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GA纳米粒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1
作者 王晓芳 符乐 +3 位作者 张盼盼 张华莹 剧勍 王亚文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是由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构成的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作为新型载体和传递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PLGA具有抗原展示和抗原包裹的功能,能... 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是由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构成的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作为新型载体和传递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PLGA具有抗原展示和抗原包裹的功能,能保护包裹包括生物活性化合物(如蛋白质和多肽)、核酸及免疫调节分子在内的一系列物质,免受蛋白酶介导的黏膜表面降解,还能使药物或抗原缓慢释放,以减少免疫和用药次数,在肠道疾病治疗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还可将药物或抗原偶联到PLGA纳米粒表面起到抗原展示的作用,在疫苗研发和药物制备方面表现出优异特性。PLGA还可作为佐剂,增强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PLGA的表面修饰功能可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靶向递送治疗分子到身体的特定部位,既可减少不良副作用,同时还可提高局部原料药的浓度来提高药物疗效,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PLGA纳米粒可单独或联合装载不同类型的药物,免疫原性小,且易于通过受控的化学合成进行调节,因此,PLGA作为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的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和药物传递平台,广泛用于疫苗制备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笔者重点综述了PLGA纳米粒的结构特征和制备方法,以及基于PLGA制备的纳米载体平台在疫苗研发和药物递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旨在为PLGA纳米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 抗原展示 纳米粒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的研究
2
作者 张飞跃 伍孟琛 +4 位作者 吴海燕 马光旭 吴飞 杜爱芳 杨怡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可行性,预测弓形虫TgMIC3蛋白的B、T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联合抗原表位SAG1((238-256))、GRA7((20-28))和AS15,构建出新型多表位肽,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三级结构和分子对接能力等特征...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可行性,预测弓形虫TgMIC3蛋白的B、T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联合抗原表位SAG1((238-256))、GRA7((20-28))和AS15,构建出新型多表位肽,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三级结构和分子对接能力等特征进行分析;原核表达并纯化多表位重组蛋白(multi-epitope protein, MEP),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纯化效果;搭建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表位肽为亲水性蛋白非过敏原,具有一定抗原性,抗原表位均呈现在蛋白表面,能与MHC分子H-2-Dd稳定结合;可在BL21(DE3)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中稳定表达,并能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构建的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包封为54.42%,纳米颗粒饱满,大小均一。成功设计并构建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为弓形虫新型纳米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多表位重组蛋白 plga纳米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炒地榆鞣质提取物的壳聚糖PLGA乳液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苏宏芮 李嘉雯 +4 位作者 林欣怡 倪泽睿 洪海龙 彭伟龙 伯若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为了探讨炭炒地榆鞣质提取物的壳聚糖PLGA(SCCP)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杀伤作用,用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S.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联合药敏试验检测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与炭炒... 为了探讨炭炒地榆鞣质提取物的壳聚糖PLGA(SCCP)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杀伤作用,用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S.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联合药敏试验检测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与炭炒地榆鞣质提取物相比,SCCP的抑菌活性更强,对S.aureus的最小杀菌浓度为0.063 mg/mL。表明SCCP对S.aureus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成新型中药抗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炒地榆鞣质提取物 壳聚糖 plga乳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虎 路来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426-429,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雌性成年种禽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LGA膜组,C组为壳聚糖/PLGA乳化膜组。将左足三、四趾趾浅屈肌腱切除,横断趾深屈肌腱,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B... 目的研究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雌性成年种禽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LGA膜组,C组为壳聚糖/PLGA乳化膜组。