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OIB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朱永峰 徐新 +2 位作者 魏少妮 宋彪 郭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39-1748,共10页
克拉玛依西山的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凝灰岩共生,厚度大于400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硅质岩-凝灰岩覆盖,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锆石 SHRIMP 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可能在早寒武世形成(>517Ma,这套地层曾经一直被... 克拉玛依西山的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凝灰岩共生,厚度大于400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硅质岩-凝灰岩覆盖,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锆石 SHRIMP 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可能在早寒武世形成(>517Ma,这套地层曾经一直被认为属于石炭系)。枕状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117.4×10^(-6)~153.6×10^(-6))和配分模式与洋岛玄武岩(OIB)基本一致。枕状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K、Pb 和 Sr)的含量变化较大(明显偏离 OIB),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 和 P)相对 OIB 和原始地幔没有表现出明显异常[e.g.,(Nb/Ta)_(PM)=0.92~0.98,(Zr/Hf)_(PM)=1.08~1.18]。西准噶尔地区存在这套 OIB 型海相火山-沉积建造说明古亚洲洋在西准噶尔地区于寒武纪就已经存在。这套海相玄武岩岩枕中存在大量古元古代—新太古代(1883~2536Ma)岩浆锆石的事实说明,早古生代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存在古老大陆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状玄武岩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oib)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晚古生代洋岛玄武岩(OIB型)的发现及地球动力学暗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智琳 许德如 +3 位作者 吴传军 付王伟 王力 吴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5-886,共12页
海南岛西部的军营-邦溪地区产出一套变质的、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系列。根据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套岩石可划分为高镁和低镁两个系列,前者以高镁(Mg#=76.9~81.3)为特征,后者以低镁(Mg#=40.7~48.4)、高钛含... 海南岛西部的军营-邦溪地区产出一套变质的、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系列。根据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套岩石可划分为高镁和低镁两个系列,前者以高镁(Mg#=76.9~81.3)为特征,后者以低镁(Mg#=40.7~48.4)、高钛含量(2.34%~3.27%)为特征。这套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具有LREE富集[(La/Yb)N=2.40~7.58]和无明显Eu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以及无Nb亏损、但略具轻微Ta正异常的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87Sr/86Sr(270Ma)和εNd(270Ma)比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0645~0.70956和+4.7~+6.5,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极其相似。一些反映源区特征的比值,如Ta/Hf、Th/Nb、Nb/Zr、La/Ta、La/Sm、(La/Nb)PM、(Th/Ta)PM等均指示其地幔柱成因,是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橄榄石斑晶的矿物化学进一步揭示,岩石的高镁性质是由橄榄石堆晶引起的,而橄榄石斑晶低的Fo(68~77)值,暗示其原始岩浆为低镁的玄武质岩浆;低镁系列相对于高镁系列明显低的Cr、Ni含量,说明岩浆随后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军营-邦溪地区晚古生代OIB型洋岛玄武岩可能代表了东古特提斯洋在海南岛的又一记录,该认识对深入探讨华南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及其在海南岛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超镁铁质熔岩 古特提斯洋 洋岛玄武岩 海南岛军营-邦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带中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杨宝凯 王海博 张洪伟 佟丽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8-197,共10页
