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可移动光镊的产生及其在粒子囚禁中的应用
1
作者 孔晨莹 周婧雯 +2 位作者 汤继鸿 郭超修 尹亚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1,共11页
光学镊子为精确操控微观粒子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无损伤的有效方法,对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采用空间光调制器产生一维可移动光学囚禁势(光镊)的方案,并讨论了其在粒子囚禁方面的应用.对加载到空间... 光学镊子为精确操控微观粒子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无损伤的有效方法,对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采用空间光调制器产生一维可移动光学囚禁势(光镊)的方案,并讨论了其在粒子囚禁方面的应用.对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两种光束的相位全息图进行动态连续调谐,可产生聚焦高斯光束和涡旋空心光束.研究了这两种光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特性,光束的光强最大值、光斑大小和焦距之间的关系;计算了颗粒在聚焦高斯光镊和涡旋空心光镊中的光学势、梯度力和散射力,并讨论了构建可调谐一维移动光镊的可行性.该方案在微观粒子的激光囚禁和操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镊 高斯光束 涡旋空心光束 空间光调制器 粒子囚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大气湍流模拟理论与技术进展
2
作者 郝依琳 柯熙政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9,共7页
为克服大气湍流对光波传输的影响并提升室内模拟精度,系统总结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SLM)的大气湍流模拟理论与技术进展。首先,解析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相位调制原理;然后,结合Zernike多项式法、傅里叶变换谱反演法及次谐波补偿... 为克服大气湍流对光波传输的影响并提升室内模拟精度,系统总结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SLM)的大气湍流模拟理论与技术进展。首先,解析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相位调制原理;然后,结合Zernike多项式法、傅里叶变换谱反演法及次谐波补偿技术生成湍流相位屏,实现对湍流的高精度模拟。分析表明:SLM技术具有实时可调、调制精度高、适用于多波长环境等显著优势,能有效应用于光通信性能评估、自适应光学校正及成像质量优化与提升等领域。未来通过优化液晶器件性能、提升刷新频率及多物理场耦合技术,可进一步提升湍流模拟的真实度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空间光调制器 大气湍流 数值模拟 相位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光束宽度调节装置 被引量:2
3
作者 糜宸坤 杨朝辉 +1 位作者 刘宏欣 王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为了满足激光产业对光束宽度测量装置的溯源要求,提升激光光束宽度校准能力,针对400~700 nm波段的激光器不同光束宽度校准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光束宽度可调节装置,用于光束质量分析仪或激光光斑测量仪的校准。实验... 为了满足激光产业对光束宽度测量装置的溯源要求,提升激光光束宽度校准能力,针对400~700 nm波段的激光器不同光束宽度校准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光束宽度可调节装置,用于光束质量分析仪或激光光斑测量仪的校准。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0.1~5.0 mm的宽度范围连续可调;利用部分相干光束抗环境扰动能力强的特点,其短期稳定性达99.5%,长期稳定性达99.1%,优于参考激光器96.8%的短期稳定性和96.3%的长期稳定性。此外,基于空间光调制器优越的光束整形能力,该装置可将输入的非规则光束输出为高斯光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激光束宽度 空间光调制器 连续可调 光束整形 部分相干光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波横向剪切干涉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正琼 黄贤文 +3 位作者 徐仁 祝仁龙 周向东 聂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6-912,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测量系统中特定分光器件存在的加工难度高、光谱适用范围受限等问题,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替代分光光栅将入射光分为4束横向剪切相干子波,通过灵活调整光栅的折射率来调制子波衍射效率以适应照明光源,再根据子... 为了解决传统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测量系统中特定分光器件存在的加工难度高、光谱适用范围受限等问题,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替代分光光栅将入射光分为4束横向剪切相干子波,通过灵活调整光栅的折射率来调制子波衍射效率以适应照明光源,再根据子波两两干涉效应重建出反映样品折射率和高度信息的光程差分布,即可实现宽光谱大尺寸范围内的表面形貌精确测量;结合傅里叶变换法研究了入射光不同波长对光程差重建精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搭建了1套适用于可见光至近红外的宽光谱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测量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石英标准样件刻蚀深度的测量结果为209.39 nm±1.72 nm,与其标称值210.83 nm±2.39 nm和白光干涉仪测量值212.92 nm±1.35 nm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所提表面形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为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技术在表面形貌测量领域的扩展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表面形貌测量 四波横向剪切干涉 空间光调制器 光程差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的全息显示双目视差构建方法
