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溅射ZnO/SnO_(2)异质结薄膜的气体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士斌 张叶裕 +1 位作者 高晨阳 常雪婷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在叉指电极上制备了ZnO/SnO_(2)n-n异质结复合薄膜,系统测试了其气敏特性,并分析了其气敏机理。结果表明,与ZnO薄膜和SnO_(2)薄膜气体传感器相比,ZnO/SnO_(2)异质结薄膜气体传感器具有更低的工作温度、更高的灵敏...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在叉指电极上制备了ZnO/SnO_(2)n-n异质结复合薄膜,系统测试了其气敏特性,并分析了其气敏机理。结果表明,与ZnO薄膜和SnO_(2)薄膜气体传感器相比,ZnO/SnO_(2)异质结薄膜气体传感器具有更低的工作温度、更高的灵敏度以及更快的响应和恢复速度。ZnO/SnO_(2)异质结薄膜气体传感器对乙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最低检测体积分数为1×10^(-6),最佳工作温度为250℃;对1×10^(-4)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可达18.4,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0 s和1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共溅射 zno/SnO_(2)异质结 复合薄膜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ZnO-UV/类Fenton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废水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丹 雷永林 +1 位作者 霍冀川 王颖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59-2466,共8页
采用超声-离子交换法制备PI/Zn O复合薄膜,采用SEM、EDS、XRD、XPS、UV-vis DRS、TGA等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薄膜表面以六方纤锌型纳米Zn O存在,颗粒均匀、无团聚现象,复合薄膜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增加,保留了原有PI的耐... 采用超声-离子交换法制备PI/Zn O复合薄膜,采用SEM、EDS、XRD、XPS、UV-vis DRS、TGA等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薄膜表面以六方纤锌型纳米Zn O存在,颗粒均匀、无团聚现象,复合薄膜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增加,保留了原有PI的耐高温性能。考察了溶液初始p H、H_2O2用量、紫外光强度、光催化时间等因素对PI/Zn O-UV/类Fenton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 m L,10 g/m 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为目标产物进行光催化性能试验,取PI/Zn O复合薄膜(10 mm×30 mm),调节初始p H为3.5,30%的双氧水投加量为0.06 m L(约1滴),紫外光强度300 W,空气流速为0.03 MPa/s,60 s后降解率可达到9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离子交换法 pi/zno复合薄膜 甲基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聚苯胺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席燕燕 黄怀国 +4 位作者 郑志新 董平 周剑章 吴玲玲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0-35,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Au膜、聚苯胺膜(PANI)和ITO(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ZnO纳米微粒膜,初步研究了该微粒膜的形貌,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性质.结果表明,PANI的孔洞结构抑制了ZnO颗粒的团聚,因此,ZnO-PANI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Au膜、聚苯胺膜(PANI)和ITO(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ZnO纳米微粒膜,初步研究了该微粒膜的形貌,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性质.结果表明,PANI的孔洞结构抑制了ZnO颗粒的团聚,因此,ZnO-PANI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相对于ZnO-Au微粒膜有一定程度的蓝移.光电流谱研究同时表明,ZnO-聚苯胺复合膜有望在光电化学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制备 性能 聚苯胺 复合膜 纳米微粒 氧化锌 结构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填充PI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贾志宁 闫艳红 郝彩哲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填料,聚酰亚胺(PI)为基体,通过机械冷压法制备了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PI/PTFE)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PTFE在复合材料中质量分数对该材料和金属试件对磨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范围内PTFE的加入... 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填料,聚酰亚胺(PI)为基体,通过机械冷压法制备了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PI/PTFE)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PTFE在复合材料中质量分数对该材料和金属试件对磨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范围内PTFE的加入对于提高复合材料耐磨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PTFE质量分数为30%时,PI/PTFE复合材料磨损率最低。和纯PI相比,填充PTFE的复合材料耐磨性提高3个数量级。