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井贡酒酒醅挥发性香气成分的GC-MS与GC-O分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孙金沅 宫俐莉 +5 位作者 刘国英 李贺贺 孙啸涛 黄明泉 郑福平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7-93,共7页
应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古井贡酒酒醅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经计算保留指数并结合标准品比对,共定性出148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有21种香气强度较高的化合物。应用内标法并结合... 应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古井贡酒酒醅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经计算保留指数并结合标准品比对,共定性出148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有21种香气强度较高的化合物。应用内标法并结合相关阈值对这21种嗅闻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的重要风味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及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比较它们对酒醅整体香气的贡献程度,其中香气贡献度最高的4种物质分别为己酸乙酯(OAV=2 817)、辛酸乙酯(OAV=534)、丁酸乙酯(OAV=519)、乙酸-3-甲基丁酯(OAV=137),酒醅中其他较重要的香气化合物为癸酸乙酯、丁酸、乳酸乙酯、苯乙酸乙酯、苯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己酸、2,3-丁二醇、乙酸、丙酸和苯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酒醅 挥发性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 香气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曹梅 管萍 +1 位作者 胡小玲 陈晓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1-6,10,共7页
重点综述了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结合SPG膜乳化法阐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W/o/W复乳液 复乳溶剂蒸发法 微胶囊 SPG膜乳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C-O和GC-MS研究蛇龙珠葡萄酒游离态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22
3
作者 范文来 徐岩 +2 位作者 李记明 尹建邦 于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3-188,共6页
建立了提取和分离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方法。对烟台产区的蛇龙珠葡萄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比较其香气强度。葡萄酒样品的前处理包括:液液萃取、溶剂辅助萃取(SAFE)和香气成分分离技术,最终得到酸性/水溶性和中性/碱性两... 建立了提取和分离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方法。对烟台产区的蛇龙珠葡萄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比较其香气强度。葡萄酒样品的前处理包括:液液萃取、溶剂辅助萃取(SAFE)和香气成分分离技术,最终得到酸性/水溶性和中性/碱性两个组分。处理好的葡萄酒样品通过GC-O(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和GC-MS技术进行香气成分的定性和香气强度分析。从蛇龙珠葡萄酒中共鉴定出74种香气组分,包括酯类、醛酮类、醇类、酸类、萜烯类、酚类、甲氧基吡嗪类、降异戊二烯类和硫化物,其中3-甲基丁醇和β-大马酮是香气强度最强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葡萄酒 挥发性香气 气相色谱-闻香法 气相色谱-质谱 溶剂辅助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聚醚型O/W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睿 张菲 +2 位作者 王晓霞 祁文杰 唐宏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98,100,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O/W稠油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O/W稠油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乳化剂用量和单体质量分数对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破乳性能测试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O/W破乳剂的脱水率达到85.2%,水中含油量为53 mg/L,破乳性能优于工业上用的OX-932破乳剂,该O/W破乳剂对胜利油田孤东稠油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稠油破乳剂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丙烯酰胺 乳液聚合法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羧甲基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马烽 陆丰艳 +1 位作者 秦岩 王睿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1-45,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NiFe2O4磁性纳米粒子.以壳聚糖和氯乙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得N,O-羧甲基壳聚糖.以羧甲基壳聚糖为骨架材料,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出N,O-羧甲基壳聚糖磁性微球.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NiFe2O4磁性纳米粒子.以壳聚糖和氯乙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得N,O-羧甲基壳聚糖.以羧甲基壳聚糖为骨架材料,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出N,O-羧甲基壳聚糖磁性微球.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以及交变梯度磁强计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热性能和磁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NiFe2O4为立方尖晶石结构,粒径为10~80nm,饱和磁化强度为43.3A&#183; m2&#183;kg-1.制备的N,O-羧甲基壳聚糖磁性微球为表面光滑的球形,粒径为6~25μm,微球中NiFe2 O4的质量分数为35.6%,饱和磁化强度为14.3A&#183;m2&#183;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铁酸镍 N o-羧甲基壳聚糖 乳化交联法 磁性微球 NIFE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乳状液模板法制备纳米MnO_2微球 被引量:3
6
作者 倪良 张莉 王学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7-169,共3页
