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鸣与OSAHS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令 吕萍 +3 位作者 杨双凤 王晓明 张雪迎 汪学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4-478,共5页
耳鸣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除了耳部疾病可诱发耳鸣外,身体各系统也共同参与了耳鸣的发病机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与耳鸣发生有关,近年来,这一观点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OSAHS与耳鸣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的最新研... 耳鸣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除了耳部疾病可诱发耳鸣外,身体各系统也共同参与了耳鸣的发病机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与耳鸣发生有关,近年来,这一观点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OSAHS与耳鸣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耳鸣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咽鼓管 微生物-肠-脑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XR及其靶基因COX-2和CETP在肥胖OSAHS幼鼠肝组织中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赖明昱 叶新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5-901,共7页
目的阐明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及其靶基因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的高表达是肥胖幼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 目的阐明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及其靶基因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的高表达是肥胖幼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为肥胖儿童OSAHS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24只3~4周龄雄性Wistar幼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肥胖组(obesity组)、单纯OSAHS组(OSAHS组)、肥胖+OSAHS组(obesity+OSAHS组)。HE染色观察幼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幼鼠肝组织中LXRα、COX-2、CETP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幼鼠肝组织中LXRα、COX-2、CETP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结果单纯肥胖组和肥胖+OSAHS组幼鼠体质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单纯OSAHS组和肥胖+OSAHS组幼鼠血氧饱和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单纯肥胖组、单纯OSAHS组及肥胖+OSAHS组肝组织与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相比均有明显损伤,肥胖+OSAHS组肝组织损伤较单纯肥胖组、单纯OSAHS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升高。单纯OSAHS组和单纯肥胖组幼鼠肝组织中LXRα、COX-2、CETP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肥胖+OSAHS组幼鼠肝组织中LXRα、COX-2、CETP表达水平较其余各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LXR及其靶基因COX-2、CETP在肥胖OSAHS幼鼠肝脏中高表达,是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LXR)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肥胖 幼鼠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与单纯打鼾者鼾声声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许辉杰 余力生 +2 位作者 黄魏宁 陈兰 贺宇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利用鼾声监测及分析技术对OSAHS患者和单纯打鼾者的鼾声的声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2人,单纯打鼾(simple snoring)者15人,分别同步进行鼾声监测和睡眠呼吸监测。取每例单纯打鼾者10次... 目的利用鼾声监测及分析技术对OSAHS患者和单纯打鼾者的鼾声的声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2人,单纯打鼾(simple snoring)者15人,分别同步进行鼾声监测和睡眠呼吸监测。取每例单纯打鼾者10次鼾声和每例OSAHS患者10次阻塞性呼吸暂停后的第一次鼾声进行时域和频域特性分析。结果单纯打鼾者鼾声片断时域曲线表现为多个振幅、间隔大致相仿的复合波,频域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基频—谐波结构;OSAHS患者鼾声的时域曲线表现为多个振幅、间隔不规则的复合波,频域曲线中无明显的基频—谐波结构。OSAHS患者鼾声的峰频率、中心频率较单纯打鼾者高,800Hz功率比率较单纯打鼾者低,OSAHS组,中重度OSAHS患者的鼾声峰频率、中心频率较轻度者高,800Hz功率比率较轻度者低,中心频率和800Hz功率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和单纯打鼾者鼾声具有不同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表明两种鼾声在声学上有质的差别,提示将鼾声监测分析技术应用于OSAHS的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并可能为确定阻塞部位及鼾声来源提供新的临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鼾声 声学特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单纯打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男性OSAHS患者上气道气流运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杨照 卢志明 +3 位作者 孙涛 刘永义 高路 黄渊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5-621,共7页