对试件磨损形貌的分析表明:在对偶面形成转移膜的连续性直接影响PI/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对应最佳摩擦学性能时形成的自润滑转移膜更加连续、光滑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摩擦学 转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ZnO纳米复合薄膜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丽娟 田进涛 +2 位作者 李超 王昕 尹衍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92-1993,199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表面制备了TiO2/ZnO纳米复合薄膜并进行了SEM、XRD和EDS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和结晶化程度都强烈依赖于钛相对百分含量;随着钛含量减少,薄膜微裂纹消失,由晶化相趋向于玻璃态后又逐步趋向...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表面制备了TiO2/ZnO纳米复合薄膜并进行了SEM、XRD和EDS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和结晶化程度都强烈依赖于钛相对百分含量;随着钛含量减少,薄膜微裂纹消失,由晶化相趋向于玻璃态后又逐步趋向于结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zno 纳米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磨涂层用SiC/PI复合薄膜的碳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寇玉洁 张盼盼 +3 位作者 牛永安 刘俊凯 白瑞 李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8,共7页
目的拓宽碳化硅增强聚酰亚胺(SiC/PI)复合薄膜在耐磨涂层领域的应用。方法利用流延成膜法制备SiC/PI复合薄膜,在氮气氛围中对复合薄膜进行600~1000℃的碳化处理,并对碳化后的薄膜进行SEM.XRD及FTIR等测试.分析碳化过程中组织... 目的拓宽碳化硅增强聚酰亚胺(SiC/PI)复合薄膜在耐磨涂层领域的应用。方法利用流延成膜法制备SiC/PI复合薄膜,在氮气氛围中对复合薄膜进行600~1000℃的碳化处理,并对碳化后的薄膜进行SEM.XRD及FTIR等测试.分析碳化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由于SiC纳米颗粒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和残碳率得到提高,同时也具有了断裂塑性特征。随着碳化温度升高,复合薄膜六角碳层结构逐步完善。PI在碳化中,芳核自由基聚合成环数更多的分子,且SiC与PI的界面处产生Si—O键。结论碳化过程中,SiC纳米粒子与PI作用形成微弱的化学键合,改善了碳膜的界面结合情况.使得其耐热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pi复合薄膜 耐磨涂层 碳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TiO2-ZnO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陶俊超 孙艳 +3 位作者 徐建 王虎 陈鑫 戴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80-1884,共5页
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为模板剂,以钛酸异丙酯和二水乙酸锌为无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ZnO含量的介孔TiO2-ZnO复合薄膜.在ZnO前驱体摩尔分数为0~50%范围内获得薄膜质量较高的介孔TiO2-ZnO复合薄膜.用小角XRD、... 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为模板剂,以钛酸异丙酯和二水乙酸锌为无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ZnO含量的介孔TiO2-ZnO复合薄膜.在ZnO前驱体摩尔分数为0~50%范围内获得薄膜质量较高的介孔TiO2-ZnO复合薄膜.用小角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得的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EDS和XPS等研究证明介孔薄膜为TiO2和ZnO的复合体系,且ZnO前驱体含量的增加仍能保持TiO2-ZnO复合薄膜的均匀性.UV-Vis研究结果表明,介孔复合薄膜的光学带隙宽度为3.45~3.58 eV,随着ZnO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紫外吸收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TiO2-zno 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管长径比对MWNTs/PI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明艳 张宪芳 +2 位作者 刘畅 吴琼 崔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017-22020,共4页
采用混酸氧化法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得到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碳纳米管的形貌进行观察。以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掺杂改性MWNTs/PI复合薄膜。运用体积排斥理论和渗滤理论预测分析了碳纳米管... 采用混酸氧化法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得到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碳纳米管的形貌进行观察。以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掺杂改性MWNTs/PI复合薄膜。运用体积排斥理论和渗滤理论预测分析了碳纳米管长径比对MWNTs/PI复合薄膜渗流阈值和介电常数的影响,并实测了MWNTs/PI复合薄膜的渗流阈值和介电常数,分析了理论预测与实测结果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pi复合薄膜 长径比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ZnO复合膜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孔德国 张红美 +2 位作者 李晓勤 郑文轩 罗华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11-25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WO3-ZnO复合膜,并用其对亚甲基蓝进行光降解,研究了复合膜的焙烧时间、光源、pH、溶液初始浓度及光照时间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 mL pH 12.47、浓度为5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放置焙烧2.0 h的WO3-Zn...