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研究综述
1
作者 刘明力 骆乾坤 +3 位作者 吴剑锋 宋健 杨蕴 孙晓敏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7,共14页
矿山开采、垃圾填埋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无论是追溯污染源信息还是监测污染物运移趋势都需要合理设置相应的监测网。长期运行设计不合理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势必会造成高昂的监测成本。因此,必须要开展地下水污... 矿山开采、垃圾填埋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无论是追溯污染源信息还是监测污染物运移趋势都需要合理设置相应的监测网。长期运行设计不合理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势必会造成高昂的监测成本。因此,必须要开展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优化设计研究,力争用较少的监测成本最大精度地获取污染物浓度变化数据。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主要优化内容包括监测井在空间上监测位置的优化和时间上监测频率的优化两个方面。目前,针对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已经提出了多种定性(如水文地质分析法)和定量(如模拟—优化模型方法和克里格法)的方法,并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论文首先系统总结了近40年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7种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介绍、评价和比较,最后对今后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监测网 优化设计 监测位置 监测频率 污染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小清河氮磷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
2
作者 王方钰 娄琦 +1 位作者 崔晓莹 李正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7-54,共8页
针对河流污染物通量监测中单个数据源无法获取完整通量或通量结果准确度不高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方法,并利用示范河流小清河2018—2020年的氮磷污染物浓度及径流量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 针对河流污染物通量监测中单个数据源无法获取完整通量或通量结果准确度不高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方法,并利用示范河流小清河2018—2020年的氮磷污染物浓度及径流量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基于小清河入海断面的监测数据,利用Monte Carlo抽样模拟和LOADEST模型分别估算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水质数据条件下小清河入海的总氮(TN)、总磷(TP)污染物月通量及上下限值,选取其中可利用月通量值进行比对和整合后,得到基于多源数据的小清河氮磷污染物入海年通量及波动范围。结果表明:多源数据的应用有效弥补了单一数据源估算污染物通量的不足,实现污染物入海年通量估算的同时提升了估算结果的准确度,小清河氮磷污染物入海年通量估算误差整体在25%以内;研究期间TN入海通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P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获取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值,实施流域氮磷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水质监测 小清河 入海通量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北高新区臭氧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2024年数据分析
3
作者 李清宇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185-189,共5页
本文依托中北高新区2024年1—12月翔实的臭氧浓度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对该区域臭氧污染的变化特征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探究。通过综合考量气象条件、人为活动等多维度因素,系统剖析臭氧污染的形成机制,并基于研究成果... 本文依托中北高新区2024年1—12月翔实的臭氧浓度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对该区域臭氧污染的变化特征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探究。通过综合考量气象条件、人为活动等多维度因素,系统剖析臭氧污染的形成机制,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兼具科学性与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旨在为中北高新区空气质量的优化以及臭氧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结果表明:臭氧污染受到气象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影响,在不同月份及季节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规律。文中所提出的防治策略涵盖多个层面,致力于构建全面、高效的治理体系,以应对臭氧污染这一复杂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污染源管控 环境监测与预警 区域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旭冉 宝哲 +2 位作者 习斌 靳拓 许丹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5-3362,共8页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形式分散、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强、进入环境过程具有间接性等特点,本文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过程、监测核算常用研究方法,剖析了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完善相关监测制度、统...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形式分散、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强、进入环境过程具有间接性等特点,本文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过程、监测核算常用研究方法,剖析了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完善相关监测制度、统筹多尺度监测、优化监测方法、设立研发项目、深化结果应用等方面建议,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提供参考借鉴,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流失 监测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数据的旱地降雨径流污染物输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林沛 李金文 +4 位作者 沈根祥 朱文俊 陈小华 陈诚 梁利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403,共13页