西准噶尔地区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中的玄武岩与蛇纹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的泥质粉砂岩与沉凝灰岩形成混杂堆积。对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O2含量为42.15%~44.71%,高TiO2(3.17%~3.77%)、Na2O(1.73%~2... 西准噶尔地区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中的玄武岩与蛇纹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的泥质粉砂岩与沉凝灰岩形成混杂堆积。对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O2含量为42.15%~44.71%,高TiO2(3.17%~3.77%)、Na2O(1.73%~2.28%),低Al2O3(13.54%~14.31%)、K2O(1%~1.82%),MgO含量相对稳定(6.75%~8.14%),Mg#为43~46,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稀土总量∑REE=186×10-6~219.06×10-6,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La/Yb)N=11.37~12.62),无明显Eu异常(Eu/Eu*=0.96~1),稀土配分模式类似于OIB。相对富集LILE(如Rb、Ba、Th),亏损HFSE(如Zr、Hf),没有明显的Nb和Ta异常,具有高的Ti/Yb(7395~8724)和Zr/Yb(120~136)比值,为典型的OIB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玄武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的海山环境,其岩浆源区可能为EMI型富集地幔,即软流圈的上涌导致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大比例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在区域上,蛇绿混杂岩中的玄武岩所代表的泥盆纪古洋盆是西准噶尔古洋盆向北收缩的残余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玄武岩(oib) 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 地球化学 古洋盆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玛依勒蛇绿混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杨宝凯 刘振伟 佟丽莉 张洪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16,共14页
西准噶尔地区出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对其进行精确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揭示西准噶尔地区古大洋形成与演化过程、恢复古构造格局及追溯岩浆源区物质来源提供线索。本文对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及玄武岩进行了LA... 西准噶尔地区出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对其进行精确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揭示西准噶尔地区古大洋形成与演化过程、恢复古构造格局及追溯岩浆源区物质来源提供线索。本文对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及玄武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获得辉长岩中锆石的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572.2±9.2Ma,属于早震旦纪,该年龄是准噶尔乃至北疆地区报道的最古老的蛇绿混杂岩年龄。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的枕状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岩石具有高Ti(TiO2=1.65%~3.13%)、高Fe(FeOT=8.93%~18.11%)、高Mg(MgO=3.95%~5.27%)及高P(P2O5=0.17%~0.51%),Th/Ta比值相对较高(=1.1~1.9),LREE和HREE分异较为明显((La/Yb)N=2.5~7.4)等特征,这些特征与洋岛玄武岩类似,可能形成于大洋板内的洋岛或海山环境。其中的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玄武岩,可能形成与俯冲有关的环境。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与EMI型洋岛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源区可能为EMI型富集地幔。岩石成因与软流圈地幔关系密切,软流圈的上涌导致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大比例部分熔融,是岩石圈-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依勒蛇绿混杂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蕉溪岭富钠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贾大成 胡瑞忠 +1 位作者 卢焱 谢桂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9-467,共9页
湘东北蕉溪岭富钠煌斑岩是产于陆内拉张环境的一组特殊的岩石类型 ,包括闪斜煌斑岩、棕闪煌斑岩、闪辉正煌岩等。在岩石化学组成上 ,Si O2 为 4 5 .78%~ 4 8.4 2 % ,K2 O+Na2 O为 5 .0 5 %~ 6 .5 6 % ,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 ,岩石以富集... 湘东北蕉溪岭富钠煌斑岩是产于陆内拉张环境的一组特殊的岩石类型 ,包括闪斜煌斑岩、棕闪煌斑岩、闪辉正煌岩等。在岩石化学组成上 ,Si O2 为 4 5 .78%~ 4 8.4 2 % ,K2 O+Na2 O为 5 .0 5 %~ 6 .5 6 % ,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 ,岩石以富集Na2 O、Ti O2 、<Fe O>、Mg O,尤其以富钠为特征 ,K2 O/Na2 O平均值为 0 .4 1,在煌斑岩分类中属于钠质碱性煌斑岩。岩石Σ REE较高 ,富 L REE,不出现铕负异常 ,δEu平均值为 1.0 4。岩石 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36 .6 1Ma。岩石微量元素组成具有洋岛玄武岩 (OIB)型特征 ,HREE明显亏损 ,不出现 Ta、Nb、Ti的亏损以及 L IL E富集不明显 ,表明岩浆源区与岛弧环境无关 ,并且地壳物质混染程度很低。87Sr/86 Sr初始比值 0 .70 5 30 8~ 0 .70 5 36 6 ,εNd(t)为 +3.5~ +3.8,1 43Nd/1 44 Nd初始比值 0 .5 12 6 39~0 .5 12 6 5 4 ,具有较为均一的洋岛玄武岩 (OIB)地幔源区性质 ,并且位于地幔排列线附近。推测区内存在地幔柱构造环境 ,岩石的形成是在软流圈地幔上涌条件下导致深部地幔部分熔融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钠碱性煌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洋岛玄武岩 蕉溪岭地区 岩石化学 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布蛇绿混杂带洋岛型辉绿岩地球化学:藏南特提斯洋内热点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冉 夏斌 +3 位作者 胡敬仁 周国庆 韦栋梁 王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54,共14页