5
作者 张虎鸣 颜玢玢 +4 位作者 仲崇力 肖瑞 秦秀娟 全佳乐 桑新柱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2-900,共9页
全息光学元件(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HOE)是全息三维显示的重要器件之一。为了解决HOE用于双目全息显示时视差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OE的全息显示双目视差构建方法,同时对元件成像时的像差进行了分析校正。通过... 全息光学元件(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HOE)是全息三维显示的重要器件之一。为了解决HOE用于双目全息显示时视差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OE的全息显示双目视差构建方法,同时对元件成像时的像差进行了分析校正。通过对HOE的制作原理和成像规律分析,结合光线跟踪技术渲染的虚拟模型和现实场景模型,设计了基于HOE的全息双目显示系统,提出了双目视差构建方法,即在获取人眼坐标位置时为观察者实时提供包含双目视差关系的视点图像。通过进一步分析全息显示系统内部的图像畸变产生原因及过程,提出了去畸变的优化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HOE实时显示全息三维图像,而且解决了HOE在全息双目显示中视差不匹配以及成像畸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显示 全息光学元件 光线跟踪 空间光调制器 双目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附面层效应模拟
6
作者 景刚 刘智 +2 位作者 林鹏 刘树通 蒋青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3,共12页
为了给航空动平台激光通信的附面层效应校正系统提供验证条件,设计了一种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来模拟附面层效应的模拟器。首先,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分析附面层效应,将其等效为负透镜。然后,利用计算机对不同飞行条件下附面层效应与等效负... 为了给航空动平台激光通信的附面层效应校正系统提供验证条件,设计了一种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来模拟附面层效应的模拟器。首先,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分析附面层效应,将其等效为负透镜。然后,利用计算机对不同飞行条件下附面层效应与等效负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值分析仿真。之后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上导入不同焦距透镜的相位灰度图以实现变焦透镜的功能,通过改变变焦透镜的焦距来模拟航空平台不同飞行条件下的附面层效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在环境温度下,模拟附面层效应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得到的光斑图像由红外相机拍摄,之后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实际光斑大小,并与理论计算光斑大小比较,得出误差曲线图。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模拟附面层效应引起散斑效应的理论光斑大小与实际光斑大小的均方根误差为0.04375,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附面层效应 光斑分析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液晶变焦透镜 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相息图用于光学检测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召良 胡五生 +3 位作者 胡立发 刘永军 穆全全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41-1945,共5页
根据液晶的动态响应和位相调制特性,研究了一种利用液晶显示器进行光学检测的检测方法.实验中,把液晶显示器改造为纯位相的空间光调制器,并测定了它的位相调制特性.实验测得:改造后的液晶显示器可实现1λ(λ=632.8nm)的调制量.通过引入... 根据液晶的动态响应和位相调制特性,研究了一种利用液晶显示器进行光学检测的检测方法.实验中,把液晶显示器改造为纯位相的空间光调制器,并测定了它的位相调制特性.实验测得:改造后的液晶显示器可实现1λ(λ=632.8nm)的调制量.通过引入相息图的方法,实现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大位相调制量.并产生了调制量为3.4λ的球面波.最后,利用液晶显示器检测了凸透镜的前表面.检测结果发现,干涉条纹为平行直条纹且PV值为0.32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液晶 相息图 位相调制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蔡冬梅 薛丽霞 +1 位作者 凌宁 姜文汉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23,共5页
研究了美国BNS公司生产的Modal P256反射型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调制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采用He-Ne激光作光源,建立迈克尔孙干涉光路观察波前相位变化,给出器件的相位调制特性曲线。分析测量了器件的相位响应不一致性和像素间... 研究了美国BNS公司生产的Modal P256反射型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调制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采用He-Ne激光作光源,建立迈克尔孙干涉光路观察波前相位变化,给出器件的相位调制特性曲线。分析测量了器件的相位响应不一致性和像素间的相位交连。通过测量液晶器件对方波和正弦控制信号的相位响应延迟,分析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时间响应特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说明:在特定的入射偏振条件下,LC-SLM实现纯相位调制,可用作高分辨力波前校正器件,然而极慢的响应速度和极低的时间带宽限制了它在动态变化波前相差校正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相位调制 波前校正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计算全息成像特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秀云 程欣 +2 位作者 刘轩 韩玉晶 国承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把基于高分辨空间光调制器 (SLM)的动态计算全息波面变换系统看作一个相干光学成像系统 ,分析并推导了该系统的点扩展函数 (PSF) ,进而研究了SLM像素结构所引起的固有切趾和展宽效应 通过计算机模拟考察了SLM填充因子和衍射距离对系统... 