为阐明旱地农田产流特征及面源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以上海市崇明岛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取样方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旱地径流水文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土壤产流能力用径流曲线数(CN)表示,并用高频的电导率(EC)和浊度数据表征可溶性和颗... 为阐明旱地农田产流特征及面源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以上海市崇明岛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取样方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旱地径流水文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土壤产流能力用径流曲线数(CN)表示,并用高频的电导率(EC)和浊度数据表征可溶性和颗粒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通过分析浓度-流量(C-Q)关系,从滞后效应角度研究溶解态和颗粒态污染物的输出特征。结果表明,径流系数与降雨量相关性良好,CN与前期土壤含水率(AMC)的相关关系较好。浊度能够反映悬浮泥沙浓度(SSC)、总磷(TP)浓度,EC能够反映可溶性盐的浓度(用全盐量表征)。浊度-流量总体上呈现顺时针滞后,冲刷作用明显;EC-流量总体上呈现逆时针滞后,稀释作用明显。TP的输出以冲刷作用为主,总氮(TN)、硝态氮(NO_(3)^(-)-N)、氨态氮(NH_(4)^(+)-N)、溶解性总磷(DTP)的输出既有稀释作用也有冲刷作用。TN主要来自土壤溶液,多变的迁移路径是溶解态物质输出大多呈现逆时针滞后的原因。TP主要来自土壤表面,较短的迁移路径是颗粒态污染物输出大多呈现出顺时针滞后模式的原因。本研究获得的溶解态和颗粒态污染物的输出过程和特征可为面源污染防控、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监测 降雨产流 高分辨率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_以铜陵市义安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常珺枫 骆美 +3 位作者 李陈 刘莹 武升 马友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233,共14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对于衡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按照“污染源—输送途径—受纳水域”的监测思路,确定了各治理工程的监测点位、频次和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对于衡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按照“污染源—输送途径—受纳水域”的监测思路,确定了各治理工程的监测点位、频次和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和评价了各项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总氮(TN)为导致研究区农田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在治理工程建设前的平均超标倍数(Ⅲ类水体标准)达到了1.58倍。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后,各污染物的浓度削减幅度排序为铵态氮(NH_(4)^(+)-N)>TN>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中,各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排序为厌氧还田工艺>异位发酵工艺>氧化塘工艺。厌氧还田工艺和异位发酵工艺的治理后污染物去除率均高于治理前,氧化塘工艺反之。其中:厌氧还田、异位发酵、氧化塘3种工艺的COD综合去除率分别为44.43%、20.91%、33.70%;厌氧还田工艺的NH_(4)^(+)-N综合去除率最高,为69.66%;异位发酵工艺对应的去除率最高的污染因子为悬浮物(SS),去除率为55.44%;氧化塘工艺的TP综合去除率最高,为74.72%。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采用的是“三池两坝”工艺,对应的各污染物的去除率排序为TP>TN>SS。基于熵权综合污染指数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区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前处于污染状态,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后达到合格状态。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长江流域 环境监测 综合污染指数法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立体监测评估业务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雪蕾 张建辉 +1 位作者 董明丽 高吉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43-2751,共9页
本文立足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现状,结合生态环境部监管职能,以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监管目标,结合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构建了以“天地协同监测、模型评估核算”为主要技术路线的农业面源污染立体监测评估业务体系,... 本文立足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现状,结合生态环境部监管职能,以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监管目标,结合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构建了以“天地协同监测、模型评估核算”为主要技术路线的农业面源污染立体监测评估业务体系,形成了嵌套式点面结合“一张网”、遥感驱动式“一平台”的全覆盖立体监测评估核算系统。目前,本体系构建方法已应用到生态环境部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业务工作中,2022年形成了国家250 m、省级30 m及区域2 m遥感多尺度监测和175个监测区及1936个监测点位地面传统监测相结合的监测网络。本文将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体系顶层设计、“一张网”监测评估业务体系构建和全国多级业务平台建设应用等方面具体阐述体系构成和应用情况,并进一步总结目前监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建设方向,以期推动以水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立体监测评估业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改善 农业面源污染 立体监测网 业务平台应用 优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农田面源污染月尺度入河系数精准测算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诚 怀红燕 +3 位作者 吴阿娜 刘熠阳 陈小华 沈根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8-2847,共10页