仁布蛇绿构造混杂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之最东部,其间混杂伴生有大量较为新鲜的辉绿岩构造岩块。为了确定辉绿岩的构造属性,探讨其成因,对该辉绿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SiO2偏低,全碱含量高,Ti... 仁布蛇绿构造混杂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之最东部,其间混杂伴生有大量较为新鲜的辉绿岩构造岩块。为了确定辉绿岩的构造属性,探讨其成因,对该辉绿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SiO2偏低,全碱含量高,Ti和P含量也较高,相对贫Ca,Mg#平均55,属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高,L(a Y/bN)=9.30~10.9,为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分布模式,无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微量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随元素不相容性降低,其原始地幔标准化值逐渐降低;辉绿岩和另一套与其同源的玄武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Nεd(t)平均为5.4,显示亏损地幔D(M)向富集地幔Ⅱ(EMⅡ)的演化趋势;显然具有典型的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辉绿岩的主元素和相容元素C(r、Co和Ni等)较均一,仅显示轻度结晶分异,不活泼的不相容元素(Th、Ta、Nb、H f、Zr、Ti、Y和REE等)、特征微量元素比值以及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辉绿岩几乎没有遭受地壳混染,可能源于地幔柱尾部的含石榴子石和尖晶石的橄榄岩相软流圈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并类似于Kerguelen洋岛碱性玄武岩。认为该洋岛碱性辉绿岩代表了藏南特提斯洋内热点的产物,成因上与印度洋90E°洋隆洋岛链可能类似,暗示印度洋可能继承了特提斯洋的物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oib) 洋内热点 特提斯 仁布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岚皋基性火山岩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友章 刘树文 +4 位作者 李秋根 代军治 张帆 杨朋涛 郭丽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7-619,共13页
为了研究南秦岭岚皋地区基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背景,选择岚皋县境内的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进行岩相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它们同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b,K相对Th,Hf亏损,不具N... 为了研究南秦岭岚皋地区基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背景,选择岚皋县境内的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进行岩相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它们同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b,K相对Th,Hf亏损,不具Nb,Ta,Zr,Ti负异常,整体表现出与OIB(洋岛玄武岩)高度一致的稀土图谱和微量元素特征。岩石成因分析表明,它们为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其原始岩浆起源于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的低度部分熔融,在上升过程中基本未受地壳混染的影响。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单斜辉石、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综合区域地质学和微量元素特征,该组火山岩最有可能形成于洋盆台地或大洋岛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玄武岩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洋岛玄武岩(oib)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温都尔庙和巴彦敖包-交其尔蛇绿岩的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对古亚洲洋东部地幔域特征的限制 被引量:25
8
作者 黄金香 赵志丹 +4 位作者 张宏飞 侯青叶 陈岳龙 张本仁 DEPAOLO DJ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89-2900,共12页