以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和高锰酸钾(1KMnO4)为原料,通过W/O乳状液模板技术制备了纳米MnO2微球.用SEM、TEM、XRD、FT-IR等手段对产品的形貌、物相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用本方法制得的纳米MnO2微球,大小基本均匀,球形规整,纯度较... 以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和高锰酸钾(1KMnO4)为原料,通过W/O乳状液模板技术制备了纳米MnO2微球.用SEM、TEM、XRD、FT-IR等手段对产品的形貌、物相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用本方法制得的纳米MnO2微球,大小基本均匀,球形规整,纯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结合实验事实和产品特性,初步探讨了纳米MnO2微球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乳状液 模板法 纳米Mno2微球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W复乳体系制备聚合物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洪广 闫军 +1 位作者 杜仕国 秦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80,共3页
总结了近年来W/O/W复乳体系制备微胶囊和提高W/O/W型复乳液稳定性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W/O/W复乳体系制备聚合物微胶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W/O初乳的稳定性,壁材,外水相,复乳的乳化条件和囊壁固化条件。对微胶囊形貌的改善、包覆率的提... 总结了近年来W/O/W复乳体系制备微胶囊和提高W/O/W型复乳液稳定性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W/O/W复乳体系制备聚合物微胶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W/O初乳的稳定性,壁材,外水相,复乳的乳化条件和囊壁固化条件。对微胶囊形貌的改善、包覆率的提高及粒径分布的控制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W/o/W复乳液 溶剂蒸发 化学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PEG-PCL微球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丽波 陆轶业 +2 位作者 刘黎 王少兵 郭圣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b-聚己酸内酯(PCL)微球.观察了共聚物微球的整个形成过程,考察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共聚物浓度和组成、分散相组成以及分散相/连续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制备mPEG-PCL嵌段共聚...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b-聚己酸内酯(PCL)微球.观察了共聚物微球的整个形成过程,考察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共聚物浓度和组成、分散相组成以及分散相/连续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制备mPEG-PCL嵌段共聚物微球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 微球 o/o溶剂挥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结合GC-O和GC-MS解析镇江香醋香气成分 被引量:11
9
作者 袁源 范文来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8-242,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olvent 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技术萃取镇江香醋中香气化合物,将萃取物分为中-碱性组分和酸性-水溶性组分,应用香气稀释萃取分析法(aroma extract diluti... 采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olvent 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技术萃取镇江香醋中香气化合物,将萃取物分为中-碱性组分和酸性-水溶性组分,应用香气稀释萃取分析法(aroma extract dilution analysis,AEDA)共鉴定出60种香气物质。基于FD值,最重要香气物质是3-(甲硫基)丙醛、2,3,5,6-四甲基吡嗪、3-甲基丁酸和香兰素(FD=729)。此外,2,3-丁二酮、乙酸、糠醛、3-(甲硫基)-1-丙醇、愈创木酚、2-苯乙酸以及γ-壬内酯也具有较高FD值(FD=243),这些化合物是镇江香醋的重要香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液液萃取(LLE)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 香气萃取稀释分析法(AEDA) 气相色谱-闻香法(GC-o)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运溶剂浮区法生长Bi_(2+x)Sr_(2-x)Ca_(n-1)Cu_nO_(2n+4+d)晶体
10
作者 C.T.Lin(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Physics 70569 Stuttgart,Germany)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27-127,共1页
The growth of crystals of the high T c oxide superconductors has been hampe red by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aterials and their phase diagrams.The most common crys tal growth technique adopted for these oxides is the ... The growth of crystals of the high T c oxide superconductors has been hampe red by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aterials and their phase diagrams.The most common crys tal growth technique adopted for these oxides is the “flux”method,where the st arting materials are solved in a melt,which is usually formed by excess CuO and BaO or a KCl/NaCl mixture.The crystals are produced by slow cooling of the heate d solvent.This method,however,suffers from several disadvantages: (1) the crystals are contaminated with the crucible material, (2) the crystals are difficult to remove from the crucible, (3) the crystals contain flux i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2+ x Sr 2- x Ca n -1 Cu n o 2 n+4+d crystal travelling solvent floating zone method supercondu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CsPbBr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水溶剂法制备
11
作者 朱能敏 朱文昊 +6 位作者 殷逍遥 郑松志 李浩 王则远 位文豪 陈宣衡 孙伟海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1140,共10页