将左足三、四趾趾浅屈肌腱切除,横断趾深屈肌腱,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B、C两组分别局部包裹PLGA膜及壳聚糖/PLGA乳化膜。术后2、4、6周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3组肌腱愈合进程无明显差异,B组局部白细胞浸润较其他两组明显。两实验组缝合处粘连评分及将肌腱牵出鞘管所需最大力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PLGA膜及壳聚糖/PLGA乳化膜均能减轻肌腱术后粘连,前者局部炎症反应较明显,而后者无明显炎症反应发生,因而壳聚糖/PLGA乳化膜是一种较理想的预防肌腱粘连的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壳聚糖/plga乳化膜 肌腱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多肽修饰的改性PLGA仿生支架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增殖及分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长文 郑启新 +2 位作者 郭晓东 全大萍 赵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6,157,共6页
目的:探索RGD多肽修饰的改性PLGA支架材料上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粘附及分化情况。方法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ulfo-LC-SPDP将GRGDSPC多肽共价结合到改性PLGA支架材料上,以未接多肽的改性PLGA材料做对照,取第三代MSC接种到材料上,培养1d、2... 目的:探索RGD多肽修饰的改性PLGA支架材料上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粘附及分化情况。方法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ulfo-LC-SPDP将GRGDSPC多肽共价结合到改性PLGA支架材料上,以未接多肽的改性PLGA材料做对照,取第三代MSC接种到材料上,培养1d、2d、3d、4d后比较材料上的细胞密度来反映细胞的增殖程度;取第三代MSC接种到材料上,培养4h、12h后沉淀法定量检测粘附的细胞数,培养24h后摄光镜图像比较粘附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并用FITC连接的鬼笔环肽对细胞骨架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组织情况;取第三代MSC接种到材料上,用成骨性培养基培养7d、14d、21d,检测细胞中ALP活性来了解MSC分化情况。结果:培养1d、2d、3d、4d后细胞的增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培养4h、12h后实验组细胞粘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4h后细胞的粘附质量、细胞骨架的组织情况也较对照组为好;培养14d后实验组细胞表达显著高的ALP活性。结论:RGD多肽修饰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但能提高改性PLGA支架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性,对MSC向成骨细胞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材料 组织工程 表面修饰 RGD多肽 pl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14
6
作者 谭太贵 马景鑑 +3 位作者 张文治 苏心 王立凯 冯喜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索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寻找适合中枢神经再生的支架材料。方法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以105/mL密度分别种植于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接种后12h神经干细胞在壳... 目的探索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寻找适合中枢神经再生的支架材料。方法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以105/mL密度分别种植于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接种后12h神经干细胞在壳聚糖膜表面呈团簇状贴附,在明胶膜表面24h贴附牢固;第2d起明胶膜表面贴附的神经干细胞周围见有突起的分化细胞;第3d壳聚糖膜表面贴附的神经干细胞周围也见有突起的分化细胞,壳聚糖膜部分溶解,明胶膜完全溶解,第5d分化细胞长满膜表面;观察期内PLGA膜表面无神经干细胞贴附,PLGA膜保持完整。结论神经干细胞不能在PLGA膜表面贴附和生长,在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贴附和分化良好,壳聚糖比明胶更利于神经干细胞贴附,明胶比壳聚糖更利于神经干细胞分化。PLGA、壳聚糖和明胶都不宜单独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和神经干细胞共同构建中枢神经工程化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壳聚糖 明胶 组织工程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离子PLGA-PEG-PLGA温度敏感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袁宝明 董晓明 +3 位作者 杨帆 彭传刚 王金成 吴丹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25-2232,共8页
利用聚乙二醇(PEG 1000)引发乙交酯和D,L-丙交酯开环共聚合,制备了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三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温敏水凝胶材料;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及组成.通过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银纳米粒子(Ag NPs),并... 利用聚乙二醇(PEG 1000)引发乙交酯和D,L-丙交酯开环共聚合,制备了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三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温敏水凝胶材料;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及组成.通过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银纳米粒子(Ag NPs),并将其与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水凝胶混合,制得新型AgNPs/PLGA-PEG-PLGA复合水凝胶;对该复合水凝胶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 AgNPs/PLGA-PEGPLGA复合水凝胶仍然具有温敏性能,随着温度升高可发生溶胶-凝胶的相转变;还可以持续释放银纳米粒子,从而发挥抗菌性能.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AgNPs/PLGA-PEG-PLGA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未见明显细胞毒性,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复合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PEG-plga 温度敏感水凝胶 银纳米粒子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辛伐他汀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祥伟 王丽芹 +4 位作者 张颖丽 刘金钟 倪世磊 史册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17-220,223,共5页
