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负荷剂量曲马多对术后吗啡PCA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晶 虞雪融 +5 位作者 王静捷 信鹏 王泽华 朱平 黄宇光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32-634,共3页
目的 研究术中负荷剂量曲马多的使用对术后吗啡病人自控镇痛 (PCA)效果的影响。方法  6 0例腹部手术患者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于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 (对照组 )、1mg/kg曲马多或 2mg/kg曲马多。术后使用吗啡静脉PC... 目的 研究术中负荷剂量曲马多的使用对术后吗啡病人自控镇痛 (PCA)效果的影响。方法  6 0例腹部手术患者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于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 (对照组 )、1mg/kg曲马多或 2mg/kg曲马多。术后使用吗啡静脉PCA进行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曲马多组与对照组比较 ,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呼吸次数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差异。 2mg/kg曲马多组在给药后 1小时和 8小时VAS评分分别为 (1 33± 1 4 6 )分和 (1 5 4±1 6 5 )分 ,对照组分别为 (2 78± 1 87)分和 (2 6 1± 2 0 6 )分 (P <0 0 1,P <0 0 5 )。结果还显示 ,术毕给予 2mg/kg曲马多可明显减少术后PCA的吗啡用量及补救吗啡用量。 结论 术中使用 2mg/kg负荷剂量的曲马多可有效改善术后吗啡PCA的镇痛效果 ,并可减少PCA吗啡和补救吗啡用量。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负荷剂量 曲马多 病人自控镇痛 吗啡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姜桂岩 王玲 黄宇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研究观察了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3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n=15,吗啡单决剂量为1mg);B组(n=15,吗啡单次剂量为0.5g)。手术后随访并记录PCA... 本研究观察了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3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n=15,吗啡单决剂量为1mg);B组(n=15,吗啡单次剂量为0.5g)。手术后随访并记录PCA吗啡用药量、PCA使用改数、疼痛评分(VAS)、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值、镇静状态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情况。结果显示:在不同单位时间内二组病人VAS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镇静评分、呼吸循环指标及副作用无显著差异。提示以上二级吗啡剂量用于PC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镇痛 吗啡 镇痛 腹部外科手术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俊 吴大哲 刘裕恒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0期737-738,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子宫动脉栓塞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法 ,将 5 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A组 (肌注哌  啶 )、B组 (宫腔浸润麻醉 )、C组 (患者自控止痛术 ,PCA) ,行子宫动脉超选插管造...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子宫动脉栓塞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法 ,将 5 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A组 (肌注哌  啶 )、B组 (宫腔浸润麻醉 )、C组 (患者自控止痛术 ,PCA) ,行子宫动脉超选插管造影、栓塞 ,观察栓塞后疼痛的发生并作出评价。结果 :A组疼痛发生率 10 0 %,镇痛优良率 0 %,B组、C组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 ,分别为 16.7%和 5 .3 %(背景剂量 +自控量为 0 %) ,镇痛优良率分别为 89%和 10 0 %。结论 :A组效果欠佳 ,B、C组效果优良 ,可有效控制疼痛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子宫肌瘤 介入治疗 效果分析 宫腔浸润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光 王保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 (PCI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2例ASAI~II级、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2 4例 ,术后行PCIA。配方I组为芬太尼 0 .75mg +氟哌啶 7.5...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 (PCI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2例ASAI~II级、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2 4例 ,术后行PCIA。配方I组为芬太尼 0 .75mg +氟哌啶 7.5mg +生理盐水至 15 0ml;II组和III组再分别加入氯胺酮 75mg、15 0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15 0ml。PCIA设置 :负荷剂量 0 .1ml/kg ,单次给药剂量 0 .0 5ml/kg ,连续给药速度 0 .0 4ml/kg/h ,锁定时间 15分钟。术后 4h、8h、2 4h记录BP、P、RR、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 (demand)、疼痛评分 (VAPS)、镇静评分 (VASS)、疲倦评分(VATS)、恶心评分 (VANS)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 4h随访时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 8h、2 4h随访时III组芬太尼用量、PC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前二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 (1.1μg /kg/min)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椎管内麻醉妇科手术后PCIA能够减少芬太尼用量 ,并未增加副作用的发生 ,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而 0 .6 5 μg /kg/min的氯胺酮并不产生明显的芬太尼节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氯胺酮 芬太尼 妇科术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性癌痛患儿自控镇痛方式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邴凌 王坚敏 +3 位作者 周芬 米蔷 陆杨 何梦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两种镇痛方式治疗儿童非手术性癌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非手术性癌痛患儿疼痛发生情况及程度进行评估,对疼痛原因及应用自控镇痛(PCA)或照顾者代理镇痛(AACA)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6例中52.78%的疼痛原因为口腔炎,22.22%... 