内蒙古中部发育的三条蛇绿岩带是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带。本文系统研究了其中的温都尔庙和巴彦敖包-交其尔两个蛇绿岩带中变质玄武岩的元素和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苏右旗温都尔庙碱性玄武岩为轻稀土富集型;岩石具... 内蒙古中部发育的三条蛇绿岩带是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带。本文系统研究了其中的温都尔庙和巴彦敖包-交其尔两个蛇绿岩带中变质玄武岩的元素和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苏右旗温都尔庙碱性玄武岩为轻稀土富集型;岩石具有板内和大陆裂谷区玄武岩的特征,可能代表了600Ma 左右,温都尔庙地区开始发育的新洋盆。采自苏左旗的巴彦敖包-交其尔玄武岩分为两类,一类呈现轻稀土富集型,呈洋岛玄武岩特征;另一类具有明显的 Nb、Ta 负异常,显示大洋岛弧玄武岩特征,洋岛玄武岩的存在表明古亚洲洋曾经发育洋盆,大洋岛弧玄武岩的存在表明古亚洲洋内部有大洋岩石圈之间的俯冲。将本文的古亚洲洋洋岛玄武岩与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提斯洋岛玄武岩进行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古亚洲洋的洋岛玄武岩显示高 U/Pb(HU)和北大西洋和太平洋省的特征,而特提斯洋岛玄武岩属于印度洋省。这些说明古亚洲洋地幔域与特提斯地幔域是两个独立的构造域,它们代表了长期演化的两个不同的地幔地球化学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古亚洲洋 地幔域 洋岛玄武岩 岛弧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山玄武岩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雪亮 张旗 +3 位作者 王金荣 陈万峰 潘振杰 李玉琼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8-692,共25页
摘要海山是一个地貌术语,通常分为出露于海平面以上和淹没于以下的两类。海山具有复杂的成因,可产于各种不同的构造环境,其出露的岩性主要有:洋岛玄武岩(OIB)、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岛弧玄武岩(IAB... 摘要海山是一个地貌术语,通常分为出露于海平面以上和淹没于以下的两类。海山具有复杂的成因,可产于各种不同的构造环境,其出露的岩性主要有:洋岛玄武岩(OIB)、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岛弧玄武岩(IAB)和大陆边缘玄武岩(CMB)等。本文的研究表明,CMB和OIB的地球化学性质大体相似,但是,二者的成因可能既有相似性,也存在某些差异性。OIB产于板块内部,属于板内岩浆活动的产物,通常认为与“热点”或“地幔柱”有关;而CMB则可能是古大陆岩石圈与年轻洋壳发生浅部再循环的结果。所以,除“热点”理论外,古大陆岩石圈和年轻洋壳的浅部再循环在海山和洋岛火山形成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来自IAB的样品明显亏损Nb、Ta和富集K、Ph、Cs、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表明IAB的形成与俯冲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全球可能存在3种类型的热点:第一类是原生的热点,来自深部地幔;第二类是次生的热点,可能形成在地幔柱的浅部,来自超级地幔柱的上部;第三类来自上地幔,可能是大洋岩石圈伸展的产物。因此,海山的成因不可能用地幔柱一种模式予以解释,还应当考虑板块活动中其他各种因素(洋壳再循环、古老陆壳再循环、消减带物质以及水的加入,部分熔融程度、岩浆混合作用、不同地幔端元混合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山 洋岛 岛弧 陆缘 oib IAB C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1
10
作者 邓希光 丁林 +4 位作者 刘小汉 An Yin Paul A KAPP Michael A MURPHY Craig E MANNING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7-525,共9页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的冈玛日 -桃形错地区蓝片岩被认为是板块构造边界的产物 ,通过对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 ,其原岩属于洋岛型碱性玄武岩。再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研究 ,表明在该地区存在一个古特提斯洋 。
关键词 蓝片岩 地球化学特征 洋岛型碱性玄武岩 古特提斯洋 青藏高原 晚古生代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的构造背景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熊发挥 杨经绥 +7 位作者 李源 刘钊 郭国林 周文达 陈松永 李毅兵 徐向珍 牛晓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40,共10页
西藏东波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由地幔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岩体的边界出露玄武岩和硅质岩等。地幔橄榄岩中有少量辉石岩和辉长岩的脉岩,宽约1 m,走向北西,... 西藏东波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由地幔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岩体的边界出露玄武岩和硅质岩等。地幔橄榄岩中有少量辉石岩和辉长岩的脉岩,宽约1 m,走向北西,与岩体的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各岩相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东波蛇绿岩的岩相存在较大的差异,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地幔橄榄岩中辉石岩、辉长岩脉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相似,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并受后期俯冲流体作用的改造。东波岩体中二辉橄榄岩具有与深海地幔橄榄岩较一致的轻稀土亏损特征,而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岩体形成于MOR环境,后受到SSZ环境的改造。东波蛇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洋中脊叠加洋岛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玄武岩 洋中脊 东波蛇绿岩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商县-丹凤地区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80
