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PARP1促进胰腺癌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武帅 周灿灿 +2 位作者 韩亮 马清涌 仵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吉西他滨持续低浓度递增诱导法筛选耐药细胞株,高通量RNA-seq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通路富集,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通路指标,Chou-Ta...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吉西他滨持续低浓度递增诱导法筛选耐药细胞株,高通量RNA-seq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通路富集,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通路指标,Chou-Talalay计算药物联合协同指数,AutoDock预测小分子与蛋白质对接靶点。结果耐药细胞株较亲本细胞株DNA损伤修复相关通路活化,白藜芦醇加强吉西他滨诱导的DNA损伤(P<0.01),白藜芦醇可以抑制DNA损伤修复关键分子PARP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表达并与吉西他滨发挥协同作用(CI<1),白藜芦醇与PARP1的CAT结构域存在预测对接靶点。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化疗耐药关键分子PARP1,并促进胰腺癌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白藜芦醇 吉西他滨 parp1 化疗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肠癌细胞Caspase-3和PA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亚丽 吕芳 郭立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1-755,共5页
为了探讨姜黄素对LoVo细胞凋亡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大肠癌的生物学基础。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为了探讨姜黄素对LoVo细胞凋亡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大肠癌的生物学基础。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姜黄素对LoVo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姜黄素作用前后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抑制人大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増殖,并能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降低细胞增殖生存率,激活Caspase-3的表达,呈量效和时间依赖性,20μmol/L以上浓度姜黄素能显著诱导LoVo细胞凋亡,上调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这表明姜黄素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分子机制与调节Caspase-3和PARP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CASPASE-3 parp 凋亡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通过Caspase-3/PARP途径诱导人舌癌Tb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亓翠玲 周鑫磊 +4 位作者 叶杰 杨扬 章倩倩 李江超 王丽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舌癌细胞(T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原位Annexin V/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Tb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穿心莲内酯诱导Tb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显...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舌癌细胞(T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原位Annexin V/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Tb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穿心莲内酯诱导Tb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处理Tb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穿心莲内酯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表达明显增强(P<0.05),表明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活化PARP促进Tb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细胞凋亡 parp T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对受损肠黏膜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ARP降解产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莉 曾慧红 +3 位作者 饶瑜红 彭胜男 陈小文 朱清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4-666,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于受损伤的肠黏膜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凋亡的标志蛋白PARP降解产物(cleaved-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肠黏膜损伤组、大黄酸治疗组和大黄酸预防组。用牛血清白蛋白+脂...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于受损伤的肠黏膜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凋亡的标志蛋白PARP降解产物(cleaved-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肠黏膜损伤组、大黄酸治疗组和大黄酸预防组。用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联合用药构建肠黏膜损伤模型,大黄酸预防组和大黄酸治疗组大鼠分别在建模前后用大黄酸悬浊液灌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仪显示和分析回肠上皮PCNA及cleaved-PARP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组PCNA表达减少,cleaved-PARP表达增加。与黏膜损伤组比较,大黄酸预防组和治疗组PCNA表达均增加,cleaved-PARP表达均减少,大黄酸预防组效果更显著。结论:大黄酸能增强受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PCNA的表达,抑制cleaved-PARP的表达,促进肠上皮的生长,抑制上皮细胞凋亡,从而为肠黏膜损伤产生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回肠 增殖细胞核抗原 parp降解产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与合成致死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娜 孙宏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随着人们对恶性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一些新的抗肿瘤策略不断出现。