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WO3-ZnO复合膜,并用其对亚甲基蓝进行光降解,研究了复合膜的焙烧时间、光源、pH、溶液初始浓度及光照时间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 mL pH 12.47、浓度为5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放置焙烧2.0 h的WO3-ZnO复合膜,紫外光光照60 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zno复合膜 亚甲基蓝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复合型薄膜电极的TiO_2-ZnO复合溶胶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建锋 刘茜 +2 位作者 徐晓虹 华全 杨帅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了制备TiO2-ZnO复合型薄膜电极,本研究采用了不同Ti/Zn摩尔比,探讨TiO2与ZnO溶胶混合方法对TiO2-ZnO复合型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溶胶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法(sol-gel),两种复合溶胶的Ti/Zn摩尔比为3∶1及1∶1。对两种混合溶胶分别进... 为了制备TiO2-ZnO复合型薄膜电极,本研究采用了不同Ti/Zn摩尔比,探讨TiO2与ZnO溶胶混合方法对TiO2-ZnO复合型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溶胶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法(sol-gel),两种复合溶胶的Ti/Zn摩尔比为3∶1及1∶1。对两种混合溶胶分别进行了差热-热重分析(TG-DTA)及XRD分析。测试结果表明:Ti/Zn(摩尔比)=3∶1复合溶胶的差热-热重曲线在370℃和415℃两个温度点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热峰。对应XRD分析中也显示热处理后的溶胶中出现了锐钛矿和偏钛酸锌这两种晶相,Ti/Zn(摩尔比)=1∶1复合溶胶的差热-热重曲线仅在450℃出现一个明显放热峰,其对应XRD分析显示,在各个热处理温度下,该复合溶胶仅含有唯一晶相偏钛酸锌。两种混合溶胶测试分析表明,以直接混合TiO2及ZnO溶胶的方式,薄膜中将会出现偏钛酸锌,偏钛酸锌具有高介电常数,即具有较低的绝缘性能和较高的导电性能,用于半导体薄膜中可能会有益于光电性能的提高。本文还采用Ti/Zn(摩尔比)=3∶1混合溶胶在未腐蚀和已腐蚀玻璃载体上进行了镀膜实验,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表面及断面的SEM研究,发现采用分步热处理方式,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薄膜,基体腐蚀与否对薄膜和基体的结合性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薄膜 电极 溶胶-凝胶法 TIO2溶胶 zno溶胶 薄膜 TG—DTA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脉冲法研究半透明PI/SiO_2薄膜的热扩散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新贵 郭敬东 +1 位作者 王宝全 何冠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111,115,共4页
激光脉冲法在应用于测量对实验探测波段红外线半透明的材料热扩散率时遇到了困难。文中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即通过对理论探测曲线进行分析,并通过在实际探测曲线上的升温幅度和特征点计算得到了热扩散率,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7... 激光脉冲法在应用于测量对实验探测波段红外线半透明的材料热扩散率时遇到了困难。文中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即通过对理论探测曲线进行分析,并通过在实际探测曲线上的升温幅度和特征点计算得到了热扩散率,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73℃~290℃的范围内获得了对激光和红外线都是半透明的聚酰亚胺(PI)薄膜的热扩散率,并研究了室温下PI/SiO2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率随SiO2含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脉冲法 半透明材料 热扩散率 pi/SiO2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对P3HT/ZnO复合膜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亚敏 杨维佳 +3 位作者 闫翎鹏 杨永珍 刘旭光 许并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057-20062,共6页
首先选用聚乙二醇(PEG)对水热法合成的粒径约200nm的ZnO球进行表面钝化,考察了PEG分子量、用量对ZnO薄膜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和PEG的能级结构;然后采用聚3-己基噻吩(P3HT)和最优参数PEG修饰前、后的ZnO纳米球共混旋涂来制备P3HT/ZnO复... 首先选用聚乙二醇(PEG)对水热法合成的粒径约200nm的ZnO球进行表面钝化,考察了PEG分子量、用量对ZnO薄膜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和PEG的能级结构;然后采用聚3-己基噻吩(P3HT)和最优参数PEG修饰前、后的ZnO纳米球共混旋涂来制备P3HT/ZnO复合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分析仪考察PEG钝化修饰对复合膜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用量为5%(质量分数)的PEG修饰ZnO时,制备的ZnO薄膜均一性最好;PEG修饰的ZnO与P3HT具有良好的能级匹配性;P3HT与PEG修饰后的ZnO形成的复合膜表面规整且缺陷较少,而且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作用增强,荧光猝灭现象加剧,表明PEG修饰增加了ZnO和P3HT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界面间的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zno 复合膜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ZnO/SnO_2复合薄膜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丽 范佳杰 +2 位作者 余家国 翟鹏程 王世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1-1214,共4页