为充分考虑平原河网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水系特点,精细化排摸其农田面源污染排放底数与排放特征,基于上海市“4+9”(4个市级试点+9个区级试点)农田面源污染试点监测评估成果构建了面源污染月尺度入河系数测算的成套技术方法体系。平原... 为充分考虑平原河网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水系特点,精细化排摸其农田面源污染排放底数与排放特征,基于上海市“4+9”(4个市级试点+9个区级试点)农田面源污染试点监测评估成果构建了面源污染月尺度入河系数测算的成套技术方法体系。平原河网地区农田面源污染入河系数测算包括监测区域选取、基础资料搜集、监测单元划定、监测点位布设、采样监测周期和方式选择、自动采样触发条件和监测频次设置、监测指标选定、(净)入河系数计算、负荷分类评估、质量控制等10个重要环节。在农田入河排放口开展流量高频在线监测,并合理设置程序触发水质自动采样,以完整捕捉农田产流事件全过程。针对农田面源污染的脉冲式输出特征设置“先密后疏”的采样频次,结合水文监测数据对降水、灌溉和倒灌产流事件进行识别,根据施肥时间节点等选取典型产流事件开展面源污染监测,分别计算入河负荷和净入河负荷,并采用微积分算法和平均浓度法分别估算监测期和非监测期的入河负荷,从而实现全周期负荷精准评估,并定量分析人为(可控)因素与自然(不可控)因素对面源污染排放造成的影响。针对2024年9月双台风首次同时登陆上海的汛期农田面源污染排放典型事件的监测评估结果表明,试验稻田当月总磷、磷酸盐、总氮、氨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入河系数分别为0.225、0.093、1.719、0.597、0.775、4.916 kg·hm^(-2)·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地区 水文水质协同监测 农田面源污染入河系数 自动采样 负荷分类评估 微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在移动源闭环监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志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140-146,共7页
东莞市机动车增长和城市建设带来的移动源污染日益凸显,为持续做好移动源污染治理,减小东莞市的臭氧超标现象,通过对东莞市“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在移动源闭环监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客... 东莞市机动车增长和城市建设带来的移动源污染日益凸显,为持续做好移动源污染治理,减小东莞市的臭氧超标现象,通过对东莞市“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在移动源闭环监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了移动源污染闭环治理思路:移动源排放污染的高效治理须在不断完善“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的基础上,从源头、使用和末端3个层面同时进行,才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源 一体化体系 排气污染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地污染源无人机遥感监测 被引量:44
10
作者 洪运富 杨海军 +4 位作者 李营 蔡明珂 朱海涛 赵爽 郭会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166,共4页
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新兴的航空遥感技术,随着无人机平台与载荷的不断进步,其研究应用愈加深入,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并作为卫星遥感技术的补充,愈加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拓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潜力,分析无人机在环保领域应用效果,以扬... 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新兴的航空遥感技术,随着无人机平台与载荷的不断进步,其研究应用愈加深入,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并作为卫星遥感技术的补充,愈加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拓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潜力,分析无人机在环保领域应用效果,以扬州市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水域的水源地为研究区域,基于其污染源特征及周边生态环境状况,研究无人机平台与载荷搭配(可见光与热红外)技术,监测研究区污染源,分析其对水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处污染源,主要为点源污染(工业点源、水产养殖、生活污水),面源污染(河道码头、水土流失、农业)和内源污染(航运船舶、桥梁交通运输、渔民生活)等,同时,发现某助剂厂隐藏在水面下的4个排污口。该项技术的实验研究,发挥了无人机平台与载荷搭配应用效果,获取了污染源的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及其扩散形态,为水源地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污染源 无人机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4
11
作者 余亚白 陈源 +1 位作者 赖呈纯 谢鸿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25-429,共5页
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及其危害进行了初步阐述,指出了目前物理、化学方法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及其局限性,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室内空气净化植物方面的研究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室内空气 污染 净化 植物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测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7
12
作者 曹喆 秦保平 徐立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文章在对国内重点城市污染源在线监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总结了国内污染源在线监测的经验和教训 。
关键词 污染源 在线监测 中国 城市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干流典型断面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负荷估算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家科 李怀恩 +2 位作者 沈冰 秦耀民 董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828,共11页
