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乘客出行价值效用函数的P&R规模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万传风 周涛 陈莉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解决北京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设施建设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建立了P&R规模预测模型.首先从乘客出行方式的价值效用函数出发,探讨P&R吸引范围;其次根据核密度函数原理分析P&R乘客的出行意愿,得到P&R吸引强... 为解决北京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设施建设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建立了P&R规模预测模型.首先从乘客出行方式的价值效用函数出发,探讨P&R吸引范围;其次根据核密度函数原理分析P&R乘客的出行意愿,得到P&R吸引强度的分布函数;然后结合北京人口分布函数,参照出行量生成模型G-MS,探讨P&R吸引人口的函数模型及规模预测函数;最后以西二旗P&R为实例,验证预测规模并得出结论:距离P&R停车场2km到5.5km的乘客约占P&R使用者的50%,西二旗P&R合理规模为488个停车位,与实际规划相差不大,同时该理论模型对北京市其他轨道交通站点的P&R规模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换乘 规模预测 吸引范围 核密度函数 吸引强度 人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的封闭化工园区接驳停车场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加锋 叶雄广 匡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5-28,共4页
分析了化工园区周边环境、道路条件及交通流量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停车需求以及现有停车场资源,对化工园区周围接驳停车场进行选址以及布局。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为例,提出P+R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后的P+R设施建... 分析了化工园区周边环境、道路条件及交通流量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停车需求以及现有停车场资源,对化工园区周围接驳停车场进行选址以及布局。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为例,提出P+R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后的P+R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LUS%r设施 封闭化工园区 接驳停车场 停车场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车换乘系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明 於昊 +2 位作者 杨涛 钱林波 殷杰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10期60-65,共6页
停车换乘系统规划在国外大城市已研究多年,也有许多成功的应用范例。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希望抛砖引玉,初步探讨停车换乘系统规划的一般流程,重点分析停车换乘系统的设施分类方案、需求预测、选址准则等关键技术。最后,... 停车换乘系统规划在国外大城市已研究多年,也有许多成功的应用范例。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希望抛砖引玉,初步探讨停车换乘系统规划的一般流程,重点分析停车换乘系统的设施分类方案、需求预测、选址准则等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北京规划实例提出停车换乘设施在规划后期用地控制、建设方面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换乘系统 p&r 停车规划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通道上停车换乘量确定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群 姚加林 晏克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1-202,206,共3页
根据外来客流进入城市中心的出行过程与机理,最小化所有客流出行(自城市外围到达市中心区域)的出行费用(私人车辆行驶时间与公交行驶时间总行程时间、换乘时间、停车费用等),建立、确定了各停车换乘点(P+R)处合理换乘量的双层规划模型,... 根据外来客流进入城市中心的出行过程与机理,最小化所有客流出行(自城市外围到达市中心区域)的出行费用(私人车辆行驶时间与公交行驶时间总行程时间、换乘时间、停车费用等),建立、确定了各停车换乘点(P+R)处合理换乘量的双层规划模型,为各P+R的停车换乘诱导提供了依据,并给出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方法。仿真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换乘 双层模型 换乘量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停车换乘设施选址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学珊 杨忠振 +1 位作者 魏利鹏 周艳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解决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基于游客选择偏好,构建旅游景区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设施选址优化模型,进而优化P&R设施选址和景区巡游巴士的巡游线路.模型以改善旅游景区空气污染和降低P&R系统运营成本... 为解决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基于游客选择偏好,构建旅游景区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设施选址优化模型,进而优化P&R设施选址和景区巡游巴士的巡游线路.模型以改善旅游景区空气污染和降低P&R系统运营成本为目标.利用大连市太阳沟景区进行实证研究,设计一个双层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基于游客选择行为的P&R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停车换乘(p&r) 多目标优化 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可靠性算法的停车换乘行程时间可靠性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伟 周菁楠 +1 位作者 周峰 徐瑞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6-230,共5页