目的:制备可生物降解并能促进牙槽骨形成的载辛伐他汀PLGA缓释微球。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微球及载辛伐他汀PLGA缓释微球,表征其形态、粒径,并计算载药量和包封率;用磷酸盐缓冲液(pH7.4)分散载药微球后置37℃水浴内,分别于1... 目的:制备可生物降解并能促进牙槽骨形成的载辛伐他汀PLGA缓释微球。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微球及载辛伐他汀PLGA缓释微球,表征其形态、粒径,并计算载药量和包封率;用磷酸盐缓冲液(pH7.4)分散载药微球后置37℃水浴内,分别于1、3、5、7、14、28、56d检测上清液在238nm处的吸光度值,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辛伐他汀的浓度,计算累积释放量,绘制各组载药微球中辛伐他汀的释放曲线。结果:PLGA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粒径范围358~1768nm。粒径随PLGA分子量的增加而递减;载辛伐他汀PLGA微球表面光滑、圆整,无粘连,粒径范围213~8430nm,微球表面可见微孔,载药量为0.99%~10.17%,包封率为10.97%~40.67%。随着载药微球的降解,辛伐他汀缓释速率较平缓,释放时间达8周以上。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可制备形态规整且分散良好的载辛伐他汀PLGA缓释微球,载药微球可通过生物降解缓释辛伐他汀,释药时间达8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辛伐他汀 缓释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TCP 材料的浓度-粘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向虎 费小琛 +4 位作者 卢清萍 颜永年 熊卓 林峰 尹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93-95,共3页
为研究骨组织工程材料的成形性能。基于低温沉积制造工艺,研究了 PLGA/TCP 配制成浆料的浓度、粘度对成形性的影响。首先测定了材料的粘度随浓度的变化关系,然后对不同浓度的材料进行成形,发现材料的粘度对宏观成形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研究骨组织工程材料的成形性能。基于低温沉积制造工艺,研究了 PLGA/TCP 配制成浆料的浓度、粘度对成形性的影响。首先测定了材料的粘度随浓度的变化关系,然后对不同浓度的材料进行成形,发现材料的粘度对宏观成形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浓度变化使试样的微观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浓度即粘度来调整试样的宏观、微观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 浓度 plga/TCP 低温沉积制造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F/PLGA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浩 李利伟 +2 位作者 秦文贞 全海宇 吴琪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9-723,共5页
本文利用溶剂灌制/粒子沥滤的方法将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掺杂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制备了一种新型ACF/PLGA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论文对比研究了纯P... 本文利用溶剂灌制/粒子沥滤的方法将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掺杂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制备了一种新型ACF/PLGA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论文对比研究了纯PLGA支架以及两种ACF/PLGA支架(ACF含量为2.75%,8.26%)的结构和性能。SEM研究发现三者都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分别为73.5340%、75.1214%和79.8216%,且孔隙度随着ACF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压汞法测得三者的孔径分布基本在50~250μm之间;研究其亲水性发现,其表面接触角随ACF含量增加逐渐减小,吸水率则逐渐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种支架上种植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一天后细胞都较好粘附在支架上;ACF含量为8.26%的复合支架移植到小白鼠皮下组织,一月后HE切片显示支架周围组织的免疫排斥反应较小。掺杂ACF的PLGA复合支架除了具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效果和组织相容性,相对于纯PLGA支架,还具有良好的孔径分布和亲水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plga A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于婷 刘娅 +3 位作者 王宇 景遐斌 章培标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9-1444,共6页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黏附面积比、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骨修复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op-HA的表面接枝率为8.3%,掺入至PLGA后可形成富含钙磷的粗糙表面,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扩展和增殖,提高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材料的钙磷沉积能力.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成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猴头菌素-PLGA微球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药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晋浙 姚丽娜 孙培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247,共6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猴头菌素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影响微球质量的因素,采用响应面试...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猴头菌素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影响微球质量的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法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为芯壁比(猴头菌素与PLGA质量比)1∶1.64、PLGA质量分数15%、搅拌速率1 200 r/min。最佳条件制备的猴头菌素微球表面光滑圆整,包封率为99.66%,微球体外384 h累计释放率达84.30%。结论:以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可以制备包封率较高的猴头菌素微球,体外释药实验也表明该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微球 体外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LGA/姜黄素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抗凝血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艳 林杰 +2 位作者 张晓静 王鸿博 高卫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98-100,共3页
