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MS/PEI复合膜对FCC汽油的脱硫性能 (Ⅰ)制膜条件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剑 陈金勋 +2 位作者 李继定 亓荣彬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6,共6页
以聚醚酰亚胺(PEI)超滤膜为支撑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复合层,制备PDMS/PEI渗透汽化复合膜对流体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PDMS/PEI复合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 以聚醚酰亚胺(PEI)超滤膜为支撑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复合层,制备PDMS/PEI渗透汽化复合膜对流体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PDMS/PEI复合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的形态.将制备的复合膜应用于正庚烷和噻吩体系,研究了不同聚合物PDMS浓度、交联剂浓度,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制膜条件,并考察了膜的溶胀性和在长时间操作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汽油脱硫 pdms/pei复合膜 正庚烷/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PEI膜渗透汽化分离正丁醇/乙醇/水的性能及渗透通量关联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超广 戚律 +3 位作者 周元冲 徐荣 张琪 钟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92,共5页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PDMS/PEI)膜渗透汽化分离正丁醇/乙醇/水体系,考察进料温度、进料组成等条件对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Arrhenius型半经验渗透通量关联模型描述PDMS-PEI膜分离正丁醇/乙醇/水体系膜通量变化。结果...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PDMS/PEI)膜渗透汽化分离正丁醇/乙醇/水体系,考察进料温度、进料组成等条件对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Arrhenius型半经验渗透通量关联模型描述PDMS-PEI膜分离正丁醇/乙醇/水体系膜通量变化。结果表明,当原料液中正丁醇质量分数分别为4.0%、4.5%和5.0%时,正丁醇/乙醇/水三元体系中正丁醇渗透通量分别至少提高14.2%、17.7%和23.4%。渗透通量关联模型能较好地描述PDMS-PEI膜分离正丁醇/乙醇/水体系膜渗透通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pdms/pei 正丁醇/乙醇/水 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3(BTC)_2对PDMS/PEI复合膜气体分离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伟 刘丽英 +1 位作者 丁忠伟 宋芃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8,共5页
将金属骨架化合物(MOFs)——Cu3(BTC)2填充到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PDMS/PEI)非对称平板复合膜,进行了4种气体O2、N2、CO2及CH4的渗透过程研究,考察了Cu3(BTC)2填充量及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金属骨架化合物(MOFs)——Cu3(BTC)2填充到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PDMS/PEI)非对称平板复合膜,进行了4种气体O2、N2、CO2及CH4的渗透过程研究,考察了Cu3(BTC)2填充量及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3(BTC)2填充量的增加,4种气体的渗透通量及O2/N2、CO2/N2和CO2/CH4的分离系数较未改性的复合膜均有所提高,其中填充量为25%的改性复合膜获得了较优的效果;随操作压力的升高,气体的渗透通量增大而分离系数略有上升;随操作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渗透通量增大,CO2/N2和O2/N2的分离系数有所下降,而CO2/CH4的分离系数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聚二甲基硅氧烷 Cu3(BTC)2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复合膜薄层流动膜组件中的渗透蒸发传质动力学 被引量:20
4
作者 肖泽仪 汤明 +3 位作者 黄卫星 石尔 李东怀 胡世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1,共6页
用自制的高性能矩形平板PDMS复合膜构造了薄层流动水力学结构的渗透蒸发膜组件,并进行了乙醇溶液的渗透蒸发传质动力学研究。实验得到了很好的渗透通量与浓度推动力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根据膜渗透蒸发的串联阻力概念,把液相边界层传质的S... 用自制的高性能矩形平板PDMS复合膜构造了薄层流动水力学结构的渗透蒸发膜组件,并进行了乙醇溶液的渗透蒸发传质动力学研究。实验得到了很好的渗透通量与浓度推动力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根据膜渗透蒸发的串联阻力概念,把液相边界层传质的Sherwood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量的总传质系数相结合,得出了渗透蒸发的膜内传质系数。分析表明,在料液温度25℃时,膜内传质阻力对渗透蒸发传质总阻力的贡献超过70%,说明膜内传质阻力是整个渗透蒸发过程的控制因素。对不同流动状态和不同温度下的传质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矩形平板PDMS复合膜与薄层流动膜组件的结合优于我们原来研究过的圆形膜及膜器,可以充分发挥膜的高性能。这一结果对PDMS复合膜和膜组件构形及其渗透蒸发过程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复合膜 渗透蒸发 平板膜组件 传质动力学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PVDF复合膜分离VOC/N_2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秋 周浩力 +1 位作者 刘公平 金万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1,共7页