为了定量分析停车换乘(P&R)出行方式的时间可靠性,提出了一种P&R行程时间可靠性计算算法并进行求解.将P&R出行过程按照出行特征划分为小汽车、停车搜索、步行及轨道交通4个出行子链,在拟合和标定各子链行程时间分布的基础上... 为了定量分析停车换乘(P&R)出行方式的时间可靠性,提出了一种P&R行程时间可靠性计算算法并进行求解.将P&R出行过程按照出行特征划分为小汽车、停车搜索、步行及轨道交通4个出行子链,在拟合和标定各子链行程时间分布的基础上,基于结构可靠性计算中的HL-RF算法设计求解算法.通过当量正态化法(RF)将各出行子链的行程时间分布转换为对应的当量正态分布,然后利用验算点法(HL)计算P&R行程时间可靠度.最后,以实际案例验证所提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简洁有效地计算P&R出行行程时间可靠性,且计算中考虑了P&R各出行子链行程时间服从不同时间分布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停车换乘 HL-rF算法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停车换乘交通对策的实践与借鉴 被引量:3
7
作者 惠英 杨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120-1123,1172,共5页
以英国停车换乘(P&R)发展为例,从交通特征、土地利用、环境、商业开发以及社会问题等角度客观分析总结P&R的实施效果,并结合上海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中37处P&R枢纽的设置,探讨了英国经验对于上海发展P&R的借鉴。
关键词 停车换乘 交通对策 评估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汽车通勤出行者驻车换乘接运方式选择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剑锋 李媛 +1 位作者 卢全毅 孙福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随着城市化发展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引起了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的严重拥堵,降低了出行效率.为此,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形成地铁、快速公交与较为发达的地面公交相结合的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小汽车通勤出行者... 随着城市化发展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引起了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的严重拥堵,降低了出行效率.为此,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形成地铁、快速公交与较为发达的地面公交相结合的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小汽车通勤出行者选择驻车换乘(Parking and Ride,P+R),进入城市中心区.本文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居民小汽车出行和地铁换乘,形成小汽车与轨道接运的特点,在总结北京城市轨道网特征及规模基础上,通过个体意愿调查统计,构建P+R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对地铁5号线终端站天通苑P+R驻车换乘需求进行了预测,为P+R建设和公共交通吸引能力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车换乘 道路瓶颈 地铁终端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停车换乘停车位不足的停车换乘行为 被引量:8
9
作者 关宏志 刘瑞远 曾敏耀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3-600,共8页
为解决停车换乘(park-and-ride,P&R)停车位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北京市亦庄开发区2处停车设施进行停车调查及对出行者的停车换乘行为进行RP&SP调查,对P&R停车位不足下P&R的需求特性进行分析,探寻了P&R停车位不足下的P&... 为解决停车换乘(park-and-ride,P&R)停车位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北京市亦庄开发区2处停车设施进行停车调查及对出行者的停车换乘行为进行RP&SP调查,对P&R停车位不足下P&R的需求特性进行分析,探寻了P&R停车位不足下的P&R规律;并通过建立MNL和巢式Logit模型(NL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出行者换乘失败后的出行行为.结果表明:北京一些P&R设施因容量受限无法满足P&R需求,部分出行者在换乘失败后会寻找社会停车场(A停车场)进行二次换乘.影响出行者换乘失败后出行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出行时间、停车费率、是否限号等.距地铁站较近的A停车场可结合分时段收费策略吸引更多的换乘失败者进行二次换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换乘 NL模型 出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定吸引率与容量的停车换乘系统选址研究
10
作者 房德威 何东坡 +2 位作者 陈曦 于宏洲 陈科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为实现驾车者选择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采用p-hub方法对所研究的停车换乘(P&R)系统的用户需求进行理论描述。以出行广义费用作为出行模式决策的量化指标,提出竞争模式下出行者选择P&R设施的概率;以P&R系统的用户需... 为实现驾车者选择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采用p-hub方法对所研究的停车换乘(P&R)系统的用户需求进行理论描述。以出行广义费用作为出行模式决策的量化指标,提出竞争模式下出行者选择P&R设施的概率;以P&R系统的用户需求量最大化为目标,满足预先给定的P&R系统吸引率、设施容量两个约束条件建立空间优化选址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理论分析,解决了满足P&R系统吸引率、设施容量以及P&R设施数量最少的多目标优化选址问题。采用启发式聚合集理论构造三步式搜索算法求解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处理P&R系统的选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换乘 优化选址 选址模型 p-hub方法 启发式聚合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组团城市停车换乘方案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琼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z1期583-585,614,共4页
停车换乘(P+R)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对于新建P+R设施的地区来说,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达到修建P+R设施的目的。以重庆市观音桥地区预建的3个P+R设施为研究对象,先以... 停车换乘(P+R)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对于新建P+R设施的地区来说,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达到修建P+R设施的目的。以重庆市观音桥地区预建的3个P+R设施为研究对象,先以确立选址合理和满足需求为重要评价指标,建立评价集。经观音桥地区现状调查,评价了P+R设施位置的合理性。然后,结合二项Logit模型,对P+R设施进行了需求预测,评价了设施的规模对缓解中心区交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换乘(p%pLUS%r) 观音桥 选址分析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