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A@BCZT/P(VDF-TrFE)压电薄膜的制备及改性
1
作者 李涓 许超群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由于具有低密度、柔性、低阻抗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相较于陶瓷压电材料,P(VDF-TrFE)薄膜的极化值小,压电常数也较低。为提高P(... 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由于具有低密度、柔性、低阻抗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相较于陶瓷压电材料,P(VDF-TrFE)薄膜的极化值小,压电常数也较低。为提高P(VDF-TrFE)的压电性能,需要采用有效途径来提高压电相β相的质量分数以及薄膜结晶度。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350℃下烧结获得处于MPB结构的0.4 Ba(Zr_(0.2)Ti_(0.8))O 30.6(Ba_(0.7)Ca_(0.3))TiO_(3)(BCZT)陶瓷颗粒,用盐酸多巴胺(PDA)对BCZT进行表面处理后以其为填料与P(VDF-TrFE)共混形成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PDA@BCZT与P(VDF-TrFE)基质的界面相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复合薄膜的结晶度和压电性能大幅提高。当加入质量分数(湿重)为5%的PDA@BCZT时,复合薄膜的结晶度由未添加时的47.60%提高到59.49%,压电系数(d_(33))由10.2 pC/N提高到19.9 pC/N。将添加质量分数(湿重)为5%的PDA@BCZT复合薄膜制成压电器件,用约5 N的力敲击薄膜器件可以产生20 V左右的电压并成功点亮发光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BCZT/p(vdf-trfe) 表面处理 结晶度 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P(VDF-TrFE)/PZT压电传感器及其在睡眠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骆懿 王东祥 +2 位作者 赵治栋 王金鹏 吴颖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2,共8页
针对日常睡眠监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P(VDF-TrFE)/锆钛酸铅(PZT)压电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P(VDF-TrFE)/PZT压电传感器的制作及封装流程。其次对其灵敏度,频率响应特性,瞬时响应和稳定性等进... 针对日常睡眠监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P(VDF-TrFE)/锆钛酸铅(PZT)压电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P(VDF-TrFE)/PZT压电传感器的制作及封装流程。其次对其灵敏度,频率响应特性,瞬时响应和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不仅具有良好的微观外貌形态,且相比于纯P(VDF-TrFE)压电传感器0.73 V/N的灵敏度,制备的含30%PZT的P(VDF-TrFE)/PZT压电传感器灵敏度是纯P(VDF-TrFE)压电传感器的2.5倍,达到了1.78 V/N。此外在低频下能够保持稳定压电输出且具备2 ms较快的响应时间。最后采用自制的P(VDF-TrFE)/PZT压电传感器测量人体心冲击信号,并通过支持向量机(SVM)训练睡眠分期模型实现了对睡眠质量的监测,四分类模型平均准确率达到72.5%,为可穿戴睡眠监测传感器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传感器 p(vdf-trfe) 高压静电纺丝 pZT 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CTFE)/DA@BTO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熊平 吴睿 +2 位作者 马超 徐建华 王桥梅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在高储能密度、高脉冲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钛酸钡(BTO)纳米颗粒掺杂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溶液,采用流延法制备P(VDF-CTFE)/BTO复合薄膜,探讨了不同BTO掺杂含量对复合薄膜微观... 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在高储能密度、高脉冲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钛酸钡(BTO)纳米颗粒掺杂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溶液,采用流延法制备P(VDF-CTFE)/BTO复合薄膜,探讨了不同BTO掺杂含量对复合薄膜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储能特性的影响;采用多巴胺(DA)改性BTO以提升BTO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改善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电气强度;同时利用薄膜层间“击穿阻碍效应”制备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以提升薄膜的储能特性。