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车身减震塔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刘波 王康乐 +3 位作者 杨健 曾云波 张金生 蒋树勋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7,共7页
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结构优化、成型仿真技术、压铸工艺对减震塔进行“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制造。首先,结合大量设计经验,通过性能目标和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确定减震塔的三维数据。随后,... 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结构优化、成型仿真技术、压铸工艺对减震塔进行“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制造。首先,结合大量设计经验,通过性能目标和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确定减震塔的三维数据。随后,对减震塔进行性能分析确保满足性能目标,并根据所设计的模具结构进行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成型制造模流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最后,对零件进行试制,总结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形成减震塔全流程开发过程。研究表明减震塔轻量率达到16.5%,并满足性能要求。该一体化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为行业提供了全流程分析能力与实际生产经验,提升了制造商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压铸 轻量化 仿真分析 模具设计 白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病和健康羊肚菌菌丝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2
作者 宋奋奋 段艳雪 +4 位作者 桑愉 王继朋 彭锐 孙年喜 李勇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334,共12页
【目的】探究羊肚菌白霉病害发生对羊肚菌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为羊肚菌的合理种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患病(diseased Morchella spp.,DM)和健康羊肚菌(healthy Morchella spp.,HM)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 【目的】探究羊肚菌白霉病害发生对羊肚菌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为羊肚菌的合理种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患病(diseased Morchella spp.,DM)和健康羊肚菌(healthy Morchella spp.,HM)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一步解析其在土壤物质转化、养分吸收及抗病性方面发挥的作用。【结果】与健康羊肚菌土壤相比,患病土壤有效磷、pH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3.22%、6.18%和41.01%,而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降低了58.58%、31.85%和74.01%;DM土壤细菌的Chao1、ACE和Simpson指数比HM的分别降低了32.45%、32.43%和20.42%,而真菌则无显著变化。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HM与DM土壤细菌(R^(2)=0.195,P=0.028)和真菌(R^(2)=0.17,P=0.001)的群落结构均有明显差异。与HM土壤相比,DM的黏细菌(Haliangium)、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丰度分别降低92.85%、90.48%和81.67%,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Polaromonas分别增加了40.33倍和8.13倍;DM的真菌裂壳属(Schizothecium)的丰度减少90.39%,而镰孢属(Fusarium)的丰度增加了2.51倍。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健康与患病根际细菌代谢途径不同;羊肚菌真菌代谢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Mantel分析表明pH是影响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关键因子。共现网络分析表明,HM土壤细菌和真菌网络的平均度、总模块和平均聚类系数显著低于健康组。【结论】患病羊肚菌土壤酶活性、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镰孢属富集,而有益菌丰度降低。微生物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和稳定性降低是影响羊肚菌养分吸收和患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菌丝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组成 白霉病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白霉病和蛛网病的病原菌验证及菌丝体培养特性分析
3
作者 李新茹 罗义 +1 位作者 李红基 肖扬 《食药用菌》 2025年第4期272-279,共8页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高经济价值的药食两用真菌,然而近年来在规模化栽培中频发白霉病和蛛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团队于2024年3—4月采集湖北、河南、江苏等8个羊肚菌产区的羊肚菌白霉病和蛛网病发病子实体并分离纯化病原菌,对...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高经济价值的药食两用真菌,然而近年来在规模化栽培中频发白霉病和蛛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团队于2024年3—4月采集湖北、河南、江苏等8个羊肚菌产区的羊肚菌白霉病和蛛网病发病子实体并分离纯化病原菌,对其进行形态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对其菌丝体培养特性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明确两种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菌丝体特性,为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引起羊肚菌白霉病的病原菌为长孢假单隔孢(Pseudodiplo?spora longispora),引起蛛网病的病原菌为金黄菌寄生菌(Hypomyces aurantius)和粉红菌寄生菌(Hypomyces rosellus);长孢假单隔孢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金黄菌寄生菌和粉红菌寄生菌最适温度均为20℃。