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片类未耐受患者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扬 李婕 +5 位作者 王守慧 戴海峰 赵云 王叶苹 羊波 冯继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4-198,共5页
目的:评价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镇痛科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住院中重度癌痛患者30例,采... 目的:评价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镇痛科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住院中重度癌痛患者30例,采用开放非对照试验,使用芬太尼PCIA滴定多瑞吉治疗癌性疼痛,记录滴定情况、疼痛评分、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0例滴定成功,10例滴定失败(其中8例疼痛缓解不佳,2例不良反应无法耐受而中断滴定)。20例滴定成功患者的疼痛评分在芬太尼PCIA、PCIA+多瑞吉和多瑞吉治疗后较PCIA前的一般疼痛评分、最严重时评分、活动时评分和静息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PCIA+多瑞吉较PCIA的所有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多瑞吉较PCIA的一般疼痛评分和静息时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活动时评分和最严重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对于患者生活影响评分方面,20例滴定成功患者在PCIA、PCIA+多瑞吉和多瑞吉治疗后较PCIA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PCIA+多瑞吉治疗和多瑞吉时较PCIA患者除行走能力外均显著改善(P<0.05),多瑞吉较PCIA+多瑞吉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的不良反应在滴定后较滴定前除恶心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观察到肌肉强直、意识丧失、呛咳、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适合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的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患者,应用芬太尼PCIA滴定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药物未耐受 静脉自控镇痛 剂量滴定 芬太尼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及镇痛方式对肠道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洪溪 Francesco Carli +3 位作者 黄宇光 叶铁虎 任洪智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结直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以及功能性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55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和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三组:A组(n=12)为腹腔镜手术+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结直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以及功能性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55例拟行择期肠道手术的病人,按照手术方式和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三组:A组(n=12)为腹腔镜手术+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10)为开腹手术+PCIA;C组(n=33)为开腹手术+硬膜外镇痛。于术前、术后3周和6周观察功能性运动能力(6min行走试验,6MWT)的变化;住院期间观察胃肠道功能(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镇痛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周6MWT呈显著减退(P<0.05),术后6周则基本恢复接近术前水平,各时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胃肠道功能(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的恢复A组快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C组(P<0.05)。结论单凭手术方式或镇痛方式无法改善肠道手术后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受损,但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手术 腹腔镜 硬膜外镇痛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功能性运动能力 胃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纳美芬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武栋 程斌 +1 位作者 高茂龙 赵嘉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对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托烷司琼+舒芬太尼+地佐辛(T组)以及纳美芬+舒芬太尼+地佐辛(N组...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对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托烷司琼+舒芬太尼+地佐辛(T组)以及纳美芬+舒芬太尼+地佐辛(N组)的静脉自控镇痛泵。在术后48 h内不同时点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按压次数。结果镇痛效果:术后纳美芬组的VAS镇痛评分低于托烷司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的有效按压次数低于托烷司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纳美芬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低于托烷司琼组,但只有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小剂量的纳美芬较托烷司琼可以增强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的镇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老年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27
4
作者 何娟 马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胸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患者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在麻醉诱导时和诱...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胸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患者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在麻醉诱导时和诱导后12h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毕待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接镇痛泵。