结果表明:使用DA改性BTO质量分数为10%的P(VDF-CTFE)/DA@BTO复合薄膜作为中间层、P(VDF-CTFE)作为外层制备的PV-BT-PV层叠式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介电常数达到10.44,最大电气强度为362.25kV/mm,在500kV/cm电场强度下的充放电效率达到8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 介电特性 储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VDF-TrFE)/ZnO/GR复合膜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骆懿 张家畅 +2 位作者 赵治栋 王金鹏 吴颖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52-135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TrFE)/ZnO/Graphene(以下简称GR)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的方法,并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并分析其X射线衍射(XRD)图谱。其次,将薄膜封装为三明治结构...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TrFE)/ZnO/Graphene(以下简称GR)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的方法,并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并分析其X射线衍射(XRD)图谱。其次,将薄膜封装为三明治结构的压电纳米发电机(PNG)并研究了其压电性能。结果表明,含10%ZnO、0.1%GR的P(VDF-TrFE)/ZnO/GR复合薄膜压电纳米发电机开路输出电压和短路输出电流峰值为12.6 V、7.88μA,约是纯P(VDF-TrFE)薄膜的2.7倍、3.1倍。在激振力大小3.5 N,频率为5 Hz的条件下P(VDF-TrFE)/ZnO/GR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最大瞬时输出功率为33.85μW,持续激振21 min后,LTC3588-1毫微功率能量收集电源可以稳定输出3.3 V电压1.5 s。P(VDF-TrFE)/ZnO/GR压电纳米发电机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具有成为自供电设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收集 p(vdf-trfe) 高压静电纺丝 石墨烯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法制备的P(VDF-TrFE)共聚物薄膜其光学和电学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禄 孟祥建 +4 位作者 高艳卿 黄志明 沈宏 孙璟兰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6-409,456,共5页
运用郎缪尔-布尔吉特法在聚酰亚胺衬底上制备聚偏氟乙烯及三氟乙烯(P(VDF-TrFE))共聚物薄膜.不同厚度薄膜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特性,取向为(110).运用波长范围为300-1300nm的椭圆偏振光谱仪对薄膜光学特性进行... 运用郎缪尔-布尔吉特法在聚酰亚胺衬底上制备聚偏氟乙烯及三氟乙烯(P(VDF-TrFE))共聚物薄膜.不同厚度薄膜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特性,取向为(110).运用波长范围为300-1300nm的椭圆偏振光谱仪对薄膜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运用Cauchy模型对不同角度(θ=75°和85°)测得的Ψ和Δ数据进行了拟合.获得了P(VDF-TrFE)薄膜的光学参数n,k,α以及薄膜的厚度.另外对薄膜的铁电性质的测量,其剩余极化达到了6.3μC/cm^2,矫顽电场为100MV/cm.介电测量得到了薄膜两个明显的相变,铁电-介电相变以及β弛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技术 p(vdf-trfe)薄膜 椭圆偏振光谱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方式对P(VDF-co-TrFE)压电、介电及铁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卫民 曹从军 +2 位作者 邢俊红 陈源清 刘芸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了铁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co-TrFE))厚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DSC)确定了聚合物晶型,并用偏光显微镜(POM)比较了不同热处理后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在此基础上,用热极化方式处理了P(VDF-co-Tr... 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了铁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co-TrFE))厚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DSC)确定了聚合物晶型,并用偏光显微镜(POM)比较了不同热处理后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在此基础上,用热极化方式处理了P(VDF-co-TrFE),使该材料的压电系数(d33)提高到-22 pC/N,并比较了不同极化电场下三种热处理聚合物的压电性能。然后用介电测试系统表征了退火处理后不同d33P(VDF-co-TrFE)样品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高压电性会降低此类材料的介电常数。最后通过铁电测试系统解释了P(VDF-co-TrFE)偶极子转向对材料极化强度的影响,阐明了其压电性的来源和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物理方式改善聚合物的结晶性能,可提高材料剩余极化强度,并可获得高压电性能聚合物厚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co-trfe) 晶态结构 压电 介电 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电致伸缩共聚物P(VDF-TrFE)超声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国世上 李伟平 +1 位作者 孙成亮 赵兴中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1-244,223,共5页