目的研究典型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在平静呼吸时上气道气流运动特性,以及气流对软腭和悬雍垂作用的动力特点。方法基于患者CT影像数据建立可靠的上气道流场几何模型,以临床睡眠监测数据作为数值模拟边界条件... 目的研究典型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在平静呼吸时上气道气流运动特性,以及气流对软腭和悬雍垂作用的动力特点。方法基于患者CT影像数据建立可靠的上气道流场几何模型,以临床睡眠监测数据作为数值模拟边界条件的依据,采用低雷诺数的湍流模型计算获得一个完整呼吸周期内上气道气流运动规律。结果 OSAHS患者在呼吸过程中,上气道气流流动形式有显著差异。在吸气阶段,上气道腔内流速可达9.808 m/s,最大负压可达-78.856 Pa,鼻腔顶部出现局部回流,软腭受到的最大气流压力为-10.884 Pa,悬雍垂受到的最大气流压力为-51.946 Pa,气流对软腭和悬雍垂造成的最大剪切应力分别为78和311 mPa。在呼气阶段,上气道腔内最大流速为10.330 m/s,最大负压为-51.921 Pa,口咽部和鼻腔顶部均出现局部回流,且口咽部顺时针回流现象显著,软腭受到的最大气流压力为2.603 Pa,悬雍垂受到的最大气流压力为-18.222 Pa,软腭和悬雍垂受到的最大剪切应力分别为51和508 mPa。结论口咽部是易塌陷的部位,一个呼吸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捕捉到上气道流场显著的回流特征,上气道回流直接影响软腭和悬雍垂所受的力,同时也关系到患者呼吸的流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数值模拟 流场特性 回流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治疗OSAHS的口腔矫治器戴入后髁突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敏方 周嫣 +2 位作者 陈世稳 方志欣 钟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入矫治器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口腔矫治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 目的:研究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入矫治器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口腔矫治器治疗效果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口腔矫治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许勒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3组髁突位置的差别。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描述性的统计学方法。结果:闭口位、最大开口位及戴重建蜡位时髁突的位置各不相同,戴口腔矫治器时的髁突上端点C平均坐标值为x(-0.74±2.22)mm,y(-0.68±1.08)mm。结论:成功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效果好的口腔矫治器戴入后患者的髁突上端点靠近关节结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口腔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许勒位X线片 髁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H-UPPP术后嗓音变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蓉 徐文 +3 位作者 侯丽珍 张丽 叶京英 王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H-UPPP)前后声道共鸣腔的变化对发音的影响。方法用美国Tiger公司的Dr Speec...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H-UPPP)前后声道共鸣腔的变化对发音的影响。方法用美国Tiger公司的Dr Speech4.0软件,对56例成人OSAHS患者于H-UPPP手术前后,平稳自然的发/e/音,行嗓音声学参数及共振峰分析,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除标准化噪声能量在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外,OSAHS患者手术前后的其他嗓音声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OSAHS患者术前第一共振峰及带宽、第二共振峰及带宽、第三共振峰均明显低于正常;术后一周时的第一及第二共振峰均低于正常对照,但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一月时的共振峰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UPPP手术通过解除OSAHS患者上气道的阻塞性因素及进行咽腔的塑形,改变声道共鸣腔,能够改变OSAHS患者的发声特点及音质,术后随时间的延长,共振峰频率逐渐增高,接近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共振峰 声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自然睡眠期呼吸模式对上气道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柳洁 张湘民 肖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0-547,共8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自然睡眠时平静呼吸和呼吸暂停期不同压力边界条件和呼吸模式对气道内气体的流动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创建OSAHS患者仰卧位自然睡眠状...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自然睡眠时平静呼吸和呼吸暂停期不同压力边界条件和呼吸模式对气道内气体的流动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创建OSAHS患者仰卧位自然睡眠状态,并采集CT数据建立三维上气道有限元模型。临床测量患者睡眠期喉腔压力作为边界条件,考虑鼻吸鼻呼、鼻吸口呼、口吸鼻呼、口吸口呼4种典型呼吸模式进行流体力学仿真。结果睡眠期OSAHS患者的呼吸气流呈非稳定、有涡、双向流动,压力边界以及呼吸模式对气体流动的影响明显。用口呼吸与用鼻呼吸相比,气体的最大流速有所升高,压降主要集中在口腔,吸气时升高约30%,呼气时升高1倍。结论采用OSAHS患者自然睡眠期CT数据建模并以临床喉腔压力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具有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OSAHS患者真实自然睡眠状态下的上气道流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自然睡眠 上气道 流场 边界条件 呼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 被引量:9