采用涂布法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PDMS/PVDF)复合膜,并用于VOC/N2体系(正己烷/N2、环己烷/N2、正庚烷/N2二元混合气体)的分离,系统地考察了原料气浓度、原料气流速、操作温度对PDMS/PVDF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采用涂布法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PDMS/PVDF)复合膜,并用于VOC/N2体系(正己烷/N2、环己烷/N2、正庚烷/N2二元混合气体)的分离,系统地考察了原料气浓度、原料气流速、操作温度对PDMS/PVDF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气浓度的升高、流速的增大,VOC的渗透率及选择性均增大,而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VOC的渗透率和选择性有所降低.连续运行三个月,膜分离性能稳定,正庚烷的渗透率为1.2×10-6 mol/(s·m2·Pa),选择性可达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PVDF复合膜 VOC/N2分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层对PDMS渗透汽化复合膜分离乙酸-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洪厚胜 由涛 +1 位作者 陈龙祥 张庆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4-996,1000,共4页
制备了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砜(PES)和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支撑层材料的3种PDMS复合膜,研究了支撑层对复合膜分离水中乙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分离性能不仅取决于活性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与支撑层的结构及制备方法有关。... 制备了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砜(PES)和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支撑层材料的3种PDMS复合膜,研究了支撑层对复合膜分离水中乙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分离性能不仅取决于活性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与支撑层的结构及制备方法有关。随着料液浓度的增大,3种复合膜的渗透通量均增加,但分离因子却因不同支撑层材料而不同;随着料液温度的升高,3种复合膜的通量均大幅度增加,分离因子则随之下降;随着料液流速的增加,3种复合膜的渗透通量均先增加而后趋于平稳,分离因子则先降低而后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支撑层 pdms复合膜 乙酸-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PVDF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酸/水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洪厚胜 由涛 +1 位作者 陈龙祥 张庆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1-33,128,共4页
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PDMS/PVDF)渗透汽化复合膜,用于分离乙酸/水体系。研究了料液中乙酸浓度、料液温度、料液流速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孔径PVDF支撑层的PDMS/PVDF复合膜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料液浓度增大... 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PDMS/PVDF)渗透汽化复合膜,用于分离乙酸/水体系。研究了料液中乙酸浓度、料液温度、料液流速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孔径PVDF支撑层的PDMS/PVDF复合膜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料液浓度增大、温度升高、流速加快有利于复合膜的传质,使渗透通量增加,但分离因子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渗透通量的大小按复合膜支撑层孔径的排列顺序为0.2μm>0.45μm>0.1μm>1.0μm>2.0μm,分离因子则为0.1μm>2.0μm>0.2μm>0.45μm>1.0μm,说明支撑层的结构对复合膜的分离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PVDF复合膜 渗透汽化 支撑层 孔径 乙酸-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粒子尺寸对PDMS填充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学彬 王莉敏 +1 位作者 张秀秀 展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27,133,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支撑层,将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8)填充到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制得ZIF-8/PDMS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体系。对ZIF-8/PDMS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ZIF-8粒子对ZIF-8/PDMS复合膜渗透汽... 以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支撑层,将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8)填充到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制得ZIF-8/PDMS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体系。对ZIF-8/PDMS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ZIF-8粒子对ZIF-8/PDMS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配合比为1∶2的ZIF-8粒子,操作温度为50℃条件下,ZIF-8/PDMS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182.4g/(m2·h),分离因子最高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 复合膜 乙醇/水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填充PDMS/PVDF复合膜的纳滤分离性能
9
作者 蔡卫滨 李祥 +2 位作者 赵松泽 李奕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6,共6页
