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alt solutions on chain structure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青 周吉生 +2 位作者 翟永爱 刘凤岐 高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80-83,共4页
The effect of salt solutions(NaCl,Na2SO4 and CaCl2) on the con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tatic laser light scattering(SLLS).The special interaction b... The effect of salt solutions(NaCl,Na2SO4 and CaCl2) on the con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tatic laser light scattering(SLLS).The spe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CaCl2 solution and HPAM was also research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in structure of HPAM is interrelated with the charge density,the kin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alt solutions.The mean-square radius of gyration(Rz) and the second virial coefficient(A2) of HPAM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salt solutions,and the salt effect tends towards the maximum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alt solution is increased to some a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 SALT EFFECT chain structure static laser light scattering(S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增黏及驱油机理
2
作者 李雅婧 伊卓 +3 位作者 胡晓娜 刘希 张瑞琪 范荣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1,共7页
采用常规实验评价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A-HPAM)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不同温度和矿化度下的溶液性质,通过可视化实验明确运移规律,从原子分子水平探讨增黏及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A-HPAM溶液在一定... 采用常规实验评价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A-HPAM)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不同温度和矿化度下的溶液性质,通过可视化实验明确运移规律,从原子分子水平探讨增黏及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A-HPAM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矿化度范围内有温增黏和盐增黏趋势,可大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分散原油的能力强,驱油效率相比HPAM更高。A-HPAM疏水基团相互缔合是热增黏的关键因素。A-HPAM上磺酸基团使其受盐离子影响小,在高矿化度下黏度更高。疏水基团可增强A-HPAM与油相的相互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同时,A-HPAM分子在孔道内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使原油随驱替液稳定移动,提高驱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功能聚丙烯酰胺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可视化 增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 被引量:3
3
作者 江建林 秦冰 +1 位作者 曹凤仪 乔富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针对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效果差、化学降黏驱不能有效提高驱替过程中的波及效率的问题,以N,N-二甲基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为原料,研制了具有降黏和起泡功能的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稠油... 针对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效果差、化学降黏驱不能有效提高驱替过程中的波及效率的问题,以N,N-二甲基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为原料,研制了具有降黏和起泡功能的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稠油乳化降黏效果的影响,以及聚合物、油藏压力和稠油对驱油体系起泡能力与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了聚合物/降黏复合驱、聚合物/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3%、温度30~80℃、油水体积比为7∶3的条件下,复合驱油体系可使稠油黏度从1607 mPa·s降至35.0~60.3mPa·s,降黏率达到96%以上;加入聚合物能提高复合驱油体系在更低浓度下的降黏能力。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随着油藏压力增加、稠油含量提高,泡沫稳定性明显增强。在70℃下,压力由1MPa升至13MPa时,泡沫的半衰期由8min提高至120min。稠油稳定泡沫的作用明显。聚合物主要通过提高黏度、降低泡沫液膜的排液速度、增强膜的强度来提高稳定性。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中,聚合物/降黏复合驱体系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稠油采收率10.05百分点。在注入聚合物/降黏复合驱油体系后再注入氮气,复合驱效果得到大幅提高。注入气体后生成的泡沫有效提高了驱替过程中的波及效率,聚合物/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达到22.0百分点。降黏/泡沫复合驱技术能实现降黏与剖面调整一体化,对水驱稠油提高采收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 泡沫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TiO2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金环 康万利 +3 位作者 闫文华 郭伊荇 高洪峰 刘忠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状态、组成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纳米晶,粒子尺寸在9nm左右,铕以Eu2O3的形式存在于TiO2的晶格间隙.在紫外光条件下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通过比较Eu3+的不同掺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Eu3+的最佳掺杂量为2.4%(w),矿化率最终可达67%.通过液质联机测定HPAM降解的中间产物,推断了Eu3+/TiO2降解HPAM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掺杂 溶胶-凝胶 光催化 降解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樊剑 韦莉 +1 位作者 罗文利 林庆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3,262,共5页