在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利用电泳沉积技术成功制备了ZnO/SnO2复合薄膜,并对样品进行了SEM和XRD表征,并以降解罗丹明B为模型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电泳沉积时间为20min时,可得到表面致密均匀的ZnO薄膜,... 在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利用电泳沉积技术成功制备了ZnO/SnO2复合薄膜,并对样品进行了SEM和XRD表征,并以降解罗丹明B为模型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电泳沉积时间为20min时,可得到表面致密均匀的ZnO薄膜,膜厚为0.5μm,且随着电泳沉积时间的延长,薄膜的光催化速率不断增加,沉积时间为20min时,光催化速率达到最大(0.016min-1),如此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可能是由于异质结构光催化剂ZnO/SnO2减小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此外,还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ZnO/SnO2复合薄膜光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300℃热处理的光催化薄膜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最好,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nO2复合薄膜 电泳沉积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nO_2/Zn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守强 刘瑛 +2 位作者 曹琳琳 卢旭东 邵忠财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以Ti/SnO2为基体,从Zn(NO3)2水溶液中阴极电沉积ZnO,制备了Ti/SnO2/ZnO复合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Ti/SnO2/ZnO复合薄膜... 以Ti/SnO2为基体,从Zn(NO3)2水溶液中阴极电沉积ZnO,制备了Ti/SnO2/ZnO复合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Ti/SnO2/ZnO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ZnO薄膜,且其催化活性随ZnO的沉积时间而变化。对复合薄膜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nO2/zno复合薄膜 电沉积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半导体纳米线/PVA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紫外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永宁 张雯 +4 位作者 崔吾元 崔万照 王东 朱长纯 侯洵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61-364,共4页
采用高纯Zn粉氧化工艺在常压、盲口石英舟及生长温度600℃时得到了形貌一致、产额高的ZnO半导体纳米线粉;将该ZnO半导体纳米线粉分散在PVA中并通过热聚合形成了ZnO半导体纳米线/PVA复合结构膜。研究表明,PVA为ZnO半导体纳米线提供了隔... 采用高纯Zn粉氧化工艺在常压、盲口石英舟及生长温度600℃时得到了形貌一致、产额高的ZnO半导体纳米线粉;将该ZnO半导体纳米线粉分散在PVA中并通过热聚合形成了ZnO半导体纳米线/PVA复合结构膜。研究表明,PVA为ZnO半导体纳米线提供了隔离和支撑。而且光致发光结果显示这种复合结构膜具有较强的紫外带边发射特性,同时由于聚合物的表面钝化作用使得由纳米线表面缺陷引起的深能级辐射发光峰得到抑制。这种半导体复合膜还具有易于移植、可图形化的工艺特点,对ZnO半导体纳米线光电器件的制作与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半导体 纳米线/聚合物复合膜 紫外带边发光砷化镓 氮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PI基CeO_2-TiO_2复合薄膜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燕 赵玉涛 张松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柔性基体PI(聚酰亚胺)上制备了纳米CeO2-TiO2复合薄膜。借助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研究了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生长形貌和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过率及光学能隙,并用WS-2000型薄...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柔性基体PI(聚酰亚胺)上制备了纳米CeO2-TiO2复合薄膜。借助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研究了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生长形貌和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过率及光学能隙,并用WS-2000型薄膜划痕仪测定薄膜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态的薄膜为非晶态,经200℃退火处理4h后,转化为良好的晶态,薄膜中主要含有锐钛矿相结构;溅射功率对薄膜的形貌,光学性能及界面结合力均有影响。尤其当溅射功率为120W时,薄膜的综合性能最优;平均晶粒尺寸110nm,表面粗糙度为160nm,吸光率达80%,光学能隙Eg仅为(2.65±0.05)eV,划痕法测量涂层与基体的附着力为6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TiO2复合薄膜 pi 微观形貌 透光率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基材表面沉积Ag/ZnO复合膜形貌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灵灵 黄新民 +1 位作者 魏取福 王小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以组织结构不同的纯涤纶非织造布、机织布、针织布作为基材,采用直流射频共溅法,在织物表面沉积Ag/ZnO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镀膜织物的表面形貌以及结构成分进行分析,测试了镀膜织物的抗静电、... 