将ZSM-5分子筛填充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备ZSM-5填充的PDMS/PVDF(聚偏氯乙烯)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SEM)、接触角(CA)等方法对填充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复合膜对大豆油/己烷混合油的纳滤分离性能,研究了热处理、氢氟酸处... 将ZSM-5分子筛填充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备ZSM-5填充的PDMS/PVDF(聚偏氯乙烯)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SEM)、接触角(CA)等方法对填充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复合膜对大豆油/己烷混合油的纳滤分离性能,研究了热处理、氢氟酸处理的ZSM-5及其填充量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处理ZSM-5填充膜对复合膜的分离性能有一定增强;经氢氟酸处理的ZSM-5传质阻力增加,填充膜的通量和截留率均有所下降;经热处理的ZSM-5由于孔内有机物被除去,孔道畅通,为己烷提供了优先通道,填充膜的通量改善较大,截留率也有一定提高.ZSM-5填充质量分数在30%~40%时复合膜的分离性能较好;当填充量过高时,由于ZSM-5团聚造成缺陷,反而恶化分离性能,截留率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复合膜 ZSM-5 溶剂回收 p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氮烷疏水改性介孔分子筛填充PDMS制备杂化复合膜及渗透汽化性能
10
作者 纪树兰 高静 +1 位作者 刘威 秦振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4-960,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介孔分子筛疏水改性,并将其掺杂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涂覆在聚砜基膜上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膜.对疏水改性介孔分子筛进行了BET测试及FT-IR等表征.BET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前后孔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从FT-IR图中看出,...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介孔分子筛疏水改性,并将其掺杂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涂覆在聚砜基膜上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膜.对疏水改性介孔分子筛进行了BET测试及FT-IR等表征.BET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前后孔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从FT-IR图中看出,改性后介孔分子筛的羟基峰明显减小甚至消失并且出现烷基等特征峰.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膜的形貌结构,并研究了分子筛添加量、料液浓度和操作温度等对杂化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对介孔分子筛疏水改性最有效;疏水改性后介孔分子筛/PDMS杂化复合膜对醇/水溶液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当分子筛填充质量分数为20%、操作温度为40℃、进料液质量分数为3%时,杂化膜对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因子最高为9.8,渗透通量为1 002 g/(m2·h),对正丁醇/水体系的分离因子最高为65.4,渗透通量为1402 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杂化复合膜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疏水改性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黏度对PDMS/PVDF复合膜微结构及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旭红 刘公平 +2 位作者 卫旺 刘赛男 金万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2,共4页
采用不同黏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溶液制备平板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二氟乙烯(PDMS/PVDF)复合膜,并比较膜对乙醇/水混合物的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分析仪等表征手段研究聚合物溶液黏度对膜微结构的影... 采用不同黏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溶液制备平板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二氟乙烯(PDMS/PVDF)复合膜,并比较膜对乙醇/水混合物的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分析仪等表征手段研究聚合物溶液黏度对膜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黏度为90 mPa·s时制备的复合膜分离性能最佳,当进料温度为313 K时,膜对5%乙醇水溶液的通量可达761 g/(m2·h),分离因子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pdms 复合膜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PDMS/PSf复合膜及其乙醇/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国军 王乃鑫 +2 位作者 李杰 闫浩 纪树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9,共7页
采用浸渍法将不同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在聚砜基膜表面形成分离层,从而制备优先透醇渗透汽化复合膜.利用扫描电镜与接触角仪对复合膜表面的形貌和疏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表面均致密均匀无缺陷,并且乙烯基PDMS(Vi-PDMS... 采用浸渍法将不同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在聚砜基膜表面形成分离层,从而制备优先透醇渗透汽化复合膜.利用扫描电镜与接触角仪对复合膜表面的形貌和疏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表面均致密均匀无缺陷,并且乙烯基PDMS(Vi-PDMS)复合膜具有更好的疏水性.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端基PDMS复合膜的溶胀度以及成膜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发现Vi-PDMS复合膜比羟基PDMS(OH-PDMS)复合膜具有更好的耐溶胀性和抗湿性.考察了铸膜液中Vi-PDMS含量、进料液中乙醇浓度以及进料液温度对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Vi-PDMS质量分数为15%,进料液中乙醇质量分数为5%,料液温度为60℃时,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857.1g/(m^2·h),分离因子为8.9.