观察术后6、24、48h舒芬太尼的用量、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术后6h(T1)、24h(T2)、48h(T3)活动时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与C组相比,T1~T3时P组显著减少了舒芬太尼的用量,T2、T3时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显著降低(P<0.01);T1~T3时P组运动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T3时P组镇痛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C组的75%(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纯舒芬太尼,同时安全有效地减少术后镇痛泵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提高患者术后镇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物酶-2抑制药 帕瑞昔布钠 舒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及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应及对剖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对剖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ASAⅠ~Ⅱ级)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n=16)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布比卡因(0.125...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对剖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ASAⅠ~Ⅱ级)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n=16)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布比卡因(0.125%);PCIA组(n=17)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测量术前及术后镇痛期间患者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肺活量(Vc)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患者疼痛评分(VAS)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RR均明显快于术前(P〈0.01),而Vt、Vc及SpO2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但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尤其是在患者咳嗽和深呼吸时(P〈0.001)。结论剖胸术后PCE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IA,但对术后早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两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患者自控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尼在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振国 李锦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818-820,共3页
目的:以芬太尼为对照,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尼用于腹部肿瘤手术患者PCIA的优劣。方法:ASAⅠ~Ⅱ级腹部肿瘤手术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术后PCIA:Ⅰ、Ⅱ、Ⅲ组分别为舒芬尼0.02、0.03、0.04μg/kg·ml,Ⅳ组为芬太尼0.3μg/kg·ml... 目的:以芬太尼为对照,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尼用于腹部肿瘤手术患者PCIA的优劣。方法:ASAⅠ~Ⅱ级腹部肿瘤手术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术后PCIA:Ⅰ、Ⅱ、Ⅲ组分别为舒芬尼0.02、0.03、0.04μg/kg·ml,Ⅳ组为芬太尼0.3μg/kg·ml,镇痛不全者加用哌替啶50mg肌注/次。记录各组使用镇痛泵4、24、48、72小时的VAS值、Ramsay评分,呼吸、血氧变化和恶心、呕吐情况及术后3天每天的镇痛液和哌替啶用量。结果:1)VAS评分:Ⅰ组各时点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2)Ramsay评分:Ⅰ组术后4、24小时评分低于其他各组(P<0.05),Ⅲ组术后48、72小时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5);3)Ⅳ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Ⅰ、Ⅱ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情况高于其他各组(P<0.05);4)Ⅰ组术后1、2天镇痛液用量和术后第1天哌替啶消耗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舒芬尼用于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PCIA,0.3μg/kg·ml效果良好,少数患者可增加药量,但一般不超过0.4μg/k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尼 芬太尼 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腹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丙诺啡和曲马多配伍用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药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万碧 张光新 +1 位作者 唐晓宁 闵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17-819,共3页
目的 :比较丁丙诺啡和曲马多两种长效镇痛药物联合用药不同配伍的PCIA药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方法 :使用PCIA的病人 12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各 4 0例。药液配伍分别为 :Ⅰ组丁丙诺啡 0 .6mg ,曲马多 4 0 0mg,氟哌利多 2 .5mg。... 目的 :比较丁丙诺啡和曲马多两种长效镇痛药物联合用药不同配伍的PCIA药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方法 :使用PCIA的病人 12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各 4 0例。药液配伍分别为 :Ⅰ组丁丙诺啡 0 .6mg ,曲马多 4 0 0mg,氟哌利多 2 .5mg。Ⅱ组丁丙诺啡 0 .9mg ,曲马多 4 0 0mg ,氟哌利多 2 .5mg。Ⅲ组丁丙诺啡 0 .6mg ,曲马多 6 0 0mg ,氟哌利多 2 .5mg。三组病人药液中均加入生理盐水至总量为 6 0ml的复合液。PCA设置 :负荷剂量 3ml,单次剂量 1ml,连续背景输注给药 0 .0 10~ 0 .0 15ml/ (kg·h) ,锁定时间 10min。观察术后 4、8、16、2 4、4 8h的BP、HR、RR、SpO2 、镇静、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瘙痒、镇痛效果评分及药物用量。结果 :三组病人镇痛效果均满意 (P >0 .0 5 ) ,均无过度镇静和明显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等不良反应Ⅰ组比Ⅱ组和Ⅲ组发生率低 (P >0 .0 5 )。结论 :三组不同配伍的药液用于术后PCIA效果满意。Ⅰ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是临床应用PCIA首选的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丁丙诺啡 曲马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妇产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PCEA-Ⅱ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氟哌利多0.1mg/ml。术后4h、24h、48h分别记录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CEA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术后4~24h,PCEA-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术后追加镇痛、镇吐药的人数也少于PCIA组(P〈0.05)。