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NS辅助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铭军 张国刚 +1 位作者 陈丽 张剑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变频体表电刺激联合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分为四组:Ⅰ组为HANS组;Ⅱ组为PCEA组;Ⅲ组为HANS+PCEA组;Ⅳ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Ⅰ组产妇应用HANS...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变频体表电刺激联合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分为四组:Ⅰ组为HANS组;Ⅱ组为PCEA组;Ⅲ组为HANS+PCEA组;Ⅳ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Ⅰ组产妇应用HANS,通过VAS评分测算,使产痛降低26.7%,效果明显优于Ⅳ组(P<0.05),但差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VAS评分相似(P>0.05),但局麻药用量和PCA按压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可减少罗哌卡因用量的35%,按压次数减少40.2%。结论:HANS单独进行分娩镇痛,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HANS可以起辅助镇痛的作用,与PCEA联合用于分娩镇痛,可减少局麻药用量,减少PCA按压次数,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应用于腹部手术病人术后PCEA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国栋 林派冲 +3 位作者 马薇涛 黄玫洁 王越洪 花柱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本研究根据一定频率的经皮电刺激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阿片肽的原理,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辅助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HANS组)与单纯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吗啡用... 本研究根据一定频率的经皮电刺激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阿片肽的原理,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辅助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HANS组)与单纯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吗啡用量HANS组150±192.6μg与对照组465±478.2μ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效果VAS评分HANS组0.5±05且分与对照组0.9±0.64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胸闷、恶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结论:HANS复合PCEA可使吗啡用量减少68%,提高镇痛效果并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S 手术后 镇痛 腹部外科手术 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PCEA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晓宁 闵苏 唐万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4-355,359,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 0例ASAⅠ~Ⅱ级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 ,随机分成R1组与R2 组。术后均采用PCEA治疗。R1组用 0 .15 %罗哌卡因 +芬太尼 2 μg/ml+氟哌利多 1.2...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 0例ASAⅠ~Ⅱ级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 ,随机分成R1组与R2 组。术后均采用PCEA治疗。R1组用 0 .15 %罗哌卡因 +芬太尼 2 μg/ml+氟哌利多 1.2 5 μg/ml;R2 组用 0 .2 %罗哌卡因 +芬太尼 2 μg/ml+氟哌利多 1.2 5 μg/ml。镇痛时间术后 4 8h。PCEA设置 :负荷量 6ml,bolus5ml/次 ,锁定时间 2 0min ,4h限量 4 0ml。镇痛效果和副作用评定 :(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 2 )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似 (P >0 .0 5 ) ,但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不同 ,R2 组明显强于R1组 (P <0 .0 5 =。两组副作用均较轻。结论 :浓度为 0 .15 %罗哌卡因 - 2 μg/ml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PCEA的镇痛效果良好且运动神经阻滞发生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白控镇痛 pcea 罗哌卡因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应的观察及评价 被引量:32
4
作者 苏心镜 安建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 :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行变频体表电刺激用于分娩镇痛 ,并以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对该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 80例产妇随机分为四组 ,Ⅰ组为HANS ,Ⅱ组为HANS安慰 +PCEA ,Ⅲ组为HANS +PCEA ,Ⅳ组为对照组 ... 目的 :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行变频体表电刺激用于分娩镇痛 ,并以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对该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 80例产妇随机分为四组 ,Ⅰ组为HANS ,Ⅱ组为HANS安慰 +PCEA ,Ⅲ组为HANS +PCEA ,Ⅳ组为对照组 ,不予任何镇痛措施。结果 :Ⅰ组产妇应用HANS ,通过VAS评分推断 ,使分娩痛降低 33% ,其效果虽明显好于Ⅳ组 (P <0 .0 5) ,但却又明显低于Ⅱ组与Ⅲ组 (P <0 .0 5)。Ⅱ组与Ⅲ组VAS评分相似 ,但在局麻药用量及PCA需求次数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HANS用于分娩镇痛可减少利多卡因用量的 38%。结论 :以HANS镇痛 ,并以药物弥补其镇痛不全 ,即针药结合用于分娩 ,是一种既能消除产痛而又保证母婴安全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神经电刺激 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 H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及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应及对剖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对剖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ASAⅠ~Ⅱ级)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n=16)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布比卡因(0.125...