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提取紫斑牡丹精油及其成分抗氧化能力分析
1
作者 应梦云 施建羽 +3 位作者 沈清宇 林富聪 余雯 叶秋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1期180-186,202,共8页
为优化紫斑牡丹精油提取工艺,分析精油成分与抗氧化能力。采用亚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 为优化紫斑牡丹精油提取工艺,分析精油成分与抗氧化能力。采用亚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精油的得率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所得精油含79种主要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香叶醇,占总含量的14.664%;包含采用常用方法提取的牡丹精油中少见的雪松醇。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的牡丹精油不仅对DPPH·、ABTS^(+)·、·O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亚油酸酯质过氧化的作用。综上,采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能获得更高品质的牡丹精油,有利于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精油 亚临界萃取 分子蒸馏 精油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深共熔溶剂提取紫斑牡丹籽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思羽 饶桂维 +1 位作者 王露桦 盛颖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68,共8页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籽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深共熔溶剂提取方法,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低共熔溶剂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紫斑牡丹籽中的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法进行提取工艺优化。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籽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深共熔溶剂提取方法,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低共熔溶剂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紫斑牡丹籽中的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法进行提取工艺优化。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以氯化胆碱作为氢键受体,脲作为氢键供体的低共熔溶剂体系下,在摩尔比为1:3,含水量41.80%(V/V)的深共熔溶剂体系最优,料液比1:19 g/mL,微波功率为110 W,微波时间3.00 min,此时紫斑牡丹籽总黄酮得率为1.76 mg/g。当提取物总黄酮浓度在80μg/mL时,对DPPH·、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00%、42.10%。结论:采用微波辅助深共熔溶剂提取紫斑牡丹籽总黄酮,含量高,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籽 黄酮 深共熔溶剂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籽粕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3
作者 陶波 杨文瑾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选用D101、AB-8、NKA-9型大孔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及解析性能试验,筛选出AB-8型大孔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获得了紫斑牡丹籽粕中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利用AB-8型大孔树脂在上样液浓度为5 mg·mL^(-1)、p H值为5、流速为... 选用D101、AB-8、NKA-9型大孔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及解析性能试验,筛选出AB-8型大孔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获得了紫斑牡丹籽粕中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利用AB-8型大孔树脂在上样液浓度为5 mg·mL^(-1)、p H值为5、流速为3 BV·h^(-1)、上样液体积为5 BV条件下进行吸附,在洗脱液为70%乙醇、洗脱液流速为1.5 BV·h^(-1)、洗脱液体积为7 BV条件下洗脱,纯化后紫斑牡丹籽粕总黄酮含量由8.54%提高到32.36%,该工艺可行性较高,可为紫斑牡丹籽粕中总黄酮纯化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籽粕 总黄酮 大孔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紫斑牡丹籽粕总黄酮提取工艺
4
作者 陶波 马玉勤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紫斑牡丹籽粕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籽粕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7%、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133 ... 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紫斑牡丹籽粕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籽粕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7%、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133 min、料液比1∶36(g∶mL)。在该工艺条件下,紫斑牡丹籽粕中总黄酮提取率达到8.63%,工艺可行性较高,可为紫斑牡丹籽粕中总黄酮提取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籽粕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地区紫斑牡丹的引种与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雪梅 成仿云 +3 位作者 唐立红 朱月 袁军辉 鞠志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90,共7页
从甘肃兰州引入赤峰地区紫斑牡丹11个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和5年生实生苗,进行了3年驯化栽培与适应性观察,并与中原牡丹‘洛阳红’对比,开展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1)紫斑牡丹能够适应赤峰地区的气候环境,经适当防寒后能够正常露地越冬生... 从甘肃兰州引入赤峰地区紫斑牡丹11个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和5年生实生苗,进行了3年驯化栽培与适应性观察,并与中原牡丹‘洛阳红’对比,开展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1)紫斑牡丹能够适应赤峰地区的气候环境,经适当防寒后能够正常露地越冬生长,其生长量从引种后第2年迅速增加,第3年除个别品种外均能正常开花,与原产地相比,萌动期(3月末至4月中旬)晚近1个月,开花期(5月中下旬)晚20d左右,从萌动至开花时间缩短,休眠期(11月上旬至次年3月末、4月中旬)明显加长;2)紫斑牡丹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与抗寒性关联,可作为鉴别品种抗寒性的解剖学指标;3)紫斑牡丹叶片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而升高,电导率低的品种抗寒性强;4)紫斑牡丹的适应性与抗寒性均较中原牡丹‘洛阳红’强,但明显存在品种差异,供试品种适应性与抗寒性依次为‘蓝荷’>‘玫瑰红’>‘紫冠玉珠’>‘青春’>‘紫楼闪金’>‘桃花三转’>‘玉瓣绣球’>‘高原圣火’>‘和平莲’>‘雪里藏金’>‘红莲’>‘洛阳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引种 适应性 抗寒性 赤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静 成仿云 +2 位作者 庞利铮 钟原 蔡长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87,共8页