设计制作了以电子辐照的共聚物P(VDF TrFE)为工作单元的巨电致伸缩超声传感器 ,通过去耦合电路的保护 ,测试了不同偏置电压下近场和远场的响应频率和带宽 ,分析了诱导压电常数随外电场的变化 ,合理的解释了正负偏压下的波形翻转现象。... 设计制作了以电子辐照的共聚物P(VDF TrFE)为工作单元的巨电致伸缩超声传感器 ,通过去耦合电路的保护 ,测试了不同偏置电压下近场和远场的响应频率和带宽 ,分析了诱导压电常数随外电场的变化 ,合理的解释了正负偏压下的波形翻转现象。这样就把电子辐照P(VDF TrFE)共聚物材料的应用频率范围提高到超声领域 ,为进一步研制相关巨电致伸缩超声传感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共聚物p(vdf-trfe) 超声传感器 巨电致伸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TRFE)/石墨烯(GR)薄膜的柔性复合压电纳米发电机 被引量:5
8
作者 骆懿 廖家明 +1 位作者 于洋 吴颖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VDF-TRFE)/石墨烯(Graphene,以下简称GR)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的方法并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复合薄膜为功能层设计并制备了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使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纤维薄膜表面的微... 提出了一种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VDF-TRFE)/石墨烯(Graphene,以下简称GR)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的方法并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复合薄膜为功能层设计并制备了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使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纤维薄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其次,对各纳米发电机样品进行了压电响应对比实验,含0.2%石墨烯的P(VDF-TRFE)/GR纳米发电机的开路输出电压、短路输出电流峰值分别为12.3 V、1.41 μA,比纯P(VDF-TRFE)样品分别增加了大约2.0倍、2.2倍。此外,通过理论分析和周期激振测试探究了纳米发电机电响应输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证实在激振器驱动信号150 mV^300 mV振幅、10 Hz^30 Hz频率的范围内,其开路输出电压随着其振幅和振动频率增大而增大,电容充电效率随其振幅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收集 p(vdf-trfe) 静电纺丝 石墨烯 纳米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型PZT/P[VDF(77)-TrFE(23)]铁电复合物的非线性介电系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兴元 陈王丽华 蔡忠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用自建的非线性介电测试装置测得了0 - 3 型PZT/P[VDF(77) - TrFE(23)] 铁电复合物厚片在不同场强和温度下的线性和非线性介电系数。对于PZT 体积含量Φ> 0 .3 的复合物,介电系数ε1 随测试场强的... 用自建的非线性介电测试装置测得了0 - 3 型PZT/P[VDF(77) - TrFE(23)] 铁电复合物厚片在不同场强和温度下的线性和非线性介电系数。对于PZT 体积含量Φ> 0 .3 的复合物,介电系数ε1 随测试场强的升高显著增大。在Φ< 0 .1 时,可用Maxwell- Garnett 方程拟合实验结果。Bruggeman 方程适合于低电场( < 1 MV/m ) 下复合物介电系数的预测。随着退极化场系数Lz 的改变,用Yamada 模型可拟合不同场强下复合物介电系数随Φ的变化关系。ε1 的温度依赖性显示了明显的热滞后效应。Φ值增大导致升温过程的居里温度Tc 降低。Φ< 0 .3 时,三阶非线性介电系数ε3 随测试场强的升高而减小,而Φ> 0 .4 试样的ε3 在6MV/m 场强下出现极小值。高Φ值的复合物具有较大的ε3 。高PZT 含量的复合物在相变区出现较大的ε3值。ε3 温度谱同样显示了与ε1 类似的表观热滞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 铁电复合物 非线性介电 压电 热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支撑P(VDF-TrFE)红外探测器(英文)
10
作者 田莉 孙璟兰 +2 位作者 王建禄 孟祥建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4-657,共4页
制备了具有自支撑绝热结构的Al/P(VDF-TrFE)/NiCr红外探测器单元,其中NiCr半透明膜作为探测器的上电极和吸收层.实验结果表明:P(VDF-TrFE)薄膜具有很好的铁电性和热释电性,其铁电剩余极化强度和热释电系数分别为7.1μC/cm^2和27μC/m^2K... 制备了具有自支撑绝热结构的Al/P(VDF-TrFE)/NiCr红外探测器单元,其中NiCr半透明膜作为探测器的上电极和吸收层.实验结果表明:P(VDF-TrFE)薄膜具有很好的铁电性和热释电性,其铁电剩余极化强度和热释电系数分别为7.1μC/cm^2和27μC/m^2K;探测器单元在10 Hz工作频率下对黑体温度500 K的辐射源的电压响应率和探测率分别为1500 V/W和5×10~7 cmHz^(1/2)W^(-1);通过对电压响应率随频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探测器单位面积的热导和吸收率分别为2.5×10^(-3) W/cm^2K和0.1;利用P(VDF-TrFE)探测器单元可对目标物体实现热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rfe)薄膜 电压响应率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P(VDF-TrFE)/BaTiO_(3)压电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1
