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隧道截面形状与系泊方式对抗冲击能力影响
1
作者 徐万海 沙沐 +1 位作者 李明鎏 李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8-1278,共11页
水中悬浮隧道遭受突发撞击时,管体强度变化、系统可靠性以及结构动力响应十分复杂,针对悬浮隧道受到撞击后能否继续安全运营的不确定性,应用有限元对悬浮隧道损伤与运动响应进行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ABAQUS开展了撞击作... 水中悬浮隧道遭受突发撞击时,管体强度变化、系统可靠性以及结构动力响应十分复杂,针对悬浮隧道受到撞击后能否继续安全运营的不确定性,应用有限元对悬浮隧道损伤与运动响应进行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ABAQUS开展了撞击作用下悬浮隧道响应数值分析,构建了有限元模型;确定了模型材料及各部分单元类型;提出了管节接头的处理方式,探究了不同悬浮隧道截面形状及锚索布置方式对结构灾变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四边形截面隧道管体受撞击后管体的位移和损伤最小,是抵抗冲击最佳的形式。锚索布置方式不会影响悬浮隧道的撞击应力、应变及损伤,仅影响悬浮隧道的运动响应,其中两垂直两倾斜的系泊方式可显著限制悬浮隧道的撞击运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悬浮隧道 撞击载荷 锚索布置方式 截面形状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结构损伤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旋流器仿生叶片影响流场形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丁明杰 董林 +2 位作者 班润泽 彭海涛 封凯缤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4,共12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结合翼果特征的仿生双级反向旋流器对燃烧室冷态条件下的流场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主燃级与值班级叶片在不同类型下对燃烧室内中心回流区的影响机制,获得了值班级与主燃级在不同叶片组合及主燃级叶片尾缘为不同厚度...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结合翼果特征的仿生双级反向旋流器对燃烧室冷态条件下的流场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主燃级与值班级叶片在不同类型下对燃烧室内中心回流区的影响机制,获得了值班级与主燃级在不同叶片组合及主燃级叶片尾缘为不同厚度时对冷态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燃级与值班级在不同叶片组合方案下,会对中心回流区涡心区域的范围及速度造成影响。主燃级叶片类型为仿生叶片时,促进涡心区域范围的增大及回流速度的提高;值班级叶片为仿生叶片时,会对其起到抑制作用。主燃级叶片尾缘厚度的削薄可以增大涡心区域范围,提升0.3≤x/D≤1.2,-0.3≤z/D≤0.3(D为旋流器出口最大直径)范围内的回流速度,但当削薄率超过40%时,削薄率与涡心区域面积及回流速度提升率呈现非线性正相关趋势;仅增加主燃级叶片厚度,会对中心回流区的轴向发展及回流速度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反向旋流器 翼果 旋流叶片 冷态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岩质临坡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勇 刘子魁 +2 位作者 陈于斯 何昌杰 李建新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07,共11页
针对高陡岩质临坡地基开展了不同坡角、坡距下承载力试验。结合深废矿坑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高陡岩质临坡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承载力系数(η)随坡角(β)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坡距(B)的增大呈非线性... 针对高陡岩质临坡地基开展了不同坡角、坡距下承载力试验。结合深废矿坑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高陡岩质临坡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承载力系数(η)随坡角(β)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坡距(B)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当B超过一定距离时,η几乎不再增长且接近1.0;(2)相较β,地质强度指标(GSI)对η的影响更大,二者呈非线性同步增长;(3)锚索可提高η,设置4道锚索对η的提升效果较好,继续增加锚索数量对η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坡地基 地基承载力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承载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类型下混合花岗岩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景松 周春梅 +2 位作者 吝曼卿 董高一 高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62,共13页
降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降雨入渗导致边坡的孔隙水压力增大,基质吸力减小,地下水水位抬升以及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皆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为研究不同降雨类型(均匀型、间歇型)和不同岩土体渗透系数条件下混合花岗岩... 降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降雨入渗导致边坡的孔隙水压力增大,基质吸力减小,地下水水位抬升以及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皆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为研究不同降雨类型(均匀型、间歇型)和不同岩土体渗透系数条件下混合花岗岩路堑边坡渗流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基于饱和-非饱和理论和强度折减有限元理论,运用Plaxis2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10d内不同降雨类型和不同岩土体渗透系数组合条件下标准混合花岗岩路堑边坡的渗流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并结合云南某混合花岗岩路堑边坡工程实例分析其降雨历时30d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对于渗透系数较小的岩土体,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限;对于渗透系数较大的岩土体,降雨强度越大,边坡稳定性系数越低,且在均匀型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最低;岩土体渗透系数越大,且降雨强度越大,边坡受降雨影响的滞后性表现越不明显;降雨类型对边坡滑移面深度有一定的影响,均匀型强降雨对浅层土体强度的影响较大,易引起浅层滑坡。