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轴压下的自燃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永亮 吴晋东 +2 位作者 李敏杰 张健 王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为了探究采空区破碎煤在应力状态下的氧化自燃特性,方法采用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参数测定装置,研究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不同轴压状态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破碎煤在氧化过程的耗氧速率、特征温度点、气体生成和表观活化能等特征参数... 目的为了探究采空区破碎煤在应力状态下的氧化自燃特性,方法采用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参数测定装置,研究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不同轴压状态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破碎煤在氧化过程的耗氧速率、特征温度点、气体生成和表观活化能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轴压会增强煤的自燃特性,具体表现为耗氧速率增加,CO和C_(2)H_(4)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氧化特征温度点前移,表观活化能减小;轴压为0,4 MPa时,预氧化温度70℃煤样的氧化特性最强,轴压为8 MPa时,预氧化温度升高导致煤样的氧化特性降低;结合耗氧速率、指标气体和表观活化能的变化,表明预氧化温度70℃的煤自燃倾向性更高,更易复燃。结论(1)不同预氧化温度煤样的自燃特性在轴压的影响下表现一致:轴压会增强煤的氧化特性,更容易到达快速氧化阶段。(2)不同轴压下预氧化温度对煤样的自燃特性影响存在差异:预氧化温度升高反而会降低煤样的氧化特性,表明在高轴压影响下煤体预氧化温度越高,其氧化特性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压 耗氧速率 特征温度点 指标气体 表观活化能 自燃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石莉 鲍红光 +6 位作者 徐亚杰 斯妍娜 王晓亮 孙凡 潘笑笑 徐晨婕 程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诊断明确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依据接受治疗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盲探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盲探组)及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超声引导组),分别于盲探或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诊断明确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依据接受治疗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盲探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盲探组)及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超声引导组),分别于盲探或超声引导下于治疗位点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15ml。评价治疗效果、记录实验期间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及48hSBP和HR,计算心肌氧耗指数(SBP×HR)。结果与盲探组比较,超声引导组心绞痛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计分及治疗后24h心肌耗氧指数明显降低;且超声引导组明显低于盲探组(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难治性心绞痛治疗效果满意,且应用超声引导治疗效果更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难治性心绞痛 治疗效果 心肌耗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花宁心冲剂对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俊华 程朝辉 +2 位作者 杨文忠 李冰 崔新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 :观察芪归花宁心冲剂 (QNG黄芪 ,当归 ,红花等 )对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 :用电磁流量计分别测量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 ,用载波放大器测定左室内压 ,用血氧分析仪测量血氧含量。结果 :芪归花宁心冲剂可增加心输出量... 目的 :观察芪归花宁心冲剂 (QNG黄芪 ,当归 ,红花等 )对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 :用电磁流量计分别测量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 ,用载波放大器测定左室内压 ,用血氧分析仪测量血氧含量。结果 :芪归花宁心冲剂可增加心输出量 (CO)、冠脉血流量 ,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总外周阻力及冠脉阻力 ,且使心肌耗氧指数下降。结论 :芪归花宁心冲剂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冠脉阻力 ,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花宁心冲剂 血流动力学 耗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传感技术在板栗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能阜 赵光武 钟泰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探讨氧传感技术在板栗种子活力快速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集板栗‘浙早1号’‘浙早2号’各5个母株的种子材料,通过老化处理0、24、48 h,分别获得各品种3个活力梯度的15份种子样品,然后进行氧传感测定以及室内标准发... 【目的】探讨氧传感技术在板栗种子活力快速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集板栗‘浙早1号’‘浙早2号’各5个母株的种子材料,通过老化处理0、24、48 h,分别获得各品种3个活力梯度的15份种子样品,然后进行氧传感测定以及室内标准发芽和田间出苗比较试验。【结果】经老化处理后,板栗种子活力开始下降,老化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相关分析表明,氧气消耗指数(O_(CI))、氧气消耗速率(OCR)与‘浙早1号’板栗种子的标准发芽率、杭州及温州田间出苗率均呈显著相关,O_(CI)、理论萌发时间(TGT)与‘浙早2号’板栗种子的3个发芽指标均呈显著相关。【结论】O_(CI)是评价2个板栗品种种子活力的最佳指标,并在贮藏种子的活力检测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种子活力 氧传感技术 氧气消耗指数(o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222麻醉对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雪娜 冯广朋 +2 位作者 王海华 刘鉴毅 庄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3期10-16,共7页
