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frequency signal generation in space based o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ntenna array and Doppler effect
1
作者 CUI Anjing LI Daojing +6 位作者 WU Jiang GAO Jinghan ZHOU Kai HU Chufeng WU Shumei SHI Danni LI Gu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24-36,共13页
Low-frequency signals have been proven valuable in the fields of target detection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Nevertheless,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ignals is hindered by large antenna diameters,limiting t... Low-frequency signals have been proven valuable in the fields of target detection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Nevertheless,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ignals is hindered by large antenna diameters,limit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study the creation of lowfrequency signals using antennas with suitable dimensions.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antenna techniques,our study generates low-frequency signals in the spatial doma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Doppler effect.We also defines the antenna array architecture,the timing sequency,and the radiating element signal waveform,and provides experimental prototypes including 8/64 antennas based on earlier research.In the conducted experiments,121 MHz,40 MHz,and 10 kHz composite signals are generated by 156 MHz radiating element signals.The composite signal spectrum matches the simulations,proving our low-frequency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works.This hold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generating low-frequency signals with small-sized anten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conversion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Doppler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ransceiver frequency conversion module based on 3D micropackaging technology 被引量:4
2
作者 LIU Boyuan WANG Qingping +1 位作者 WU Weiwei YUAN Naic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5期899-907,共9页
The idea of Ku-band transceiver frequency conversion module design based on 3D micropackag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double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the dual transceiver circuit from Ku-band to L-... The idea of Ku-band transceiver frequency conversion module design based on 3D micropackag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double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the dual transceiver circuit from Ku-band to L-band is realiz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local oscillator and the power control circuit to complete functions such as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and gai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nd a high level of integration of the Ku-band 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MMIC) operating chip, the 3 D vertical interconnection micro-assembly technology is used. By stacking solder balls o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the technology decreases the volume of the original transceiver to a miniaturized module. The module has a goo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hrough special structure designs. This modul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aturiza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density, which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AND frequency conversion 3D packaging CHIP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ed estimation of frequency-dependent IQI and channel for OFDM systems with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被引量:1
3
作者 Yan Liang Rongfang Song +2 位作者 Fei Li Xueyun He Lihua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435-441,共7页
The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 (IQI) is one of the major radio frequency impairments existing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with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During the t... The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 (IQI) is one of the major radio frequency impairments existing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with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signal, the impact of IQI is coupled with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s (CIR), which makes the traditional channel estimation schemes ineffective. A decoupled estim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separately estimate the frequency-dependent IQI and wireless channel. Firstly, the generalized channel model is built to separate the parameters of IQI and wireless channel. Then an iterative estimation