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端Mach-Zehnder的电缆舞动监测系统设计
1
作者 衣文索 寇汉鹏 +3 位作者 聂大禹 冯振华 陈学峰 王普莫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8-1253,共6页
针对传统电缆舞动检测器在面对电磁干扰和持续供电时灵敏度低、信噪比差、安装复杂和需额外供电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端Mach-Zehnder(M-Z)电缆扰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端光纤M-Z光路结构,可实现长距离、大尺度、多维度的在线监测和... 针对传统电缆舞动检测器在面对电磁干扰和持续供电时灵敏度低、信噪比差、安装复杂和需额外供电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端Mach-Zehnder(M-Z)电缆扰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端光纤M-Z光路结构,可实现长距离、大尺度、多维度的在线监测和结构安全预警,从而实时定位舞动位置.该系统的检波器力学单元采用硅胶弹性体和黄铜质量块推挽式结构,经ANSYS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后,得出其固有频率为106.77 Hz,与实验所测数据的相对误差仅为1.65%.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在0~140 Hz内的相对灵敏度为41.25~66.78 dB (rad/Pa),对舞动信号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Z干涉仪 光纤传感 推挽式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ZI/FPI Fiber Optic Dual-parameter Sensor Based on a Double Cone and Air Cavity Structure(Invited)
2
作者 YUAN Tingxuan ZHAO Lilong +5 位作者 REN Jianxin MAO Yaya ULLAH Rahat WU Xiangyu MAO Beibei XIA Wenchao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2,共9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ach Zehnder/Fabry Perot Interferometer(MZI/FPI)fiber sensor based on Single-mode Fiber(SMF)and Hollow-core Fiber(HCF),which has high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nd lateral loads.The proposed dev... This paper proposes a Mach Zehnder/Fabry Perot Interferometer(MZI/FPI)fiber sensor based on Single-mode Fiber(SMF)and Hollow-core Fiber(HCF),which has high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nd lateral loads.The proposed device consists of two single-mode fiber cones formed by manually controlling the fusion splicer and an air cavity formed by fusing a section of hollow-core fiber.The structure of the sensor is a double cone cascaded air cavity.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sign,we compared the basic transmission spectra of single cone structure and double cone structure experimentally,and therefore chose to use double cone structure and air cavity cascade.Light undergoes its first reflection at the first interface between the single-mode fiber and the air cavity structure,and its second reflection at the second interface between the air cavity structure and the single-mode fiber.The two reflected light waves produced by the two reflections form FP interference,which can be used to measure lateral loads.The transmitted light is excited through the first cone,and a portion of the core mode light is excited to the cladding,while another portion of the core mode light continues to propagate in the core.The light couples at the second cone,and the cladding mode light couples back into the core,forming MZ interference with the core mode light,which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emperature.The use of hollow-core fiber to form an air cavity has little effect on transmitted light,while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crosstalk in dual parameter measurements.By designing temperature and lateral load experiments,this article verifies the sensi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ensor to temperature and lateral loads.A significant redshift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in the temperature experiment.A significant redshift phenomenon also occurred in the lateral load experiment.Through wavelength demodul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velength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to temperature is 56.29 pm/℃in the range of 30℃to 80℃.The wavelength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to lateral loads is 1.123 nm/N in the range of 0~5 N.In addition,we have prepared multiple sets of fiber optic sensors with this structure and conducted repeated experiments to verify that the sensing performance of this structure of fiber optic sensors for temperature and lateral load is relatively stable.Also,the different waist diameters of cones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of MZ,while the length of the air cavity will also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reflection spectrum of FP.This article lists some fiber optic sensors for dual parameter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lateral load.Compared with the listed sensors,the fiber optic