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通道微流控PCR芯片连续自动扩增DNA片段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金华 殷学锋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研制了由内向外流动的螺旋通道微流控 PCR玻璃芯片 ,减少了 PCR反应液在微通道中流动时的分散和阻力 ;讨论了扩增循环数和进样速度对长片段基因扩增的影响 ,在 2 6min内成功扩增了质量浓度仅为1 0 ng/m L的 60 1 2 bpλ-DNA;通过将小孔... 研制了由内向外流动的螺旋通道微流控 PCR玻璃芯片 ,减少了 PCR反应液在微通道中流动时的分散和阻力 ;讨论了扩增循环数和进样速度对长片段基因扩增的影响 ,在 2 6min内成功扩增了质量浓度仅为1 0 ng/m L的 60 1 2 bpλ-DNA;通过将小孔径石英毛细管作为顺序注射 (SI)系统的连接管路 ,使其死体积降到 0 .3 0 μL.实现了微升级样品的自动换样、连续 PCR扩增和微通道洗涤等功能 .样品间无交叉污染 .每小时可扩增 5 0 0 bpλ-DNA试样 7个 .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和荧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 .4%和 6.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通道 微流控芯片 自动扩增 DNA片段 顺序注射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控制用于PCR芯片实验室温控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平 余威 +1 位作者 王健桦 姚骏恩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70,共4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自校正模糊PID控制算法的PCR芯片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将模糊推理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利用PCR芯片上溅射的Pt电阻获取温度信号,通过PID精确输出控制在芯片背面直接制备的微加热器和外加的半导体致冷器件,实现了PC... 介绍了一种采用自校正模糊PID控制算法的PCR芯片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将模糊推理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利用PCR芯片上溅射的Pt电阻获取温度信号,通过PID精确输出控制在芯片背面直接制备的微加热器和外加的半导体致冷器件,实现了PCR芯片的高精度快速变温控制,可用于近场光学显微镜实时探测PCR扩增反应过程中荧光信号的近场分布,为实现高灵敏度DNA定量检测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芯片 自校正模糊控制 PID控制 近场光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级PCR仪温度模糊PID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
3
作者 廖红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8,共4页
针对一款新型芯片级PCR仪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实现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快速跟踪及其控制。文中通过建立二输入三输出的自整定模糊控制器,并与经典PID控制器及其芯片级PCR仪温控系统结合起来,构... 针对一款新型芯片级PCR仪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实现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快速跟踪及其控制。文中通过建立二输入三输出的自整定模糊控制器,并与经典PID控制器及其芯片级PCR仪温控系统结合起来,构建了芯片级PCR仪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算法相对于普通的PID控制器算法,能大幅度地减小温度的超调量,有效实现芯片级PCR仪温度控制系统温度的精准控制,同时,该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级pcr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 温度精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载样简单的多重可视化PCR微芯片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建伟 邵宁 +3 位作者 张雨晨 朱元首 杨立桃 陶生策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534,共10页
在核酸检测领域急需一种能够经济、快速、操作简便且同时检测多个靶标的新技术。常规多重PCR能够同时扩增多个靶标,但由于在一个试管中引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重数往往受到限制。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多重PCR芯片,可以同时进行5... 在核酸检测领域急需一种能够经济、快速、操作简便且同时检测多个靶标的新技术。常规多重PCR能够同时扩增多个靶标,但由于在一个试管中引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重数往往受到限制。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多重PCR芯片,可以同时进行54个靶标的扩增。芯片结构简单,一条微通道将正下方平行排列的多个微孔连接在一起,微通道只留加样口和出样口。同时整个微通道呈疏水状态,微孔呈亲水状态。将不同的引物对和低溶点琼脂糖提前固定于不同的微孔中,通过一次加入PCR mix,并加入矿物油推动PCR mix进入到每个微腔室中,同时微孔也被矿物油相互隔离避免交叉反应。加样后将芯片放置于平板PCR仪上进行扩增,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低溶点琼脂糖呈液态,反应结束后凝固成固体,便可引入核酸染料进行染色,最后利用自制小型的紫外照射仪上进行可视化检测和拍照记录。利用此平台成功实现了对7种非常重要和常用的转基因作物靶标的并行检测,结果显示此平台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特异性。此技术经过进一步优化可应用于包括转基因检测在内的多重核酸检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微芯片 亲疏水 低溶点琼脂糖 转基因作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新型冻干微芯片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晓艺 韩焘 +8 位作者 王乃迪 王传彬 杨林 王新杰 高姗姗 孙晓明 胡祥钰 石玉祥 刘玉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1-917,共7页
为建立鉴别检测H5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已登录的H5和H7亚型HPAIV HA基因裂解位点序列差异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各条件优化后首次建立了同时鉴别检测H5与H7亚型HPAIV的新型... 为建立鉴别检测H5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已登录的H5和H7亚型HPAIV HA基因裂解位点序列差异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各条件优化后首次建立了同时鉴别检测H5与H7亚型HPAIV的新型冻干微芯片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H5和H7亚型HPAIV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其它几种常见的禽病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下限为病毒浓度1×101TCID50/mL,而常规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下限为1×102TCID50/mL,敏感性高;标准曲线分析后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方法的扩增效率比常规荧光定量RT-PCR高,二者相关系数均为0.997;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以下,重复性高。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所需样本微量仅为1μL^2μL;操作简便、快速,检测过程<40 min,可用于现场检测;而且利用该方法与常规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测序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三者结果完全吻合。本研究所建立的新型冻干微芯片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H5和H7亚型HPAIV监测和临床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禽流感 H7亚型禽流感 HA裂解位点 双重荧光定量RT-pcr 微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常见耐药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雪琼 张琼 +9 位作者 张俊仙 梁建琴 鲁红丽 李洪敏 张洪恩 陆阳 荣利 吕翠环 张广宇 邢婉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建立一种新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以传统药敏试验和PCR-直接测序方法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15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建立一种新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以传统药敏试验和PCR-直接测序方法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15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基因(katGr、poB、rp-sLr、rs和embB)的带荧光素标记的PCR产物。结果PCR-直接测序和基因芯片检测36株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株的5种耐药基因均为野生型。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离株中,56株耐INH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率为62.5%,其中katG缺失率为7.5%,315位密码子突变率为55.4%,279位密码子突变率为1.8%;104株耐RFP株,rpoB基因突变率为94.2%,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531位和526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60.6%、15.4%),双位点突变率为5.8%,还发现511、513、515、516、517、518和533位密码子突变;62株耐SM分离株,rpsL和rrs总突变率为88.7%(两者分别为82.3%、6.5%),rpsL突变位于43位和88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77.4%、4.8%),rrs突变位于513位和516位碱基(突变分别为4.8%、1.6%);57株为耐EMB株,embB基因突变率为61.4%,均为306位密码子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为ATG→GTG或ATA(突变率分别为35.1%、15.8%),还发现306位密码子ATG→ATC、ATT和CTG突变。通过基因芯片检出的突变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基因芯片可分析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弥补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的不足,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耐药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分枝杆菌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