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混合花岗岩路堑边坡稳定性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类型 岩土体渗透系数 混合花岗岩边坡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卢宏建 牟超 武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是研究充填采场应力分布与充填体揭露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数据。通过室内直剪试验与RFPA^(3D)数值模拟试验联合手段,对3种灰砂配比(1∶4、1∶8和1∶20)、4种接触面法向应力(50 k Pa、100 ...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是研究充填采场应力分布与充填体揭露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数据。通过室内直剪试验与RFPA^(3D)数值模拟试验联合手段,对3种灰砂配比(1∶4、1∶8和1∶20)、4种接触面法向应力(50 k Pa、100 k Pa、150 k Pa和200 k Pa)的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充填体—围岩、充填体—矿体、胶结充填体—非胶结充填体)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声发射特征、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灰砂配比降低,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峰值剪切强度减少,破坏模式由脆性变为延性,破坏形态由颗粒粘连、块状粘连到凸起体尖端被剪断。灰砂配比1∶4组合体发生破坏时剪切应力垂直下降,振铃计数率突然骤增,其他阶段振铃计数率相对较小。灰砂配比1∶8和1∶20组合体从裂隙压密到破坏阶段,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密集,剪切过程中有明显剪胀变形;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峰值剪切强度随法向应力、灰砂配比降低而减少。胶结充填体—围岩接触面峰值剪切强度略小于胶结充填体—矿体强度,胶结—非胶结充填体组合体峰值强度远小于胶结充填体—矿岩组合体,接近非胶结充填体自身强度;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灰砂配比降低而减少。充填体—围岩与充填体—矿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接近,胶结—非胶结充填体组合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远小于胶结充填体—矿岩组合体。研究结果拓展了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剪切力学特性获取方法,为充填采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 非线性接触面 剪切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层法的黄陵气煤低温热解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奇 杜美利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针对煤热解过程模拟难以兼顾预测能力和计算量的问题,通过壳层法与Ergun公式分别对网格单元及动量方程进行简化,同时采用水分蒸发模型、煤热解动力学模型、焦油裂解模型与控制方程结合的方法对黄陵气煤低温热解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建立了... 针对煤热解过程模拟难以兼顾预测能力和计算量的问题,通过壳层法与Ergun公式分别对网格单元及动量方程进行简化,同时采用水分蒸发模型、煤热解动力学模型、焦油裂解模型与控制方程结合的方法对黄陵气煤低温热解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建立了一种计算速度快且能够较好地预测煤样内部温度、气体速度、挥发分产率分布的一维瞬态模型。该模型模拟的各挥发分产率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不超过14%;低温热解模拟过程可在47 min内快速计算完成。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低温热解过程中煤样内部多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热解进程、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分蒸发吸热导致煤样内层升温较慢,从而迟滞热解反应的进行并增加热解反应时间;水蒸气、焦油和热解气生成速率决定气体速度,气体速度对焦油裂解反应影响显著,气体速度越小,焦油裂解越快,即从煤样外部到内部发生焦油裂解反应的概率越高;升温速率是影响热解气和焦油产率的重要因素,升温速率越低,热解越充分,挥发分所代表的热解气与焦油产率越高;煤样粒度对热解气和焦油产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气煤 低温热解 挥发分 壳层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平板通气减阻特性研究
7
作者 余恒安 张焕好 +2 位作者 陈志华 郑纯 彭江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2-1161,共10页
为了研究通气射流对水下平板阻力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研究了三维水下平板通气射流的流动结构特征,得到了水下平板表面气液流场结构和减阻特性。数值结果表明:气体注入后,受来流影响而紧贴壁... 为了研究通气射流对水下平板阻力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研究了三维水下平板通气射流的流动结构特征,得到了水下平板表面气液流场结构和减阻特性。数值结果表明:气体注入后,受来流影响而紧贴壁面向下游发展。当气体稳定覆盖在平板壁面后,平板阻力系数较不通气情况降低了16.73%。另外,因气体注入壁面边界层后,提升了壁面上的速度梯度,降低了壁面流体粘性系数;在气膜覆盖区(α_(l)>80%),因流体粘性系数的下降量远大于速度梯度的上升量,使流体粘性系数对气膜核心区内的减阻率起决定性作用;对于远离气膜核心区外的壁面,切向速度梯度对摩擦阻力系数的贡献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射流 平板 减阻率 粘性系数 速度梯度 核心区 数值模拟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基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掺混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鑫磊 何景轩 +3 位作者 黄礼铿 董新刚 杨玉新 张璞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01,共9页