12
作者 张旗 张宗清 +1 位作者 孙勇 韩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54,共12页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Th>8,Zr/Y<3,表明其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的洋内岛弧环境。该玄武岩的εNd(t)=+4.9~+7.3,εSr(t)=3.0~+32,可能是亏损地幔端元(DMM)与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Ⅱ)混合形成的。大多数玄武岩的(206Pb/204Pb)i比值(16.5~17.6)较低,(208Pb/204Pb)i和(207Pb/204Pb)i比值(分别为36.2~36.9和15.3~15.5)较高,ε18O变化较大(5.5‰~9.2‰)。因此,根据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源区可能包括下述组分:1)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2)富集地幔(EM);3)洋内岛弧下地壳(镁铁和超镁铁质岩);4)消减带岩片带入的组分。而LREE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具MORB的特征,Th/Ta和La/Ta比值近似等于1,TiO2=1.65%,Ti/V=22,指示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玄武岩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丁青宗白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洋中脊叠加洋岛的成因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韦振权 夏斌 +4 位作者 周国庆 钟立峰 王冉 胡敬仁 陈国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宗白蛇绿混杂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丁青地区,是丁青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定该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探讨其成因,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宗白蛇绿混杂岩存在两套成因不同的岩石。混杂岩中的玄武岩... 宗白蛇绿混杂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丁青地区,是丁青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定该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探讨其成因,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宗白蛇绿混杂岩存在两套成因不同的岩石。混杂岩中的玄武岩和辉长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因可能与来自地幔深部的“热点”作用有关。而混杂岩中的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形成于洋中脊(洋内弧后盆地扩张中心)环境,并有受“热点”作用影响的印记;具有强烈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的方辉橄榄岩则代表了洋内岛弧的基底残片,是已经亏损的地幔再次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后的残留物。这两套不同成因的岩石在板块汇聚过程中一起构造侵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蛇绿混杂岩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 洋中脊 丁青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碱性玄武岩的成因:晚泥盆世地幔柱的产物?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杨宝凯 刘振伟 张洪伟 佟丽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203,共12页
西准噶尔是巨型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分布有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其中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带被认为是西准噶尔规模最大的蛇绿混杂岩带,主要是以方辉橄榄岩为主的超镁铁质岩、镁铁质橄长岩、辉长(绿)岩,枕状熔岩、块状玄武岩及... 西准噶尔是巨型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分布有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其中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带被认为是西准噶尔规模最大的蛇绿混杂岩带,主要是以方辉橄榄岩为主的超镁铁质岩、镁铁质橄长岩、辉长(绿)岩,枕状熔岩、块状玄武岩及硅质岩。对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带中的块状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相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块状玄武岩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75±2)Ma,时代属于晚泥盆世。岩石SiO2质量分数为45.24%~49.86%,具有高镁、钛和碱的特征(w(MgO)=2.45%~6.85%,w(TiO2)=1.68%~3.74%,w(Na2O+K2O)=2.37%~5.34%),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碱性玄武岩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模式,且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等。