例如之前已有基于肿瘤中的癌基因依赖现象的分子靶向疗法成功用于临床,而合成致死成为当下抗肿瘤药物发展的又一新的方向。研究表明,PARP-1与BRCA1/2之间为合成致死的... 随着人们对恶性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一些新的抗肿瘤策略不断出现。例如之前已有基于肿瘤中的癌基因依赖现象的分子靶向疗法成功用于临床,而合成致死成为当下抗肿瘤药物发展的又一新的方向。研究表明,PARP-1与BRCA1/2之间为合成致死的关系。本文对PARP-1抑制与BRCA1/2缺陷如何构成其合成致死作用以及此作用在抗肿瘤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抑制剂 合成致死 BRCA 同源重组 分子靶向疗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PARP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余相 江小明 刘彩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3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PARP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正常人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PARP活性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细胞PARP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PARP高活性有相关性。
关键词 parp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信号通路在高糖导致人腹膜间皮细胞PARP-1激活、细胞外基质聚集及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文 李占园 +5 位作者 徐晓燕 叶白如 胡瑜 高依依 黄蔷薇 周志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865-869,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人腹膜间皮细胞株 HMrSV5在高糖刺激下,P38MAPK 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及 PARP -1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 P38MAPK 抑制剂对腹膜间皮细胞外基质聚集及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对 PARP -1的活性变化。方法:无血清培养 HMrSV5细胞株16~2... 目的:探讨人腹膜间皮细胞株 HMrSV5在高糖刺激下,P38MAPK 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及 PARP -1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 P38MAPK 抑制剂对腹膜间皮细胞外基质聚集及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对 PARP -1的活性变化。方法:无血清培养 HMrSV5细胞株16~24 h 后,分别用高糖(终浓度138 mmol/ L 葡萄糖)刺激0 m、5 m、30 m、1 h、2 h、8 h、24 h,并选择等渗的甘露醇作为对照用。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总的 P38MAPK 及磷酸化的 P38MAPK 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用Western blot 检测在不同时间点 PARP -1的蛋白表达情况。无血清培养 HPMCs16~24 h 后,分为4各组:(1)低糖组(5.6 mmol/ L 葡萄糖);(2)刺激组(138 mmol/ L 葡萄糖);(3)抑制剂组(138 mmol/ L 葡萄糖+ SB203580P38抑制剂,浓度为10μmol/ L);(4)DMSO 对照组。在24 h 收取细胞用 Western blot 检测 P38MAPK、PARP -1、FN、PAI -1、E - cadherin 及α-SMA 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高糖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 HPMCs 后,磷酸化的 P38MAPK 表达增加。PARP -1的表达在高糖刺激下也呈时间依赖性增高,24 h 已很明显。用 P38MAPK 抑制剂 SB203580后,PARP -1及 FN、PAI -1及α- SMA 也下调,E - cadherin 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糖可使得人腹膜间皮细胞 P38MAPK 通路的活化。运用P38的抑制剂,均能使得 PARP -1活性下调,同时逆转腹膜间皮细胞外基质聚集及 HPMCs 转分化。这提示在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时,P38MAPK 参与了 PARP -1的活化,并参与腹膜间皮细胞外基质聚集及人腹间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 - 1 人腹膜间皮细胞 parp -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分子标志物PARP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露 朱哲慧 +1 位作者 陈思敏 赖仁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66-68,共3页
小细胞肺癌是一个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性和治疗效果均与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肺癌的临床预后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与建立在致病机制基础上的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有关。虽然已知小细胞肺癌有很多基因变异,但尚未明确某些分子靶向治疗... 小细胞肺癌是一个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性和治疗效果均与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肺癌的临床预后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与建立在致病机制基础上的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有关。虽然已知小细胞肺癌有很多基因变异,但尚未明确某些分子靶向治疗能够延长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近年来,研究发现PARP1可以作为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潜在靶点,小细胞肺癌对PARP抑制剂有显著的敏感性。本文主要就PARP1作为分子靶向治疗基因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1 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PARP-1抑制剂及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凌舟 张华北 《同位素》 CAS 2011年第B12期45-58,共14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是当今癌症治疗的一个新靶点。PARP不但能修复DNA损伤和调控转录,维持细胞内环境与基因组稳定,调节细胞存活和死亡过程,同时也是肿瘤发展和炎症发生过程中的主要转录因子。...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是当今癌症治疗的一个新靶点。PARP不但能修复DNA损伤和调控转录,维持细胞内环境与基因组稳定,调节细胞存活和死亡过程,同时也是肿瘤发展和炎症发生过程中的主要转录因子。抑制PARP活性能降低肿瘤细胞的DNA修复功能,增强其对DNA损伤因子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肿瘤放疗和化疗疗效。