针对硼基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组织难题,建立气-固两相掺混燃烧方法,开展典型工况(26 km,Ma=6.0)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动燃烧特性,仿真分析了粉末燃料喷注速度、燃料颗粒粒径以及凹腔结构对燃烧室内气-固两... 针对硼基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组织难题,建立气-固两相掺混燃烧方法,开展典型工况(26 km,Ma=6.0)的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动燃烧特性,仿真分析了粉末燃料喷注速度、燃料颗粒粒径以及凹腔结构对燃烧室内气-固两相掺混燃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燃料点火温度是影响燃料掺混燃烧效率的关键因素,当粉末喷注于气相燃烧高温区时,可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合理的喷注速度有利于增强颗粒与燃气和来流的掺混程度,使得颗粒燃烧更充分;当颗粒粒径从5μm提高至20μm时,射流穿透深度显著增加,粒径5μm时粉末燃烧效率最高,随着粒径增大颗粒点火的难度提高,不利于燃料充分燃烧释热;凹腔结构形成的回流区可以形成较好的点火区域,对于粉末燃料及富燃燃气和超声速来流的掺混起到较好的增益效果,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 硼基粉末燃料 燃烧组织 掺混燃烧 凹腔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地铁车站纵向通风烟气控制模式试验研究
9
作者 端木祥玲 杨泽瑀 +1 位作者 张文斌 魏晓莉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5-1340,共6页
在北京某地铁车站开展现场试验,对不同烟气控制条件下烟气蔓延规律及楼梯口向下气流速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利用FDS建立对应实际尺寸的数值模拟模型,增加烟气控制模式改变的工况,基于判断能见度危险来临时间对站台排烟能力展开分析研究... 在北京某地铁车站开展现场试验,对不同烟气控制条件下烟气蔓延规律及楼梯口向下气流速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利用FDS建立对应实际尺寸的数值模拟模型,增加烟气控制模式改变的工况,基于判断能见度危险来临时间对站台排烟能力展开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烟气控制模式,烟气蔓延规律不尽一致,对于该既有车站而言开启全部风机及仅开启1号风机会造成楼梯口负压情形,即站台发生火灾烟气不会蔓延至站厅;分析楼梯口断面向下气流速度,可知开启全部风机时,楼梯口风速满足规范的楼梯口向下气流速度1.5 m/s的要求,而仅开启1号风机,一侧站台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在烟气蔓延规律分析及断面风速分析的基础上,可知1号风机对车站安全起主要作用;结合楼梯口断面风速试验数据与能见度危险来临时间模拟数据,可知开启全部风机相较仅开启1号风机大幅度提升了站厅安全性,但对站台排烟能力提升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火灾 烟气控制模式 数值模拟 烟气蔓延 向下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燃烧排放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永华 陈鸿伟 +3 位作者 刘吉臻 冯兆兴 李振中 黄其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研究燃烧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文利用数学模型,采用后处理方法,在燃烧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NOx在电厂锅炉炉内的分布情况。对SOx生成采用了常用的反应模型, 并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提出了SOx生成模... 研究燃烧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文利用数学模型,采用后处理方法,在燃烧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NOx在电厂锅炉炉内的分布情况。对SOx生成采用了常用的反应模型, 并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提出了SOx生成模型。在国内首次对800 MW锅炉进行了计算和现场测试。其计算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说明所提出的模型是合理的。该研究对锅炉的设计和清洁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 排放特性 数值模拟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辐射作用于计算机主板的模拟及效应评估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长军 黄卡玛 +2 位作者 闫丽萍 蒲天乐 张文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7-8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电磁辐射(EMR)效应评估的方法:通过区域分解并且引入子域敏感因子,采用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作为EMR效应评估的参考指标。以一款普通计算机主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EMR作用下计... 提出了一种电磁辐射(EMR)效应评估的方法:通过区域分解并且引入子域敏感因子,采用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作为EMR效应评估的参考指标。以一款普通计算机主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EMR作用下计算机主板耦合的电磁场分布。基于该效应评估方法,比较了3~12GHz的平面电磁波在0°~90°入射时对计算机主板的效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平面电磁波入射角度的增加,EMR对计算机主板的影响趋于减弱;EMR频率的变化对效应没有显著影响。当EMR入射角度为40°时,最高主板表面耦合的电场强度达到最大值;0°入射时,主板上平均电场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入射EMR频率的升高,主板表面的最大电场强度趋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磁耦合 计算机主板 电磁辐射 评估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室火灾轰燃现象重构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晓洪 杨枫 +1 位作者 李其修 吴向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57,共4页