系统考察了污水中多种因素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在25℃时,污水中使聚合物化学降黏的主要成分为铁、钙、镁,其影响顺序为:Fe2+>Fe3+>Ca2+≈Mg2+;在65℃时,污水中使聚合物化学降黏的主要成分为铁、硫、钙、镁,其影响顺序为:Fe2+... 系统考察了污水中多种因素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在25℃时,污水中使聚合物化学降黏的主要成分为铁、钙、镁,其影响顺序为:Fe2+>Fe3+>Ca2+≈Mg2+;在65℃时,污水中使聚合物化学降黏的主要成分为铁、硫、钙、镁,其影响顺序为:Fe2+>Fe3+>S2->Ca2+≈Mg2+。在25℃、65℃时,生物影响聚合物黏度的主要菌种为铁细菌(FeB)、硫酸盐还原菌(SRB)和腐生菌(TGB),其影响顺序为FeB菌>SRB菌>TGB菌。确定了采油用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时各影响因素的限度指标:铁离子<0.1 mg/L、S2-<1 mg/L、Ca2+<100 mg/L、Mg2+<50 mg/L、FeB菌<100个/mL、TGB菌<10000个/mL、SRB菌<10000个/mL。此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小于30%。当污水中这些成分高于该指标时,将引起聚合物溶液黏度大幅降低,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界面扩张流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绪龙 李阳 +2 位作者 蒋生祥 孙焕泉 窦立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2,共3页
借助界面扩张流变测量方法,研究了聚合物与正十二烷形成的界面膜特征。主要探讨了液膜稳定过程与界面扩张粘弹模量随测量时间变化的关系、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聚合物、不同界面膜的流变特征。结果表明,界面粘弹模量的变化反映... 借助界面扩张流变测量方法,研究了聚合物与正十二烷形成的界面膜特征。主要探讨了液膜稳定过程与界面扩张粘弹模量随测量时间变化的关系、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聚合物、不同界面膜的流变特征。结果表明,界面粘弹模量的变化反映了膜的吸附平衡过程;正十二烷/聚合物体系膜强度以弹性为主,只是随聚合物浓度增加,粘性模量对膜强度的贡献比例有所上升。聚合物溶液与不同物质所形成的界面具有不同的粘弹性特征,与空气、正十二烷、原油所形成界面的界面扩张粘弹模量E的大小次序为E空气>E正十二烷>E原油,即E随着两相密度差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溶液 扩张 特征研究 正十二烷 油用 聚合物体系 聚合物溶液 测量方法 时间变化 稳定过程 溶液浓度 流变特征 平衡过程 浓度增加 弹性特征 界面膜 膜强度 模量 粘弹 密度差 空气 原油 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界面性质和破乳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梅钦 王浩 +3 位作者 田丹 毛雷霆 宗华 李明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3-758,共6页
用界面张力仪和表面粘弹性仪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对模拟油与模拟水(简称油水)界面特性、乳状液稳定性和采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固体悬浮物... 用界面张力仪和表面粘弹性仪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对模拟油与模拟水(简称油水)界面特性、乳状液稳定性和采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固体悬浮物的采出液过滤后与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降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降低,而随HPAM浓度的增加,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增加;原油与二元复合体系所形成的W/O和O/W型乳状液稳定性随HPAM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采出液中HPAM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处理采出液的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乳状液 采收率 复合驱 石油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Cr(Ⅲ)凝胶的交联密度 被引量:7
8
作者 段洪东 侯万国 +2 位作者 武玉民 韩书华 朱维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638-1640,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between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with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chromium (Ⅲ) was investigated by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 In this paper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between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with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chromium (Ⅲ) was investigated by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PAM was fixed ,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 (COO -)/ n . When the amount of Cr(Ⅲ) was fixed,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 (COO -)/ n . When the initial pH value of HPAM/Cr(Ⅲ) system was between 4 and 8,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value.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increase of sali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Cr(Ⅲ) 凝胶 交联密度 铬(Ⅲ) 油田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2 位作者 韩飞雪 许关利 吴肇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手段 ,研究了盐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与柠檬酸铝 (AlCit)交联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线团 (LPC)的大小。结果表明 ,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对 1.2 μm核孔膜的... 采用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手段 ,研究了盐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与柠檬酸铝 (AlCit)交联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线团 (LPC)的大小。结果表明 ,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对 1.2 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与其反应时间有关。随着NaCl含量的增加 ,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对 1.2 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先增加后下降 ,且存在一最佳值。HPAM与AlCit交联后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尺寸比相同条件下形成的HPAM线团尺寸小 ,并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交联聚合物溶液 性质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交联聚合物线团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扩张流变法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靖波 张健 +1 位作者 吕鑫 徐桂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4,444,共5页