渭河水质在较大程度上受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负荷和比重进行研究。2009年至2010年,对渭河干流关中段咸阳和临潼断面进行了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分别采用改进的水文分割法... 渭河水质在较大程度上受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负荷和比重进行研究。2009年至2010年,对渭河干流关中段咸阳和临潼断面进行了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分别采用改进的水文分割法和平均浓度法对两断面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关中段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和TN,两断面洪水期间各指标的平均浓度基本都小于平时的平均浓度;各指标非洪水期浓度变化总体上小于洪水期浓度变化幅度,量级较大的洪水水质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改进的水文分割法和已被检验并被广泛采用的平均浓度法计算结果符合良好。2009年(枯水年,P=68%)渭河咸阳和临潼站各指标非点源污染所占比例基本在20%~30%左右;2009年渭河干流咸阳-临潼河段污染以点源污染为主,构成比例在80%以上。对比2006年(枯水年,P=69%),2009年临潼站COD、NH3-N和TN年点源负荷分别减少11937t、791t和29t,渭河点源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此外,临潼站这两年的污染构成比例基本相同。非点源污染在渭河水污染中占较大比重,其对渭河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监测 负荷 比重 渭河 咸阳 临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固定源监测技术体系完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军霞 刘通浩 +4 位作者 敬红 秦承华 夏青 邱立莉 李莉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2,共7页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源核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监测技术提出“便捷、智能、精细”的发展要求,依规发证、依证管理2个阶段均需要污染源监测技术的有效支撑。针对当前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现状,应进一步完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体系,对发证行业...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源核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监测技术提出“便捷、智能、精细”的发展要求,依规发证、依证管理2个阶段均需要污染源监测技术的有效支撑。针对当前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现状,应进一步完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体系,对发证行业指南实施情况跟踪评估,适时修订;为将工业园区纳入核发排污许可证范围扎牢基础,制定工业园区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加快构建支撑证后监管执法的快速便捷方法标准体系和现场快速监测质控体系;加快构建智能化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大脑”功能;建立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体系,强化排污许可制度框架下的自行监测质量的监督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监测 排污许可制度 监测技术体系 智能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军霞 刘通浩 +2 位作者 张守斌 张迪 唐桂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8,共6页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对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分别对废水、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有具体要求,而中国针对自行监测的监督检查技术发展不足。笔者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2种监督检...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对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分别对废水、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有具体要求,而中国针对自行监测的监督检查技术发展不足。笔者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2种监督检查方式,并阐述了2种检查方式的重点内容。基于数据分析的监督检查包括数据标识判别、单源数据分析和多源数据分析等;基于现场检查的监督检查包括监测活动实施、监测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方案、现场操作规范性、监测结果可比性等。结合自行监测检查的实际情况,从提高效率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实施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监测 监督检查 污染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负荷估算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荆红卫 华蕾 +4 位作者 郭婧 金蕾 赵冬泉 王浩正 刘瑞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文章对北京全市域范围开展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监测以及污染负荷估算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天然降雨氨氮、总氮污染程度高;城区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其中屋面降雨径流总氮和氨氮污染最严重,路面降雨径流COD和总磷污染最严重... 文章对北京全市域范围开展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监测以及污染负荷估算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天然降雨氨氮、总氮污染程度高;城区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其中屋面降雨径流总氮和氨氮污染最严重,路面降雨径流COD和总磷污染最严重;下垫面降雨径流汇入城市排水管网后,由于冲洗下水道中的沉积物,使得水质污染进一步恶化。农业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对水质影响也很明显。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选用SWMM暴雨径流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选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城市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大气湿沉降、综合用地、路面和屋面等,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耕地和林地;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点源排放总量与非点源排放总量基本各占50%左右。为进一步挖掘污染减排空间,完善总量减排体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非点源 监测 污染负荷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与水质污染一体化定量监测的初步研究——以江苏省方便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姜小三 卜兆宏 +2 位作者 杨林章 夏立忠 潘剑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36,共8页