为了研究船舶封闭舱室火灾轰燃现象,首先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燃烧过程中热增益与热损失对轰燃的影响,界定了轰燃发生的临近判据;其次进行火场实验,重构了目标舱室火灾轰燃现象,并应用FDS软件对火场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将所得数据进... 为了研究船舶封闭舱室火灾轰燃现象,首先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燃烧过程中热增益与热损失对轰燃的影响,界定了轰燃发生的临近判据;其次进行火场实验,重构了目标舱室火灾轰燃现象,并应用FDS软件对火场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数值模拟方法在火灾轰燃重构研究中的高效性、可行性的结论,为使用数值模拟研究手段回溯火灾发展过程,进行火灾事故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轰燃 重构 封闭舱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兴悦 陈连旺 +2 位作者 杨立明 李玉江 谭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14,450,共11页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巴颜喀拉块体背景场应力水平大致与块体西部等效应力同等大小,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和中部等效应力从南向北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等效应力比较低;②模拟的14次地震序列中,有8次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起的等效应力增大的区域内,2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增大和减小的过渡区域内,3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减小的区域内;③从强震序列所引起的应力相互作用看,历史地震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影响结果为:历史地震加速了1973年亦基台错、1997年玛尼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对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小,汶川地震对玉树地震的发生不具有加速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块体 壳单元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富油燃气超声速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春 司徒明 +1 位作者 马继华 杨茂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3,共4页
发展了二维超燃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程序 ,用来进行高温富油燃气超燃流场的数值计算。数值解法采用了 Mac Cormack预估 -校正两步显式格式求解矢通分裂形式的 N- S方程组 ,湍流模型采用了壁面率修正的 Baldwin- Lomax代数方程模型和用于... 发展了二维超燃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程序 ,用来进行高温富油燃气超燃流场的数值计算。数值解法采用了 Mac Cormack预估 -校正两步显式格式求解矢通分裂形式的 N- S方程组 ,湍流模型采用了壁面率修正的 Baldwin- Lomax代数方程模型和用于剪切混合层的普朗特混合长度模型。在超燃计算中 ,应用 C2 H4- O2 两步反应的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 ,模拟高温富油燃气超燃试验的试验状态。计算结果表明 ,在高温富油燃气超燃流场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烃类燃料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从跳-扩散过程的再装股票期权的定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冯广波 刘再明 侯振挺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在等价鞅测度下,求出在风险中性定价模型中,标的资产服从跳-扩散过程的再装股票期权的价格.然后,针对给出定价公式的特点,提供了便于实际应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关键词 跳-扩散过程 股票期权 定价 股票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砂岩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言志信 史盛 +3 位作者 江平 党冰 刘灿 徐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6,共6页
以某砂岩隧道为背景,首先应用弹塑性理论对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屈服和拱顶及边墙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继而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及塑性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段隧道发生塑性屈服的临界深度为... 以某砂岩隧道为背景,首先应用弹塑性理论对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屈服和拱顶及边墙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继而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及塑性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段隧道发生塑性屈服的临界深度为78.2m;当隧道开挖31m后,由于开挖卸荷作用使得原先储存在围岩内的大部分应力得以释放,此后围岩变形基本趋于稳定;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边墙变形量最大,达到1.94mm,由于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自稳作用,当开挖到一定时间后,围岩变形将趋于稳定;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拱顶和底部以拉张破坏为主,边墙则产生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隧道 本构模型 开挖 围岩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学富 刘佳祥 +2 位作者 丁燕平 陈俊涛 余元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3,共7页
