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互联变流器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鹏宇 郑涛 +3 位作者 杨畅 卜鸣 代钰欣 鲁晓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79-5088,I0061,共11页
针对现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策略未充分考虑多并联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场景、通信拓扑结构复杂、易受通信干扰以及运行工况变化等内外扰动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IC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 针对现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策略未充分考虑多并联互联变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C)场景、通信拓扑结构复杂、易受通信干扰以及运行工况变化等内外扰动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滑模一致性的多并联IC分布式鲁棒功率控制策略,通过系统期望的动态特性以及滑动模态设计分布式滑模控制器,确保多并联IC的传输功率于有限时间收敛至一致性目标稳态值,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其在未知扰动下的稳定性以及有限时间收敛性能。该策略能够降低滑模增益系数,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并实现对未知干扰的动态补偿,确保多并联IC传输功率协调控制以及高精度分配。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多并联互联变流器 分布式滑模控制 功率协调控制 干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奇异摄动系统及其稳定性分析与综合(英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华平 孙富春 +1 位作者 何克忠 孙增圻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4-500,共7页
通过扩展常规Takagi Sugeno模糊系统 ,定义了一类模糊奇异摄动系统 ,利用矩阵不等式表达出了在摄动参数足够小时的闭环稳定性 .镇定并行分布式补偿控制器增益和共同的Lya punov函数可利用两步法得到 ,并可分别归结于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 通过扩展常规Takagi Sugeno模糊系统 ,定义了一类模糊奇异摄动系统 ,利用矩阵不等式表达出了在摄动参数足够小时的闭环稳定性 .镇定并行分布式补偿控制器增益和共同的Lya punov函数可利用两步法得到 ,并可分别归结于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和双线性矩阵不等式 ,后者可以利用迭代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有效地求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式补偿 奇异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同杆双回线保护的时域电容电流的分相补偿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索南加乐 杨铖 +1 位作者 杨忠礼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1,共5页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常作为同杆双回线的主保护配置,但对于超高压及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将大到影响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现有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都只补偿了单回线相间电容电流,没有考虑双回线线间电容电流的补偿,补偿效...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常作为同杆双回线的主保护配置,但对于超高压及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将大到影响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现有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都只补偿了单回线相间电容电流,没有考虑双回线线间电容电流的补偿,补偿效果有限。考虑了同杆双回线相间与线间的静电耦合,建立了相应∏模型等效电路,提出在时域中分相补偿电容电流的方法,不仅可以补偿相间电容电流,还可很好地补偿线间电容电流。EMTP仿真实验表明,新补偿法比原单回线的相量及时域补偿法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有效提高了同杆双回线上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且新方法计算量小、不要求高采样率,无需引入另回线电流,适用于现有采样率不高、通道传输速率有限的继保装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双回线 分布电容电流 时域补偿 电流差动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S模糊方法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混沌抑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代姚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孙才新 郑哲人 姜赤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8-883,共6页
抑制和控制铁磁谐振过电压对实现智能电网中重要的"自愈"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于抑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所发生的具有混沌效应的铁磁谐振。通过分析铁磁谐振电路所表现出的混沌特性,并针对电力系统中参... 抑制和控制铁磁谐振过电压对实现智能电网中重要的"自愈"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于抑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所发生的具有混沌效应的铁磁谐振。通过分析铁磁谐振电路所表现出的混沌特性,并针对电力系统中参数无法完全已知的限制,首次提出建立谐振系统的T-S模糊模型,制定合适的模糊规则,并应用平行分布补偿法设计模糊控制器来抑制铁磁谐振过电压,以达到迅速控制的良好效果。另外,通过Lya-punov理论验证了该控制器符合系统稳定性要求。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方法对参数完全精确已知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系统 铁磁谐振 过电压 混沌控制 T-S模糊模型 平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型的倒立摆最优保性能模糊控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科 徐建明 俞立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3-708,共6页