sensor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has better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nd lateral load.And the fiber optic sensor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has a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low production cost,and good performance,which has certain prospec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Lateral load fiber sensor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Fabry-Pérot interfer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及其在光纤自发布里渊散射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玉钧 李永倩 +2 位作者 杨志 尹成群 芳野俊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65-869,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全光纤 Mach- Zehnder干涉仪的分光原理 ,并将所研制的全光纤单通Mach- Zehnder干涉仪和双通 Mach- Zehnder干涉仪应用于自发布里渊散射光谱的测量 。
关键词 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布里渊散射 瑞利散射 自由程 分光原理 光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型的基于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BOTDR系统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玉钧 尹成群 +1 位作者 李永倩 杨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1-724,共4页
报道了新型的分布式传感测量布里渊光时域反射 (BOTDR)系统 布里渊散射频移和强度均依赖于温度和应变 ,因此 ,BOTDR利用光纤中的自发布里渊散射作为测量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温度和应变测量 在BOTDR中 ,光源采用窄谱半导体激光器 ,并由... 报道了新型的分布式传感测量布里渊光时域反射 (BOTDR)系统 布里渊散射频移和强度均依赖于温度和应变 ,因此 ,BOTDR利用光纤中的自发布里渊散射作为测量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温度和应变测量 在BOTDR中 ,光源采用窄谱半导体激光器 ,并由声光调制器调制成脉冲光 ,经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后 ,注入测试光纤以产生自发布里渊散射 利用双通Mach Zehnder干涉仪分离光纤背向散射中的自发布里渊散射与瑞利散射信号 ,实现了自发布里渊散射的直接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全光纤M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时域反射计 布里渊散射 mach-zehnder干涉仪 分布式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偏振衰落及相位噪声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东 张晓晖 +1 位作者 黄俊斌 钱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研究了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因两束干涉光偏振态变化引起的偏振衰落和相位噪声问题。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详细的推导,得到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 研究了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因两束干涉光偏振态变化引起的偏振衰落和相位噪声问题。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详细的推导,得到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涉仪可见度、相位噪声与干涉仪输入光偏振态之间的关系,提出抑制偏振衰落和相移噪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光纤传感器 偏振光 邦加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芯失配的光纤Mach-Zehnder折射率传感器 被引量:5
6
作者 傅海威 闫旭 +2 位作者 邵敏 李辉栋 赵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85-2291,共7页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利用光纤错位熔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错位熔接点-单模光纤结构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传感器中的多模光纤和错位连接部分充当光耦合器;多模光纤在后面的单模光纤的纤芯和包层中...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利用光纤错位熔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错位熔接点-单模光纤结构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传感器中的多模光纤和错位连接部分充当光耦合器;多模光纤在后面的单模光纤的纤芯和包层中激发出纤芯模和包层模,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模式折射率,经中间单模光纤传输到错位熔接点处时,不同模式光之间将产生光程差,经错位熔接点耦合成为导出光纤的纤芯模从而产生干涉.对该传感器输出的干涉光谱中干涉谷功率随外界溶液折射率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折射率变化为1.358 9~1.392 2时,干涉谱中1 530 nm附近的干涉谷光功率与溶液折射率呈单调递增关系,可用于折射率的测量;折射率变化为1.372 0~1.392 2时,传感器响应曲线具有很好的线性度,线性拟合系数为0.998,对应的灵敏度为252.06 dB/RIU.该传感器制作简单、结构紧凑、成本低、灵敏度高,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液体折射率的实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折射率传感器 光纤失配 错位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中的偏振衰落控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曾周末 张溪默 +2 位作者 封皓 靳世久 安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8-476,共9页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信号关联的二义性使分布式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偏振衰落的方法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利用系统的偏振模型分析了偏振衰落的来源,指出传感光纤偏振特性的...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信号关联的二义性使分布式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偏振衰落的方法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利用系统的偏振模型分析了偏振衰落的来源,指出传感光纤偏振特性的不一致使系统检测信号对输入偏振态敏感是造成信号相关性恶化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控制输入偏振态、搜索偏振态工作点的抗偏振衰落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输入偏振态的两个参量对信号相关系数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偏振控制对算法的要求,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验证。现场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快速搜索偏振态工作点,持续稳定系统检测信号的相关性;结果证实了提出的偏振衰落控制方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学 mach-zehnder干涉仪 干涉传感 偏振衰落 偏振控制 相关系数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东 王志怀 +3 位作者 曾文锋 黄卫东 张玺 钱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4-886,共3页