8
作者 唐贶昀 李继华 +5 位作者 祝颂松 罗恩 冯戈 叶斌 王大章 胡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配合正畸治疗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方法:9例双侧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患者,一期通过关节成形术解除关节强直,完成...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配合正畸治疗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方法:9例双侧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患者,一期通过关节成形术解除关节强直,完成正畸治疗后,二期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矫治小下颌畸形伴OSAHS,随访8—36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张口度由术前3.1mm提高到术后36.5mm,小下颌畸形得到有效治疗,OSAHS得到同期治愈。结论: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并配合正畸治疗,是矫治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颞下颌关节强直 颌骨畸形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OSAHS患者缺氧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辛忠海 王宁宇 +2 位作者 李金兰 陈琢 温晓慧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OSAHS患者缺氧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OSAHS患者63例,年龄18~44岁。根据OSAHS患者的低氧血症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最低SaO2≥85%),中度组24例(最低SaO265%~84%),重度组19例(最低SaO2<65%);对照组25例... 目的探讨青年OSAHS患者缺氧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OSAHS患者63例,年龄18~44岁。根据OSAHS患者的低氧血症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最低SaO2≥85%),中度组24例(最低SaO265%~84%),重度组19例(最低SaO2<65%);对照组25例(正常人:AHI<5)。均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结果①OSAHS患者轻度、中度、重度三组P300潜伏期分别为326.1±12.7、346.9±19.1、334.9±18.3ms,与对照组311.9±18.3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皆P<0.05),OSAHS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②重度组中因最低血氧持续时间的不同P300潜伏期不同:最低血氧持续时间4~60秒组潜伏期为338.12±13.7ms,最低血氧持续时间61~140秒组潜伏期为354.74±16.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③以上各组P300波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所有患者MESS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得分稍低,重度组与对照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R-B=9.91,P=0.003)。结论OSAHS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最低血氧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初步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功能损害 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术前评估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旭 王建中 刘骏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7,共7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中重度阻塞性唾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术前评估远期疗效的价值,以提高中重度OSAHS患者UPPP...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中重度阻塞性唾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术前评估远期疗效的价值,以提高中重度OSAHS患者UPPP远期疗效的方法。方法38例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经过UPPP术前64排螺旋CT在平静呼吸相和Muller相两种状态下上气道三维重建及虚拟内窥镜处理后,根据各平面截面积的变化值分为3组,随访20-30个月,比较各组之间UPPP远期疗效、术前术后CT各测量值的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索UPPP最佳适应证。结果实验1组有效率100%、显效率83.33%、治愈率16.67%,实验2组有效率77.78%、显效率55.56%、治愈率11.1%,与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3组有效率50%、显效率20%、治愈率为0,明显比1组、2组疗效下降。实验1组平静呼吸相和Muller相从鼻咽后区至舌根后区截面积的改善值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线性相关,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值也与部分平面截面积的改善值呈线性相关。结论64排螺旋CT术前扫描对中重度OSAHS患者UPPP术前评估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对于Muller相软腭后区或悬雍垂后区截面积较平静呼吸相减少≥75%或完全闭塞,且舌根后区、会厌后区、鼻咽后区截面积减少≤50%的患者,UPPP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上气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管增娥 姜稳妮 +2 位作者 杨永国 谢向东 郭莲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8-569,共2页