目的探究两种镇痛方式治疗儿童非手术性癌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非手术性癌痛患儿疼痛发生情况及程度进行评估,对疼痛原因及应用自控镇痛(PCA)或照顾者代理镇痛(AACA)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6例中52.78%的疼痛原因为口腔炎,22.22%为局部感染;初始疼痛、复评疼痛、镇痛期间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AACA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便秘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PCA与AACA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手术性癌痛患儿中到重度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炎和局部感染。PCA/AACA可安全且有效地用于非手术性中重度癌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癌症 非手术性疼痛 自控镇痛 照顾者代理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自控镇痛治疗癌痛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6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王昆 +2 位作者 邵月娟 金毅 刘维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57-763,共7页
癌痛是一种肿瘤伴发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既往有效的镇痛药物经常会出现药物耐受或因镇痛药物剂量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癌痛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 癌痛是一种肿瘤伴发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既往有效的镇痛药物经常会出现药物耐受或因镇痛药物剂量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癌痛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由医护人员预先设置给药方案,通过镇痛泵持续输注,并且允许患者在疼痛加重时自行按压按钮,可按需、快速推注镇痛药物,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的镇痛,是三阶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本共识就PCA技术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适应证、药物选择、不良反应管理、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患者自控镇痛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治疗癌性骨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艳汝 任晓娟 +4 位作者 姬骁亮 袁媛 刘志静 陈英 马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皮下镇痛泵治疗中、重度癌性骨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皮下镇痛泵治疗中、重度癌性骨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采用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皮下镇痛泵治疗癌性骨痛病人57例,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4~6分为中度癌性骨痛组(M组)26例,7~10分为重度癌性骨痛组(S组)31例。收集两组病人资料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镇痛效果及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变化。结果:经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皮下镇痛泵治疗后两组病人疼痛均明显缓解(P<0.05),血清TNF-α和IL-6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皮下镇痛泵治疗中、重度癌性骨痛效果较好,且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6浓度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 病人自控镇痛 癌性骨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硬脊膜不完整修补后病人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付珊明 陈绿秀 庄紫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吗啡镇痛药用于脊柱手术硬脊膜不完整修补后病人自控硬外镇痛(PCEA)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择ASA Ⅰ-Ⅲ级,行脊柱手术的病人40例,分为四组;A组:10例脊柱手术患者;30例脊柱手术硬脊膜不完整修复后的病人分三组(即B、C...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吗啡镇痛药用于脊柱手术硬脊膜不完整修补后病人自控硬外镇痛(PCEA)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择ASA Ⅰ-Ⅲ级,行脊柱手术的病人40例,分为四组;A组:10例脊柱手术患者;30例脊柱手术硬脊膜不完整修复后的病人分三组(即B、C、D组);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镇痛剂量进行术后PCEA.观察PCEA后2、4、12、24h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VAS);Bromage评分记录下肢运动情况.抽取肘静脉血以放免法测定吗啡血药浓度.结果:B组因为吗啡用量小,追加次数增加,血浆吗啡浓度反而比C、D组增加;C、D组吗啡没有追加,两组血浆吗啡浓度基本相同;但C、D组VAS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比B组满意.B、C、D三组均未发生Bromage<3级运动阻滞,以每小时0.5~0.6ml为佳.结论:脊柱手术硬脊膜不完整修补后的病人使用小剂量吗啡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修补 吗啡 安全性 病人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