作者 骆懿 孙玥 +2 位作者 赵治栋 王金鹏 吴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979,共9页
为了探究压电纳米发电机在给电子设备供电领域的应用潜力,提出一种在湿度变化的条件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钛酸钡(BaTiO_(3))复合纳米压电薄膜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压电薄膜进行表征... 为了探究压电纳米发电机在给电子设备供电领域的应用潜力,提出一种在湿度变化的条件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钛酸钡(BaTiO_(3))复合纳米压电薄膜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压电薄膜进行表征,并以薄膜为基材制备纳米发电机,利用激振设备对其压电性能进行评估。激振实验表明,当纺丝环境相对湿度为65%时,由P(VDF-TrFE)质量分数为10%、BaTiO_(3)质量分数为1%的纺丝液制备的复合薄膜纳米发电机的压电响应输出最高,相较纯P(VDF-TrFE)提高了约2.0倍。实验表明,该纳米发电机可从日常运动中收集能量并为单片机供电,因此其在给低功耗电子设备供电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vdf-trfe) 纳米发电机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铁电共聚物P(VDF-TrFE)铁电极化反转机理的STM研究
12
作者 李杰 徐敬 祝生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用一种改装了的STM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聚偏氟乙烯(PVDF)的共聚物P(VDF-TrFE)的铁电畴。这一技术我们称之为“局域压电性”探测技术。通过测量有机铁电共聚物P(VDF-TrFE)样品的表面振动,我们可以... 本文用一种改装了的STM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聚偏氟乙烯(PVDF)的共聚物P(VDF-TrFE)的铁电畴。这一技术我们称之为“局域压电性”探测技术。通过测量有机铁电共聚物P(VDF-TrFE)样品的表面振动,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正、负和非振动畴,并记录下极化反转过程中畴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可以用一个“非平衡的四阱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共聚物 有机 铁电共聚物 极化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广义 蔡凡一 +1 位作者 郑建明 徐春叶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通过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和柔性电极的结合,设计制作了一种针对医疗和服饰等领域应用的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通过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和柔性电极的结合,设计制作了一种针对医疗和服饰等领域应用的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分别对P(VDF-TrFE)纳米纤维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自制的测试系统获得了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β相结晶含量,其中P(VDF-TrFE)(n(VDF)/n(TrFE)=77/23)纳米纤维的β相结晶含量达到了51.3%,同时这种纳米纤维薄膜具有柔软、透气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基于电纺纳米纤维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P(VDF-TrFE)(n(VDF)/n(TrFE)=77/23)压力传感器具有最高为60.5mV/N的灵敏度,接近于其塑性薄膜传感器,但塑性薄膜传感器的柔软性和透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rfe) 纳米纤维 压电材料 柔性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静电纺丝制备P(VDF-TrFE)压电纤维 被引量:2
14
作者 穆迪 郭明森 邢晓红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5-669,共5页