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单一用药或联合化疗药物,PARP抑制剂都显示了在抗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本文综述了PARP-1抑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PARP-1抑制剂的发展阶段进行分类,着重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且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PARP-1抑制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PET)利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半衰期核素作示踪剂,在分子水平上,无创伤、定量、动态地观察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各种变化,是当代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本文也将简单介绍用放射性核素标记PARP-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标记 parp-1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及其抑制剂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开武 宋新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在DNA损伤修复通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PARP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发挥的肿瘤抑制作用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我们对PARP1及其PARP...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在DNA损伤修复通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PARP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发挥的肿瘤抑制作用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我们对PARP1及其PARP1抑制剂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1 DNA 作用机制 抑制剂 浮选药剂 肿瘤细胞 三阴乳腺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基因过表达的HaCaT细胞生物学性状分析
11
作者 龚春梅 杨淋清 +4 位作者 陶功华 吴德生 刘建军 李文杰 庄志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人皮肤表皮细胞(HaCaT)聚-ADP核糖聚合酶-1基因(PARP-1)过表达后的生物学性状变化。[方法]设试验组、空载体对照组、正常HaCaT对照组,运用真核表达载体使PARP-1基因在HaCaT中过表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重组子的试验组细... [目的]探讨人皮肤表皮细胞(HaCaT)聚-ADP核糖聚合酶-1基因(PARP-1)过表达后的生物学性状变化。[方法]设试验组、空载体对照组、正常HaCaT对照组,运用真核表达载体使PARP-1基因在HaCaT中过表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重组子的试验组细胞、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组细胞及正常对照组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以苯并芘(BaP)恶性转化的细胞作为阳性对照,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对细胞的恶性程度进行鉴定。[结果]光镜下试验组细胞与空载体组细胞及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除体积稍有缩小外,其他形态学特征没有明显变化。3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均呈相似的S型,但转染重组子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试验组、空载体组及正常细胞组的细胞周期分布为G1期(44.3%、78.1%、76.4%)、G2期(3.6%、13.3%、12.2%)和S期(52.1%、8.6%、11.4%)。正常对照细胞和空载体组分布相近,试验组S期明显增多;试验组细胞未见在双层软琼脂糖中生长出细胞集落,而阳性对照组细胞集落明显。[结论]PARP-1基因过表达后可以改变HaCaT细胞的生长速度,但并不影响细胞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 HACAT细胞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对SW62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许开武 秦长江 +1 位作者 陈志辉 宋新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究PARP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 Vo细胞PARP1的表达,分析其对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ARP1的表达;实... 目的探究PARP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 Vo细胞PARP1的表达,分析其对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ARP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Lo Vo、结肠正常黏膜细胞中PARP1的表达;转染PARP1基因sh RNA表达载体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cyclin D1及Caspase-3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A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0.5%(P<0.05)。PARP1在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 Vo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转染PARP1基因sh RNA后,PARP1水平明显减低,SW620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凋亡能力增强。结论 PARP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1 结直肠癌 sh RN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PARP-1抑制剂对羟基喜树碱诱导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郑永仁 何晓山 +1 位作者 王礡 杨晓密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7期26-28,39,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PARP-1抑制剂NU1025和AG14361在羟基喜树碱诱导的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ECA-109细胞,经HCPT、HCPT和NU1025、HCPT和AG14361处理24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Ann... 目的研究两种PARP-1抑制剂NU1025和AG14361在羟基喜树碱诱导的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ECA-109细胞,经HCPT、HCPT和NU1025、HCPT和AG14361处理24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彗星实验评价DNA损伤程度变化。