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算及其扩大策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晓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一个国家要想成功迈向发达经济体,除经济因素外,还需要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橄榄型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是增加社会消费和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作... 一个国家要想成功迈向发达经济体,除经济因素外,还需要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橄榄型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是增加社会消费和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作为理性群体,他们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阶层。更重要的是,这一群体在贫富两大社会阶层之间形成一个安全屏障和缓冲地带,对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两大群体的社会关系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用多种方法测算发现,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偏小,对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还缺乏足够支持。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兜底作用发挥不够。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转型过早过快出现资本技术替代、城镇化进程过早过快放缓、生活成本支出压力过大都对中低收入者成长形成制约。另外,制度供给不足影响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发育和成长。必须采取战略性举措,出台针对性政策,支持中等收入群体稳定成长,为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创造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橄榄型社会结构 收入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至民国黄淮地区中产缺失与社会衰变
2
作者 马俊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
在中国皇朝时代,清代的“盛世”持续时间最长,清代君主的执政能力也被誉超越前代。历史上,黄淮之间的豫、鲁、皖、苏长期是中国政治核心区及文化最繁荣地区,但清代以后,这里却成为盗匪渊薮,根源就在于皇权的独大及官权的寻租。有权者极... 在中国皇朝时代,清代的“盛世”持续时间最长,清代君主的执政能力也被誉超越前代。历史上,黄淮之间的豫、鲁、皖、苏长期是中国政治核心区及文化最繁荣地区,但清代以后,这里却成为盗匪渊薮,根源就在于皇权的独大及官权的寻租。有权者极易上升为富贵的顶层,无权者基本上沦为贫困的底层,从而消灭了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中产阶层。通过权力寻租造就的社会上层是国家破坏性的力量,使传统体制更加不公正;底层民众为了对抗不公的体制,要么趋向于“江湖”式的拉帮结会,要么体现为搏命式的“剽疾轻死”。即便民国开启共和法治之路,由于中产的缺乏,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上层群体非常容易地对新政、新法进行狙击和破坏,使共和政制被抹黑并背上恶名,民众并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利益代言人,无以摆脱对传统上层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地区 权力异化 剽疾 哑铃型社会结构 利益代言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趋势与构成变化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春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参照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提出适用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并采用2001—2015年的几次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过程及其构成变化,预测"十三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发... 参照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提出适用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并采用2001—2015年的几次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过程及其构成变化,预测"十三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趋势,提出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形态和构成特征,文章认为: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需要"扩中"还需要"调结构",在提升中等收入者比例的同时,还要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的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演变,并进一步形成最理想的纺锤型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职业构成 小康社会 精准扩中 橄榄型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有效促进社会公正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忠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认为:(1)为了顺利地推进改革,为了中国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和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顺应民意、顺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把社会公正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2)在中国现阶段应当开始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初级... 本文认为:(1)为了顺利地推进改革,为了中国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和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顺应民意、顺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把社会公正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2)在中国现阶段应当开始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对于国家来说,近期需要做的事情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国家的直接投入,二是国家的立法、监督、执行和引导。(3)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妨碍着我们重视社会公正问题。这些观念主要包括:“原始积累不可避免”,“国家财力不足”,“重视公正便会妨碍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观念进行一番必要的反思。(4)要想构建一个公正而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者人群,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那么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稳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正 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错误观念 橄榄型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网络视角下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周洳帆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9,共9页
唐代长安城佛寺在我国佛教寺院建设过程中处在突出地位,目前对于其内部空间的了解并非十分清晰。在语义网络的视角下,试图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基本形制特点。从260首相关古诗中挖掘提取出32种物态要素,以各要素之间的共词关系探讨其... 唐代长安城佛寺在我国佛教寺院建设过程中处在突出地位,目前对于其内部空间的了解并非十分清晰。在语义网络的视角下,试图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基本形制特点。从260首相关古诗中挖掘提取出32种物态要素,以各要素之间的共词关系探讨其语义关系,并将结果对应于空间网络中。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相关数据指标,分别从整体、局部、个体三方面得出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未来设计实践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证明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验证并补充历史建筑空间形制特点,有利于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研究的科学性。同时,通过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中各个体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尺度特点、使用者空间体验等研究领域有所扩展,对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佛寺 空间形制 语义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