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对剖胸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ASAⅠ~Ⅱ级)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n=16)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布比卡因(0.125%);PCIA组(n=17)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测量术前及术后镇痛期间患者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肺活量(Vc)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患者疼痛评分(VAS)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RR均明显快于术前(P〈0.01),而Vt、Vc及SpO2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但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尤其是在患者咳嗽和深呼吸时(P〈0.001)。结论剖胸术后PCE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IA,但对术后早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两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患者自控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部术后患者不同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大琼 杨大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胸腹部术后患者不同镇痛方式镇痛效果的比较,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镇痛方式。方法将180例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60例,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镇痛方式:A组肌内注射哌替啶,B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C组采用微量泵... 目的通过对胸腹部术后患者不同镇痛方式镇痛效果的比较,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镇痛方式。方法将180例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60例,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镇痛方式:A组肌内注射哌替啶,B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C组采用微量泵缓慢静脉泵入镇痛剂。分别于术后1、6、24、48h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结果手术前后比较,A、B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HR、RR均增快,SpO2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组患者术后1、6h的HR及1h的RR有所增快(P<0.05)。组间比较,B、C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术后1、6、48h的VAS评分低于B组,术后各时点的HR、RR均低于A、B组(P<0.05),术后1、6、24h的SpO2高于A、B组(P<0.05)。结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及微量泵缓慢静脉泵入镇痛剂均能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而且后者的镇痛效果更好,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手术 镇痛 微量泵 自控硬膜外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妇产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PCEA-Ⅱ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氟哌利多0.1mg/ml。术后4h、24h、48h分别记录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CEA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术后4~24h,PCEA-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术后追加镇痛、镇吐药的人数也少于PCIA组(P〈0.05)。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PC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PCEA镇痛效果良好,硬膜外持续应用氟哌利多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妇产科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 术后疼痛 妇科 产科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HANS对剖宫产术中及术后病人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琼 刘延青 余铣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对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效果、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ASAⅠ级剖宫产产妇40例。HANS组 (HANS +PCEA组 ) 2 0例 :术前应用HANS且术后进行PCEA ;对照组 (PCEA组 ) ...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对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效果、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ASAⅠ级剖宫产产妇40例。HANS组 (HANS +PCEA组 ) 2 0例 :术前应用HANS且术后进行PCEA ;对照组 (PCEA组 ) 2 0例 :单纯术后PCEA。HANS采用DD波 ( 2 / 1 0 0Hz)刺激 30min后切皮。记录切开腹膜、分离膀胱反折、婴儿娩出、清理宫腔、探查附件、术后 6h、1 2h、2 4h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及术后PCEA用药量 ,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ANS组各时点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HANS组术后镇痛药用量比对照组减少1 9% ,但无统计学显著性 ,HAN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应用HANS可增加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镇痛 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潘云 应素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足月初产妇90例均分为三组:Ⅰ组在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Ⅱ组未行术后镇痛;Ⅲ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化学荧光免疫法...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足月初产妇90例均分为三组:Ⅰ组在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Ⅱ组未行术后镇痛;Ⅲ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化学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泌乳素(PRL)浓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估计镇痛效果,随访72小时。结果:镇痛组VAS明显低于非镇痛组(P<0.01);镇痛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非镇痛组(P<0.05);三组病人产后PRL较产前明显升高(P<0.01),镇痛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PRL明显高于非痛组(P<0.05)。镇痛组睡眠较好,术后MAP、HR平稳,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硬膜外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增加PRL分泌,促进早泌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剖宫产 硬膜外病人自控给药 泌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