MS-222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鱼类麻醉剂,本研究探讨了MS-222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明MS-222麻醉剂在西伯利亚鲟苗种运输和生产操作中的适宜浓度,设置10、20、30、40、50 mg/L 5个麻醉组与... MS-222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鱼类麻醉剂,本研究探讨了MS-222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明MS-222麻醉剂在西伯利亚鲟苗种运输和生产操作中的适宜浓度,设置10、20、30、40、50 mg/L 5个麻醉组与1个对照组,测定体质量为(1.18±0.49)g的西伯利亚鲟稚鱼的耗氧率;设置80、100、120、140、160 mg/L 5个麻醉组与1个对照组,测定体质量为(49.4±10.1)g的西伯利亚鲟幼鱼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MS-222能显著降低西伯利亚鲟稚鱼的耗氧率(P<0.05)。随着MS-222浓度升高,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缓慢下降,但在浓度为10~50 mg/L范围内,耗氧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MS-222作用下,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清镁和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着MS-222浓度的增大而相应升高。麻醉后血液中白蛋白(ALB)浓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麻醉组的总胆红素(TBIL)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40 mg/L麻醉组TBI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MS-222麻醉剂可用于西伯利亚鲟苗种运输,通过降低稚鱼耗氧率而延长运输时间并增加运输量。80~120 mg/L的MS-222麻醉浓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生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为MS-222在西伯利亚鲟苗种运输、养殖生产和实验操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耗氧率 血液生化指标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马口鱼幼鱼耗氧率、窒息点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凯 王伟瑜 +6 位作者 赵丽悦 熊洛梅 梅叶涵 黄可欣 刘芳玲 于瑾 郑善坚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探讨不同养殖环境下2种规格的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和抗氧化指标,测定20、24、28℃3个温度梯度下2种规格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以及正常溶解氧与低氧环境下的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 为探讨不同养殖环境下2种规格的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和抗氧化指标,测定20、24、28℃3个温度梯度下2种规格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以及正常溶解氧与低氧环境下的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小规格(1.22±0.31)g幼鱼20℃水温时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分别为(0.185±0.057)mg/(g·h)和(1.149±0.110)mg/L,显著低于24℃和28℃时的耗氧率和窒息点(P<0.05),24℃时(1.22±0.31)g幼鱼的窒息点显著高于28℃时的窒息点(P<0.05),但耗氧率无显著差异(P>0.05);大规格(4.91±0.55)g幼鱼在3个温度梯度下的耗氧率表现为24℃>28℃>20℃,而窒息点为28℃>24℃>20℃;水温28℃条件下,2种规格幼鱼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低氧胁迫下,马口鱼幼鱼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4.91±0.55)g马口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高于(1.22±0.31)g幼鱼(P<0.05)。试验结果表明,(1.22±0.31)g马口鱼幼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于(4.91±0.55)g马口鱼幼鱼,在低氧胁迫和温度胁迫下更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胁迫 耗氧率 窒息点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对鲤幼鱼内脏器官指数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秀明 付世建 张耀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66,共8页
为了考察不同饥饿时间对鲤幼鱼内脏器官指数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35尾实验鱼[体质量(21.34±0.42)g,体长(9.39±0.08)cm]随机平均分成5组,即:对照组(S0)、1周(S1)、2周(S2)、4周(S4)和8周(S8... 为了考察不同饥饿时间对鲤幼鱼内脏器官指数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35尾实验鱼[体质量(21.34±0.42)g,体长(9.39±0.08)cm]随机平均分成5组,即:对照组(S0)、1周(S1)、2周(S2)、4周(S4)和8周(S8)饥饿组,相应时间的饥饿处理后测定各实验组鱼体内脏器官指数及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结果发现:除了体长以外,鲤幼鱼体质量、空壳湿重、内脏团湿重、肝脏湿重、消化道湿重、心脏湿重和鳃湿重等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S2、S4和S8组的幼鱼空壳指数显著高于S0和S1组(P<0.001)。S2、S4和S8组的幼鱼内脏团指数和肝脏指数都显著低于S0和S1组(P<0.001)。S1组幼鱼消化道指数显著低于S0组,但显著高于S2、S4和S8组(P<0.001)。心脏指数和鳃指数在所有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S1组幼鱼运动前代谢率显著低于S0组(P<0.001),但显著高于S2、S4和S8组(P<0.001)。S1组幼鱼运动代谢峰值和代谢率增量与S1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S0、S4和S8组(P<0.001,P=0.003)。各组间幼鱼代谢峰值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个饥饿组幼鱼运动代谢峰值比率都显著高于S0组(P=0.002)。S1组的幼鱼EPOC与S0和S2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S4和S8组(P=0.043)。综上所述:(1)鲤幼鱼各个组织器官对饥饿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这可能与其执行的生理功能差异有关;(2)短期饥饿胁迫提升了鲤幼鱼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这可能有利于其摄食和逃逸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其生存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内脏器官指数 运动后过量耗氧 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熔池富氧炼铜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旦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9,31,共6页