使用绿色溶剂水溶解CsBr,以达到提高CsBr溶解度、简化CsPbBr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制备工艺和提高薄膜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5 s、退火温度为250℃的条件下,旋涂1遍质量浓度为250 mg·mL^(-1)的... 使用绿色溶剂水溶解CsBr,以达到提高CsBr溶解度、简化CsPbBr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制备工艺和提高薄膜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5 s、退火温度为250℃的条件下,旋涂1遍质量浓度为250 mg·mL^(-1)的CsBr水溶液所制备的电池性能最优,实现了1.64 V的最高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VOC),短路电流密度(short-circuit current,JSC)为7.55 mA·cm^(-2),填充因子(fill factor,FF)为85.46%,光电转换效率(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为1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sPbBr_(3) 绿色溶剂 H2o 两步旋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羟乙基白杨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小娟 杨宝乐 +4 位作者 马川 何蕾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对最优处方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结果: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优处方为:药载比2.12∶20,油水体积比1∶14.7,乳化剂为2.72%大豆磷脂。最优处方条件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40.28±0.96)nm、PDI为0.25±0.69、包封率为(75.74±0.80)%、载药量为(6.98±0.83)%、电位为(-18.17±0.17)mV。体外释放48 h内累积释放度达到50%以上。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工艺稳定、操作简便。所得7-HEC/PLGA纳米粒粒度均匀,包封率较高。相对于7-HEC原料药,7-HEC/PLGA纳米粒的溶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法 处方优化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油溶性色素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范瑞 赵谋明 +2 位作者 林伟锋 刘宏锋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研究了一种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新方法,油性色素法。基于油溶性色素油红-O只溶于游离态脂肪的原理建立了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实验方法并推导出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红-O对典型的食品乳化剂(包括... 研究了一种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新方法,油性色素法。基于油溶性色素油红-O只溶于游离态脂肪的原理建立了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实验方法并推导出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红-O对典型的食品乳化剂(包括乳清蛋白、酪酛酸钠、Tween-60)和由这些乳化剂稳定的乳状液没有影响。利用该方法测定典型的搅打乳状液植脂鲜奶油中脂肪球部分聚结,经研究证实,油性色素法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和浊度法相比,能实际地反映搅打乳状液在搅打过程中脂肪球发生部分聚结的程度,并具有测定结果重现性好、操作方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球 游离 球部 方法研究 色素 测定结果 影响 乳状液 油性 聚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微乳剂概念及其生产应用中存在问题辨析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福良 尹明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对农药微乳剂的定义及其组成、性质和外观形态进行了论述,并对微乳剂目前存在的诸如药效、表面活性剂用量、添加极性溶剂以及微乳剂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药效、外观、配方组成及稳定性等方面全面比较了微乳剂和水乳剂的... 对农药微乳剂的定义及其组成、性质和外观形态进行了论述,并对微乳剂目前存在的诸如药效、表面活性剂用量、添加极性溶剂以及微乳剂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药效、外观、配方组成及稳定性等方面全面比较了微乳剂和水乳剂的优缺点,认为微乳剂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微乳剂 药效 表面活性剂 极性溶剂 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大蒜与炸蒜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海涛 李萌 +3 位作者 孙杰 张宁 孙宝国 田红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55-1362,共8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新鲜大蒜和炸蒜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定性、定量出39种和62种挥发物质。新鲜大蒜与炸蒜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杂环类、醚类和醛类化合物...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新鲜大蒜和炸蒜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定性、定量出39种和62种挥发物质。新鲜大蒜与炸蒜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杂环类、醚类和醛类化合物。利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GC-O-MS)和气味活性值(OAV)发现:由于炸蒜油中的3-乙烯基-4H-1,2-二噻烯(新鲜大蒜98.366 ng/g,炸蒜油8.665 ng/g),2-乙烯基-4H-1,3-二噻烯(新鲜大蒜293.530 ng/g,炸蒜油18.522 ng/g),1,2-二硫杂-3-环戊烯(新鲜大蒜6.177 ng/g,炸蒜油0.050 ng/g)和二烯丙基二硫醚(新鲜大蒜18.024 ng/g,炸蒜油5.633 ng/g)含量相较于新鲜大蒜中的含量下降,导致蒜辛辣味、生蒜味减弱,而反,反-2,4-癸二烯醛(0.112 ng/g)的存在为炸蒜油提供了油炸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炸蒜油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GC-o-MS) 气味活性值(oAV)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潘立酮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丽 黄华 +2 位作者 张涛 张雁翎 钟晓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伊潘立酮长效缓释微球,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伊潘立酮PLGA微球,运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包封率、...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伊潘立酮长效缓释微球,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伊潘立酮PLGA微球,运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处方工艺为油相PLGA的浓度为80 g/L,油相-水相体积比为1∶30,聚乙烯醇(PVA)浓度为1%,乳化剪切速度为10 000 r/min。