为了研究姜黄素的抗凝血性能,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生物可降解PLGA为载体制备了PLGA与姜黄素质量比分别为4:1、2:1和3:2的纳米纤维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组成成分,结果显示姜黄素与PLGA的特征峰均出现... 为了研究姜黄素的抗凝血性能,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生物可降解PLGA为载体制备了PLGA与姜黄素质量比分别为4:1、2:1和3:2的纳米纤维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组成成分,结果显示姜黄素与PLGA的特征峰均出现在复合薄膜的红外图谱中;利用扫描电镜(SEM)及相关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质量比时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态及直径分布。在实验范围内,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70-800nm,均匀性较好,且纤维平均直径随姜黄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研究了复合薄膜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APTT比原血浆的延长了18s,说明PIGA/姜黄素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且抗凝血性能随姜黄素含量的增加而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姜黄素 plga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HA骨支架材料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厚安 张翠娟 易继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45-47,共3页
采用有机泡沫法获得了HA多孔骨架,运用溶胶浇铸法将PLGA溶胶填充入多孔骨架中,制备出骨组织工程用PLGA/HA复合支架材料,并考察了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通过SEM观察了其表面组织形貌。结果表明,随浆料中HA含量的增加,材料降解后质量... 采用有机泡沫法获得了HA多孔骨架,运用溶胶浇铸法将PLGA溶胶填充入多孔骨架中,制备出骨组织工程用PLGA/HA复合支架材料,并考察了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通过SEM观察了其表面组织形貌。结果表明,随浆料中HA含量的增加,材料降解后质量损失增大,且随降解时间的延长,PLGA/HA骨支架材料表面粘附的磷灰石相增多,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支架材料 plga/HA复合材料 降解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接枝改性纳米生物玻璃/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表面性质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树君 于婷 +4 位作者 魏俊超 景遐斌 周延民 章培标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8-1023,共6页
以丙交酯开环聚合原位接枝改性的纳米生物玻璃(PLLA-g-BG)与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率,粒子分散性和表面元素分布,通过将兔成骨细胞种植于材料膜表面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法、NIH Im... 以丙交酯开环聚合原位接枝改性的纳米生物玻璃(PLLA-g-BG)与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率,粒子分散性和表面元素分布,通过将兔成骨细胞种植于材料膜表面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法、NIH 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平均黏附数量、扩展面积比、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综合评价新型改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聚乳酸表面接枝改性可明显改善纳米生物玻璃粒子的团聚;PLGA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改性PLLA-g-BG可明显促进兔成骨细胞的黏附、扩展与增殖;改性纳米生物玻璃的应用可提高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玻璃 表面改性 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 复合材料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SBF中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矿化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葛建华 吕宇鹏 +2 位作者 李木森 张玉军 马晓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4-687,共4页
本文采用pH值测量、特性粘度、失重、DSC和电子探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矿化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在SBF中浸泡时间的增长,PLGA支架材料的分子量不断下降;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 本文采用pH值测量、特性粘度、失重、DSC和电子探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矿化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在SBF中浸泡时间的增长,PLGA支架材料的分子量不断下降;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重量由沉积进程和降解进程共同决定;DSC测试显示,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羟基乙酸单元(GA)相对于乳酸单元(LA)更易降解;电子探针测试显示,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表面有磷酸盐沉积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plga 降解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微球包裹生长抑素融合基因表达质粒对家兔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建威 章倩倩 +2 位作者 王妍 刘松财 张永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5-1420,共6页