采用近场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TrFE)(聚偏氟乙烯PVDF和三氟乙烯TrFE的共聚物)压电纤维,研究了不同的电纺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静电纺丝法的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特征有决定性影响。其中,P(VDF-TrFE)电纺溶液... 采用近场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TrFE)(聚偏氟乙烯PVDF和三氟乙烯TrFE的共聚物)压电纤维,研究了不同的电纺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静电纺丝法的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特征有决定性影响。其中,P(VDF-TrFE)电纺溶液的质量浓度对纤维的形成起决定性因素,当P(VDF-TrFE)电纺溶液质量比小于12%时,液滴下落过程中溶液中的溶剂挥发速度不够,导致电纺工作时溶液沉积到衬底前无法呈纤维状;在合适的驱动电压范围内,施加的电压越大,纤维直径越细;同样,采集器的移动速度越快,纤维的直径越细;电纺获得的P(VDF-TrFE)纤维直径可达(0.7~12)μm。此外,根据P(VDF-TrFE)自身的压电特性,给以纤维一定的弯曲形变,测试了电纺丝法制备的P(VDF-TrFE)纤维是否产生极化。实验结果表明,原位制备的纤维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压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静电纺丝 p(vdf-trfe) 压电纤维 铁电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辐照及再结晶P(VDF-TrFE)共聚薄膜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丽敏 李伟平 诸跃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9-1003,共5页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聚偏氟乙烯与聚三氟乙烯共聚薄膜[P(VDF0.80-TrFE0.20)]的电子辐照和再结晶处理过程中分子链构型变化和化学变化,为深入探讨辐照的改性机理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辐照后薄膜分子链全反构型百分含量随吸...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聚偏氟乙烯与聚三氟乙烯共聚薄膜[P(VDF0.80-TrFE0.20)]的电子辐照和再结晶处理过程中分子链构型变化和化学变化,为深入探讨辐照的改性机理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辐照后薄膜分子链全反构型百分含量随吸收剂量增大而迅速减少,TG构型和T3G构型百分含量显著增多.而当吸收达一定剂量时,三种构型相对含量基本不再变化,表明高剂量辐照时样品极性回升不依赖分子链构型中全反型的含量的增多,而是和高交联度的边界效应有关.再结晶过程中分子链构型变化恰好和辐照效应产生的变化相反,并且形成了更加稳定的C"C共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rfe)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电子辐照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u_3Ti_4O_(12)/P(VDF-TrFE)复合材料的制备和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新苗 倪磊 +1 位作者 段理 苏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99,共6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微米级CaCu_3Ti_4O_(12)(CCTO)粉体,将CCTO粉体作为填料与P(VDF-TrFE)(摩尔比为70/30)共聚物进行热压复合,主要研究了热压温度和CCTO填料含量对CCTO/P(VDF-TrFE)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CCTO/P(VDF-TrFE)复...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微米级CaCu_3Ti_4O_(12)(CCTO)粉体,将CCTO粉体作为填料与P(VDF-TrFE)(摩尔比为70/30)共聚物进行热压复合,主要研究了热压温度和CCTO填料含量对CCTO/P(VDF-TrFE)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CCTO/P(VDF-TrFE)复合材料中CCTO粉体较均匀地分散于P(VDF-TrFE)共聚物中,形成0-3型复合。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P(VDF-TrFE)基体对CCTO陶瓷颗粒的包覆性增强,结合更紧密。随着CCTO体积分数的增加,CCTO/P(VDF-TrFE)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有所增大,主要分别源于界面极化和填料自身较高的介电损耗。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CCTO添料与P(VDFTrFE)共聚物结合更紧密,界面缺陷减少,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逐渐增大。而其介电损耗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随热压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当CCTO体积分数为50%、热压温度为140℃时,CCTO/P(VDF-TrFE)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最优。不同的复合材料介电理论模型对比表明,Yamada模型与实验数值重合度最高,可有效地预测CCTO/P(VDF-TrFE)复合材料的介电增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O/p(vdf-trfe)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热压温度 Yamad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P(VDF-TrFE)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道坤 苏丹 +2 位作者 王春喜 李晓天 占必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278,共5页
