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外部气相沉积的S+C+L波段低色散斜率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的设计与制备
1
作者 查健江 王元达 +3 位作者 何学荣 侯伟 王敬胜 文建湘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3,共12页
针对现有光纤无法满足宽带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和S+C+L波段粗波分复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凹陷的三角形芯+环形的折射率剖面,利用外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并通过调整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和第二芯层与第... 针对现有光纤无法满足宽带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和S+C+L波段粗波分复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凹陷的三角形芯+环形的折射率剖面,利用外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并通过调整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和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的半径比,探究了其对光纤衰减、色散斜率和有效面积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逐渐增大且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半径比逐渐减小时,零色散波长和有效面积逐渐减小。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在0.52%~0.53%,芯层半径比在2.6~2.7时,光纤的有效面积接近70μm^(2),零色散波长在1420 nm附近,在1550 nm波段的色散系数大于8 ps·nm^(-1)·km^(-1),色散斜率为0.059 ps·nm^(-2)·km^(-1),可以较好地抑制传输过程中光非线性效应,满足长途干线网与城域网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外部气相沉积工艺 S+C+L波段 低色散斜率 大有效面积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进制相移幅度调制光信号的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军 刘增基 文爱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4-708,共5页
分析了光纤通信系统中十六进制差分相移幅度键控光信号的色散与非线性传输性能.依据该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原理,理论上推导了背靠背系统中的最佳消光比值为1.43dB.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0Gbps的十六进制差分相移幅度键控光传输系统模型.仿真... 分析了光纤通信系统中十六进制差分相移幅度键控光信号的色散与非线性传输性能.依据该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原理,理论上推导了背靠背系统中的最佳消光比值为1.43dB.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0Gbps的十六进制差分相移幅度键控光传输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的谱宽仅为二进制幅度键控的四分之一;就抗色散和非线性传输性能表现而言,十六进制差分相移幅度键控光信号的相位支路均强于幅度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相移键控 光纤 色散 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光纤中受激拉曼散射和四波混频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勇 黄秋实 +4 位作者 宋雪迪 蔡红星 孙秀平 吕彦飞 张喜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1-1455,共5页
在抽运光和耦合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熔接组合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NZDSF)和标准单模光纤(SMF)中的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四波混频(FWM)产生和传输特征。采用532nm脉冲激光抽运NZDSF,从20m处开始产生以LP01模传输的SRS第一级Stokes... 在抽运光和耦合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熔接组合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NZDSF)和标准单模光纤(SMF)中的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四波混频(FWM)产生和传输特征。采用532nm脉冲激光抽运NZDSF,从20m处开始产生以LP01模传输的SRS第一级Stokes光;紧接着在30m处产生了FWM,SRS受到FWM抑制,传输模式逐渐转化为LP11模;经过80m处熔接点后,由于熔接处双锥光纤结构使光场模式互相干涉,光波模式恢复为LP01模,FWM受到抑制。该现象和机理有利于抑制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光学非线性失真和促进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四波混频 模式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平均光孤子系统传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跃辉 林洪榕 +1 位作者 许宗泽 钱胜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5-29,共5页
本文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应用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的采用平均孤子传输方案的光孤子通信系统中,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相位漂移、光纤色散对光孤子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的结果表明: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 本文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应用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的采用平均孤子传输方案的光孤子通信系统中,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相位漂移、光纤色散对光孤子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的结果表明: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相位漂移将导致孤子幅度的下降;由于PSA增益的相敏特性,光纤色散导致孤子脉冲主瓣幅度下降,脉宽展宽,出现旁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 应用相敏光放大器 平均光孤子 光孤子通信 泵浦光 信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相移法测量长站距OPGW光缆的色散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宏波 李炜 +2 位作者 汪洋 龚桃荣 段世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189,共4页
色散是影响光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长距离、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影响更严重。为此介绍了用相移法测量长距离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线路色散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给定的252km长距离OPG... 色散是影响光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长距离、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影响更严重。为此介绍了用相移法测量长距离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线路色散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给定的252km长距离OPGW线路,搭建了测试系统,进行了线路色散的实际测量。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段OPGW线路在运行时需要进行色散补偿,需补偿的色散大小根据系统通信速率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法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CF,DSF和ED-NALM获得无基座超短光脉冲的设计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海涛 吴正茂 +2 位作者 吴建伟 潘英俊 夏光琼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7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色散位移光纤(DSF)和非线性掺铒光纤放大环镜(EDNALM)对增益开关分布反馈(GSDFB)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啁啾光脉冲进行压缩的方案。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案可将GSDFB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脉冲宽度(... 提出了一种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色散位移光纤(DSF)和非线性掺铒光纤放大环镜(EDNALM)对增益开关分布反馈(GSDFB)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啁啾光脉冲进行压缩的方案。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案可将GSDFB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脉冲宽度(半极大全宽度)为30ps的啁啾光脉冲压缩为180fs的无基座超短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补偿光纤 色散位移光纤 非线性掺铒光纤放大环镜 光脉冲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20Gbit/s的OTDM孤子信号56km色散位移光纤的传输
