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不同品种芜菁挥发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岳丽
祖力皮牙·买买提
+3 位作者
王佳敏
于明
毛红艳
热依拉木·海力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中风味物质的差异,选择不同品种(紫色、黄色、白色)芜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和分析。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检测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并建立芜菁挥发性化合物指纹图谱。在芜菁样品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化合...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中风味物质的差异,选择不同品种(紫色、黄色、白色)芜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和分析。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检测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并建立芜菁挥发性化合物指纹图谱。在芜菁样品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化合物,鉴定出80种,包括24种醛类(12%~20%)、15种酯类(23%~27%)、13种醇类(10%~16%)、9种酮类(5%~10%)、3种酸类(3%~7%)、5种烯烃类(约1%)、4种硫醚类(2%~7%)、7种其他类(7%~15%),未被定性化合物(17%~18%)。在芜菁挥发性化合物中酯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醛类和醇类。不同品种芜菁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少,白色芜菁中最多。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结果表明,3种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为辛醛、乙酸、壬醛和(E,E)-2,4-庚二烯醛,白色芜菁为莰烯、2-甲基丁酸乙酯-D、乙偶姻-M和(E)-2-己烯-1-醇,黄色芜菁为5-甲基-2-噻吩甲醛、异戊酸丁酯-M、二丙酮醇-M、丁酮和2,3戊二酮-D。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并筛选出32种变量投影重要度大于1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作为区分不同品种芜菁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挥发性化合物
指纹图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族性甲亢患者血清和尿液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沈桂平
戴晓侠
+5 位作者
邓伶莉
危阳洋
许晶晶
王彩虹
董继扬
陈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90-2295,共6页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家族性甲亢患者、非家族性甲亢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人群的血清和尿液的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家族性甲亢组血清样品中的乙酰乙酸、柠檬酸及牛磺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升高,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家族性甲亢患者、非家族性甲亢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人群的血清和尿液的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家族性甲亢组血清样品中的乙酰乙酸、柠檬酸及牛磺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升高,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乳酸及甘氨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降低;尿样中的肌酐和葡萄糖的浓度显著升高,琥珀酸、苯乙酰甘氨酸及马尿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家族性甲亢患者可能存在糖和脂类代谢的紊乱、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伤以及肠道环境的破坏等.此外,家族性甲亢组血清样品中的乙酰乙酸、葡萄糖、柠檬酸及肌酐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升高,表明家族性甲亢人群的肾脏功能受损更为严重,由此可区分家族性与非家族性甲亢的NMR代谢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家族性甲亢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不同品种芜菁挥发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岳丽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于明
毛红艳
热依拉木·海力力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艾力努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22B02058)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ZYYD2022B14)。
文摘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中风味物质的差异,选择不同品种(紫色、黄色、白色)芜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和分析。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检测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并建立芜菁挥发性化合物指纹图谱。在芜菁样品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化合物,鉴定出80种,包括24种醛类(12%~20%)、15种酯类(23%~27%)、13种醇类(10%~16%)、9种酮类(5%~10%)、3种酸类(3%~7%)、5种烯烃类(约1%)、4种硫醚类(2%~7%)、7种其他类(7%~15%),未被定性化合物(17%~18%)。在芜菁挥发性化合物中酯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醛类和醇类。不同品种芜菁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少,白色芜菁中最多。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结果表明,3种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为辛醛、乙酸、壬醛和(E,E)-2,4-庚二烯醛,白色芜菁为莰烯、2-甲基丁酸乙酯-D、乙偶姻-M和(E)-2-己烯-1-醇,黄色芜菁为5-甲基-2-噻吩甲醛、异戊酸丁酯-M、二丙酮醇-M、丁酮和2,3戊二酮-D。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并筛选出32种变量投影重要度大于1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作为区分不同品种芜菁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
关键词
芜菁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挥发性化合物
指纹图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Keywords
Brassica rapa L.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volatile compounds
fingerprint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
discrimin
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S255.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族性甲亢患者血清和尿液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沈桂平
戴晓侠
邓伶莉
危阳洋
许晶晶
王彩虹
董继扬
陈忠
机构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系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药学系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90-229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201143,813716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2013121007)资助
文摘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家族性甲亢患者、非家族性甲亢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人群的血清和尿液的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家族性甲亢组血清样品中的乙酰乙酸、柠檬酸及牛磺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升高,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乳酸及甘氨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降低;尿样中的肌酐和葡萄糖的浓度显著升高,琥珀酸、苯乙酰甘氨酸及马尿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家族性甲亢患者可能存在糖和脂类代谢的紊乱、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伤以及肠道环境的破坏等.此外,家族性甲亢组血清样品中的乙酰乙酸、葡萄糖、柠檬酸及肌酐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升高,表明家族性甲亢人群的肾脏功能受损更为严重,由此可区分家族性与非家族性甲亢的NMR代谢轮廓.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家族性甲亢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NMR )
Metabolomics
Familial hyperthyroidism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分类号
O657.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不同品种芜菁挥发性成分分析
岳丽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于明
毛红艳
热依拉木·海力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族性甲亢患者血清和尿液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沈桂平
戴晓侠
邓伶莉
危阳洋
许晶晶
王彩虹
董继扬
陈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