以组织结构不同的纯涤纶非织造布、机织布、针织布作为基材,采用直流射频共溅法,在织物表面沉积Ag/ZnO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镀膜织物的表面形貌以及结构成分进行分析,测试了镀膜织物的抗静电、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沉积Ag/ZnO复合膜后,机织布表面最不平整,针织布表面最平整;纯涤纶非织造布的结晶度较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证明Ag以单质形式存在于纯涤纶非织造布表面;纯涤纶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最差,针织布最好;机织布抗紫外线性能最好,纯涤纶非织造布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射频共溅法 Ag/zno复合膜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领好 宋锐 刘福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通过在壳聚糖(CS)溶液里掺入乙酸锌制备了Zn^(2+)/CS复合膜,并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Zn^(2+)/CS复合膜上生长了氧化锌(ZnO).通过FYIR,XRD,AFM和SEM表征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溶液环境中,Zn^(2+)/CS复合膜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 通过在壳聚糖(CS)溶液里掺入乙酸锌制备了Zn^(2+)/CS复合膜,并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Zn^(2+)/CS复合膜上生长了氧化锌(ZnO).通过FYIR,XRD,AFM和SEM表征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溶液环境中,Zn^(2+)/CS复合膜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层ZnO纳米粒子膜,然后部分ZnO纳米粒子长大成长度为0.5~2μm的ZnO纳米棒,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但没有明显的择优取向.ZnO纳米棒和Zn^(2+)/CS复合膜的表面呈一定的角度.复合膜中Zn^(2+)的量越大,ZnO越容易生长在Zn^(2+)/CS复合膜上,Zn^(2+)/CS复合膜表面的ZnO纳米粒子和膜中的Zn^(2+)之间相互作用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合膜 氧化锌 化学溶液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ZnO复合膜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朝林 秋菊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6-28,共3页
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1.33×10-3Pa的真空中,蒸发SnO2,ZnO获得超微粒结构的SnO2-ZnO复合膜。当复合膜中ZnO质量分数为20%时,SnO2-ZnO复合膜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为40,膜的方电阻值也较低,为0.01×103Ω/□。复合膜经热处理后,其电... 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1.33×10-3Pa的真空中,蒸发SnO2,ZnO获得超微粒结构的SnO2-ZnO复合膜。当复合膜中ZnO质量分数为20%时,SnO2-ZnO复合膜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为40,膜的方电阻值也较低,为0.01×103Ω/□。复合膜经热处理后,其电学性能也得到改善,当温度t=600℃时,ZnO质量分数为20%的SnO2-ZnO复合膜热处理后,其膜对乙醇气体有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为60。当t=400℃时,对掺有Sb2O5质量分数为450×10-6,ZnO质量分数为20%的SnO2-ZnO复合膜进行热处理,其方电阻仅为0.003×103Ω/□,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zno真空蒸发 复合膜 热处理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ZnO纳米复合薄膜的归一化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飞 龙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8-52,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Zn O颗粒表面进行预处理,将表面处理后的纳米Zn O颗粒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粉末充分混合并热压成型,制得低密度聚乙烯/氧化锌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电晕充电法向纳米复合薄膜试样注入表面电荷,研究电晕电压极性...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Zn O颗粒表面进行预处理,将表面处理后的纳米Zn O颗粒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粉末充分混合并热压成型,制得低密度聚乙烯/氧化锌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电晕充电法向纳米复合薄膜试样注入表面电荷,研究电晕电压极性和幅值对纳米复合薄膜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Zn O颗粒的引入对LDPE纳米复合薄膜的归一化表面电位衰减特性产生显著影响,纳米颗粒的添加使聚合物表面电荷的消散速度加快,且相同条件下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越高,表面电位衰减速度越快。同时纳米复合薄膜的归一化表面电位衰减特性与电晕电压极性和幅值均有关,同种试样经正极性电晕充电后可获得更大的归一化表面电位衰减稳态值;充电电压幅值越高,试样的归一化表面电位衰减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氧化锌纳米复合薄膜 归一化表面电位衰减特性 电晕放电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