利用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99份紫斑牡丹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采用TASSEL2.1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标记与32个观赏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多态性SSR标记共... 利用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99份紫斑牡丹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采用TASSEL2.1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标记与32个观赏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9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等位变异8.5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46~0.850,平均值为0.593;遗传多样性变幅为0.152~0.862,平均为0.630。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5个标记位点与6个性状显著关联(P〈0.01),各标记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30.4%~55.8%,其中FJ024285和FJ024294标记与株高相关联,FE528073与顶小叶长、柱头颜色和房衣颜色相关联,FJ024287与柄叶比相关联,EU678295与色斑大小相关联。研究表明:所选紫斑牡丹种质资源群体的群体结构简单、遗传变异较为丰富,适用于紫斑牡丹目标性状的关联分析。关联分析能够有效地找到与紫斑牡丹表型性状紧密连锁的SSR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赤霉素对紫斑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于玲 钟原 +1 位作者 王莹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本文研究了在容器栽培条件下,赤霉素(GA3)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度、低温((3±1)℃)时间、赤霉素(GA3)浓度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够促进种子生根,其中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处理效果最好;种... 本文研究了在容器栽培条件下,赤霉素(GA3)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度、低温((3±1)℃)时间、赤霉素(GA3)浓度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够促进种子生根,其中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过程中,主根长度与低温时间的交互效应对初萌期和发芽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只有在主根生长超过40 mm时,低温和GA3处理才能有效地促进种子发芽,在此基础上,低温14 d结合100、200mg/L或者500 mg/L GA3处理为促进发芽的较好组合。当主根长度超过40 mm时,低温和GA3处理才能有效地促进幼苗的生长,以低温14 d结合500 mg/L GA3处理为最佳组合。综合分析表明,紫斑牡丹优化的种子播种育苗程序为:用100 mg/L GA3处理种子24 h后室温沙藏,待主根生长超过40 mm时播种,并置于低温(3±1)℃下处理14d,再用500 mg/L的GA3处理后,于温室中培养成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低温处理 赤霉素处理 种子生根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关联分析群体的表型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庞利铮 成仿云 +2 位作者 钟原 蔡长福 崔虎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在紫斑牡丹主栽区甘肃筛选出一个由150株实生单株组成的关联分析群体,在对共计32个性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表型进行了变异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22个数量性状变异极显著(P<0.01),性状变异系数为10%~30... 在紫斑牡丹主栽区甘肃筛选出一个由150株实生单株组成的关联分析群体,在对共计32个性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表型进行了变异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22个数量性状变异极显著(P<0.01),性状变异系数为10%~30%;10个分类性状变异类型丰富,表型变异在紫斑牡丹中具有代表性;主成分分析表明枝芽性状和叶片长度是主要的性状变异,表型变异在群体内分布均匀、无明显层次结构,但性状间存在不同层次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该群体是进行紫斑牡丹关联分析研究的理想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关联分析 关联群体 表型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书生捧墨’的体胚诱导与发生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秀梅 成仿云 +1 位作者 钟原 齐力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4,共4页
为筛选适于紫斑牡丹体胚发生的诱导培养基,以‘书生捧墨’花后90 d的种胚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诱导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蔗糖、BAP和NAA 4个因素及其组合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体胚诱导率的影响均达到极... 为筛选适于紫斑牡丹体胚发生的诱导培养基,以‘书生捧墨’花后90 d的种胚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诱导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蔗糖、BAP和NAA 4个因素及其组合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体胚诱导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以NAA对其影响最大,基本培养基和BAP次之,蔗糖的影响最小;4个因素的最佳组合为:改良MS+BAP 0.5 mg/L+NAA 0 mg/L+蔗糖100.0 g/L;经包含该组合的培养基培养70 d,体胚诱导率达63.3%,并获得了体胚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体胚发生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籽饼粕单萜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普 许艺凡 +4 位作者 刘佩佩 邱赛西 张惠芳 吴珂 邓瑞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籽饼粕单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探索油用牡丹籽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牡丹籽饼粕的研究开发价值。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 目的:研究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籽饼粕单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探索油用牡丹籽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牡丹籽饼粕的研究开发价值。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共分离的8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gentiobiosyl-paeoniflorin(1)、白芍苷(2)、氧化白芍苷(3)、牡丹酮-1-O-β-D-吡喃葡萄糖苷(4)、白芍苷R1(5)、paeonifanin(6)、8-O-去苯甲酰白芍苷(7)、牡丹皮苷F(8)。结论:上述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牡丹籽饼粕中分离得到。结果表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含有大量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籽饼粕 化学成分 单萜苷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幼胚离体培养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安阿莉 苏小玲 +1 位作者 毛娟 陈佰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8,共6页