利用界面扩张流变方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Y)和阴离子(SD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rij-35、TX-100)在十二烷-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探讨了油/水界面上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机理。结果表明,HY+TX-100体系的... 利用界面扩张流变方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Y)和阴离子(SD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rij-35、TX-100)在十二烷-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探讨了油/水界面上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机理。结果表明,HY+TX-100体系的界面模量最小(约3 mN/m),HY与HY+Brij-35体系相当(约16 mN/m),HY+SDS体系的略高(约18 mN/m)。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带负电荷的头基、聚合物的羧基与矿化水中高价金属阳离子通过桥连作用在油水界面形成复合膜,导致界面膜强度增加。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静电相互作用较弱,不易形成界面复合膜。在油水界面吸附能力较强的表面活性剂分子(TX-100)足以替换聚合物大分子,形成小分子界面膜,表现出与复合膜完全不同的界面流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表面活性剂 界面扩张黏弹性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油酸钠水溶液/原油间的瞬时界面张力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木辛 徐桂英 +2 位作者 李干佐 毛宏志 李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The effects of oleic acid concentrations, neutralization ratio, added salts and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 on the transient interfacial tension between oleic acid-sodium oleate Anxed aqueous solution an... The effects of oleic acid concentrations, neutralization ratio, added salts and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 on the transient interfacial tension between oleic acid-sodium oleate Anxed aqueous solution and crude oil were studied by spinning drop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quilibrium tdrie of interfacial tension decrease 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tant increase. When polymer was added to the aqueous solution the equilibrium time became longer. The effect of NaCl concentration was relatively complicated. At the optimum salinity the time effect was the shor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界面张力 水解聚丙烯酰胺 油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曹宝格 罗平亚 赵永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121,148,共5页
在模拟大庆主力油藏条件下,研究了浓度和矿化度变化过程中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动态粘弹性,结果表明:浓度和矿化度对其溶液粘弹性的影响与对HPAM溶液的影响相同;HPAM溶液的粘弹性是由分子链间的缠结作用引起的,而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主... 在模拟大庆主力油藏条件下,研究了浓度和矿化度变化过程中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动态粘弹性,结果表明:浓度和矿化度对其溶液粘弹性的影响与对HPAM溶液的影响相同;HPAM溶液的粘弹性是由分子链间的缠结作用引起的,而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主要是由分子链间的缔合作用引起的,因此缔合聚合物溶液在比较低的浓度下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弹性;在低而宽的频率范围内,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明显大于HPAM溶液的弹性,说明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在比较小的剪切速率下就表现出弹性。这就意味着不需要很高的注入速度,就可以达到利用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来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聚合物 粘弹性 聚丙烯酰胺 浓度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海上油田的聚合物产出浓度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文娟 张健 +5 位作者 胡科 檀国荣 薛新生 朱玥珺 靖波 李如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0,共5页