通过对方便流域的水土流失、水质面源污染的研究,介绍了一体化定量监测的研究新思路。采用“3S”技术获得满足数学监测模型因子的数据。首先定量监测准水土流失量,然后利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全年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和水土流失定量监测... 通过对方便流域的水土流失、水质面源污染的研究,介绍了一体化定量监测的研究新思路。采用“3S”技术获得满足数学监测模型因子的数据。首先定量监测准水土流失量,然后利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全年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和水土流失定量监测结果的处理,以获得准确的水质面源污染地分布图和流入水库的污染量。水土流失量的监测精度,采用与上下游水文站的测沙数据评价法来确认;而入库养分污染量则采用其采水样分析结果与测径流流量的计算值来确认。2002年,实验区水土流失量的监测精度为93·62%,水质的全磷面源污染量的监测精度为77·79%,初步显示出一体化定量监测具有准确、快速又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质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 一体化 定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源五级监测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军霞 唐桂刚 +2 位作者 景立新 傅德黔 朱媛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4,167,共4页
染源监测与报告的责任主体是排污单位,政府应发挥监督、检查的职能。水污染源监测五级监测网络框架包括水污染源分级监督监测与质量检查、环保主管机构间的监督与质量检查、水污染源监测与报告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保障水污染源五级监... 染源监测与报告的责任主体是排污单位,政府应发挥监督、检查的职能。水污染源监测五级监测网络框架包括水污染源分级监督监测与质量检查、环保主管机构间的监督与质量检查、水污染源监测与报告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保障水污染源五级监测网络高效运行,水污染源监管制度对排污监测的需求应更加明细化,尽快修订《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明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相关规定,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专职人员制度,提高企业自行监测能力,建立污染源监测激励处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源监测 监测网络 管理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网优化设计 被引量:19
19
作者 周磊 王翊虹 +6 位作者 林健 叶超 董殿伟 郑跃军 万利勤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共9页
文章分析了北京地下水水质监测和水质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应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平原区进行了易污性评价并获得易污性分区图。叠加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地下水价值分区图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图生成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编制了地下水污... 文章分析了北京地下水水质监测和水质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应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平原区进行了易污性评价并获得易污性分区图。叠加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地下水价值分区图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图生成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编制了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图。合并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和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图获得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以地下水污染分区图指导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的设计,调整地下水水质监测孔的密度。优化后的北京平原共有监测孔538眼(组),其中分层监测井136眼(组),新设计监测孔343眼。结合地区地下水水质年内变化规律调整监测频率。建议浅层极易污染区每年丰枯期各取1次样,其它地区每年枯水期取1次样。承压水每2年在枯水期取1次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 易污性评价 污染源 风险性评价 监测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监测分析及今后研究课题 被引量:25
20
作者 齐文启 陈光 +4 位作者 孙宗光 席俊清 王强 宗惠娟 汪志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62,共13页
概述了 PM1 0 和 PM2 .5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尚未开展 PM2 .5的常规监测 ,PM1 0 的自动监测中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且尚未公布 PM1 0 自动监测的技术性标准 ,为了满足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需求 ,在附录中介绍了国外关于PM1 0 和 PM... 概述了 PM1 0 和 PM2 .5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尚未开展 PM2 .5的常规监测 ,PM1 0 的自动监测中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且尚未公布 PM1 0 自动监测的技术性标准 ,为了满足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需求 ,在附录中介绍了国外关于PM1 0 和 PM2 .5的监测仪器和方法标准 ,并介绍了 2 0 0 0年日本颁布的 P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发生源 污染现状 监测分析 PM10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