对2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口腔矫治器治疗1、3月后检查发现:睡眠中憋醒和日间困倦缓解或消失,头晕、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临... 对2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口腔矫治器治疗1、3月后检查发现:睡眠中憋醒和日间困倦缓解或消失,头晕、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临床血压正常或趋于正常。口腔矫治器治疗可有效控制OSAHS、明显改善高血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OSAHS模型的建立及其上气道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永义 杨照 +3 位作者 卢志明 高路 黄渊柏 何海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上气道狭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上气道狭窄后气流运动特性。方法将3月龄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每只大鼠在麻醉状态下给予0.1 mL透明质酸钠溶液软腭悬雍垂黏膜下注射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同等环境中饲养... 目的研究大鼠上气道狭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上气道狭窄后气流运动特性。方法将3月龄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每只大鼠在麻醉状态下给予0.1 mL透明质酸钠溶液软腭悬雍垂黏膜下注射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同等环境中饲养3月后,对两组动物分别进行CT扫描及呼吸检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比分析对照鼠和模型鼠上气道流场特性。结果 (1)模型组较对照组鼻咽部气道最小截面积明显减少,气道明显狭窄(P<0.05);(2)模型鼠呼吸急促、呼吸周期不稳定、咽腔呼吸波动较强;(3)在呼吸过程中,对照鼠鼻咽气道壁面最大剪应力分布较分散;而模型鼠鼻咽气道壁面最大剪应力分布较集中。结论软腭黏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诱发了上气道狭窄,气道狭窄的动物模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理学特征类似。上气道狭窄将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周期延长,且剪应力对咽部组织(特别是软腭及悬雍垂)的损伤作用更强,这加剧了咽部组织的力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大鼠 CT扫描 数值模拟 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眩晕患者OSAHS构成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欣 陈雯婧 +9 位作者 李娟 张玉焕 梁思超 郭振平 卢曼林 孙宇 袁雪梅 渠莉芬 陈强 叶京英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眩晕患者的诊断及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构成比。方法201例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分别发放睡眠问卷和平衡问卷,包括Epworth量表、STOP-Bang量表和DHI量表。完成前庭双温试验、位置试验、耳蜗...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眩晕患者的诊断及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构成比。方法201例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分别发放睡眠问卷和平衡问卷,包括Epworth量表、STOP-Bang量表和DHI量表。完成前庭双温试验、位置试验、耳蜗电图检查(EochG)、前庭肌源诱发电位(VEMP)检查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同时向社区居民中,正常无症状人群发放同样问卷量表。从问卷完全正常且无其它病史的人群中选择40例志愿者,从未发作眩晕者作对照组,且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BMI与眩晕患者组匹配数据无差异,并完成同样上述检查。结果201例患者PSG检查结果96例有睡眠呼吸指数(AHI)异常。轻、中、重、度的OSAHS构成比分别为22.9%、11.9%、12.9%,。90例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值,轻、中、重、度比例分别为26.9%、8.5%、9.5%。睡眠异常问卷量表得分与BMI、AHI、血氧、STOP-Bang量表得分均有相关性,DHI量表得分与年龄和STOP-Bang量表得分有相关性。正常人40名志愿者中,OSAHS及DHI得分与年龄无相关性。患者组中的患有OSAHS构成比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本研究中眩晕患者占OSAHS的构成比为47.8%。最低血氧饱和度异常所占构成比为44.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指数 构成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痰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对中风后OSAHS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改凤 王松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导痰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对中风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溶栓处理、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等),观察组... 