把基于高分辨空间光调制器 (SLM)的动态计算全息波面变换系统看作一个相干光学成像系统 ,分析并推导了该系统的点扩展函数 (PSF) ,进而研究了SLM像素结构所引起的固有切趾和展宽效应 通过计算机模拟考察了SLM填充因子和衍射距离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 ,给出了满足抽样定理所要求的系统的最小衍射距离 最后提出了一种消除SLM像素结构影响的物波频谱预处理方法 这一研究为优化系统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相干成像 点扩展函数 切趾 填充因子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准确度LCOS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大禹 胡立发 +2 位作者 穆全全 曹召良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6-508,共3页
设计了一种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系统中高准确度硅基板液晶(LCOS)器件被用来校正波前位相.LCOS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几十万个校正单元,而传统的变形镜最多只有1000左右的校正单元,这种驱动单元的优势使LCOS拥有更高的校正准确度.系统中... 设计了一种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系统中高准确度硅基板液晶(LCOS)器件被用来校正波前位相.LCOS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几十万个校正单元,而传统的变形镜最多只有1000左右的校正单元,这种驱动单元的优势使LCOS拥有更高的校正准确度.系统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被用来测量波前畸变.对点光源进行闭环校正实验中,CCD相机获取了一个高清晰光点图像.实验中波前校正准确度为PV=0.08λ,rms=0.015λ(λ=632.8nm),系统接近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空间光调制器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少园 宣丽 +2 位作者 胡立发 曹召良 穆全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2-1135,共4页
设计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以获得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并且使该系统实现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夏克-哈特曼探测器和基于硅基板上的液晶器件分别作为波前探测器和波前校正器.系统采用双对... 设计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以获得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并且使该系统实现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夏克-哈特曼探测器和基于硅基板上的液晶器件分别作为波前探测器和波前校正器.系统采用双对准光源以主观方式来使人眼对准,近红外光探测成像以减小对人眼的刺激.使人眼对有限距离对焦,以减小离焦对成像的影响,使该系统既可用于正常眼,又可用于近视眼.用ZEMAX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该系统可获得高于3μm的视网膜分辨率,该系统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成像 液晶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系统测试中大气湍流的时域模拟 被引量:16
12
作者 卫沛锋 刘欣悦 +2 位作者 林旭东 张振铎 董磊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3期371-377,共7页
建立了大气湍流模拟的时域模型,用于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测试中模拟大气湍流的时域变化。讨论了时域模型下随机相位屏平滑帧数和刷新频率与平均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表征随机波前的随机相位屏进行时域平滑可使随机波前的变化更符合大... 建立了大气湍流模拟的时域模型,用于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测试中模拟大气湍流的时域变化。讨论了时域模型下随机相位屏平滑帧数和刷新频率与平均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表征随机波前的随机相位屏进行时域平滑可使随机波前的变化更符合大气湍流对入射波前连续平滑渐变的影响;随机相位屏的平滑帧数仅与系统口径和大气相干长度相关,而与风速无关;随机相位屏的刷新频率与平均风速成正比,平滑后的刷新频率还与平滑帧数成正比。最后,构造了一套大气湍流模拟装置,应用功率谱分析法对时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大气湍流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ZERNIKE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初步试验和改进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少园 胡立发 +4 位作者 曹召良 穆全全 姜宝光 李鹏飞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1-1493,共3页
搭建了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了活体人眼视网膜的初步实验.经过系统闭环校正,PV值和RMS值分别从2.293λ降低到0.176553λ,从0.55129λ降低到0.10511λ,接近衍射极限的水平.获得了较为清晰的人眼... 搭建了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了活体人眼视网膜的初步实验.经过系统闭环校正,PV值和RMS值分别从2.293λ降低到0.176553λ,从0.55129λ降低到0.10511λ,接近衍射极限的水平.获得了较为清晰的人眼视网膜细胞图像,验证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在人眼视网膜高分辨率自适应成像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针对试验中的遇到的激光散斑以及照明控制等问题,对原系统提出了一些改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成像 液晶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液晶基空间光调制器的灰度响应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梦遥 潘炜 +2 位作者 罗斌 邹喜华 张伟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0-466,共7页