对一类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T_S模糊模型系统,采用状态反馈的并行分布补偿器(PDC)结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研究了其最优保性能模糊控制律的设计问题.导出了保性能模糊控制律存在的条件,通过求解一个凸优化问题给出了最优... 对一类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T_S模糊模型系统,采用状态反馈的并行分布补偿器(PDC)结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研究了其最优保性能模糊控制律的设计问题.导出了保性能模糊控制律存在的条件,通过求解一个凸优化问题给出了最优保性能模糊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并用此方法设计了倒立摆系统的最优保性能模糊控制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非线性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PD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敏度指标在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克文 姜俊峰 +1 位作者 刘宪林 李小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70-74,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 10kV配电线路的具体特点 ,采用灵敏度分析技术进行无功补偿计算 .从实际应用角度 ,描述了优化问题的构成、电能损耗和电压分布的计算 ,以及对负荷形状系数的处理 ;详细介绍了灵敏度系数的计算、应用和无功补偿最终方案的确... 针对电力系统 10kV配电线路的具体特点 ,采用灵敏度分析技术进行无功补偿计算 .从实际应用角度 ,描述了优化问题的构成、电能损耗和电压分布的计算 ,以及对负荷形状系数的处理 ;详细介绍了灵敏度系数的计算、应用和无功补偿最终方案的确定 ;在对几十条实际 10kV线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说明、分析和讨论 ;利用经济性目标函数对节点无功注入的灵敏度 ,对各可选点的补偿效果进行预估和排序 ,然后仅对有限的方案进行准确试算 ;在计及电容器实际容量、组别的基础上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灵敏度 无功补偿 并联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波浪补偿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永攀 陶利民 +1 位作者 吕伟 贾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179,共9页
研究了基于绳牵引并联机构的新型波浪补偿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将环境作用力和不可测参数从动力学方程中分离出来,看作系统干扰,然后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了控制律。针对绳索冗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投影的绳索张力分布... 研究了基于绳牵引并联机构的新型波浪补偿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将环境作用力和不可测参数从动力学方程中分离出来,看作系统干扰,然后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了控制律。针对绳索冗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投影的绳索张力分布算法。当存在张力分布的可行解时,该算法能够得到远离张力限制边缘的"安全"最优解;当不存在可行解时,该算法能够得到满足张力限制条件的最佳近似解。为了提高鲁棒控制的实用性,还研究了负载惯性参数辨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以上理论与方法对于波浪补偿系统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牵引并联机构 船用起重机 滑模控制 波浪补偿 张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设计与优化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谭菊华 李晓芳 郭小春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针对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效率低、充电不方便等缺点,提出了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的设计和优化方案.通过分析空间载流线圈的磁场分布,为抵消线圈自感的影响,建立了串联谐振充电和并联谐振充电两种电路模型,并对其进行... 针对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效率低、充电不方便等缺点,提出了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的设计和优化方案.通过分析空间载流线圈的磁场分布,为抵消线圈自感的影响,建立了串联谐振充电和并联谐振充电两种电路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与仿真分析.基于串联电容谐振充电方式,提出了采用中继线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线圈充电的效率和传输距离.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中继线圈方式的充电效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串联补偿 并联补偿 中继线圈 载流线圈 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系统基于T-S模糊模型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钱俊磊 马晓峰 杨志刚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87-2990,共4页
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混沌控制中,可以克服反馈线性化等传统方法对参数完全精确已知的限制;用T-S模糊系统来逼近非线性系统,它的IF-THEN规则后件由线性状态空间子系统构成,进而可以应用模糊系统的控制理论求得模糊控制器,用此非线性控... 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混沌控制中,可以克服反馈线性化等传统方法对参数完全精确已知的限制;用T-S模糊系统来逼近非线性系统,它的IF-THEN规则后件由线性状态空间子系统构成,进而可以应用模糊系统的控制理论求得模糊控制器,用此非线性控制器来控制非线性系统,以求良好的控制效果;模糊规则后件部分以局部线性方程形式给出的T-S模糊模型可以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很好地逼近混沌系统,基于该模型采用平行分散补偿技术设计出具有相同规则数目的模糊控制器,控制器所有参数可以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一次性得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系统 T-S模糊模型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平行分散补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畸变条件下三相三线有源电力滤波器的T-S模糊H_∞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颜文旭 纪志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10,共8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解决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有效方法,由于电源电压存在畸变影响了APF的补偿参考电流的检测精度并影响补偿的效果.本文采用T–S模糊控制的方法对三相三线APF进行建模,将电源电压的畸变成分作为理想情况的干扰,在保性...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解决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有效方法,由于电源电压存在畸变影响了APF的补偿参考电流的检测精度并影响补偿的效果.本文采用T–S模糊控制的方法对三相三线APF进行建模,将电源电压的畸变成分作为理想情况的干扰,在保性能的前提下给定性能指标,实现T–S模糊H∞控制性能.在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条件下,设计的T–S模糊H∞状态反馈控制器使APF在电源电压畸变的情况下,将电源电流补偿为正弦特性,满足了APF谐波综合补偿的控制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T–S模糊模型的有效性,展示出所设计的H∞控制器的有效性能.补偿电流可以准确的检测,在电源电压非正弦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 T–S模糊控制 H∞控制 并行分布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补偿电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T-S模糊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颜文旭 纪志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2-99,共8页