目的探讨导痰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对中风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溶栓处理、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导痰汤加减,疗程2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睡眠监测指标(AHI、ODI、OAI、LSaO2)、血液流变学指标(HSRV、LSRV、WBV、FIB)、血脂指标(HDL-C、LDL-C、TC、TG)、炎症因子(TNF-α、IL-6、IL-18、CR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睡眠监测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导痰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后OSAHS风痰瘀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痰汤 常规治疗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中风 风痰瘀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OSAHS患者中耳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恩明 徐忠强 +1 位作者 王智楠 吴展元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耳功能。方法对413例OSAHS患儿(OSAHS组)(3~岁144例、6~岁206例、9~16岁63例)术前进行声导抗检查,异常者行听力测试,术后3个月复查声导抗及听力,并与正常对照组279例(3~...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耳功能。方法对413例OSAHS患儿(OSAHS组)(3~岁144例、6~岁206例、9~16岁63例)术前进行声导抗检查,异常者行听力测试,术后3个月复查声导抗及听力,并与正常对照组279例(3~岁94例,5~岁104例,9~16岁81例)进行比较。结果 OSAHS组中288例328耳有不同程度的中耳功能损害,阳性率为69.73%(288/413),69例72耳(16.71%,69/413)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中耳功能异常和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21/279)和1.43%(4/27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中中耳功能异常和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结论儿童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中耳功能和听力损害的可能,但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牵引舌骨悬吊术在OSAHS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崇文 杨邡俪 +5 位作者 戴皓 赵谦 张少强 闫金凤 白艳霞 白纪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索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方法制作大白兔舌后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并探索磁控舌骨牵引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只成年雄性实验用大白兔... 目的探索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方法制作大白兔舌后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并探索磁控舌骨牵引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只成年雄性实验用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动物颏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溶液0.4 mL(10 U),构建舌后坠OSAHS动物模型,对照组动物颏舌肌内注射生理盐水0.4 mL。设计并3D打印可装载钕铁硼内磁体及外磁体的聚丙烯酸酯外壳,建模成功后在实验组动物舌骨上固定内磁体装置,术后10 d实验组动物佩戴装载外磁体的聚丙烯酸酯颈托。应用动脉血氧检测仪测量建模前后及佩戴颈托前后实验组动物股动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及颏舌肌注射前后对照组动物股动脉SaO_(2),多层CT平扫测量两组动物上气道最窄处直径。结果实验组动物颏舌肌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后5 d逐渐出现活动减少,呼吸费力及口唇、耳缘青紫等低氧血症表现,体质量由(3.72±0.21)kg下降至(3.40±0.20)kg,股动脉平均SaO_(2)由(93.84±5.14)%降至(84.00±3.35)%,上气道最窄处直径由(4.83±0.47)mm下降至(3.52±0.83)mm(P<0.05);对照组动物体质量、股动脉平均SaO_(2)及上气道最窄处直径颏舌肌内注射生理盐水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动物完成磁牵引舌骨悬吊术,术后佩戴含外磁体的颈托行舌骨磁力牵拉后,实验组动物食量及活动量增加,口唇颜色由青紫转为粉红,股动脉SaO_(2)明显上升至(90.44±5.95)%,上气道最窄处直径较佩戴前增大至(4.42±0.15)mm(P<0.05)。结论大白兔颏舌肌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有效构建舌后坠OSAHS动物模型。磁牵引舌骨悬吊术可有效纠正舌后坠导致的上气道狭窄及低氧血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牵引舌骨悬吊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舌后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鼻阻塞对中度OSAHS患者咽腔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立彦 张宇宁 +4 位作者 郭宇峰 刘树红 陈广 卢晓峰 朱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3-528,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模拟平静呼吸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咽腔形态及内部流动,并模拟单侧鼻腔阻塞情况下平静呼吸时患者的咽腔流体流场,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志愿... 目的:研究通过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模拟平静呼吸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咽腔形态及内部流动,并模拟单侧鼻腔阻塞情况下平静呼吸时患者的咽腔流体流场,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志愿者(中度OSAHS患者)的咽腔行CT扫描,通过Amira 4.0建立上气道三维模型,同时通过计算机模拟建立单侧鼻腔阻塞的上气道三维模型,利用Gambit2.3.16网格划分后,用Fluent6.3.2模拟不同情况、不同流量下的咽腔内部流体力学。