高场强元素Zr、Hf、Nb、Ta没有明显负异常,显示其来源于富集地幔,主要组成为尖晶石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并发生了5%~10%的部分熔融。结合研究区与碱性玄武岩伴生的沉积岩特征、前人资料及对比邻区同期火山岩,可知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与地幔柱有关的洋岛环境,即碱性玄武岩是晚泥盆世地幔柱活动的产物,暗示中亚造山带在晚泥盆世就有地幔柱活动。假若这里提出的晚泥盆世地幔柱模式是正确的,将意味着地幔柱活动在显生宙中亚造山带地壳增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洋岛玄武岩 泥盆纪 达尔布特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白水江群变基性火山岩块体的形成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涛 王宗起 +4 位作者 闫全人 闫臻 覃小锋 张英利 向忠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5-656,共12页
在南秦岭白水江群大堡组中出露的变基性火山岩块体,高精度锆石SHRIMPⅡU-Pb定年测得年龄值为778Ma、771Ma和667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含量的TiO_2和P_2O_5,属于亚碱性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轻稀土富集、无δEu异常,富集... 在南秦岭白水江群大堡组中出露的变基性火山岩块体,高精度锆石SHRIMPⅡU-Pb定年测得年龄值为778Ma、771Ma和667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含量的TiO_2和P_2O_5,属于亚碱性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轻稀土富集、无δ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无明显的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异常,以及具有较低的正ε_(Nd)(t)(1.13~4.61)值,其特征与来自于富集地幔源区的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结合在白水江群中发现的早古生代洋岛型玄武岩,揭示了在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期间南秦岭地区存在着古洋盆。因此,综合在白水江群基质和不同岩块中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勉-略混杂带中的资料,表明南秦岭增生杂岩最终形成于晚古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玄武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增生混杂带 白水江群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开地块北缘构造带中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覃小锋 潘元明 +4 位作者 夏斌 李容森 周府生 胡贵昂 陆国斌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对云开地块北缘构造带中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结果证明,该区存在洋中脊型(MORB)和岛弧型(IAT)两类玄武岩。MORB型具有大体类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它们均含较低的TiO2(0.80%~1.62%,平均值1.50%)和P2O5(0.05%~0.15%,平均... 对云开地块北缘构造带中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结果证明,该区存在洋中脊型(MORB)和岛弧型(IAT)两类玄武岩。MORB型具有大体类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它们均含较低的TiO2(0.80%~1.62%,平均值1.50%)和P2O5(0.05%~0.15%,平均值0.13%),轻稀土元素呈亏损—平坦型,具洋中脊玄武岩特征;而IAT型含更低的TiO2(0.47%~1.26%,平均值0.80%)和P2O5(0.04%~0.07%,平均值0.06%),轻稀土元素呈富集型,具岛弧型玄武岩特征。MORB和IAT组合的出现说明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端的广西云开地区在Grenville期(四堡期)可能存在过洋盆,它们很可能代表了Grenville期(四堡期)造山作用形成统一的Rodinia超级大陆以前的一个“多岛洋盆”系统,华夏古陆和扬子板块可能在该古洋盆于新元古代早期发生的全球性Grenville期(四堡期)造山运动而发生消减消失后才开始碰撞和造山,形成统一的Rodinia超级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中脊型玄武岩 岛弧型玄武岩 Rodinia超级大陆 云开地块北缘构造带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孟连缝合带乌木龙—铜厂街洋岛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赖绍聪 秦江锋 +1 位作者 李学军 臧文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52,共9页
详细的地球化学解析表明,乌木龙—铜厂街地区出露的蛇绿混杂岩主要包括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碱性玄武岩。其中,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具有极低的CaO含量(<0.1%)、稀土总量(<5×10-6)和(La/Yb)N(0.96~1.14)值,(Ce/Yb)N为1.04... 详细的地球化学解析表明,乌木龙—铜厂街地区出露的蛇绿混杂岩主要包括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碱性玄武岩。其中,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具有极低的CaO含量(<0.1%)、稀土总量(<5×10-6)和(La/Yb)N(0.96~1.14)值,(Ce/Yb)N为1.04~1.37,为轻稀土弱亏损型。