针对传统的PI调节器难以有效地控制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非线性的问题,基于T-S模糊控制的方法,对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并建立T-S模糊控制模型。采用并行分布补偿的方法设计仅用4条模糊规则的模糊控制器T-S模... 针对传统的PI调节器难以有效地控制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非线性的问题,基于T-S模糊控制的方法,对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并建立T-S模糊控制模型。采用并行分布补偿的方法设计仅用4条模糊规则的模糊控制器T-S模糊控制器,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通过稳定性的分析与证明,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获得统一功率因数及谐波补偿控制器的状态反馈增益。仿真结果验证所建模型及所设计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有源电力滤波 统一功率因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并联运行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同向前 吴庆范 尹军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多个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模块并联运行是解决补偿容量与开关频率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现有多模块并联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散控制型多模块并联运行方案。多个STATCOM模块完全独立地并联连接于电网中,它们共用一套电... 多个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模块并联运行是解决补偿容量与开关频率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现有多模块并联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散控制型多模块并联运行方案。多个STATCOM模块完全独立地并联连接于电网中,它们共用一套电流互感器,每个模块都对该电流进行检测并计算无功电流总量,然后按照各模块额定容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以形成各个模块的无功补偿电流指令,在模块电流控制器的作用下输出相应的无功补偿电流。建立了STATCOM多模块并联运行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即使在故障模块退出运行后仍能具有良好的无功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无功补偿 并联运行 模块化 分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国敬 穆志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27-129,143,共4页
针对一类存在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离散模糊T-S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应用Lyapu... 针对一类存在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离散模糊T-S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应用Lyapunov定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基于LMI的状态反馈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 随机时延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的T-S模糊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琰 张化光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34-3137,共4页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首次提出利用区间矩阵理论描述其不确定性,进而用T-S模糊模型对其进行精确描述的新方法。在此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首次提出利用区间矩阵理论描述其不确定性,进而用T-S模糊模型对其进行精确描述的新方法。在此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模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矩阵可以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获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olschi混沌系统 参数不确定性 T-S模糊模型 区间矩阵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离散非线性时滞系统保性能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佟绍成 王铁超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1期5-8,71,共5页
针对状态不完全可测的一类不确定连续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基于状态观测器研究其保性能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PDC)的方法设计了基于观... 针对状态不完全可测的一类不确定连续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基于状态观测器研究其保性能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PDC)的方法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给出了实现该非线性系统保性能控制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相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给出了控制器和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型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补偿 保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三线APF补偿电流的模糊反馈检测与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颜文旭 纪志成 谢林柏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3,768,共6页