以紫斑牡丹离体幼胚为试材,研究了胚龄分别为盛花后30 d、45 d6、0 d7、5 d的幼胚萌发率,选取萌发率高的盛花后75 d胚龄的种子于4℃下低温预处理,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幼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较为适合的紫斑牡丹幼胚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培... 以紫斑牡丹离体幼胚为试材,研究了胚龄分别为盛花后30 d、45 d6、0 d7、5 d的幼胚萌发率,选取萌发率高的盛花后75 d胚龄的种子于4℃下低温预处理,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幼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较为适合的紫斑牡丹幼胚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胚龄为盛花后75 d的种胚易萌发,萌发率为58.3%,经4℃低温预处理后萌发率可达到68.3%;诱导幼胚萌发与成苗的适宜培养基为MS(微量元素3/2)+1.0 mg.L-16-BA+0.2 mg.L-1IAA+20 g.L-1蔗糖+10 g.L-1葡萄糖+300 mg.L-1CH+0.1 g.L-1琼脂,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100%、98.3%;培养基MS+1.0 mg.L-16-BA+0.01 mg.L-1NAA+30 g.L-1蔗糖+0.1 g.L-1琼脂的增殖培养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幼胚 离体培养 萌发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花粉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斌利 张莉霞 +5 位作者 石晓峰 李运 王新娣 邱国玉 沈薇 李志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评价紫斑牡丹花粉的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通过测定紫斑牡丹花粉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3种抗氧化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紫斑牡丹花粉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 目的评价紫斑牡丹花粉的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通过测定紫斑牡丹花粉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3种抗氧化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紫斑牡丹花粉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铜离子还原能力法测得紫斑牡丹花粉无水乙醇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50%乙醇提取物、25%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没食子酸量依次为26.00、28.33、28.90、14.98、9.24 mg/g;紫斑牡丹花粉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均低于维生素C,其顺序依次为:50%乙醇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无水乙醇提物>2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结论紫斑牡丹花粉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以50%、75%乙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花粉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性能 铜离子还原能力法 DPPH自由基清除法 ABTS自由基清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康紫斑’牡丹生长适应性及结籽性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慧玲 李洪喜 +5 位作者 张建华 张新叶 戴均华 李振芳 周国清 杨彦伶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以湖北省‘保康紫斑’牡丹为材料,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引种栽培的‘保康紫斑’牡丹的生长指标、花性状指标及果荚大小、种子百粒质量、种子含油率等结籽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康紫斑’牡丹在不同地区引种种植都能生长,... 以湖北省‘保康紫斑’牡丹为材料,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引种栽培的‘保康紫斑’牡丹的生长指标、花性状指标及果荚大小、种子百粒质量、种子含油率等结籽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康紫斑’牡丹在不同地区引种种植都能生长,但若以发展油用牡丹为目的进行人工栽培,最好选择中高海拔地区(1200~2600m)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紫斑’牡丹 海拔高度 生长适应性 花性状 结籽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花粉中异鼠李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新娣 石晓峰 +4 位作者 王斌利 范彬 马趣环 刘东彦 沈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8-252,共5页
目的:建立甘肃紫斑牡丹花粉中异鼠李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斑牡丹花粉中异鼠李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流... 目的:建立甘肃紫斑牡丹花粉中异鼠李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斑牡丹花粉中异鼠李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甲醇-乙腈-0.1%磷酸(25∶13∶62),流速:1.0 m L·min-1,在360 nm波长下,对紫斑牡丹花粉中异鼠李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10 nm波长下,对紫斑牡丹花粉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重现性好;异鼠李素浓度在8.4~168.0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100.8%(RSD=2.36%),测得紫斑牡丹花粉中异鼠李素含量为3.21~8.91 mg·g^(-1)。总黄酮浓度在0.01~0.06 mg·m 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n=9)为101.06%(RSD=2.56%),测得紫斑牡丹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9.44~15.96 mg·g^(-1)。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肃紫斑牡丹花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花粉 异鼠李素 定性定量分析 总黄酮 薄层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种子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理平 夏欢 尹定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245-15246,共2页
[目的]探讨紫斑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紫斑牡丹种皮、胚乳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油菜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紫斑牡丹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浸提物浓度的增加... [目的]探讨紫斑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紫斑牡丹种皮、胚乳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油菜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紫斑牡丹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浸提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显著;相同浓度的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种皮浸提液。[结论]紫斑牡丹种子内抑制物质的存在是紫斑牡丹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休眠 油菜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抗寒性研究与比较 被引量:17
