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指纹图谱、量值传递及化学计量学的薏苡竹叶散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野谌 邱智东 +3 位作者 张衍旭 王俪颖 王茂旭 董雪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36,共15页
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外部质量控制,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内部质量影响因素,通过量值传递规律确定制备工艺稳定性,全面完善薏苡竹叶散(YZP)质量评价系统。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绘制15批YZP指纹图... 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外部质量控制,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内部质量影响因素,通过量值传递规律确定制备工艺稳定性,全面完善薏苡竹叶散(YZP)质量评价系统。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绘制15批YZP指纹图谱并评价相似度;选择Origin 2019b 64Bit进行聚类分析(CA),利用SIMCA 14.1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获得导致质量差异的主要成分;测定15批淡竹叶药材和YZP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的含量,探究样品制备过程中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表明,15批YZP指纹图谱得到21个共有峰,指认了6种成分,分别为9号峰(异荭草苷)、10号峰(荭草苷)、13号峰(牡荆素)、14号峰(异牡荆素)、15号峰(连翘酯苷A)和20号峰(连翘苷),相似度在0.956~0.995之间,符合相关规定;CA结果显示,15批YZP被分为两类,PCA共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2.4%,OPLS-DA得出10个贡献率较大成分,包括已指认出的9号峰(异荭草苷)、13号峰(牡荆素)和20号峰(连翘苷),有利于进一步质量评价;15批淡竹叶饮片中荭草苷、异荭草苷的质量分数为0.2156%~0.9923%、0.530%~2.052%,15批YZP中荭草苷、异荭草苷的质量分数为0.022%~0.112%、0.065%~0.312%,饮片-YZP中荭草苷、异荭草苷转移率为78.41%~119.54%、74.57%~127.96%,转移率皆在平均值±30%范围内,未出现离散值,说明制备工艺较稳定。本文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有效控制YZP外部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学确定了影响质量的内部因素,转移率稳定确定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为YZP全面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竹叶散 量值传递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荭草苷 异荭草苷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荭草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付晓春 王敏伟 +1 位作者 李少鹏 李艳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荭草苷 (orientin)对缺氧 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 复氧损伤 +荭草苷 (3、10、30 μmol·... 目的探讨荭草苷 (orientin)对缺氧 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 复氧损伤 +荭草苷 (3、10、30 μmol·L-1)组、缺氧 复氧损伤 +verapamil(5 μmol·L-1)组。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活力 ,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MTT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改变并测定LDH含量变化 ,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荭草苷可显著提高缺氧 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SOD的活性及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 ,并能显著抑制LDH的活性、MDA的生成以及细胞内钙浓度。结论荭草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 复氧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苷 心肌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乳酸脱氢酶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荭草苷对离体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付晓春 李少鹏 王敏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研究荭草苷对离体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浴槽实验方法,在内皮完整的动脉环中预先给予NG-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吲哚美辛、普萘洛尔、四乙胺和观察荭草苷对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并观... 目的:研究荭草苷对离体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浴槽实验方法,在内皮完整的动脉环中预先给予NG-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吲哚美辛、普萘洛尔、四乙胺和观察荭草苷对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并观察其对内皮细胞产生NO及对主动脉内cAMP及cGMP含量的影响。对于去内皮的血管条观察不同浓度荭草苷对去甲肾上腺素、CaCl2和KCl的量效曲线的影响及对苯肾上腺素引起的快速收缩及依赖性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荭草苷对离体家兔主动脉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对内皮完整标本的舒张作用明显大于去内皮标本,IC50分别为5.2μmol/L和5.7μmol/L,其舒张血管作用部分通过NO-cGMP途径;荭草苷非竞争性抑制了去甲肾上腺素、CaCl2和KCl引起的去内皮血管收缩,并对苯肾上腺素引起的快速收缩及依赖性收缩反应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荭草苷对离体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与内皮有关,而与环氧化酶途径、β受体和钾离子通道无关。荭草苷抑制了血管平滑肌受体依赖性Ca2+通道及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其抑制血管平滑肌依内钙与依外钙性收缩可能是荭草苷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苷 血管舒张 内皮 一氧化氮 兔胸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荭草素和异荭草素抗氧化活性及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莉 吴雨晨 +1 位作者 任骁萌 刘学波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21-27,共7页