补偿电流的检测是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问题,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补偿电流并实施有效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效果。对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电路模型分析,采用T-S模糊反馈控制的方法,获得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 补偿电流的检测是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问题,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补偿电流并实施有效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效果。对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电路模型分析,采用T-S模糊反馈控制的方法,获得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电流,并对电源电流进行实时的模糊反馈控制。采用并行分布补偿的方法设计了模糊反馈控制器,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在稳定性条件下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无功功率及谐波电流全补偿控制策略的状态反馈增益,由此获得连续的即时补偿跟踪电流,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补偿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及模糊反馈控制的有效性,对简化有源滤波器的电流检测与其构成组件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T-S模糊控制 反馈控制 补偿电流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串并联补偿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宁 艾欣 +1 位作者 唐占荣 孙才华 《现代电力》 2005年第6期9-12,共4页
针对特高压输电系统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特点,以提高线路输电容量,解决电压和无功控制困难为目的,提出了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串并联补偿方案。该方案考虑了串并联补偿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串并联补偿迭代步骤,最终确定串... 针对特高压输电系统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特点,以提高线路输电容量,解决电压和无功控制困难为目的,提出了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串并联补偿方案。该方案考虑了串并联补偿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串并联补偿迭代步骤,最终确定串并联补偿地点和容量。考虑到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电晕损耗占线路总损耗的比重较大,为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计算电晕损耗时应该考虑实际的输电环境。根据已有的电晕损耗计算公式,修正了线路参数电导的取值。最后对一条输电线路进行了计算,得出的串并联补偿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线路输电容量,证实了文中所提串并联补偿方案的有效性和应用中应考虑实际输电环境的必要性。本方案的提出也为可控补偿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分布参数 串联补偿 并联补偿 电晕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潮流分布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仉志华 徐丙垠 +1 位作者 赵艳雷 刘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3,共5页
针对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中,某些电源可能出现逆功率运行而不能满足并供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压母线潮流控制方法。分析了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潮流分布规律,得出了并供电源出力与电源电压、系统等值阻抗以及低压侧负荷之间的定量关... 针对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中,某些电源可能出现逆功率运行而不能满足并供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压母线潮流控制方法。分析了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潮流分布规律,得出了并供电源出力与电源电压、系统等值阻抗以及低压侧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论上分析出电源出现逆功率输出的条件;为满足多源实时并供运行条件,推导出基于均衡电源出力的低压母线侧稳态潮流控制模型,得到了电源出力调节量与串联补偿电压之间的关系。最后搭建了试验系统,并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进行了稳态潮流控制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低压多源并供点状网络 逆功率 统一潮流控制器 串联补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模糊广义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9
作者 袁宇浩 张广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1-911,共11页
对目前T-S模糊广义系统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主要讨论了T-S模糊广义系统的分析、综合与应用的问题,并对这一研究领域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T-S模糊广义系统 时滞T-S模糊广义系统 容许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并行分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人机合作转向PDC/H_∞控制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选要 王其东 王金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基于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获得了非线性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运用状态反馈γ-次优H∞范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得到了反馈增益矩阵。应用模糊并行分布补偿控制设计了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全局控制器。CarSim/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获得了非线性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运用状态反馈γ-次优H∞范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得到了反馈增益矩阵。应用模糊并行分布补偿控制设计了车路和人车路闭环T-S模型全局控制器。CarSim/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人车路闭环模型的人机合作转向控制的车道保持能力和跨道时间均优于车路模型,从而减少了车道偏离的风险。通过合作转向评价准则得出的人车路闭环PDC/H_∞控制器的人机合作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近视角驾驶员模型 并行分布补偿 人机合作转向控制 跨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