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FES模式数据的北赤道流分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康霖 陈永利 +2 位作者 王凡 李琦 罗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2-1450,共9页
利用1957—2006共50年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序列海洋模式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数据,对北赤道流(NEC)的分叉规律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NEC分叉纬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周期主要呈现为3—6个月的... 利用1957—2006共50年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序列海洋模式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数据,对北赤道流(NEC)的分叉规律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NEC分叉纬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周期主要呈现为3—6个月的季节内振荡和2年、2—7年左右ENSO尺度周期振荡以及10年以上的年代际变化。在季节尺度上,分叉位置春季偏南,秋季偏北,并且分叉纬度随深度的增加向北移动,其北移幅度冬季最大,夏季最小。而在年际变化尺度上,NEC分叉纬度具有较强的年际变化信号,与ENSO循环密切相关,El Ni?o年分叉位置偏北,La Ni?a年分叉位置偏南。(2)NEC分叉纬度的变化与北太平洋0—30°N之间的纬向风应力旋度积分零线位置密切相关,零线的南北偏移导致了分叉位置的改变,在不同深度上,零线位置对分叉纬度改变的影响时间不同,表层需1个月,而500 m深度则需4个月左右。(3)NEC分叉影响着黑潮(KC)与(棉兰老流)MC的流量分配率,其年际异常变化与冷、暖ENSO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当El Ni?o发生时,KC流量分配率减少,MC流量分配率增加;La Ni?a年情况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es海洋模式 北赤道流 分叉纬度 ENSO循环 流量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基于OFES模式数据
2
作者 王鼎琦 方国洪 +1 位作者 徐腾飞 邱婷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自黑潮脱落并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涡(简称脱落涡旋)对黑潮与南海的水体交换、热量及物质输送等过程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1993—2013年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模式数据产品,分析研究了脱落涡旋的统计特征及... 自黑潮脱落并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涡(简称脱落涡旋)对黑潮与南海的水体交换、热量及物质输送等过程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1993—2013年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模式数据产品,分析研究了脱落涡旋的统计特征及其温盐流三维结构,并与卫星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OFES模式的海表面高度数据和卫星高度计数据的统计结果都表明气旋式脱落涡旋(脱落冷涡)绝大部分在黑潮西侧边缘生成,反气旋式脱落涡旋(脱落暖涡)则大部分在黑潮控制区(包括黑潮流套区)生成,脱落暖涡的数量远多于脱落冷涡的。OFES模式数据得到的脱落涡旋个数和出现频率较卫星观测结果要明显偏低。此外,由OFES模式数据得到的脱落涡旋三维结构表明,黑潮控制区和黑潮西侧边缘生成的脱落冷涡的流场垂向影响深度差异较大,而脱落暖涡的流场垂向影响深度一般达水深1000 m以深,脱落涡旋的位势温度的垂向影响深度与该涡的流场垂向影响深度相当,其盐度的垂向影响深度则较浅;脱落涡旋的温盐结构受黑潮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涡旋 中国南海 黑潮 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GO观测资料的2种同化方案
3
作者 连喜虎 庞重光 高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25,共9页
使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海洋环流模式模拟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温盐场,之后运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同化系统(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OVALS),使用Argo观测网格化产品进行2006年整个计算域三维变分同化。无论从平... 使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海洋环流模式模拟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温盐场,之后运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同化系统(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OVALS),使用Argo观测网格化产品进行2006年整个计算域三维变分同化。无论从平面分布还是断面分布来看,除海表面温度(SST)外,温度同化的效果都比较好,尤其是800 m水深以浅,均方差值甚至能减小1.0℃以上。而且随着同化积分时间的增加,同化后误差减小越来越显著,3、4月份的同化效果明显高于1、2月份。与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海洋模式结果相比,同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模拟结果。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数值模拟基础上,利用3个西太平洋代表性浮标的观测资料,运用松弛逼近法同化2006年6月断面数据。当松弛系数取0.5时,模拟时间大约半天,模拟值就能快速逼近或完全等于观测值。虽然只对观测剖面进行了数据同化,但该同化可以产生更大范围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 观测资料 数据同化 同化系统(OVALS) 松弛逼近法 POM(Princeton Ocean Model) 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