提出了一类以铁电液晶作光调制层的空间光调制器等效电路模型,对调制器的灰度响应特性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给出了驱动电压频率100 Hz^1 kHz和写入光强0~10 mW/cm2时调制器的强度转移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OASLM)电光... 提出了一类以铁电液晶作光调制层的空间光调制器等效电路模型,对调制器的灰度响应特性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给出了驱动电压频率100 Hz^1 kHz和写入光强0~10 mW/cm2时调制器的强度转移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OASLM)电光响应的上升时间随写入光强的增加而减少,写入光强由0.5 mW/cm2增加到10 mW/cm2,上升时间从1.44 ms减少为74μs。写入光强存在使输出光强随之(准)线性增加的范围,调制器工作在该范围内即可显示不同灰度;强度转移特性对电压频率十分敏感,调节频率可对调制器的工作范围及灰度区内强度转移特性曲线的斜率等进行控制,频率由100 Hz增加到1 kHz,工作范围由(0.08 mW/cm2,1 mW/cm2)改变为(2 mW/cm2,10 mW/cm2),同时线性段内强度转移特性曲线的斜率减小。另外,虽然擦除光对强度转移特性的影响很弱,但必须注入擦除光以抑制无写入光注入时的光响应和保证在新信息写入前擦除先前的信息。由该模型得到的仿真实验结果在趋势与量级上均与有关文献的实测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液晶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 电路模型 灰度响应 强度转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黑栅”效应的消除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颜树华 戴一帆 +1 位作者 吕海宝 李圣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21-1424,共4页
提出了两种消除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由于低开口率所引起的“黑栅”效应的方法 :利用衍射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和利用纯相位型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方法 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微透镜阵列和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设计思想 ,并比较了... 提出了两种消除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由于低开口率所引起的“黑栅”效应的方法 :利用衍射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和利用纯相位型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方法 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微透镜阵列和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设计思想 ,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异同点 采用杨一顾相位恢复算法得到了光束整形结果 理论分析及仿真计算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寻址 空间光调制器 “黑栅”效应 微透镜阵列 光束整形器件 二元光学 光学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对真实人眼畸变波前的校正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宝光 穆全全 +3 位作者 曹召良 李抄 夏明亮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51-2656,共6页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调制量大,像素密度高,驱动电压低等优点,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校正眼像差的关键元件,研制了用于人眼畸变波前探测和校正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介绍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调制原理,利用ZY-GO干涉仪测定了位相...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调制量大,像素密度高,驱动电压低等优点,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校正眼像差的关键元件,研制了用于人眼畸变波前探测和校正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介绍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调制原理,利用ZY-GO干涉仪测定了位相调制和灰度级的关系曲线。分别用Hartman-Shack波前探测器和高分辨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探测和校正人眼的波前畸变,对近视5m-1(500度)的人眼进行了自适应校正实验。校正后,系统的波前误差为0.086λPV和0.013λRMS,达到了系统的衍射极限,并可清晰地分辨眼底原来模糊的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可以有效校正畸变波前,达到提高成像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波前探测器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光学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尚廉 闫许 +2 位作者 张洁 张智海 付红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9-75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用于投影显示及相关器件的新型光栅光调制器,介绍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加工流程。