通过对复合膜的长期稳定性考察表明,该复合膜在700h内可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渗透汽化 复合膜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PVDF优先透有机物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珊 汪朝晖 汪效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商品化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涂膜材料制备PDMS/PVDF优先透有机物渗透汽化复合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涂敷方法、基膜热处理工艺、PDMS浓度、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 以商品化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涂膜材料制备PDMS/PVDF优先透有机物渗透汽化复合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涂敷方法、基膜热处理工艺、PDMS浓度、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膜120℃下热处理,用10%的PDMS溶液,采用浸涂加真空涂敷的方法涂膜,110℃下交联固化6h制备的复合膜性能最佳。该复合膜在60℃时,分离5%的乙醇水溶液,分离因子可达到21.35,通量为331.21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渗透汽化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法在PDMS/PVDF膜制膜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铖 展侠 +4 位作者 陈剑 潘福生 秦琳 王涛 李继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381,共8页
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了乙烯基封端PDMS/PVDF渗透汽化透醇膜的制膜条件,研究了硅橡胶浓度、B/A质量比、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拟合了分离因子、渗透通量与四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用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四因素的主效应、二次效... 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了乙烯基封端PDMS/PVDF渗透汽化透醇膜的制膜条件,研究了硅橡胶浓度、B/A质量比、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拟合了分离因子、渗透通量与四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用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四因素的主效应、二次效应以及相互作用效应对复合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硅橡胶浓度对膜的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交联时间对分离因子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对回归方程的优化分析得知,在料液乙醇浓度为10%(wt),操作温度40℃条件下,当硅橡胶浓度为93%(wt),B/A质量比为0.08,交联温度为100℃,交联时间为13.83 h时,膜的综合分离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分离因子与渗透通量预测值分别为9.47、77.57 g(m2 h)1,渗透侧乙醇浓度达到51.3%(wt)。回归方程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估计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可用于乙烯基封端的PDMS/PVDF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的预测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 星点设计 响应面优化法 渗透汽化 透醇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柔性支撑体PDMS复合膜的制备及其C_3气体/N_2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鸿 李琳 +1 位作者 王春雷 王同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6-1042,共7页
以钢网为支撑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具有内嵌柔性支撑体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的形貌进行分析,探讨了制膜工艺对C_3气体/N_2体系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PDMS均质膜相比,在保持较高选择性的... 以钢网为支撑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具有内嵌柔性支撑体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的形貌进行分析,探讨了制膜工艺对C_3气体/N_2体系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PDMS均质膜相比,在保持较高选择性的前提下,内嵌柔性支撑体PDMS复合膜不仅具有较高的气体渗透通量,同时表现出具有良好的柔韧可弯曲性能和机械强度。不同经纬结构的钢网所制备的柔性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能不同,结构疏松钢网制备的复合膜气体渗透速率较高;PDMS的制备工艺(如单体和交联剂的配比、固化反应时间及浓度)对复合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影响较大。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膜对N_2、C_3H_8、C_3H_6气体的渗透速率分别为8、106、178 GPU(1 GPU=10-6 cm3(STP)×cm^(-2)×s^(-1)×(cm Hg)^(-1);C_3H_8/N_2和C_3H_6/N_2的选择性分别为12和21。复合膜对烃类混合气也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性能,并保持良好的渗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复合膜 内嵌 柔性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F支撑层结构对PDMS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瑾 朱颖 +3 位作者 李俊俊 孙余凭 张林 陈欢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0,54,共4页