采用荭草素和异荭草素标准品,通过测定两者对DPPH·、ABTS+·、H2O2、·OH自由基的清除率,脂质过氧化,Cu2+/H2O2诱导的牛血清蛋白(BSA)和DNA氧化损伤及BSA蛋白羰基化的抑制作用来评价二者的抗氧化活性,另外用MTT法评价了二... 采用荭草素和异荭草素标准品,通过测定两者对DPPH·、ABTS+·、H2O2、·OH自由基的清除率,脂质过氧化,Cu2+/H2O2诱导的牛血清蛋白(BSA)和DNA氧化损伤及BSA蛋白羰基化的抑制作用来评价二者的抗氧化活性,另外用MTT法评价了二者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荭草素和异荭草素均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BSA和DNA氧化损伤和BSA羰基化,且一定浓度范围内异荭草素的抗氧化活性强于荭草素;另外荭草素和异荭草素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异荭草素的抑制率高于荭草素,说明异荭草素是优于荭草素的有抗癌功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素 异荭草素 体外抗氧化 氧化损伤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黄酮类单体对CHO细胞早期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涛 孙健 +1 位作者 郭辰 赵晓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3-228,共6页
选用竹叶中4种黄酮单体荭草苷、异荭草苷、绿原酸和阿魏酸,在各毒性剂量下作用于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通过检测其对细胞早期损伤指标——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影响,以评估其细胞损伤作用。CCK-8检测法测得4种单体... 选用竹叶中4种黄酮单体荭草苷、异荭草苷、绿原酸和阿魏酸,在各毒性剂量下作用于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通过检测其对细胞早期损伤指标——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影响,以评估其细胞损伤作用。CCK-8检测法测得4种单体物质对CHO细胞的IC50值分别是:绿原酸2 726.11μmol/L、阿魏酸1 680.28μmol/L、荭草苷1 889.15μmol/L、异荭草苷2 358.56μmol/L。在各单体IC50、1/2 IC50值、1/4 IC50值、1/8IC50值剂量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以阿魏酸降低幅度最明显,绿原酸次之,荭草苷和异荭草苷变化较小;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成量与作用剂量成负相关,阿魏酸致ATP生成量降低最多,荭草苷次之,绿原酸和异荭草苷影响较小;细胞色素C的释放量,以阿魏酸最大,荭草苷和异荭草苷次之,绿原酸的最小。研究表明4种单体物质都对线粒体产生了一定的损伤,其中阿魏酸对线粒体影响最大,荭草苷和异荭草苷次之,绿原酸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线粒体膜电位 三磷酸腺苷 线粒体损伤 绿原酸 阿魏酸 荭草苷 异荭草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金莲花中3种碳苷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赫玉芳 南敏伦 +3 位作者 赵昱玮 司学玲 何帆 赵全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建立金莲花药材中3种碳苷黄酮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以比较不同产地金莲花药材及不同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35%的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6∶... 目的建立金莲花药材中3种碳苷黄酮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以比较不同产地金莲花药材及不同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35%的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6∶8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5 nm,柱温:25℃。结果荭草苷、牡荆苷、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能够达到基线分离;荭草苷在9.94~99.40 mg·L-1、牡荆苷在2.49~24.90 mg·L-1、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在10.64~106.4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为金莲花药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控制金莲花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金莲花 荭草苷 牡荆苷 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竹叶颗粒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冯琬淇 李志浩 瞿京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43-46,共4页
目的:建立淡竹叶颗粒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FORTIS-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0 nm。结果:荭草苷和异荭草苷分别在3.0... 目的:建立淡竹叶颗粒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FORTIS-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0 nm。结果:荭草苷和异荭草苷分别在3.08~61.50μg/m L和2.18~43.60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8.6%,RSD分别为0.94%、0.9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淡竹叶颗粒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苷 异荭草苷 淡竹叶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农吉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2
8
作者 樊轻亚 许卫军 王万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3-1027,共5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农吉利中黄酮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农吉利干药材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净化后,以UltimateTM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5%(φ)乙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农吉利中黄酮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农吉利干药材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净化后,以UltimateTM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5%(φ)乙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对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提取液中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和金雀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50.2,40.5,52.1,42.1μg·L^-1。方法应用于农吉利药材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6.0%-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吉利 荭草苷 异荭草苷 牡荆苷 异牡荆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多苷片中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南敏伦 王莲萍 +4 位作者 张家贺 赵昱玮 司学玲 胡铭 赫玉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测定金莲花多苷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在360nm波长处,同时测定金莲花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荭草... 