将HBsAg与Somatostatin(SS)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lneo—CMV,构建了pIRESlneo—HBsAg/SSM。应用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96h提取细胞总RNA,RT-PCR鉴定融合基因表达;并收集细胞上清,ELISA法测定上清中HBsAg表达情况,... 将HBsAg与Somatostatin(SS)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lneo—CMV,构建了pIRESlneo—HBsAg/SSM。应用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96h提取细胞总RNA,RT-PCR鉴定融合基因表达;并收集细胞上清,ELISA法测定上清中HBsAg表达情况,结果为阳性。大量提取pIRESlneo—HBsAg/SSM质粒,用Poly D,L—lactide co—glycolicacid(PLGA)微球包裹,注射Vc獭兔后肢胫前肌,以注射生理盐水獭兔为对照。动物常规饲养45d,观察日增重并测定血清中IGF-Ⅰ、SS含量以及抗HBsA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注射后15~30d,质粒注射组日增重较对照组高106.8%(P〈0.01);30d时,血清中IGF-Ⅰ浓度质粒组比对照组高29.2%(P〈0.05);检测整个过程中血清中SS含量,发现注射后30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出现整个试验过程的最低值;质粒注射组血清中抗HBsAg抗体水平在注射后30d时出现峰值,这与SS含量出现最低值相吻合。本试验结果表明HBsAg与SS融合基因免疫獭兔,可以促进动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核酸免疫 乙肝表面抗原 plga 免疫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生理盐水中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建华 吕宇鹏 +1 位作者 周伟岗 马晓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8-200,共3页
本文利用红外漫反射仪、DSC测试,并通过对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生理盐水中的失重率、分子量以及生理盐水pH值变化的研究,发现:孔径在200-300微米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37℃,振荡速度为160r/min的生理盐水中,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分子量不... 本文利用红外漫反射仪、DSC测试,并通过对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生理盐水中的失重率、分子量以及生理盐水pH值变化的研究,发现:孔径在200-300微米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37℃,振荡速度为160r/min的生理盐水中,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分子量不断减小;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支架重量有升有降,但长期呈下降的趋势;DSC测试显示,支架材料中的GA链相对于LA链更易降解;FTIR图谱显示,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降解主要是酯键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组织工程支架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PLGA/TC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费小琛 颜永年 +3 位作者 熊卓 孙磊 陈磊 陶剑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7-79,76,共4页
骨组织工程的支架要求有与人骨在功能梯度上相一致的材料结构、几何结构和生理功能。PLGA/TCP复合材料具有适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綜合性能。以快速成形技术低温沉积工艺的成形效栗来评价材料的成形性能,以体外降解试验来评价材料的降... 骨组织工程的支架要求有与人骨在功能梯度上相一致的材料结构、几何结构和生理功能。PLGA/TCP复合材料具有适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綜合性能。以快速成形技术低温沉积工艺的成形效栗来评价材料的成形性能,以体外降解试验来评价材料的降解性能,以国家标准的方法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对PLGA和TCP不同配比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TCP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材料的细胞毒性,加快了材料的降解,但同时降低了材料的成形性能。从骨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来看,低的细胞毒性是需要首先得到保证的,成形性能則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plga/TCP复合材料 低温沉积工艺 快速成形技术 细胞毒性 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PLA共混纳米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华 王曙东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PLGA和PLA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PLA共混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流变仪、TG-DSC热分析仪和电子强力仪测定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微细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 为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PLGA和PLA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PLA共混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流变仪、TG-DSC热分析仪和电子强力仪测定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微细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可成功制备PLGA/PLA共混微、纳米级纤维膜;随着PLA共混比例的增加,纺丝液的黏度逐渐增大,使得纳米纤维的直径增加、分布均匀、孔径增大、孔隙率减小;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LA共混比例的增加,支架的结晶度和结构稳定性提高,断裂强度增加,伸长减小;可通过调节PLGA和PLA的共混比例来调控支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满足不同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lga PLA 共混 形貌结构 微细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