本区碱性玄武岩具有高TiO2(2.57%~3.33%)、高K2O(2.29%~5.52%)的显著特征,(La/Yb)N为15.42~19.81,(Ce/Yb)N为12.48~14.76,为轻稀土强烈富集型;岩石Ti/V、Th/Ta、Th/Yb、Ti/Yb、Ta/Yb与来自亏损地幔的MORB以及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火山岩明显不同,而主要显示为OIB型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乃是典型的大洋板块内部岩浆作用的产物。该区洋岛型火山岩的厘定,表明昌宁—孟连古洋盆在石炭—二叠纪期间曾经历过一个由初始洋盆到成熟洋盆的完整发育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 昌宁—孟连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忠恒 王永胜 +5 位作者 谢元和 孙忠纲 鲁宗林 曲永贵 李存直 姜雪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是中特提斯洋古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构造混杂岩中局部有序部分的特殊洋壳残片。它以具有海底爆发相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相整合和大洋板内碱性玄武岩的构造环境为主要特征。它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 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是中特提斯洋古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构造混杂岩中局部有序部分的特殊洋壳残片。它以具有海底爆发相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相整合和大洋板内碱性玄武岩的构造环境为主要特征。它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 构造环境 古洋壳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玛依勒地区枕状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4 位作者 佟丽莉 李甘雨 沈锐 李钊 吴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2-536,共15页
通过对造山带内洋岛玄武岩的时代及地球化学性质研究,不仅可以进行古海山/大洋高原的识别,而且还可以进行古洋盆演化及古构造格局恢复。笔者等最新在西准噶尔玛依勒山北侧识别出一套枕状玄武岩,其与火山碎屑岩、硅质岩共生。枕状玄武岩... 通过对造山带内洋岛玄武岩的时代及地球化学性质研究,不仅可以进行古海山/大洋高原的识别,而且还可以进行古洋盆演化及古构造格局恢复。笔者等最新在西准噶尔玛依勒山北侧识别出一套枕状玄武岩,其与火山碎屑岩、硅质岩共生。枕状玄武岩斜长石微晶普遍发育中空骸晶结构,是在水下熔岩急剧萃冷条件下迅速结晶的产物。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枕状玄武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7.2±2.2Ma,该年龄的获得填补了志留纪碱性玄武岩的空白。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玛依勒枕状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具有中等Si O2(44.89%~47.81%),高Ti O2(3.28%~4.12%)及P2O5(0.50%~0.70%),低Mg O(3.49%~6.79%),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La/Yb)N=5.5~7.3),无明显Eu异常(Eu/Eu*=0.96~1.06),相对富集Rb、Th、U,亏损Ba、K、Sr,没有明显Nb、Ta负异常,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极其相似。微量元素含量及反映源区性质的比值表明,枕状玄武岩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主要组成为尖晶石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并发生了5%±的部分熔融,其形成于大洋板内与地幔柱有关的海山/大洋岛屿环境。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西准噶尔乃至古亚洲洋在中古生代洋内俯冲的同时,大洋板内可能存在地幔柱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玄武岩 地幔柱 地球化学 西准噶尔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昌宁-孟连构造带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和层状硅质岩的特征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文强 冯庆来 段向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9-747,共9页
滇西南耿马地区回爱剖面发育有昌宁-孟连构造带最早的枕状玄武岩,与其共生的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含有晚泥盆世放射虫和牙形石化石。对硅质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具有高P、Ti的特点,轻稀土元素富集,在稀土元... 滇西南耿马地区回爱剖面发育有昌宁-孟连构造带最早的枕状玄武岩,与其共生的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含有晚泥盆世放射虫和牙形石化石。对硅质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具有高P、Ti的特点,轻稀土元素富集,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图上表现为明显的右倾,微量元素中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富集。化学投图结果表明玄武岩形成于洋岛环境。硅质岩的Al/(Al+Fe+Mn)比值大部分介于0.5~0.7之间,Al_2O_3/(Fe_2O_3+Al_2O_3)位于0.41~0.8之间,大部分硅质岩的Ce/Ce*比值小于1,具弱的Ce负异常,总体表现为大陆边缘型硅质岩的特征。这说明研究区晚泥盆世为邻近大陆边缘的洋盆环境,具洋壳性质的昌宁-孟连古特提斯盆地在晚泥盆世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洋岛玄武岩 硅质岩 昌宁-孟连构造带 滇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