以优化处方制备的伊潘立酮PLGA微球为圆球形,粒径为(24.56±0.46)μm,包封率为(81.94±1.48)%,载药量为(7.50±0.13)%。药物体外释放30 d累计释放度达86.33%。结论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伊潘立酮PLGA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高,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潘立酮 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乳化 溶剂挥发法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肖凌 毛世红 童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33-239,共7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组分。通过GC-MS在3种单丛茶中共检测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38种,各茶样均以醇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各香型间仍有明显差异。通过GC-O分析共嗅闻出31种活性香气成分,鉴定出30种,其主要香气类型表现为花香、甜香、清香、果香。芳樟醇氧化物I、橙花醇、芳樟醇氧化物II和橙花叔醇4种成分在3种单丛茶中相对含量丰富,嗅闻强度值高,且呈现出愉快的花香、花香甜香、花香蜜香、清香果香的香气特征,对凤凰单丛茶香气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挥发性成分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嗅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E-SAFE/GC-MS分析酱牛肉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2
18
作者 段艳 郑福平 +3 位作者 王楠 陈海涛 黄明泉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50-254,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酱牛肉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保留指数定性分析酱牛肉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5种化合物,包括11种醇,10种醛,3种酮,8种含氮、含硫或杂环化合物,9种酸,6种酯,3种醚,14种烃和...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酱牛肉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保留指数定性分析酱牛肉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5种化合物,包括11种醇,10种醛,3种酮,8种含氮、含硫或杂环化合物,9种酸,6种酯,3种醚,14种烃和1种酚。采用嗅闻频率检测法对酱牛肉挥发性成分进行GC-O分析,嗅觉检测频率≥5/11的化合物有壬醛、5-甲基糠醛、薄荷酮、茴香脑、麦芽酚、反-肉桂醛、肉桂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牛肉 挥发性成分 微波辅助萃取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嗅觉探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岩 陈仲清 +2 位作者 余让辉 李国锋 王晓俏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制备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简称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W1/O/W2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研究实验过程中有机相PLGA浓度、外水相/有机相体积比、内水相体积、外水相... 目的制备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简称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W1/O/W2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研究实验过程中有机相PLGA浓度、外水相/有机相体积比、内水相体积、外水相聚乙烯醇(PVA)浓度几项因素变化对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PLGA微球粒径、表面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和突释行为的影响。结果有机相PLGA浓度在制备微球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因素。随着PLGA浓度增加,微球粒径增大,载药量、包封率明显提高,突释降低;外水相/有机相体积比增大,微球粒径增大,载药量、包封率明显提高,微球表面更加光滑、微孔减少,突释降低;随着内水相体积增加使得微球表面的微孔明显增多,突释增加,载药量、包封率降低;当外水相PVA浓度由0.5%增加到2%,微球粒径变小,突释效应增加。通过优化条件制备的微球形状为球形,外观光滑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其中>90%分布在20~70μm。罗哌卡因载药量(7.48±0.33)%,包封率(70.97±2.36)%;醋酸地塞米松载药量(1.52±0.16)%,包封率(57.30±1.17)%。结论采用W1/O/W2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罗哌卡因加醋酸地塞米松PLGA微球;以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行为,释药曲线呈典型S形三阶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地塞米松 醋酸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 释药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花浸膏关键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娟 李娟 +4 位作者 夏艳秋 黄明泉 张璟琳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161,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olvent-assisted evaporative extraction,SAF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酒花浸膏中的香气成分,同时采用...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olvent-assisted evaporative extraction,SAF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酒花浸膏中的香气成分,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GC-O)结合香气提取稀释分析(aroma extraction dilution analysis,AEDA)方法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最终确定酒花浸膏的关键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采用2种萃取方法结合GC-MS在酒花浸膏中共鉴定出111种香气成分;经GC-O分析共鉴定出27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异丁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2-甲基丁酸含量最高,结合风味稀释因子和OAV分析共同确认酒花浸膏的关键香气成分为异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异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浸膏 溶剂辅助蒸发萃取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嗅闻仪 关键性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