对"白银炼铜法"的空气熔炼、富氧熔炼和富氧自热熔炼三个发展阶段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鼓风强度一定时,随着使用氧气量的增加,鼓风富氧浓度的升高,床能力升高,熔炼自热程度升高;熔炼床能力随熔池鼓风强度和热强度... 对"白银炼铜法"的空气熔炼、富氧熔炼和富氧自热熔炼三个发展阶段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鼓风强度一定时,随着使用氧气量的增加,鼓风富氧浓度的升高,床能力升高,熔炼自热程度升高;熔炼床能力随熔池鼓风强度和热强度升高而升高;氧料比随冰铜品位的升高而上升;富氧自热熔炼的节能效果最好。"白银炼铜法"的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当今国际炼铜技术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炼铜法 富氧熔炼 自热熔炼 能耗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麻醉下脑氧供需平衡及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辜梦月 陈妍 +1 位作者 杨纯勇 鲁开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脑氧供需平衡和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范围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肝胆外科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丙泊酚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共6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时采集患者从入手术室至手...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脑氧供需平衡和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范围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肝胆外科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丙泊酚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共6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时采集患者从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期间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局部脑组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tissu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index,THI)来评价脑氧供需平衡,并采集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脏指数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然后分别通过计算rSO_(2)与MAP的pearson相关系数得到脑血氧测定指数(cerebral oximetry index,COx)、计算THI与MAP的pearson相关系数得到脑总血红蛋白反应指数(total hemoglobin reactivity index,THx)。根据COx和THx设立每位患者CA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监测数据和血气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分别筛选出rSO_(2)、THI以及由COx和THx所界定的CA范围上下限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剔除混杂因素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SO_(2)的影响因素包括手术时长、总血红蛋白浓度(P<0.05);THI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P<0.05);通过COx获得的CA范围上下限的影响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史、术中MAP、PaO_(2)(P<0.05);通过THx获得的CA范围上下限的影响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史、术中MAP(P<0.05)。结论在丙泊酚麻醉下,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长、总血红蛋白浓度;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病史、术中MAP、Pa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氧供需平衡 脑血流自动调节 脑氧饱和度 脑血氧测定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煤低温氧化特性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荣芳 郭志国 +1 位作者 张俊 赵宇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498-504,共7页
为了探究氧化煤的低温氧化特性及演变规律,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对平煤八矿煤样分别预氧化至60℃、90℃、120℃、150℃、180℃、210℃时通入N_(2)绝氧降温形成的氧化煤,进行低温氧化程序升温实验;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灭火条件下形成的氧... 为了探究氧化煤的低温氧化特性及演变规律,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对平煤八矿煤样分别预氧化至60℃、90℃、120℃、150℃、180℃、210℃时通入N_(2)绝氧降温形成的氧化煤,进行低温氧化程序升温实验;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灭火条件下形成的氧化煤低温氧化行为特征,对煤样预氧化至120℃时,通入3种不同体积分数N_(2)灭火后形成的氧化煤,开展低温氧化程序升温测试,测定这两类氧化煤低温氧化过程耗氧速率、标志性气体(CO、CO_(2))产生率以及放热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氧化煤的耗氧速率、标志性气体产生率和放热强度均小于原煤;预氧化至90℃煤样的自燃特性参数更接近原煤,说明预氧化至临界温度的煤更易发生复燃;而预氧化至120℃时通入N_(2)的体积分数越高,这类氧化煤的自燃特征参数越接近原煤,说明通入N_(2)体积分数越高的煤复燃能力越强。因此,开采近距离煤层群、复采工作面以及启封火区等区域的煤体时,应防范其发生复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煤 复燃行为 耗氧速率 标志性气体 放热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