16
作者 闫中园 金研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511-11513,共3页
以紫斑牡丹的6个品种为试材,对这些品种的抗寒生理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紫斑牡丹在低温胁迫表现的生理反应不同,即: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大,MDA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脯氨... 以紫斑牡丹的6个品种为试材,对这些品种的抗寒生理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紫斑牡丹在低温胁迫表现的生理反应不同,即: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大,MDA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则略有差异。通过运用隶属函数对紫斑牡丹6个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其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玫瑰红>和平莲>红莲>紫楼闪金>紫冠玉珠>青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抗寒性 自然降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卫成 贺欢 +2 位作者 杨馥霞 汤玲 唐小刚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2-14,共3页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的食用木本油料资源。在对甘肃紫斑牡丹种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甘肃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对策:加强紫斑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强...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的食用木本油料资源。在对甘肃紫斑牡丹种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甘肃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对策:加强紫斑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紫斑牡丹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利用造林补助加强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种业 现状 发展对策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紫斑牡丹不同品种引种适宜性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艳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2009年9月从甘肃兰州引进10个6年生紫斑牡丹品种,种植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通过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定期观测,结果表明,物候期延迟了大约15天,青春品种萌动最早,为4月3日;枝条年平均生长量为24.3 cm,比原产地缩短约... 2009年9月从甘肃兰州引进10个6年生紫斑牡丹品种,种植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通过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定期观测,结果表明,物候期延迟了大约15天,青春品种萌动最早,为4月3日;枝条年平均生长量为24.3 cm,比原产地缩短约10 cm;花径平均大小为14.5 cm,比原产地短约5 cm;成花率平均为88.7%,其中玉狮子最高,平均为92.3%。不同品种紫斑牡丹在营口地区都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开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引种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切花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玲 李玉舒 刘旭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4期43-45,共3页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11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综合评价12个紫斑牡丹品种。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关联度在0.7500以上、适宜的切花品种分别为“京华晴雪”“京娟粉”“京墨洒金”“京娟红”;关联度在0.6500~0.7500、较适宜的切花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11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综合评价12个紫斑牡丹品种。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关联度在0.7500以上、适宜的切花品种分别为“京华晴雪”“京娟粉”“京墨洒金”“京娟红”;关联度在0.6500~0.7500、较适宜的切花品种包括“京地红”“红星”“京荷蓝”“玫瑰插翠”“京红飞荷”“紫楼艳”;关联度低于0.6500、不适宜切花的品种有“千姿百态”和“京红”。评价结果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符,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紫斑牡丹切花品种综合评价及筛选是可行、有效的。筛选出的切花品种对于紫斑牡丹切花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适于在北京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切花品种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花粉破壁工艺优化及其金属元素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新娣 石晓峰 +4 位作者 李运 沈薇 刘东彦 范彬 马趣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167-171,213,共6页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温差破壁工艺,并分析破壁前后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方法]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解冻温度、解冻时间、液料比为响应变量,以破壁率为响应值设计紫斑牡丹花粉温差破壁工艺,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温差破壁工艺,并分析破壁前后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方法]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解冻温度、解冻时间、液料比为响应变量,以破壁率为响应值设计紫斑牡丹花粉温差破壁工艺,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紫斑牡丹花粉破壁前、破壁后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最优破壁工艺为冷冻温度-150℃、冷冻时间24 h、液料比20∶1(mL∶g)、解冻时间7 h、解冻温度20℃,在此最优条件下得到牡丹花粉的平均破壁率为92.82%,经平行验证试验后,优化得到牡丹花粉温差破壁工艺,合理可行。花粉经冷冻破壁后,固体颗粒中的Mn、Zn、Sr、Fe、K、Mg、Ca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有害元素Pb、As、Cd的含量很低,均低于检出限。[结论]该研究为紫斑牡丹花粉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花粉 破壁 工艺优化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