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ly-efficient and au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aHCO_3 into formate by in situ hydrogen from water splitting with metal/metal oxide redox cycle 被引量:1
1
作者 Guodong Yao Jia Duo +4 位作者 Binbin Jin Heng Zhong Lingyun Lyu Zhuang Ma Fangming Ji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881-890,共10页
The Earth’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reatened by the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level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mbalance of COdue to the rapid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sl... The Earth’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reatened by the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level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mbalance of COdue to the rapid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slow absorption and conversion of COby nature. One of the efficient methods for reconstructing the balance of COshould involve the rapid conversion of COinto fuels and chemicals.The hydrogenation of COwith gaseous hydrogen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commercially feasible synthetic route, however, the supply of safe and economical hydrogen sources 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up-scaling application. Direct utilization of hydrogen from dissociation of water, the most abundant, cheap and clean hydrogen resource, for the reduction of COwould b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pproaches for COutiliz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highly efficient reduction of COor NaHCO, a representative compound of CO, into formic acid/formate by in situ hydrogen from water dissociation with a metal/metal oxide redox cycle under mild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reduction FORMATE Water splitting Metal/metal oxide cycle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铁循环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1
2
作者 胡敏 李芳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3-698,共16页
铁是土壤中重要的高活性高丰度元素。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铁还原与亚铁氧化两个过程,需要微生物提供基本驱动力,已经成为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的国际热点。铁循环控制着土壤有机物矿化、反硝化、甲烷产生、重金属固定等环境过程,是连... 铁是土壤中重要的高活性高丰度元素。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铁还原与亚铁氧化两个过程,需要微生物提供基本驱动力,已经成为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的国际热点。铁循环控制着土壤有机物矿化、反硝化、甲烷产生、重金属固定等环境过程,是连结土壤养分循环与污染物转化的纽带。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综述了微生物作用下的铁还原、亚铁氧化过程及其主要微生物类群,重点论述了厌氧条件铁还原与亚铁氧化的环境效应及其地球化学机理,以及铁还原与亚铁氧化两个过程的协调及其调控因子。本文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球表层的关键环境过程与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氧化 铁还原 土壤 环境意义 铁循环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褐土中铁氧化物的厌氧还原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丽蓉 王旭刚 +3 位作者 郭大勇 王利朋 刘素云 郭永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异化铁还原是厌氧环境中有机物降解的重要微生物过程,不仅影响Cr、U等无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还与CH4、N2O、H2S等温室气体的释放关系密切。本文选择7个旱作褐土样品,采用泥浆厌氧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旱作褐土中氧化铁的厌氧还原特... 异化铁还原是厌氧环境中有机物降解的重要微生物过程,不仅影响Cr、U等无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还与CH4、N2O、H2S等温室气体的释放关系密切。本文选择7个旱作褐土样品,采用泥浆厌氧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旱作褐土中氧化铁的厌氧还原特征,结果表明旱作褐土在淹水条件下可以发生铁氧化物的异化还原,其还原潜势介于4.47~5.95 mg g-1之间,还原速率常数介于0.15~0.27 d-1之间。褐土中部分晶态铁氧化物可在这一过程中被还原,游离铁的平均还原率为41.95%。经过40 d厌氧培养后,99.26%的NO-3和88.82%的SO24-被还原。还原过程的速率常数k、Vmax、Tmax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加,还原潜势与土壤SO2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褐土 铁氧化物 厌氧还原 氮硫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银电极上SERS活性的研究电位范围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受忠 高劲松 +1 位作者 李春增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电极表面的粗糙化处理是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研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氧化还原循环(ORC)粗糙电极的方法,分析其SERS活性稳定电位区间与ORC还原电位之间的关系,发现高活性的SERS位皆处于亚稳状态,易随电极... 电极表面的粗糙化处理是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研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氧化还原循环(ORC)粗糙电极的方法,分析其SERS活性稳定电位区间与ORC还原电位之间的关系,发现高活性的SERS位皆处于亚稳状态,易随电极电位越近零电荷电位(PZC)而发生表面原子重排,以至失去活性.引入强吸附物种,可以使特殊ORC得到的SERS活性在PZC以正电位区稳定存在,并可在PZC以负电位得到常规ORC处理的电极表面上的水的SERS信号,大大拓宽了可进行SERS研究的电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循环 银电极 SERS 活性位 电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稳定剂TAI在银上的吸附 被引量:1
5
作者 黎源 孙健 +2 位作者 龚斌 张大德 黄德音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2,共6页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方法研究 4 羟基 6 甲基 1 ,3,3a,7 四氮茚(TAI)在金属银上的吸附 .实验表明TAI分子是通过分子上的N原子以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在银电极上 .电极处理的氧化 还原循环次数并不影响振动频率 。
关键词 感光乳剂 稳定剂 银电极 吸附 4-羟基-6-甲基-1 3 3a 7-四氮茚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氧化-还原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