将CFD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患者上气道最狭窄处位于软腭后区,最小截面积大小为1.349×10-4m3,与临床检查相符合;在此区域,出现上气道最大流速(14.39 m/s)、最大压降(总压降40.60%);在模拟单侧鼻阻塞情况下,该模型管腔内各截面流速平均加快0.25 m/s,各截面压力平均增大2.90 Pa,但是流速、压力变化趋势不发生改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FD模型能准确地反映患者上气道实际情况;单侧鼻腔阻塞情况时,患者的管腔内负压增大,更易产生上气道塌陷,但是不改变患者原有的上气道气流分布规律,是促进因子而非始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计算机流体力学 三维重建 咽腔 鼻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与正常人群RDC/TMD轴Ⅰ诊断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睿 温伟生 +5 位作者 张海钟 陶冶 杨舸 周友 王青松 孙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与正常人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流行病学差异。方法:将2015-11~2016-11至解放军总医院就诊OSAHS... 目的:分析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与正常人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流行病学差异。方法:将2015-11~2016-11至解放军总医院就诊OSAHS患者及正常人群按1∶1行个体配对,分别记为OSAHS组(n=64)和对照组(n=64)。应用陈伟生等建立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研究诊断标准(RDC/TMD)轴Ⅰ中文版,对2组人群进行临床检查以及调查问卷填写,根据结果进行诊断分类,包括第一组诊断:肌病类;第二组诊断:关节盘移位类:第三组诊断:关节痛、关节炎、关节病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1)138例受试者完成调查,有效量表128例,其中男98例,女30例,男女比例3.3∶1,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人群TMD患病率及各亚型诊断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OSAHS组在TMD多亚型诊断总例数为22/64,对照组为12/64(P<0.05)。结论:OSAHS患者的TMD亚型诊断较正常人群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研究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上呼吸道形态及气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懿波 李永明 +2 位作者 陈金武 霍振辉 李宝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OA)前后上呼吸道形态及内部气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1名46岁男性OSAHS患者戴用OA前及戴用OA 3个月后的上呼吸道行CT扫描,利用Mimics 10.0建立上呼吸道三维模型,通... 目的:分析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OA)前后上呼吸道形态及内部气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1名46岁男性OSAHS患者戴用OA前及戴用OA 3个月后的上呼吸道行CT扫描,利用Mimics 10.0建立上呼吸道三维模型,通过ANSYS ICEM CFD14.0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后,用ANSYS-FLUENT 14.0对上呼吸道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ANSYS-CFD-Post14.0对模拟结果进行后处理,将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上呼吸道最狭窄区域位于腭咽下界,戴用矫治器后此区域面积由0.119 4 cm2增大到0.409 9 cm2;戴用矫治器后最大流速由11.087 m/s减低到8.204 m/s;最小负压力由-83 Pa减低到-59 Pa;咽腔阻力由250 Pas/L降低到145 Pas/L。结论:OSAHS患者戴用OA后,可扩张上气道,降低上呼吸道狭窄区域的负压及咽腔阻力,使得上呼吸道不易塌陷,保持气流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流体力学 三维重建 上呼吸道 口腔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颅面上气道形态特征及OSAHS与CAD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璐瑶 孙博宁 +3 位作者 张继东 杜雨晴 崔涛 宋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颅面上气道形态特征,以及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86例疑似OSAHS的CA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睡眠呼吸监测及拍摄头颅侧位片。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非OS...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颅面上气道形态特征,以及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86例疑似OSAHS的CA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睡眠呼吸监测及拍摄头颅侧位片。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非OSAHS组(66例)和OSAHS组(120例),后者又分轻(35例)、中(43例)、重(42例)度亚组,对其颅面上气道头影测量结果及动脉粥样硬化评分(Gensin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SAHS组SNB和SPAS下降(P<0.05),ANB、SPL、SPT、H-C3、H-MP上升(P<0.05)。Gensini评分非OSAH组最低,重度OSAH组最高(4组间比较,P<0.01)。AHI越大,冠状动脉狭窄越严重。结论:OSAHS患者有下颌后缩、软腭厚长、舌骨前下移位倾向,使上气道狭窄。OSAHS与CAD密切相关,AHI越大,冠状动脉狭窄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颅面上气道形态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