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和HCPT组,HCPT和NU1025、HCPT和AG14361联用均显著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促进了细胞凋亡、加重了DNA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CPT和NU1025联用组较HCPT和AG14361联用组作用更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P-1抑制剂NU1025和AG1436均可通过抑制PARP-1活性,进而阻碍细胞DNA损伤修复,增强ECA-109细胞对于抗癌药物HCPT的药敏性,且NU1025具有更低细胞毒性和更强增敏作用的优势,可为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羟基喜树碱 parp-1抑制剂 NU1025 AG143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程 贺昕红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近年来,肿瘤靶向治疗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PARP抑制剂为新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笔者复习近年PARP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1药物概述PARP首... 近年来,肿瘤靶向治疗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PARP抑制剂为新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笔者复习近年PARP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1药物概述PARP首次由Chambon等于1963年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抑制剂 抗肿瘤药 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2复制起始区DNA互作蛋白的筛选及PARP1蛋白对病毒复制的调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含笑 袁红根 +3 位作者 李振 关帅印 张金花 宋云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11-3521,共11页
旨在筛选PK-15细胞中与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复制起始区(originofreplication,Ori)互作的细胞蛋白谱,并初步探究PARP1蛋白对PCV2复制的调控。利用DNA-proteinpulldown结合LC-MS/MS方法筛选PCV2复制起始区DNA互作... 旨在筛选PK-15细胞中与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复制起始区(originofreplication,Ori)互作的细胞蛋白谱,并初步探究PARP1蛋白对PCV2复制的调控。利用DNA-proteinpulldown结合LC-MS/MS方法筛选PCV2复制起始区DNA互作蛋白;对互作蛋白进行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图。在对互作蛋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蛋白,开展了深入研究。构建了PARP1蛋白以及PCV2复制蛋白Rep真核表达质粒,并利用DNA-proteinpulldown及DNAIP试验验证PARP1蛋白与PCV2Ori的互作;通过Co-IP试验,研究了PARP1蛋白与PCV2Rep蛋白的互作;在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PARP1蛋白,通过qPCR方法检测对PCV2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共鉴定到130种可能与Ori互作的宿主蛋白,其中,与DNA功能相关的蛋白共有45种,主要涉及宿主DNA损伤修复及DNA复制功能;验证了PARP1蛋白与PCV2基因组Ori以及Rep蛋白互作。用siRNA沉默PARP1蛋白表达后,PCV2基因组复制效率显著下降,瞬时过表达PARP1蛋白,PCV2基因组复制效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到130种可能与PCV2Ori互作的细胞蛋白,发现PARP1蛋白可结合PCV2基因组Ori及Rep蛋白并促进PCV2的复制,为PCV2药物靶点选择及PCV2复制起始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复制起始区 细胞互作蛋白 parp1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型血管痉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颜格 于燕 王茂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S)的作用及对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与NF-κB信号通路的... 目的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S)的作用及对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与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SAH组(n=32)和3-AB(n=32)组。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并给与大鼠腹腔注射3-AB(30mg/kg),于2次注血后3、5、7、14d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SAH后脑基底动脉形态变化;ELISA检测脑组织中PARP和MCP-1、hsCRP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基底动脉NF-κ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模型建立后第5天,大鼠基底动脉痉挛程度达到峰值[(30.47±3.89)%],基底动脉管壁厚度和管腔内径分别为(16.44±1.32)μm和(178.21±11.13)μm,脑血流量减少近60%(P<0.01),基底动脉NF-κB在胞质及核内表达明显增强,脑组织中PARP含量显著升高(P<0.01),MCP-1、hsCRP含量亦显著增高(P<0.01),分别为(365.29±28.08)pg/mL和(402.16±48.99)ng/mL;与SAH组比较,3-AB干预5d后,大鼠基底动脉痉挛程度、管腔狭窄、管壁增厚明显缓解(P<0.01),其值分别为(22.65±3.21)%、(14.89±1.27)μm和(198.56±10.91)μm,脑血流量明显增加,基底动脉NF-κB在胞质及核内表达明显降低,脑组织中PAR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MCP-1、hsCRP含量显著下降(P<0.01),分别为(126.51±18.67)pg/mL和(285.39±39.07)ng/mL。结论PARP抑制剂3-AB能够减轻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抑制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 炎症反应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秀梅 徐克耐 李德馨 《天津药学》 2020年第2期62-68,共7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一种以具有同源重组DNA修复途径缺陷的肿瘤为靶点的新型治疗药物。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特征在于基因组不稳定性,该瘤种的患者中有一半显示在重要的同源重组DNA修复途径中存在缺陷。早期研...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一种以具有同源重组DNA修复途径缺陷的肿瘤为靶点的新型治疗药物。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特征在于基因组不稳定性,该瘤种的患者中有一半显示在重要的同源重组DNA修复途径中存在缺陷。早期研究表明PARP抑制剂在携带乳腺癌相关抗原1和2(BRCA1/2)胚系基因突变的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同时也有研究证明,在同源重组修复途径存在其他缺陷的BRCA野生型患者也可从该治疗药物中获益。