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PC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PCEA镇痛效果良好,硬膜外持续应用氟哌利多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妇产科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 术后疼痛 妇科 产科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塞风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唐万碧 张光新 +1 位作者 金菊英 闵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观察可塞风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治疗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 ̄Ⅱ级、单胎、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年龄22 ̄3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在持续性硬膜外阻滞下完成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毕开始PCIA治疗。其... 目的:观察可塞风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治疗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 ̄Ⅱ级、单胎、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年龄22 ̄3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在持续性硬膜外阻滞下完成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毕开始PCIA治疗。其药液配方为:Ⅰ组曲马多400mg,芬太尼0.4mg,氟哌利多2.5mg。Ⅱ组曲马多400mg,可塞风32mg,氟哌利多2.5mg。两组产妇药液中均加入生理盐水至总量为60ml的复合液。观察产妇术后4、8、12、24、48h的BP、HR、RR、SpO2、镇静、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瘙痒、异常出血、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痛的镇痛效果及药物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2、24、48、72h母乳喂养率、皮肤和口唇颜色、睡眠和体动、喷奶等。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SpO2均95%以上,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镇痛效果满意(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比Ⅰ组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接受母乳喂养率无明显差异(P>0.05),皮肤和口唇颜色、睡眠和体动反应均无异常(P>0.05),无明显喷奶。结论:可塞风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治疗能迅速有效缓解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疼痛,不良反应很少,对母乳喂养后的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安全用于产妇术后镇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塞风 剖宫产术 产妇 新生儿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对胃肠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璐宏 罗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术中瑞芬太尼持续低剂量[0.05~0.15μg/(kg·min)]泵注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择期胃肠术并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 目的·探讨胃肠术中瑞芬太尼持续低剂量[0.05~0.15μg/(kg·min)]泵注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择期胃肠术并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患者695例,根据术中是否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分为瑞芬太尼组(n=360)和对照组(n=335),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患者术后镇痛补救以及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按压情况。结果·通过倾向性评分1∶1匹配,286对患者配对成功。瑞芬太尼组中接受镇痛补救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32.5%vs 40.9%,P=0.037),且瑞芬太尼组术后出现PCIA镇痛效果不佳并需镇痛补救的风险降低(RR=0.696,95%CI 0.495~0.980)。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患者PCA总按压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1,12)和5(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但瑞芬太尼组中PCA按压次数>13次的患者占比少于对照组(21.3%vs 24.5%)。结论·择期胃肠手术中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持续泵注有助于改善术后镇痛需求,患者术后出现PCIA镇痛效果不佳且需镇痛补救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镇痛效果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胃肠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联合不同药物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睡眠质量和早期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寅雪 尹毅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不同药物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睡眠质量和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24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60例),患者经静脉自...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不同药物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睡眠质量和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24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60例),患者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舒芬太尼组(S组),地佐辛+舒芬太尼组(DS组),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DF组),地佐辛+右美托咪定组(DD组)。S组为舒芬太尼2.5μg/kg;DS组为地佐辛0.4 mg/kg+舒芬太尼1.25μg/kg;DF组为地佐辛0.4 mg/kg+氟比洛芬酯200 mg;DD组为地佐辛0.4 mg/kg+右美托咪定1μg/kg。于术前1天、术后第1、2、3天行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enia scale,AIS)和40项恢复质量(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记录术后0~24 h、24~48 h、48~72 h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DF、DD组在术后第1、2天AIS评分明显升高(P<0.05),DF、DD组在术后3天内QoR-40评分明显升高(P<0.05),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明显下降,皮肤瘙痒未见发生(P<0.05)。结论:地佐辛可联合多种药物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在镇痛效果上与强阿片类药无异,但联合氟比洛芬酯或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患者术后睡眠和早期恢复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患者自控镇痛 睡眠质量 康复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