scheme of frequency-dependent IQI is designe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ommunic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result of IQI, the least square algorithm is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channel-related parameters at each time of channel variation. Compared with the joint estimation schemes of IQI and channel, the proposed decoupled estimation scheme requires much lower training overhead at each time of channel vari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good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conversion transceivers frequency-dependent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 (IQI)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decoupled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君瑞 赵东琦 +1 位作者 陈剑飞 秦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具有体积小、开关器件少、开关器件耐压高等优势,已逐渐应用于直流充电模块后级为动力电池充电。针对传统变频调制(PFM)策略与移相调制(PSM)策略无法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宽增益范围的移相...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具有体积小、开关器件少、开关器件耐压高等优势,已逐渐应用于直流充电模块后级为动力电池充电。针对传统变频调制(PFM)策略与移相调制(PSM)策略无法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宽增益范围的移相-变频(PSM-PFM)混合控制策略。通过搭建一台功率为600 W、输出电压为20~60 V的实验样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比单一调制策略具有更宽的增益,进而可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能够为动力电池提供稳定、宽范围且可调的充电电压,并实现开关管零电压开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变频调制 移相调制 混合控制 零电压开关 宽输出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充放电转换状态与功率约束的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方法
5
作者 孙利强 党少佳 +2 位作者 刘岗 王深友 胡鹏飞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6-1298,共13页
针对储能电站单元群频繁转换充放电状态会降低电池寿命以及储能单元连接PCS(功率变换系统)传输功率偏小会违背国家能源管理并网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充放电转换状态与功率约束的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单元群划分为... 针对储能电站单元群频繁转换充放电状态会降低电池寿命以及储能单元连接PCS(功率变换系统)传输功率偏小会违背国家能源管理并网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充放电转换状态与功率约束的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单元群划分为充、放电组分别承担充、放电需求,并在确保储能单元出力时对应PCS交流侧功率参考值不能低于设定下限值的原则基础上,根据AGC(自动发电控制)指令动态更新充放电组各单元,以此减少储能充放电状态转换次数。仿真算例表明,本文策略相比传统的分配策略,既能够减少调频成本,降低储能单元充放电转换次数,也能够计及国家并网标准,满足储能单元动作时,对应PCS交流侧功率不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单元 AGC 调频成本 充放电转换 功率约束 分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ϕ60 mm大尺寸红外非线性BaGa_(4)Se_(7)晶体与器件制备
6
作者 王振友 毛长宇 +3 位作者 陈伟豪 徐俊杰 余学舟 吴海信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硒镓钡(BaGa_(4)Se_(7),BGSe)晶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制备大尺寸、高品质BGSe晶体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本实验室采用双温区合成炉单次实现500 g以上高纯BGSe多晶原料合成;采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法生长出ϕ60 mm... 硒镓钡(BaGa_(4)Se_(7),BGSe)晶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制备大尺寸、高品质BGSe晶体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本实验室采用双温区合成炉单次实现500 g以上高纯BGSe多晶原料合成;采用改进的布里奇曼法生长出ϕ60 mm BGSe晶体棒;通过定向、切割和抛光等加工,制备出10 mm×10 mm×50 mm以上BGSe激光频率转换器件。制备的晶体与器件尺寸均为目前报道的最大值,可为中长波红外激光输出研究提供晶体及器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a_(4)Se_(7)单晶 双温区合成 改进的布里奇曼法 激光频率转换器件 中长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国内外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
7
作者 周京华 李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8,共15页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是稳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建立并完善储能变流器构网能力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测试方法是实现构网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前提条件,世界多国正在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标准制定和项目推广工作。...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是稳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建立并完善储能变流器构网能力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测试方法是实现构网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前提条件,世界多国正在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标准制定和项目推广工作。文中围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功能分类、技术指标和合规性验证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的白皮书、技术标准以及技术报告,阐述了国内外标准中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性能量化指标、功能测试内容与技术标准要求,解读了频率变化率主动响应、惯量主动响应、相位跳变主动响应、电压跳变主动响应等指标的技术内涵,分析了为验证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在具体应用场景下量化性能指标采用的多层级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步骤和要求,以及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在项目中的在线监测数据要求。然后,汇总了目前国内相关标准以及地方政策并归纳出12种构网功能及参数要求。最后,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技术标准优化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技术推广以及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技术 储能变流器 技术标准 功能定义 技术指标 合规性验证 电磁暂态模型 惯量响应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转移的红外辐亮度绝对测量技术研究
8
作者 刘宇豪 夏茂鹏 +1 位作者 郑小兵 翟文超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4,共11页
