 10 14-三甲基-13-烯-2-十五烷酮 pd c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催化加氢法制备DSD酸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军华 国海光 +2 位作者 郇昌永 姜莉 沈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70-2074,共5页
以水为反应介质,Pt/C为催化剂,研究了液相催化加氢法制备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通过一系列条件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DNS酸二钠盐60g(湿),水200mL,3%Pt/C催化剂0.3g(干重),反应温度为45~50℃,反应压力为... 以水为反应介质,Pt/C为催化剂,研究了液相催化加氢法制备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通过一系列条件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DNS酸二钠盐60g(湿),水200mL,3%Pt/C催化剂0.3g(干重),反应温度为45~50℃,反应压力为0.5~0.65 MPa,反应体系pH=5~7。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DSD酸产品质量分数大于99%,苄基物含量小于0.15%,醛含量小于0.15%。产品收率大于98.5%。并且,通过独有的催化剂再生技术,催化剂可重复利用20次以上,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成本,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氨基二苯乙烯-2 2′-二磺酸(DSD酸) 催化加氢 pt/c 催化剂套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氧电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吕玲红 金丽华 王均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71,80,共6页
采用三种还原剂 ,通过化学还原沉积得到Pt/C催化剂 ,其中甲酸钠还原得到的催化剂制成的电极性能最好。为降低铂用量 ,采用Pt Pd/C混合催化剂代替Pt/C催化剂 ,通过对不同Pd含量催化剂及其电极性能的研究 ,确定了最佳配比为Pd占贵金属总含... 采用三种还原剂 ,通过化学还原沉积得到Pt/C催化剂 ,其中甲酸钠还原得到的催化剂制成的电极性能最好。为降低铂用量 ,采用Pt Pd/C混合催化剂代替Pt/C催化剂 ,通过对不同Pd含量催化剂及其电极性能的研究 ,确定了最佳配比为Pd占贵金属总含量 6 5 %。近年来Pt/C Nafion电极性能有很大提高 ,Nafion加入后堵塞了一部分气孔 ,阻碍气体传质 ,在催化剂合膏时加入一定量的无水Na2 SO4 ,电极成型后再发孔 ,Na2 SO4 被溶解掉 ,留下大量孔隙 ,透气性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电极 pt-pd/c催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性浸渍条件对钯炭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柳枫 徐志超 +1 位作者 李琪 王梁炳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1,共6页
采用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钯炭(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浸渍液的pH,制备了相应的钯炭催化剂。对Pd/C催化剂的成分、形貌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浸渍条件下制备的Pd/C催化剂对苯甲醛和2-氰基吡啶加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酸/碱浸... 采用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钯炭(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浸渍液的pH,制备了相应的钯炭催化剂。对Pd/C催化剂的成分、形貌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浸渍条件下制备的Pd/C催化剂对苯甲醛和2-氰基吡啶加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酸/碱浸渍方法可有效控制钯颗粒的尺寸大小及分散度。在浸渍液的pH值为3的条件下制备出的Pd/C-1^(#)催化剂平均粒径为2.78 nm。当浸渍液的pH值为10时,制备的Pd/C-2^(#)催化剂平均粒径为3.75 nm。对于2-氰基吡啶加氢,采用酸性浸渍条件制备的Pd/C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而采用碱性浸渍条件制备的Pd/C-2^(#)催化剂对苯甲醛加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炭催化剂 浸渍pH 加氢反应 苯甲醛 2-氰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
12
作者 顾兴佳 柴弘伟 +4 位作者 冯婷 付晓宇 仵菲 黄如玉 王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50-56,共7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载体,FeCl3·6H2O、CoCl2·6H2O为前驱体制备三种不同催化剂Fe3O4@MWCNT、Co3O4@MW-CNT、CoFe2O4@MWCNT。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BET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商品化Pt/C为参照,...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载体,FeCl3·6H2O、CoCl2·6H2O为前驱体制备三种不同催化剂Fe3O4@MWCNT、Co3O4@MW-CNT、CoFe2O4@MWCNT。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BET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商品化Pt/C为参照,对各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oFe2O4@MWCNT在通入氧气、50mV/s的扫描速度下循环伏安曲线中出现了明显的还原峰;在扫描速度为10mV/s、转速为1600rpm的LSV曲线中催化剂CoFe2O4@MWCNT具有较高电流密度-5mA·cm^-2,在催化ORR反应过程中近似为4e-体系。因此制备的CoFe2O4@MWCNT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及稳定性,并且为新型阴极催化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pt/c 阴极催化剂 coFe2O4@MWc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芳基溴代物和氨基乙醛缩二乙醇的偶联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灵芬 孙楠 +4 位作者 任鸿 莫卫民 胡宝祥 沈振陆 胡信全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9-495,共7页
以Pd2(dba)3/XantPhos为原位生成的催化剂,研究了以芳基溴代物与氨基乙醛缩二乙醇之间的偶联反应合成N-(2,2-二乙氧基乙基)芳胺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前体、配体以及催化剂前体与配体的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2.5%Pd2(dba)... 以Pd2(dba)3/XantPhos为原位生成的催化剂,研究了以芳基溴代物与氨基乙醛缩二乙醇之间的偶联反应合成N-(2,2-二乙氧基乙基)芳胺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前体、配体以及催化剂前体与配体的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2.5%Pd2(dba)3作为催化剂前体,3.75%XantPhos作为配体,吸电子取代和给电子取代的芳基溴代物均可与氨基乙醛缩二乙醇发生C-N交叉偶联反应,高选择性的得到产物N-(2,2-二乙氧基乙基)芳胺,分离收率为7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溴代物 氨基乙醛缩二乙醇 钯催化 c-N交叉偶联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