长孢假单隔孢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金黄菌寄生菌和粉红菌寄生菌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相同,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酵母浸粉。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羊肚菌白霉病和蛛网病病原菌的环境适应性规律,建议生产上通过生产前曝晒土壤(>30℃),生产时调控温度(<20℃)以及优化基质碳氮源配比(减少淀粉类添加)进行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白霉病 蛛网病 病原菌验证 菌丝体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白霉病病原菌鉴定及温度对其生长侵染的影响
4
作者 陈雪菲 杜立新 +3 位作者 王宏源 薛欣冉 申思琪 纪莉景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以羊肚菌白霉病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染白霉病的羊肚菌子囊果中分离纯化获得白霉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核糖体DNA 28S大亚基(rDNA-LSU)和核糖体DNA 18S小亚基(rDNA-SSU)基因联合系统... 以羊肚菌白霉病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染白霉病的羊肚菌子囊果中分离纯化获得白霉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核糖体DNA 28S大亚基(rDNA-LSU)和核糖体DNA 18S小亚基(rDNA-SSU)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羊肚菌白霉病病原菌鉴定为长孢假单隔孢(Pseudodiploospora longispora)。采用室内平板测定和离体接种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羊肚菌、白霉病病原菌生长和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温度条件适于白霉病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15℃及以下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均有影响,5~12℃时病原菌未侵染羊肚菌子囊果,14~15℃温度条件下病原菌侵染羊肚菌子囊果的能力较弱,病情指数分别为33.3和63.0,而5~15℃温度条件仅减缓了羊肚菌菌丝体的生长速率,对羊肚菌后期生长和菌丝干物质积累未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白霉病 系统发育分析 长孢假单隔孢 病原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型工艺对白牡丹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封娇 谭艳娉 +6 位作者 庄莉萍 庄加耘 孙志琳 林宏政 余步贵 俞晓敏 郝志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为研究不同造型工艺对白牡丹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福安大白为原料,参照传统白茶加工工艺,分别对含水率(质量分数)为(40±1)%、(35±1)%、(30±1)%的萎凋叶进行轻揉(QR)或理条(LT)造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 为研究不同造型工艺对白牡丹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福安大白为原料,参照传统白茶加工工艺,分别对含水率(质量分数)为(40±1)%、(35±1)%、(30±1)%的萎凋叶进行轻揉(QR)或理条(LT)造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S-SPME-GC-TOF-MS)对茶样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型工艺白牡丹茶感官品质得分随萎凋叶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相同含水率时,轻揉造型优于理条造型;经造型(QR、LT)的白牡丹茶中总氨基酸及总儿茶素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传统白牡丹茶(CK)(P<0.05),总糖的质量分数和醛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传统白牡丹茶(P<0.05);(40±1)%的较高含水率萎凋叶经轻揉造型制得的白牡丹茶茶汤滋味的鲜爽度、浓厚度及甘甜度更好,甜花香明显。综合而言,(40±1)%的较高含水率萎凋叶经造型制得的白牡丹茶综合品质较好,轻揉有利于形成甜花香,理条更利于清香风味的形成,可为利用造型工艺改善白牡丹茶风味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工艺 白牡丹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明明 韩英鹏 +2 位作者 陈浩 滕卫丽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8-731,共4页
大豆菌棱病鉴定方法对于大豆菌核病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子叶接种、离体茎段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茎的草酸反应4种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子叶接种法接种5 d后所有植株的子叶全部干枯皱缩,10 d后敏感品种合丰25植... 大豆菌棱病鉴定方法对于大豆菌核病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子叶接种、离体茎段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茎的草酸反应4种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子叶接种法接种5 d后所有植株的子叶全部干枯皱缩,10 d后敏感品种合丰25植株开始萎蔫变黄,接种部位周围开始出现白色菌丝;15 d后植株布满白色菌丝;20 d后发病植株开始死亡;而耐性品种MAPLE ARROW出现这些症状的时期较晚,死亡率也较低。离体茎段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基本上体现了大豆菌核病的主要致病特征。在离体茎的草酸接种中,合丰25和MAPLE ARROW对草酸的敏感度明显不同,且受害程度有明显差别,是一种方便快捷而且准确性较高的鉴定方法,对于大量种质资源筛选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鉴定方法 比较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明明 韩英鹏 +5 位作者 赵雪 王萍 吕世翔 李智媛 王冠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0-474,共5页
