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中心臭氧再分析资料与HALOE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施春华 郑彬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835,共8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ERA40计划中给出的臭氧再分析资料,与卤素掩星试验(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HA-LOE)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在季节、年际变化上估计了HALO...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ERA40计划中给出的臭氧再分析资料,与卤素掩星试验(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HA-LOE)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在季节、年际变化上估计了HALOE臭氧资料噪音—信号比,结果表明,在季节和年际尺度上,HALOE臭氧资料在平流层大部分地区都有显著的信号。ECMWF臭氧资料与HALOE资料的对比结果指出,ERA40的臭氧再分析资料在季节变化上非常接近卫星观测资料;在年际尺度上,ECMWF臭氧资料在热带平流层中部的变化偏弱,而在中低层中纬度的变化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卤素掩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爆发性增温后微量气体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易明建 陈月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9,共9页
利用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上的卤素掩星试验(HALOE)提供的资料,分析了2002年异常的南极爆发性增温以后的南极附近平流层微量气体的分布.结果表明,这次爆发性增温以后,除南极臭氧洞明显减弱外,南极平流层其他微量气体的分布也发生了很... 利用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上的卤素掩星试验(HALOE)提供的资料,分析了2002年异常的南极爆发性增温以后的南极附近平流层微量气体的分布.结果表明,这次爆发性增温以后,除南极臭氧洞明显减弱外,南极平流层其他微量气体的分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沿70°S纬圈的剖面上,2002年微量气体分布表现出明显的2波型特点,与未发生爆发性增温的2003年和2001年(代表通常年份)强的1波型分布特征相比,各种微量气体混合比在纬向分布更加均匀.通过比较还发现,在通常年份极涡所处的位置上,2002年O3和CH4的混合比有所增加,HCl和NO的混合比有所减少,而NO2和H2O在不同高度上的变化特点不同.这与爆发性增温之后极涡和动力输送的变化有关,同时由于增温导致极地平流层云中相关冰相反应的减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微量气体 南极爆发性增温 hal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流层行星波对CH_4季节变率的影响
3
作者 郑彬 施春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7,共7页
分析了1992-2000年各季节卤素掩星试验(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HAOLE的CH4混合比资料,并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的平流层二维模式(Simulation of Chemistry,Radiatio... 分析了1992-2000年各季节卤素掩星试验(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HAOLE的CH4混合比资料,并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的平流层二维模式(Simulation of Chemistry,Radiation,and Transport of Environmentally important Species)SOCARTES研究了CH4在冬,夏季节变率与平流层行星波对CH4浓度输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和模拟的CH4混合比季节变化都很明显,而模拟的CH4浓度季节变率比观测值小30%-60%。分析结果还表明,模式中行星波引起的CH4浓度变化主要贡献于30km以下的季节变率。比较了模拟和观测的行星波对CH4的输送结果,结果显示模式明显低估了行星波的输送,这也是模式中季节变率比观测偏小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行星波 CH4 数值模拟 卤素掩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