以4种不同结构的聚砜(PSF)作为支撑层,制备PDMS/PSF渗透汽化复合膜,考察其用于乙醇/水体系的分离性能,以研究支撑层结构对渗透汽化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EDX分析复合膜表层结构,结果表明,支撑层结构几乎不影响复合膜的选择性... 以4种不同结构的聚砜(PSF)作为支撑层,制备PDMS/PSF渗透汽化复合膜,考察其用于乙醇/水体系的分离性能,以研究支撑层结构对渗透汽化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EDX分析复合膜表层结构,结果表明,支撑层结构几乎不影响复合膜的选择性,但对膜通量有较大影响,特别是支撑层的表面结构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比断面结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PSF支撑层 pdms复合膜 乙醇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油-水分离用PVDF/PDMS超疏水膜的一步法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敏 王騊 王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为了制备一种可用于快速油-水分离的超疏水膜,在高压电场作用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共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偏氟乙烯(PVDF),一步制备含有PVDF纳米纤维和带有PDMS微球的超疏水复合膜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氏转换红外线光... 为了制备一种可用于快速油-水分离的超疏水膜,在高压电场作用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共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偏氟乙烯(PVDF),一步制备含有PVDF纳米纤维和带有PDMS微球的超疏水复合膜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仪和光学接触角仪对该复合膜材料进行形貌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疏水复合膜表现出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油-水分离通量达到6100 L/(m^(2)·h·bar),分离效率可达99.5%,并且可以连续生产,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膜 pdms/PVDF复合膜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Silicalite-1/PDMS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
18
作者 韩会林 刘岩 +3 位作者 龚亮 杨建华 周志华 王金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3,共5页
研制了新型纯硅沸石Silicalite-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无机有机复合膜,进行了乙醇/水渗透汽化性能评价实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膜的物理及微观结构分析和表征.分别采用原位法和晶种法制备性能相异的纯硅底膜.通过调控... 研制了新型纯硅沸石Silicalite-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无机有机复合膜,进行了乙醇/水渗透汽化性能评价实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膜的物理及微观结构分析和表征.分别采用原位法和晶种法制备性能相异的纯硅底膜.通过调控PDMS溶液的浓度来控制涂层的厚度和性能,研究Silicalite-1层和PDMS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无机有机复合膜在渗透汽化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保持高渗透通量的同时,复合膜的选择性得到了相当的提高.在60℃和乙醇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膜的通量和分离系数分别高达2.67 kg/(m2.h)和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SILICALITE-1 pdms 复合膜 乙醇/水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淀粉酶在高压静电纺PEI/PVA纳米纤维膜上的离子吸附固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隋春红 王程 +1 位作者 董顺福 韩丽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旨在应用离子结合法将葡萄糖淀粉酶固定在PEI/PVA纳米纤维膜上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亚胺(PEI)/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膜,采用热交联方法使其具备水稳定性后,再利用离子吸附法固定葡萄糖淀粉酶。结果... 旨在应用离子结合法将葡萄糖淀粉酶固定在PEI/PVA纳米纤维膜上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亚胺(PEI)/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膜,采用热交联方法使其具备水稳定性后,再利用离子吸附法固定葡萄糖淀粉酶。结果显示,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固定有葡萄糖淀粉酶的PEI/PVA纳米纤维膜,表明葡萄糖淀粉酶可成功固定在静电纺丝形成的PEI/PVA纳米纤维膜表面。通过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酶学性质鉴定,发现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比游离的葡萄糖淀粉酶提高了6℃;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适用p H值范围明显变宽;热稳定性和存贮稳定性显著增强且可以重复使用。利用离子吸附法能简便地将蛋白质分子固定于纳米纤维膜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ei/PVA纳米纤维膜 葡萄糖淀粉酶 离子吸附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PEI复合膜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研究(Ⅰ)制膜条件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剑 李继定 +2 位作者 亓荣彬 叶宏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EG为复合层,制备了PEG/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PEG/PEI复合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的形态.将制备的复合膜应... 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EG为复合层,制备了PEG/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PEG/PEI复合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的形态.将制备的复合膜应用于正庚烷和噻吩体系,首先考察了膜的溶胀性和稳定性.研究了不同聚合物PEG浓度、交联剂浓度,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制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汽油脱硫 PEG/pei复合膜 正庚烷/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