针对传统淀粉-碘化镉聚合物浓度检测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时效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建立了"微滤膜-定氮"检测方法:选用孔径尺寸为0.45μm的微滤膜对采出液预处理,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双波长校正吸光度A与聚... 针对传统淀粉-碘化镉聚合物浓度检测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时效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建立了"微滤膜-定氮"检测方法:选用孔径尺寸为0.45μm的微滤膜对采出液预处理,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双波长校正吸光度A与聚合物浓度C之间的定量关系,据此实现对聚合物浓度的快速准确检测。考察了所建立的快速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根据该分析方法研制了便携式聚合物浓度检测仪。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法测量模拟聚合物驱采出液中的HPAM浓度相对误差小于1%;测量油田现场采出液中的HPAM浓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数据重现性好于淀粉-碘化镉法。便携式聚合物浓度检测仪体积小、重量轻(约4 kg),测试步骤简便快捷,可满足平台现场取样、就地化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采出液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快速检测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油田采出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的曝氧调控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志华 于雪莹 +1 位作者 李杰训 乐昕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8,154,共7页
在传统以混凝除油、过滤除杂为主要技术的处理工艺基础上,对采出水回注前进行曝氧处理以降低所配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已成为三次采油聚合物驱地面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建立科学的采出水曝氧程度评价方法,规范了采出水曝氧前、后... 在传统以混凝除油、过滤除杂为主要技术的处理工艺基础上,对采出水回注前进行曝氧处理以降低所配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已成为三次采油聚合物驱地面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建立科学的采出水曝氧程度评价方法,规范了采出水曝氧前、后水质溶氧量的普适性测试方法,研究了水质溶氧量和采出水曝氧后矿场配注流动工况对聚合物溶液黏度、抗剪切性和黏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氧管比色法需根据采出水曝氧前后溶氧量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测氧管,而电化学探头法在通用性和解析度方面更具优势,可优先选择;随着采出水曝氧程度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提高,采出水的溶氧量从曝氧前的0.25 mg/L增至9.42 mg/L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增幅为14.88%~19.16%,聚合物溶液浓度越大,黏度损失的控制效果越显著;抗剪切性能和弹性行为也明显改善,采出水曝氧后流动工况(流速和流动沿程距离)对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抗剪切性和黏弹性的影响较小;用大庆油田污水站采出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水质初始最佳溶氧量约为6 mg/L。研究结果从定性到定量科学化构建了降低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的油田采出水曝氧调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水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曝氧 黏度损失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液流转向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明远 王爱华 +2 位作者 于小荣 赵志海 林梅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5,共5页
用并联岩心驱替实验及毛玻璃可视模型和微观可视模型,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在不同孔隙介质中的液流转向作用。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 用并联岩心驱替实验及毛玻璃可视模型和微观可视模型,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在不同孔隙介质中的液流转向作用。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封堵高渗透岩心,使后续注入液转向低渗透的含油层,并将其中的原油采出,起到增加波及体积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毛玻璃可视模型可模仿地层孔隙介质,通过它可直观、实时地从宏观上观察水驱过程中的指进、LPS驱过程中的液流转向作用。而通过微观可视模型,可清楚地观察到LPS驱后同向流动的粗细不均匀的孔道中,小孔道中的剩余油减少的现象,比较直观地证明了LPS的液流转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交联剂 交联聚合物溶液 液流转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剪切速率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庆海 杨付林 +1 位作者 刘英杰 邵振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2,共2页
在低剪切速率下,用HAAKE RS150流变仪测定了溶液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和含盐浓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HPAM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是由于HPAM溶液中大分子之间形成的网状结构的... 在低剪切速率下,用HAAKE RS150流变仪测定了溶液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和含盐浓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HPAM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是由于HPAM溶液中大分子之间形成的网状结构的稳定性能所致,而含盐浓度对HPAM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是由于HPAM溶液的带电性能所致。因此,增大HPAM溶液与油膜间作用力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增大HPAM溶液的浓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第二,减少HPAM溶液的含盐浓度。这样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 流变性能 低剪切速度 含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表二元驱油体系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靖波 张健 +2 位作者 吕鑫 姜维东 冯国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59,共5页
基于不同分子结构,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聚合物分子、高价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与钙离子结合能力排序为:十二烷基硫酸钠>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从而导致聚–表二元复配体系黏度的差异。同时,驱油体系驱... 基于不同分子结构,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聚合物分子、高价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与钙离子结合能力排序为:十二烷基硫酸钠>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从而导致聚–表二元复配体系黏度的差异。同时,驱油体系驱油实验的结果表明,驱油效率主要受到体系黏度、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但驱油体系性能相近的情况下,具有更大分子截面积的表面活性剂,在驱替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好的界面张力保持能力,得到相对较高的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表面活性剂 二元驱 黏度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态分散凝胶体系的剪切稠化现象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万国 朱维群 +2 位作者 刘尚营 孙德军 盛永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948-1950,共3页