对器件进行光学分析,优化和仿真,得出器件结构参数与光学特性之间关系。器件的可动光栅占空比e=0.5,光栅常数d=6μm,长度L...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用于投影显示及相关器件的新型光栅光调制器,介绍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加工流程。对器件进行光学分析,优化和仿真,得出器件结构参数与光学特性之间关系。器件的可动光栅占空比e=0.5,光栅常数d=6μm,长度L=39μm,宽度w=36μm,边距w0=1.5μm时,理论上±1级衍射效率η=37.0%,对比度V=625;可动光栅与下电极在开态和关态时间距分别为0.65μm和0.78μm,器件单像素尺寸为51μm×5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机电系统 空间光调制器 光栅衍射 光学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束散角复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倪小龙 朱旭芳 +3 位作者 于信 姚海峰 陈纯毅 刘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6-53,共8页
为了降低部分相干光光学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及成本,增加部分相干光应用的便捷性,提出了一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相干度及束散角复合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了对激光光束进行相干度和束散角复合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分别设置了相干度... 为了降低部分相干光光学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及成本,增加部分相干光应用的便捷性,提出了一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相干度及束散角复合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了对激光光束进行相干度和束散角复合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分别设置了相干度和束散角检测实验,检测了本方法所调制激光光束的相干度和束散角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生成相干度为0.9 mm、束散角为7.5 mrad,以及相干度为1.5 mm、束散角为3.8 mrad的部分相干光束,其相干度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5%以内,其相干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7386和0.031314,峰谷值分别为0.084658和0.089103;其束散角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5%以内,其束散角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2478和0.023186,峰谷值分别为0.081201和0.092130。可见,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相干度及束散角复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相干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束散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少园 曹召良 +2 位作者 胡立发 穆全全 宣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57,共5页
设计了一套液晶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采用790nm近红外光进行波前探测、视网膜成像以增加受试者的舒适度;采用离轴反射式结构以避免透镜表面的杂散光对探测和成像的不利影响;采用开环校正模式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比闭环高... 设计了一套液晶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采用790nm近红外光进行波前探测、视网膜成像以增加受试者的舒适度;采用离轴反射式结构以避免透镜表面的杂散光对探测和成像的不利影响;采用开环校正模式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比闭环高约1倍)。利用ZEMAX软件对成像系统进行模拟分析,证明系统自身可以达到接近衍射极限水平,MTF@33cycles/mm=0.38(对应视网膜上4μm),MTF@44cycles/mm=0.2(对应视网膜上3μm),轴向分辨率约80μm,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扫描激光检眼镜 液晶空间调制器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整形的重频100mJ全固态1053nm钕玻璃激光放大器(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基斯 樊仲维 +4 位作者 唐熊忻 侯立群 连富强 张晓雷 麻云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37-2643,共7页
介绍了所研发的一台放大纳秒激光脉冲的高光束质量钕玻璃激光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了多级LD泵浦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整形相结合的技术,光束传输遵循抑制衍射、主动控制与补偿及空间滤波的原则。在重频为1 Hz时,将注入的3 ns、1 nJ的... 介绍了所研发的一台放大纳秒激光脉冲的高光束质量钕玻璃激光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了多级LD泵浦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整形相结合的技术,光束传输遵循抑制衍射、主动控制与补偿及空间滤波的原则。在重频为1 Hz时,将注入的3 ns、1 nJ的方形激光脉冲能量放大到115.3 mJ,能量净增益109倍,输出激光的能量分散度小于2%,光束的近场调制度小于1.23:1,远场光斑的角漂移小于9.8μrad,远场光斑的衍射限小于2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束整形 空间光调制器 激光器 激光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