大豆菌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由于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难于防治,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大豆菌核病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是抗性机理研究、基因定位及抗病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对大豆菌核病资源鉴定中涉及的接种体(菌... 大豆菌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由于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难于防治,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大豆菌核病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是抗性机理研究、基因定位及抗病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对大豆菌核病资源鉴定中涉及的接种体(菌丝、孢子和菌核)的培养、植株不同部位的接种鉴定、草酸鉴定、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及田间鉴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针对接种体的选择、环境条件对发病的影响及田间与温室鉴定结果不一致等问题展开讨论,为大豆菌核病抗性资源的筛选,菌核病发病机理及抗性基因的定位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核盘菌 鉴定 接种体 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白霉病病原菌及病害样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建英 华蓉 +6 位作者 孙达锋 温宪勤 李雪松 马明 高章会 和勇 刘绍雄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10期50-54,共5页
针对云南省玉溪市羊肚菌栽培过程中白霉病病害开展调查,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集病害样地土壤样品开展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以期为羊肚菌栽培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玉溪市羊肚菌白霉病的病原... 针对云南省玉溪市羊肚菌栽培过程中白霉病病害开展调查,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集病害样地土壤样品开展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以期为羊肚菌栽培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玉溪市羊肚菌白霉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真菌,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和栽培管理不规范。高温高湿环境下,羊肚菌子实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土壤中的镰刀菌大量繁殖感染子实体,病害快速蔓延导致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属 白霉病 病原菌 分离鉴定 镰刀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松木成型燃料热解焦油用于合成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边轶 刘石彩 简相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7-1382,共6页
采用简单蒸馏法获得木焦油中170~220℃的馏分。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馏分成分进行分析,确定32种化合物,约占总木焦油量的97%,其中酚类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79.57%。用木焦油部分替代苯酚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采用Na0H催化... 采用简单蒸馏法获得木焦油中170~220℃的馏分。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馏分成分进行分析,确定32种化合物,约占总木焦油量的97%,其中酚类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79.57%。用木焦油部分替代苯酚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采用Na0H催化法,对焦油替代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酚醛树脂胶的性能符合GB/T14732--2006要求,胶合强度为1.79MPa。在实验条件下,随着焦油替代量的增加酚醛树脂中的游离酚逐渐下降,游离醛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松木成型燃料 热解 焦油 苯酚 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贝氏体白口铁磨球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永欣 吕振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合金化、金属型快冷手段获得铸态贝氏体白口铁磨球。试验表明 ,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较好 ,耐磨性明显优于低合金铸铁和锻钢 ;
关键词 铸态贝氏体白口铁 磨球 耐磨性 组织 性能 金属型铸造 球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松木成型燃料热解焦油馏分分析及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边轶 刘石彩 +1 位作者 简相坤 许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对白松木热解焦油进行简单蒸馏,利用GC/MS色谱技术对馏分进行分析,发现焦油中各馏分主要组成为苯酚及其同系物和杂环化合物,且其中甲氧基苯酚及其同系物在蒸馏中是作为共沸物存在。在氮气氛围下,对焦油及其馏分进行热重分析得到的热重... 对白松木热解焦油进行简单蒸馏,利用GC/MS色谱技术对馏分进行分析,发现焦油中各馏分主要组成为苯酚及其同系物和杂环化合物,且其中甲氧基苯酚及其同系物在蒸馏中是作为共沸物存在。