研究了一般条件下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传输特性。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推导,得到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涉仪三路输出光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见... 研究了一般条件下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传输特性。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推导,得到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涉仪三路输出光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见度、相位噪声与干涉仪输入光偏振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3×3耦合器 光纤传感器 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信号衰落的新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勇 董小鹏 +2 位作者 陈煊 陈振兴 林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63-1366,共4页
为了克服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偏置相位漂移从而导致输出信号衰落 (波动 )的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简单方法 ,即 :将干涉仪输出信号分为直流和交流两个分量 ,通过直流分量的大小来计算交流信号的补偿因子 ,以达到... 为了克服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偏置相位漂移从而导致输出信号衰落 (波动 )的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简单方法 ,即 :将干涉仪输出信号分为直流和交流两个分量 ,通过直流分量的大小来计算交流信号的补偿因子 ,以达到克服交流信号衰落、稳定检测传感信号的目的 在小信号测量情况下 ,该方法在很大范围内能有效抑制随机温度涨落等因素引起的信号衰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Zehnder干涉仪 光纤传感器 信号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尚玉峰 吴重庆 +2 位作者 刘海涛 刘彦辉 唐丽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3-65,共3页
研究了光纤Mach_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场的特性 ,并对影响干涉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干涉场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的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全意 苏守宝 +1 位作者 杨娟 许灵慧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9,共3页
介绍了一种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该结构由2个3d B光纤耦合器和1个可调光延迟线组成,自由光谱范围的调谐由高精度光延迟线控制。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两臂的光延迟时间调节范围为0~300ps,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 介绍了一种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该结构由2个3d B光纤耦合器和1个可调光延迟线组成,自由光谱范围的调谐由高精度光延迟线控制。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两臂的光延迟时间调节范围为0~300ps,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范围为3^+∞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通信 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测风激光雷达技术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林秋 华灯鑫 +2 位作者 汪丽 何廷尧 常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119,共7页
基于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双边缘检测技术,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全光纤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对多普勒频移的提取和风速反演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大气分子散射信号的特点,对光纤Mach-Zehnder鉴频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应用美国标准大... 基于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双边缘检测技术,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全光纤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对多普勒频移的提取和风速反演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大气分子散射信号的特点,对光纤Mach-Zehnder鉴频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应用美国标准大气模型,对系统的灵敏度、信噪比以及测量误差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532nm波长的地基分子散射测风激光雷达,当垂直距离分辨率为300m,进行1 000次激光脉冲累计平均后,得到径向探测距离达到20km,径向风速在±100m/s的范围内时,径向风速误差小于1.4m/s,说明此系统可以进行远距离大尺度风速的测量,为新型小型化测风激光雷达的开发及研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多普勒测风 数值仿真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双边缘检测技术 风速反演 鉴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奥诚喜 金克新 +2 位作者 李潭 段蒙蒙 陈长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对Mach 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原理和温度对光纤的相位调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温度对相位调制的全光纤Mach Zehnder结构型温度传感器,采用CCD与计算机集成系统对干涉条纹进行测量与处理,给出了温度测量数据,实验表明整个温度测量系统... 对Mach 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原理和温度对光纤的相位调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温度对相位调制的全光纤Mach Zehnder结构型温度传感器,采用CCD与计算机集成系统对干涉条纹进行测量与处理,给出了温度测量数据,实验表明整个温度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mach-zehnder干涉仪 温度 相位调制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多普勒激光雷达鉴频器的校准及风速探测(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丽 陈凯 +5 位作者 陈旭 高飞 王骏 闫庆 晏雯秀 华灯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9,共5页