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对其采用双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双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等4种施工方法条件下全过程进行弹塑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 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对其采用双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双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等4种施工方法条件下全过程进行弹塑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在支护、支撑措施合理情况下,采用上台阶单侧壁导坑法能够满足变形和受力要求;隧道地表存在不对称荷载时采用双(单)侧壁导坑法施工,先开挖地表荷载较小侧导洞优于先开挖地表荷载较大一侧导洞。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高层建筑物 特大跨度 超大断面 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列车风特性与人员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费瑞振 彭立敏 +2 位作者 施成华 杨伟超 雷明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共5页
根据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以我国高速铁路普遍采用的100m2双线隧道为研究对象,对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列车风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隧道内两侧疏散通道上不同位置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 根据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以我国高速铁路普遍采用的100m2双线隧道为研究对象,对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列车风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隧道内两侧疏散通道上不同位置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最大风速,进一步分析在列车风作用下人员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列车风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变的复杂三维流动,人员应避免在危险时段活动,单车正常运行和存在列车事故时列车风均有可能对人员造成安全威胁,需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风特性 人员安全性 高速铁路 双线隧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合金轧制中增强体颗粒应力集中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彦玲 周凯 +2 位作者 车万博 铉佳平 车春雨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4,60,共5页
针对铝硅合金轧制过程中,硅晶粒相对铝基体变形抗力大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针对轧制过程中增强体颗粒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硅晶粒及铝基体应力、应变云图及曲线。解决了普通实验无法定量分析轧制过程中增强体颗粒... 针对铝硅合金轧制过程中,硅晶粒相对铝基体变形抗力大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针对轧制过程中增强体颗粒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硅晶粒及铝基体应力、应变云图及曲线。解决了普通实验无法定量分析轧制过程中增强体颗粒受力的问题。结果表明:临近晶粒处铝基体应变值大于其他部位铝基体且远大于硅晶粒处应变,说明在晶粒处有金属堆积现象;晶粒处应力值大于铝基体,说明由于晶粒附近的金属堆积,导致应力集中现象的产生。模拟结束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及能谱分析间接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增强体颗粒 金属堆积 应力集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WAT模型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规律数值模拟——以赣抚平原灌区芳溪湖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童晓霞 崔远来 +1 位作者 赵树君 张平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94,共6页
以赣抚平原灌区内的芳溪湖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改进的SWAT模型,针对典型水文年年内不同降雨条件,模拟灌区氮磷面源负荷的迁移规律,同时对灌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流失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氮磷负荷流失... 以赣抚平原灌区内的芳溪湖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改进的SWAT模型,针对典型水文年年内不同降雨条件,模拟灌区氮磷面源负荷的迁移规律,同时对灌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流失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氮磷负荷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氮磷流失量随降雨的波动而变化,并与降雨同步达到峰值。因此,在灌区需加强汛期田间水肥管理,以减少氮磷的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研究区氮、磷负荷流失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水系上游流失量多下游流失量少的趋势;在防控和治理灌区面源污染时,可适当考虑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沿途生态沟渠和湿地对灌区内的面源污染负荷进行稀释和净化,以达到减轻和治理面源污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小流域 改进的SWAT模型 农业面源污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