在氮气氛围下,对焦油及其馏分进行热重分析得到的热重曲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利用Coats-Redfern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焦油及其馏分的热解过程可用一级反应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松木成型燃料 焦油 馏分 化学组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法鉴评大豆资源对菌核病的部分抗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厉志 王曙明 +4 位作者 孟凡梅 刘佳 衣志刚 张红艳 董志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1-488,共8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筛选大豆耐菌核病候选资源,采用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法,评价了150份部分核心种质和国外种质及100份近15年东北育成品种的菌核病耐病性,并通过草酸浸根产生的植株萎蔫反应,验证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花色(茎... 为了快速、准确地筛选大豆耐菌核病候选资源,采用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法,评价了150份部分核心种质和国外种质及100份近15年东北育成品种的菌核病耐病性,并通过草酸浸根产生的植株萎蔫反应,验证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花色(茎色)、叶形、生育期与耐病性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资源耐病性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高耐(3.20%)、耐(7.60%)、中感(21.60%)、感病(46.00%)和高感(21.60%),并筛选出27份高耐病和耐病的候选资源,其中种质材料中具有相对较多的耐病性资源。草酸浸根植株萎蔫反应与茎中可溶性色素评价结果相符。耐病强度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叶形和生育期与耐病性不相关,但花色(茎色)与耐病性显著相关。可见,在反映草酸致病机制方面,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法能够进行大豆资源菌核病耐病性鉴定和评价;在遗传多态性丰富的大豆资源中可能会筛选到更多的耐菌核病的资源,可能多以紫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菌核病部分抗性 草酸 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克拜地区大豆菌核病加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董全中 《大豆通报》 2007年第3期36-37,共2页
从克拜地区大豆的生产现状、气象因素、菌核病的自身特点等分析2005年大豆菌核病加重的原因。分析认为其原因是:菌核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大豆种植面积大且重迎茬严重、向日葵面积加大为大豆菌核病发生提供了病源;2005年降雨偏多,形成了... 从克拜地区大豆的生产现状、气象因素、菌核病的自身特点等分析2005年大豆菌核病加重的原因。分析认为其原因是:菌核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大豆种植面积大且重迎茬严重、向日葵面积加大为大豆菌核病发生提供了病源;2005年降雨偏多,形成了适合菌核萌发和菌核病孢子、菌丝侵染的条件,同时降雨偏多大豆生长繁茂也形成了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而不利于机械或人工作业进行防治的条件;密植栽培措施与菌核病防治相背,以及没有抗病品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菌核病 降雨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脱脂乳白霉菌软质奶酪后发酵期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冶成君 金乐 +2 位作者 胡勇 赵静宣 仁增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以共和县倒淌河牦牛乳为原料,采用水分、p H值、乳酸菌计数、微量凯式定氮法、扫描电镜、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等测定方法,对牦牛脱脂乳白霉菌软质奶酪后发酵期理化指标、微观结构、发酵成熟时间及其风味物... 以共和县倒淌河牦牛乳为原料,采用水分、p H值、乳酸菌计数、微量凯式定氮法、扫描电镜、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等测定方法,对牦牛脱脂乳白霉菌软质奶酪后发酵期理化指标、微观结构、发酵成熟时间及其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牦牛脱脂乳软质奶酪的杀菌温度控制在65℃,杀菌时间为30min,乳酸菌发酵剂添加量为1%,氯化钙添加量为0.02%,凝乳酶添加量为0.003%;凝乳温度31℃~33℃,成熟条件为:温度20℃、湿度80%。随着成熟时间的增加,奶酪的水分由86%减少至47%;p H值由5.2降低到4.0;乳酸菌数量先增加到6.8 lg,后减少到6.1 lg;蛋白质水解指数第8d达到最高值27.3%,由此确定奶酪成熟时间为7~8d;对达到成熟的软质奶酪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后显示了一个类似海绵的网状结构均匀分布在奶酪体系中,其中酪蛋白彼此聚集结合,并且没有明确的方向,蛋白质降解程度加大,蛋白质结构壁上出现更小的孔眼,且结构变得粗糙,进而判定了牦牛脱脂乳软质奶酪的发酵成熟时间;成熟奶酪主要风味物质有双乙酰、2-呋喃甲醇、3-羟基-2-丁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脱脂乳 白霉菌软质奶酪 理化指标 微观结构 发酵成熟时间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进口白霉奶酪中优势霉菌分离鉴定及其凝乳酶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海粟 吴琛 +5 位作者 陶冬冰 洛雪 岳婷婷 乌日娜 武俊瑞 岳喜庆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3,共6页