目的测定金莲花多苷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在360nm波长处,同时测定金莲花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荭草苷、牡荆苷及槲皮素进样量分别在0.1976~1.9760μg、0.1010~1.0100μg、0.0604~0.6040μg、0.0608~0.6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7%、98.09%、99.15%、98.54%,RSD分别为1.05%、0.90%、0.54%。0.73%。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金莲花多苷片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多苷片 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 荭草苷 牡荆苷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中荭草苷在兔体内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凤平 曲彩红 +1 位作者 安芳 王书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建立HPLC法测定兔组织中荭草苷含量的方法,研究静脉给药时,荭草苷在新西兰白兔体内组织中的分布特点,荭草苷给药后,分时采集组织样品,放血处死动物,取出心、肝、脑、肾、肺、脾组织并制备匀浆,以HPLC法测定兔组织中荭草苷含量,采用统计... 建立HPLC法测定兔组织中荭草苷含量的方法,研究静脉给药时,荭草苷在新西兰白兔体内组织中的分布特点,荭草苷给药后,分时采集组织样品,放血处死动物,取出心、肝、脑、肾、肺、脾组织并制备匀浆,以HPLC法测定兔组织中荭草苷含量,采用统计矩理论计算各个组织的AUC。组织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荭草苷的测定,在0.050 0~50.0mg/L范围内,荭草苷质量浓度和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50 0mg/L。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样回收率RSD值均小于15%。各组织的AUC顺序为肾>肝>肺>脾>心>脑。将各组织AUC进行对数转换后,依次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织的AUC有显著性差异(p<0.05),荭草苷在新西兰白兔体内主要组织中的含量分布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苷 分布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及其黄酮苷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67
11
作者 王伟 何平 江小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08-215,共8页
目的:以木犀草素及其3种黄酮苷(木犀草苷、荭草素、异荭草素)为研究对象,基于HTP-1细胞探究其抗炎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4种黄酮类化合物预处理后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核转录因子κB(nuclea... 目的:以木犀草素及其3种黄酮苷(木犀草苷、荭草素、异荭草素)为研究对象,基于HTP-1细胞探究其抗炎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4种黄酮类化合物预处理后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调控蛋白κB抑制因子α亚基(αinhibitor ofκB,IκBα)、IκB激酶β亚基(IκB kinaseβ,IKKβ)、P65的表达情况,以及抗氧化相关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情况。结果:4种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荭草素可以进一步抑制促炎因子IL-1β的表达(P<0.01);木犀草素及3种黄酮苷均可以显著抑制炎性细胞中IKKβ、IκBα的磷酸化,3种黄酮苷还可减少细胞核中P65的表达量,进而较好地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活性;荭草素可极显著促进炎性细胞中Nrf2的表达(P<0.01),促进Nrf2发生核移位(P<0.01),使HO-1的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P<0.01),保持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结论:木犀草素及3种黄酮苷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中荭草素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控蛋白IKKβ、IκBα、P65的表达发挥较强的抗炎活性,显著降低细胞中TNF-α、IL-6、IL-1β的表达,同时通过促进核转录因子Nrf2的表达与核移位,激活Nrf2发挥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使细胞中HO-1酶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荭草素 抗炎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敏 梁淑明 陈菊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9-287,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异荭草苷、荭草苷和阿司巴汀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异荭草苷、荭草苷和阿司巴汀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异荭草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荭草苷和阿司巴汀的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 F),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分别采用QAMS法和外标法计算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比较2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3个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回收率在97.4%~101.8%之间;该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均有良好的重复性(RSD<3%),耐用性良好。外标法测得值和QAMS法计算值所得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立的QAMS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作为线叶金雀花及其制品中多指标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叶金雀花 一测多评法 异荭草苷 荭草苷 阿司巴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斯琪 彭玉帅 +3 位作者 郭丽娜 陶志 王莎 王如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5期792-799,共8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血浆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大鼠体内共检测到20个代谢产物,其中5个来源于荭草素、2个来源于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3个来源于牡荆素、5个来源于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5个来源于异槲皮素。通过准分子离子峰及二级碎片推测20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及5个原型化合物的代谢规律。结论:5个黄酮类成分均可以通过氧化、甲基化、硫酸酯结合、葡萄糖醛酸结合等Ⅰ相及Ⅱ相代谢过程代谢为相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黄酮类化合物 代谢产物 荭草素 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 牡荆素 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 异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