Shear thickening implies that the viscosity of a flui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ates of shear. In the past work reported, all shear thickening phenomena were observed in concentrated solid/liquid colloidal suspensio... Shear thickening implies that the viscosity of a flui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ates of shear. In the past work reported, all shear thickening phenomena were observed in concentrated solid/liquid colloidal suspension. In this paper, the shear thickening was observed in colloidal dispersion gel, with very lower volume fraction,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PHPA)/aluminum citrate. Colloidal dispersion gels are made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polymer and crosslinker. Polymer mass fractions normally range from 0.01% to 0.12%. In this concentration regime, there is not enough polymer to form a continuous network, so a conventional bulk type gel cannot form. Instead of a solution of separate gel bundles forms, and it is a mixture of predominantly intramolecular and minimal intermolecular crosslinks. In the work reported here, the colloidal dispersion gels are made of PHPA of 0 03%, KCl of 0.5%, thiourea of 0.1% and Al 3+ with a mass fractions range of 0—0 003%, the Al 3+ ∶PHPA mass ratio changes from 0 to 0.1. The critical shear rates(CSR) for the onset of shear thickening are about 200 s -1 for all CDG systems studied, i.e ., the Al 3+ ∶PHPA mass ratio don’t affect the CSR. In the lower shear regime than CSR shear thinning was observed and in the higher shear regime than CSR the shear thickening was observed. The shear thickening may be explained with cluster forma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 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剪切稠化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化学驱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环境基准值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燕 蔡明俊 +5 位作者 王贵江 李金波 李小峰 严曦 王伟 林泽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435,共11页
为明确油田化学驱用聚合物是否会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依据国际构建环境基准所需最低毒性数据和实验选种准则,引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环境本底引物,筛选出具有大港油田矿区特征的三门八科全覆盖的环境生物毒理受试物种,开展受试物... 为明确油田化学驱用聚合物是否会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依据国际构建环境基准所需最低毒性数据和实验选种准则,引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环境本底引物,筛选出具有大港油田矿区特征的三门八科全覆盖的环境生物毒理受试物种,开展受试物种毒性实验,构建环境基准理论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受试物种的环境生物急/慢性毒理值比为9.98,利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在用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矿区急/慢性环境基准值分别为672.93、7.43 mg/L时,其急/慢性环境基准值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承受浓度,大规模应用不会对油田矿区造成较大的环境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三次采油 水解聚丙烯酰胺 生物毒性 环境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浓度对低浓度HPAM/AlCit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爱军 吴肇亮 +1 位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NaCl质量浓度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交联体系(HPAM/AlCit)流变性、时间效应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质量浓度在5~10g/l时,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g/l的交联体系在一定剪切速率... 采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NaCl质量浓度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交联体系(HPAM/AlCit)流变性、时间效应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质量浓度在5~10g/l时,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g/l的交联体系在一定剪切速率下(500~1500s-1)表现出胀流性和明显的负触变性;低于或高于该NaCl质量浓度范围,体系只表现出假塑性或牛顿性,并且没有明显的负触变性。交联体系的粘度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NaCl质量浓度由0.5g/l增加至20g/l,体系粘度逐渐降低;其质量浓度由50g/l增加至100g/l,体系粘度随之增加。笔者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HPAM/AlCit体系 流变性 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水解反应 粘度 调剖作用 注水开发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