分析了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作为鉴频器的多普勒激光雷达风速探测灵敏度及动态范围与光程差的关系.当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光程差从0.1 m变化到1.5 m时,对应风速探测范围从±199.5m/s变化到±13.3m/s.光程差为0.45m时,风速... 分析了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作为鉴频器的多普勒激光雷达风速探测灵敏度及动态范围与光程差的关系.当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光程差从0.1 m变化到1.5 m时,对应风速探测范围从±199.5m/s变化到±13.3m/s.光程差为0.45m时,风速变化1m/s对应的最高灵敏度为2.15%.光程差误差将导致风速反演误差.当光程差为0.145 9m和1.088 9m时,1nm的光程差误差将导致反演风速误差分别为1.028m/s和0.138m/s.应用激光波长调谐的方法得到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透过率曲线,由自由光谱范围精确确定了光程差的值.应用此干涉仪作为鉴频器的激光雷达完成了实际风速探测,反演风速与相干探测风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校准探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激光雷达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光程差 校准 激光波长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Mach-Zehnder的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群 张旭炜 +2 位作者 胡挺 王刚 李焰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6,共3页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当前传感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双M-Z的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方案,并对此系统中存在的时钟同步、控制信号的选取、信息的存取与传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mach-zehnder 分布式 光纤传感 相关性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贴装式Mach-Zehnder光纤应变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志全 范立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93,共3页
利用 Mach- Zehnder干涉仪原理 ,把一光纤粘贴在受检材料表面作为一臂 ,制成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用以检测材料的受力情况 ,并导出了光纤在受检测材料的应变与传输光的位相移之间的关系式 。
关键词 光纤 应变测量 mach-zehnder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相位补偿方案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素贵 柴金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29,共6页
针对光纤Mach-Zehnder干涉(MZI)受环境影响的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光纤MZI实验装置。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MZI的输出光强,并给出了实验验证,由示波器直观地显示出光纤MZI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相位调制对干涉的影响等。为了解决振动噪声... 针对光纤Mach-Zehnder干涉(MZI)受环境影响的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光纤MZI实验装置。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MZI的输出光强,并给出了实验验证,由示波器直观地显示出光纤MZI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相位调制对干涉的影响等。为了解决振动噪声、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导致的光纤MZI不稳定,设计了一种新的相位补偿方案,即用两个2×2光纤耦合器的输出,实现相差检测及反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相位补偿 光纤Mach—Zehnder干涉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的复合材料梁分层检测
18
作者 肖尚辉 江毅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8-70,共3页
将光纤干涉仪的一个臂粘贴在复合材料梁的表面,用逐点下压的方法实现了复合材料的分层检测。试验证明:在简单支撑下分层信息可能淹没在梁本身的变形中,但在连续支撑下,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材料中是否存在分层及分层的位置。试验测试和理论... 将光纤干涉仪的一个臂粘贴在复合材料梁的表面,用逐点下压的方法实现了复合材料的分层检测。试验证明:在简单支撑下分层信息可能淹没在梁本身的变形中,但在连续支撑下,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材料中是否存在分层及分层的位置。试验测试和理论仿真获得了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zehnder干涉仪 光纤传感器 复合材料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ch-Zehnder干涉仪检测环形谐振腔传输曲线的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连宇 孙月 +2 位作者 王大量 王子南 李正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952,共4页
环形谐振腔已经广泛应用于激光器的反馈腔、光学硅基调制器、光开关以及温度、压力和转动传感器,并且显示了其在光延时和光存储方面的潜力。Mach-Zehnder干涉仪(MZI)因其体积小、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等领域... 环形谐振腔已经广泛应用于激光器的反馈腔、光学硅基调制器、光开关以及温度、压力和转动传感器,并且显示了其在光延时和光存储方面的潜力。Mach-Zehnder干涉仪(MZI)因其体积小、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等领域。利用MZI结构,可以实现对光纤环形谐振腔的传输曲线的测量。通过传输线模型,建立了环形谐振腔的静态分析方法,并推导得到传输曲线的表达公式及仿真图像。利用电放大器、信号发生器、光电检测器、采集卡及LabVIEW搭建实验平台,对理论模型进行实验检测,得到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和仿真图像的对比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传输曲线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环形谐振腔 mach-zehnder干涉仪 传输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载波调制及解调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晓琪 唐继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根据Mach 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调制与双光束干涉测量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采用相位调制器 (PZT)实现相位载波调制 ,利用贝塞耳函数进行傅里叶分解实现相位调制信号解调的检测方案。理论分析表明 。
关键词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 相位调制 零差检测 双光束干涉测差 相位载波调制 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