以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和聚(偏氟乙烯-三氯乙烯)(P(VDF-TrFE))共聚物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PZT/P(VDF-TrFE)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精密阻抗测试仪和拉力试验机对纤维膜的形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和聚(偏氟乙烯-三氯乙烯)(P(VDF-TrFE))共聚物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PZT/P(VDF-TrFE)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精密阻抗测试仪和拉力试验机对纤维膜的形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当地提升PZT的质量分数能有效提升纤维膜中纤维丝的均匀性。当PZT质量分数为4%时,纤维丝的均匀性最佳;静电纺丝方法能够得到低介电常数的PZT/P(VDF-TrFE)纤维膜,并且通过调节PZT的质量分数,可以保证纤维膜的介电常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PZT颗粒的加入能够有效调节PZT/P(VDFTrFE)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PZT质量分数为4%时,纤维膜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p(vdf-trfe)纤维膜 静电纺丝 形貌 电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铁电纳米片诱导的P(VDF-TrFE)取向生长(英文)
18
作者 刘金 麦江泉 +9 位作者 李诗 任召辉 李铭 武梦娇 吴勇军 路新慧 李翔 田鹤 王宗荣 韩高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1-1266,共6页
半结晶的铁电聚合物在柔性电子器件中极具应用前景,控制晶相生长对其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引入少量(0.2%)单晶单畴的PbTiO_3纳米片对P(VDF-TrFE)(简称PVTF)铁电薄膜的生长进行有效调节,获得了高度取向的铁电薄膜且铁电性能得到了... 半结晶的铁电聚合物在柔性电子器件中极具应用前景,控制晶相生长对其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引入少量(0.2%)单晶单畴的PbTiO_3纳米片对P(VDF-TrFE)(简称PVTF)铁电薄膜的生长进行有效调节,获得了高度取向的铁电薄膜且铁电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PbTiO_3纳米片铁电极化对PVTF极性分子的诱导作用可能是薄膜取向生长与性能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rfe) pBTIO3 纳米片 取向生长 铁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极化层引起P(VDF-TrFE)电容器的电容-电压的不对称(英文)
19
作者 刘伯路 田博博 +6 位作者 赵晓林 王建禄 孙硕 沈宏 孙璟兰 孟祥建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通过研究Au/P(VDF-TrFE)/Al电容器的变温(200 K到310 K)电容-电压曲线,室温下观察到两个极化方向下的电容不对称,这个现象可以应用于非挥发性存储器.电容不对称程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小,当温度低于230 K,电容不对称现象消失.P(VDF-TrFE... 通过研究Au/P(VDF-TrFE)/Al电容器的变温(200 K到310 K)电容-电压曲线,室温下观察到两个极化方向下的电容不对称,这个现象可以应用于非挥发性存储器.电容不对称程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小,当温度低于230 K,电容不对称现象消失.P(VDF-TrFE)与Al电极之间的界面极化层可以解释观察到的电容不对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rfe) 电容器 存储 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N-PT/P(VDF-TrF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
20
作者 孟佳 罗文博 +4 位作者 吴传贵 孙翔宇 张平 俞玉澄 帅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48-7051,共4页
以铌铁矿预产物法合成的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陶瓷粉体和聚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在ITO衬底上制备了不同质量配比的PMN-PT/P(VDF-TrFE)复合厚膜。采用XRD及SEM分别分析了PMN-PT粉体的物相结构和复合... 以铌铁矿预产物法合成的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陶瓷粉体和聚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在ITO衬底上制备了不同质量配比的PMN-PT/P(VDF-TrFE)复合厚膜。采用XRD及SEM分别分析了PMN-PT粉体的物相结构和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通过测试复合材料的介电-温度曲线,计算出加载在陶瓷相上的极化分压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优化的极化温度。与常规的分步极化相比,探讨了在优化极化条件下陶瓷相含量对复合材料热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化温度为110℃,PMN-PT质量分数为55%时,得到了热释电系数为58.6μC/(m2·K)的热释电复合厚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pT/p(vdf-trfe) 0-3 型复合材料 极化温度 热释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