7
作者 余建军 管克俭 +10 位作者 赵荣华 林金桐 杨伯君 叶培大 高以智 娄采云 姚敏玉 简水生 赵玉成 向望华 马晓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1-335,共5页
在国内最先采用孤子的方式将8×2.5Gb/s的OTDM信号在色散位移光纤中传输了56.1km,对8×2.5Gb/s的OTDM进行解复用后进行了误码测量,系统功率代价为2.9dB.系统采用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作... 在国内最先采用孤子的方式将8×2.5Gb/s的OTDM信号在色散位移光纤中传输了56.1km,对8×2.5Gb/s的OTDM进行解复用后进行了误码测量,系统功率代价为2.9dB.系统采用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作光孤子源,高Q电滤波方式提取时钟,非线性光学环路镜解复用.孤子脉冲最大半宽度为20ps,传输光纤平均色散1.2ps/nm/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时分复用 孤子 信号传输 色散位移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中泵浦与光纤长度选取的研究
8
作者 张瑞宝 刘红军 +1 位作者 刘卫华 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0,共5页
研究了强非线性色散位移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光纤参量放大增益特性.结果表明,在泵浦光功率低于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条件下,当两泵浦光功率相等且功率之和与光纤长度的乘积满足某一特定值时,可得到最佳增益谱平坦性、增益峰值、增益... 研究了强非线性色散位移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光纤参量放大增益特性.结果表明,在泵浦光功率低于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条件下,当两泵浦光功率相等且功率之和与光纤长度的乘积满足某一特定值时,可得到最佳增益谱平坦性、增益峰值、增益带宽等参数;适当改变光纤长度或泵浦光功率,可以优化光纤参量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参量放大 强非线性色散位移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差分相移键控的色散补偿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申静 李俊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1-645,共5页
为了研究光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格式在光纤高速传输系统中的色散补偿,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的色散补偿原理,对40Gbit/s光纤传输系统进行色散补偿,分析了40Gbit/s单通道光纤传输系统中3种DPSK调制格式信号的频谱特性;仿真了3种码型... 为了研究光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格式在光纤高速传输系统中的色散补偿,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的色散补偿原理,对40Gbit/s光纤传输系统进行色散补偿,分析了40Gbit/s单通道光纤传输系统中3种DPSK调制格式信号的频谱特性;仿真了3种码型的色散容忍度以及3种调制格式在考虑光纤的非线性下的色散补偿方案。结果表明,光非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NRZ-DPSK)信号具有最好的色散容忍度,但其受非线性的影响比较大;33%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33%RZ-DPSK)信号的色散容忍度差,但其色散补偿后的效果优于NRZ-DPSK;而载波抑制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信号对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都有较好的抑制;3种DPSK调制格式均在对称补偿2方案中色散补偿的效果最佳。此仿真研究对光DPSK信号在光纤中的色散补偿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色散补偿 差分相移键控 色散补偿光纤 色散容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中自相位调制与四波混频影响因素仿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活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为了解决在高速率传输过程中,光纤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光信号造成的严重衰减问题,围绕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Opti System模拟软件分析了造成SPM和FWM效应的主要变量因素.结果表明,输... 为了解决在高速率传输过程中,光纤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光信号造成的严重衰减问题,围绕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Opti System模拟软件分析了造成SPM和FWM效应的主要变量因素.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信道间隔以及色散是造成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高光纤传输性能,为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波混频 信号衰减 自相位调制 非线性效应 脉冲频移 光纤色散 信道间隔 边带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光纤通信系统速率边界的恒模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昆 李丹 +1 位作者 王宝江 董加强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
在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恒模算法(CMA)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抑制偏振模色散(PMD)的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DSP)后的误比特率(BER),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CMA改进措施。采用将靠近星座图坐标轴的若干个... 在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恒模算法(CMA)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抑制偏振模色散(PMD)的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DSP)后的误比特率(BER),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CMA改进措施。采用将靠近星座图坐标轴的若干个散点推向邻近区间的方法进行优化,计算并比较了传统CMA和改进CMA的BER,设计了相关仿真实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CMA使补偿的传输速率提升3.46%(BER=0);若对BER的要求为2×10^(-4),则传输速率还可再提升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膜色散 偏振复用 正交相移键控 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缓变光纤中Raman孤子自频移效应的研究
12
作者 文双春 《激光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5,40,共3页
利用绝热扰动法研究了色散缓变光纤中Raman孤子自频移效应,得到了色散缓变光纤中Raman孤子自频移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光纤色散变化率存在一个可以有效抑制孤子自频移的阈值,当光纤色散变化率大于这个阈值时,色散缓变光纤... 利用绝热扰动法研究了色散缓变光纤中Raman孤子自频移效应,得到了色散缓变光纤中Raman孤子自频移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光纤色散变化率存在一个可以有效抑制孤子自频移的阈值,当光纤色散变化率大于这个阈值时,色散缓变光纤可以抑制孤子自频移,而当光纤色散变化率小于这个阈值时,色散缓变光纤不仅不能抑制孤子自频移,反而加剧孤子自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弧子 自频移 色散缓变光纤 光弧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