目前已有研究正在开发伴随同源重组缺陷(HRD)评分模型,用于指导筛选最可能受益于PARP抑制的患者。选择使用哪种PARP抑制剂,主要基于既往已接受治疗的次数以及BRCA突变或同源重组缺陷的存在情况。根据同源重组缺陷和其他生物标志物评估结果来筛选最有可能受益于PARP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方式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就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现状、其作用机制和突出问题,包括耐药性的演变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抑制剂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婉婉 叶芳羽 +2 位作者 吴雨佳 王昊辰 赵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534,共10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生物体中发挥着强大的生理功能,包括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调节细胞增殖、分化、死亡,等。目前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的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中得到了广...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生物体中发挥着强大的生理功能,包括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调节细胞增殖、分化、死亡,等。目前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的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其他恶性肿瘤以及对PARP抑制剂产生耐药的人群,PARP抑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总结PARP抑制剂在肺癌、肝细胞癌、胶质母细胞瘤、白血病及宫颈癌中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同时针对PARP抑制剂耐药情况,总结其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如DNA损伤修复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及其他化疗药物联用解决耐药的策略,为未来PARP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抑制剂 抗肿瘤 耐药性 药物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在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郗磊 宋锦宁 +3 位作者 赵修 李丹东 刘晓斌 顾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在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DAI后30min组、DAI后6h组、DAI后12h组、DAI后24h组、DAI后7d组,每组各6只。采用... 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在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DAI后30min组、DAI后6h组、DAI后12h组、DAI后24h组、DAI后7d组,每组各6只。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制作DAI模型。在预定时间点取大脑皮质、脑干进行HE染色、银染及PARP-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阳性细胞计数法进行半定量统计,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光镜下银染可见大鼠DAI后脑皮质及脑干存在轴突回缩球,HE染色可见不同程度的轴突肿胀、神经细胞核固缩、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间隙增大。上述形态改变在DAI后12h至24h达到高峰。PARP-1在正常对照组脑皮质、脑干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少量阳性表达。在DAI组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以胞核阳性表达为主,同时存在胞质阳性表达。DAI后30min时脑皮质及脑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12h达到高峰,24h开始下降,到7d时脑皮质阳性细胞数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脑干阳性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P-1在DAI后皮质与脑干呈明显规律性表达;其变化规律与皮质和脑干的结构变化呈同步性动态改变;PARP-1可能在DAI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弥漫性轴突损伤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FR基因和PARP-1基因对裸鼠Raji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的研究
20
作者 刘小丹 宋亮 +5 位作者 管恩本 潘华 吕振梅 刘建科 徐雷 宋爱琴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17-224,共8页
目的CHFR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促淋巴瘤细胞增殖,PARP-1基因参与其对淋巴瘤细胞增殖的调控,本研究旨在通过过表达CHFR基因及分别沉默CHFR、PARP-1基因,观察其对裸鼠移植瘤Raji细胞的影响,探讨CHFR基因和PARP-1基因... 目的CHFR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促淋巴瘤细胞增殖,PARP-1基因参与其对淋巴瘤细胞增殖的调控,本研究旨在通过过表达CHFR基因及分别沉默CHFR、PARP-1基因,观察其对裸鼠移植瘤Raji细胞的影响,探讨CHFR基因和PARP-1基因调控裸鼠Raji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机制。方法在非霍奇金B细胞裸鼠Burkitt淋巴瘤移植瘤Raji细胞中,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过表达CHFR基因,及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分别沉默CHFR、PARP-1基因,测定各组裸鼠移植瘤的肿瘤的大小及重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各组CHFR及PARP-1基因mRNA含量;应用MSP方法检测各组CHFR的甲基化状态;分别通过TUNEL试剂盒和免疫组化监测凋亡指数(AI)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5-Aza-dC组的裸鼠在非霍奇金B细胞Burkitt淋巴瘤移植瘤Raji细胞能增强CHFR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PARP-1基因mRNA的表达;在体内环境中,5-Aza-dC能够促进移植瘤Raji细胞的凋亡,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这些结果与shRNA-CHFR组结果相反,与shRNA-PARP-1组结果一致。而且实验中可见5-Aza-dC组的裸鼠移植瘤的CHFR基因发生去甲基化。结论CHFR基因低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增殖,PARP-1基因低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5-Aza-dC可以去甲基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RAJI细胞 CHFR基因 parp-1基因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