通过传统形态学分析,采用碳源同化试验、氮源同化试验、水解蛋白、分解杨梅苷测定及分解脂肪试验,结合26S rDNA D1/D2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进口白霉奶酪样品中筛分出的生长优势霉菌进行菌种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从优势... 通过传统形态学分析,采用碳源同化试验、氮源同化试验、水解蛋白、分解杨梅苷测定及分解脂肪试验,结合26S rDNA D1/D2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进口白霉奶酪样品中筛分出的生长优势霉菌进行菌种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从优势霉菌菌种中分离提取凝乳酶,在不同温度、不同反应pH值、作用时间以及不同金属离子的条件下,通过脱脂奶粉凝乳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表明,白霉奶酪产品中筛选得到优势霉菌菌株对7种不同碳源中的5种均能利用,对4种氮源中的3种能够利用,能够水解蛋白质、分解脂肪,不能分解杨梅苷,目标菌株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Geotrichum sp.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确定白霉奶酪中优势霉菌为白地霉。白地霉凝乳酶在45℃条件下酶活性达到(0.495±0.067)IMCU,在45℃和pH6.0条件下酶活性达到(0.613±0.043)IMCU,保温3~7 min酶活性稳定在[(0.536-0.613)±(0.031-0.043)]IMCU范围内。反应温度为45℃、pH6.0条件下作用3 min,Mg^2+和Cu^2+存在下酶活性分别提高43.6%和32.5%,达到(0.880±0.092) IMCU和(0.812±0.055) IMCU。确定白地霉凝乳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6.0、最佳稳定性为保温3~7 min、Mg^2+和Cu^2+对酶活性有较高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奶酪 白霉奶酪 白地霉 凝乳酶 筛分鉴定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注塑模具形位公差的数字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立炜 陈舒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99,103,共3页
通过在逆向工程中应用白光扫描(也被称作"结构光扫描法")技术,将量测对象扫描成密集的点云数据,将所测得点云数据读入到检测软件PolyWorks中与数学模型进行自动对位、比对分析,然后用不同的颜色呈现显示整个工件的误差值的数... 通过在逆向工程中应用白光扫描(也被称作"结构光扫描法")技术,将量测对象扫描成密集的点云数据,将所测得点云数据读入到检测软件PolyWorks中与数学模型进行自动对位、比对分析,然后用不同的颜色呈现显示整个工件的误差值的数字化检测方法的阐述,让人一目了然及时掌握产品品质状态,并自动产生报表,达到完全产品检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逆向工程 白光扫描 POLYWORKS 数字化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首饰品精铸原料的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晓兰 廖立兵 梁育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0-62,共3页
贵金属首饰品精铸原料的研制章晓兰廖立兵梁育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贵金属白金精铸原料铸型国内珠宝行业欣欣向荣,贵金属首饰需求量逐年上升,对贵金属铸粉的需求量很大。国外首饰品精铸原料已有成熟产品,目前... 贵金属首饰品精铸原料的研制章晓兰廖立兵梁育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贵金属白金精铸原料铸型国内珠宝行业欣欣向荣,贵金属首饰需求量逐年上升,对贵金属铸粉的需求量很大。国外首饰品精铸原料已有成熟产品,目前国内几乎所有首饰品铸造厂均使用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白金 精铸原料 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对白霉干酪理化及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焦晶凯 刘振民 +1 位作者 郑远荣 刘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7-122,共6页
对自分离筛选红曲霉在软质白霉干酪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采用色差仪、质构仪、流变仪、高效液相色谱等对软质白霉干酪及添加红曲霉的白霉干酪的成分、质构及流变等特性进行测定,并分析添加红曲霉对干酪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额外添加红曲... 对自分离筛选红曲霉在软质白霉干酪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采用色差仪、质构仪、流变仪、高效液相色谱等对软质白霉干酪及添加红曲霉的白霉干酪的成分、质构及流变等特性进行测定,并分析添加红曲霉对干酪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额外添加红曲霉的白霉干酪颜色发生改变,产生红曲色素,a值为7.81~19.05。相对于白霉干酪,红曲霉-白霉干酪的蛋白和膳食纤维都有所增加,脂肪并无明显增加。此外,通过流变和质构的分析发现,添加红曲霉后,软质白霉干酪更富有弹性,弹性为90.35~92.15,储能模量G′更高,tanδ值变小。通过测定干酪的功能及有害成分,在红曲霉-白霉干酪中检测到0.05~2.21 mg/kg洛伐他汀和0.54~0.70 mg/kgγ-氨基丁酸,伴有少量橘青霉素产生,其含量低于国际限量。本研究为红曲霉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白霉干酪 理化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电视高光面框注塑成型缺陷及解决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贤志 严志云 +1 位作者 王大中 关安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61,共4页
以平板电视面框为例,讨论了高光制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熔接线、浇口印、表面白雾、料花、银丝、变色、冷料、收缩率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平板电视 熔接线 浇口印 发白 银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段类静子辊轧叶片加工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深亮 乔思佳 +1 位作者 姜绍西 武志勇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5期40-47,共8页
航空发动机叶段类静子叶片两端无安装板,只有一段空间曲面的叶身型面,后续与其他零组件焊接组合后形成扇形段。某发动机叶段类静子叶片为GH4169合金,具有型面曲率变化大、前弯后掠、大扭角、进排气边缘成瘦腰形且进、排气边缘厚度差异... 航空发动机叶段类静子叶片两端无安装板,只有一段空间曲面的叶身型面,后续与其他零组件焊接组合后形成扇形段。某发动机叶段类静子叶片为GH4169合金,具有型面曲率变化大、前弯后掠、大扭角、进排气边缘成瘦腰形且进、排气边缘厚度差异大等特点。针对叶段类叶片的结构特点,采用精密冷辊轧+数控砂带磨+非接触式测量的工艺方法,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辊轧坯料的平板制坯、辊轧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检测、进排气边缘R的数控砂带磨削以及白光测量机对叶片进行全型面测量的工艺方法。采用该工艺方法生产的叶片可以满足几何精度的要求,而且具有优异的组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精密冷辊轧 辊轧模具 数控砂带磨削 白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