基于频率转移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红外绝对辐亮度测量方法,实现了红外光源在3390 nm的绝对辐亮度测量,将光量子“无溯源”定标技术拓展至中波红外。首先,用775 nm连续激光泵浦非周期性极化铌酸锂下转换产生1005 nm/3390 nm非简并相关光子... 基于频率转移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红外绝对辐亮度测量方法,实现了红外光源在3390 nm的绝对辐亮度测量,将光量子“无溯源”定标技术拓展至中波红外。首先,用775 nm连续激光泵浦非周期性极化铌酸锂下转换产生1005 nm/3390 nm非简并相关光子对,再利用上转移技术将3390 nm转换至810 nm,采用参量下转换时间符合法绝对定标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在3390 nm绝对通道量子效率,结合光路的孔径与视场,实现绝对功率响应度至绝对辐亮度定标转换。介绍了基于相关光子时间特性的探测效率定标方法和频率转移的实验装置,分析了死时间、后脉冲、意外符合、非公共部分光路差异性等问题。然后,用定标光路测量了黑体辐射源在125℃~200℃共4个温度点下3390 nm的辐亮度,将测量结果与普朗克公式计算辐亮度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得到的最大差异为4.3%。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下转换和上转换相结合能将相关光子定标技术拓展至中波红外,对实现3000 nm后的中波红外绝对辐射测量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参量下转换 频率上转换 黑体辐射 辐亮度定标 PPLN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光泵浦的mJ级棒状Yb:YAG飞秒激光放大器(特邀)
9
作者 冯汝毅 邹跃 +4 位作者 郝静宇 王思佳 刘博文 范锦涛 胡明列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8,I0001,共10页
高功率泵浦引入的热效应是影响固体激光放大器实现高脉冲能量、高光束质量脉冲放大输出的因素,采用脉冲光泵浦的形式能够有效缓解热效应带来的影响。基于同步脉冲光泵浦方式,结合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仅通过单级棒状Yb:YAG双通行波激光放大... 高功率泵浦引入的热效应是影响固体激光放大器实现高脉冲能量、高光束质量脉冲放大输出的因素,采用脉冲光泵浦的形式能够有效缓解热效应带来的影响。基于同步脉冲光泵浦方式,结合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仅通过单级棒状Yb:YAG双通行波激光放大,压缩后获得单脉冲能量为1.65 mJ、重复频率为1 kHz、脉冲宽度为623 fs、光束质量因子为M2X=1.13,MY2=1.14、2 h功率稳定性为0.85%(RMS)、10万个脉冲间能量稳定性为1.11%(RMS)的高光束质量飞秒激光输出。将其作为基频光注入到基于补偿板的三倍频系统中,通过优化基频光光斑尺寸以及晶体厚度,得到单脉冲能量为0.438 mJ、中心波长为344 nm的紫外飞秒激光,三次谐波的总转换效率高达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飞秒激光 啁啾脉冲放大 频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Hz高功率1.5μm KTA光参量振荡器
10
作者 刘景 孟君 +1 位作者 刘高佑 刘兆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针对1.5μm激光的广泛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KTiOAsO_(4)(KTA)晶体的外腔型光参量振荡器,其重复频率为10 kHz。研究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器构建1 064 nm泵浦源系统:分别以808 nm和878 nm激光二极管作为主振荡器与功率放大器的泵浦... 针对1.5μm激光的广泛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KTiOAsO_(4)(KTA)晶体的外腔型光参量振荡器,其重复频率为10 kHz。研究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器构建1 064 nm泵浦源系统:分别以808 nm和878 nm激光二极管作为主振荡器与功率放大器的泵浦,以Nd:YVO_(4)晶体作为增益介质,结合电光调Q技术,获得重复频率为10 kHz、平均功率为20.13 W的1 064 nm激光输出,x、y方向上的光束质量因子M^(2)均优于1.5。基于该泵浦源,构建双程泵浦平平腔KTA-OPO,系统性地研究了泵浦光斑直径和谐振腔长度对KTA-OPO泵浦阈值及输出功率的影响。经过优化后,在腔长为40 mm、泵浦光斑直径为430μm的条件下,系统可获得6.26 W的1 535.5 n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33%。文中研究采用外腔型KTA-OPO结构,提高了高重频1.5μm激光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光参量振荡器 非线性频率变换 Nd:YVO_(4)晶体 KTA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网低频变频融冰方法与试验
11
作者 胡松林 蒋兴良 +3 位作者 廖乙 马列 张志劲 胡建林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7-2457,共11页
多分支短距离配网输电线路覆冰时,直流融冰技术应用受限,目前多采用工频交流短路融冰。该方法存在功率因数低,融冰电压难以连续调节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高效的配网低频变频融冰方法,通过电路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变频融冰原理。考虑配电... 多分支短距离配网输电线路覆冰时,直流融冰技术应用受限,目前多采用工频交流短路融冰。该方法存在功率因数低,融冰电压难以连续调节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高效的配网低频变频融冰方法,通过电路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变频融冰原理。考虑配电变压器铁芯磁饱和,提出基于配电变压器一次侧不切除最优融冰频率的计算方法。基于3×3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研制了0.5 MVA新型轻量化变频融冰装置,可实现最大840 A,0~694 V、1~80 Hz交流融冰电压输出,满足0~5 km配网融冰需求。在重庆大学人工气候室针对300 mm^(2)、150 mm^(2)、95 mm^(2)这3种截面导线开展了变频融冰试验,结果表明:同等融冰电压下,由工频降低至40 Hz时,3种导线融冰时间分别变为原来的0.58、0.65、0.73倍。该文研究可为配网融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融冰 配网线路 融冰试验 矩阵变换器 直流融冰 交流融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滤波与转换量测的主动声呐跟踪研究
12
作者 杜扬凡 张文 +2 位作者 赵宣植 刘增力 刘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5-1634,共10页
针对主动声呐跟踪中多普勒量测与目标运动状态间非线性关系复杂、自由度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角度滤波与4变量转换量测的主动声呐跟踪方法。首先,设计线性结构角度滤波器,通过最小方差准则融合角度量测与状态预测,提供高精度... 针对主动声呐跟踪中多普勒量测与目标运动状态间非线性关系复杂、自由度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角度滤波与4变量转换量测的主动声呐跟踪方法。首先,设计线性结构角度滤波器,通过最小方差准则融合角度量测与状态预测,提供高精度的角速度伪量测;其次,结合声呐原始量测(距离、方位角、径向速度)与角速度伪量测,构建4维增广量测向量,提出4变量多普勒转换量测方法,将极坐标系量测无偏转换至笛卡尔坐标系,解决自由度不足问题;最后,利用线性卡尔曼滤波实现状态更新,形成角度滤波与状态滤波的双重交互结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所提方法在目标慢速机动或转弯时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一致性,有效降低了非线性近似误差,提升了多普勒信息利用率。所提方法为同时保证量测转换的无偏性和协方差的准确性提供了思路,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声呐跟踪 多普勒量测 角度滤波 量测转换 卡尔曼滤波 双重交互滤波结构 角速度伪量测 多普勒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4000 DWT穿梭油船货油泵变频驱动技术应用
13
作者 李景赞 符晓红 许力玮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7,154,共6页
以154000 DWT穿梭油船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变频驱动(VFD)技术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对其货油泵变频驱动系统展开全方位剖析。研究表明,传统独立变频驱动器配置模式存在成本高、空间占用大、电力管理复杂等局限,提出货油泵与推进器VFD... 以154000 DWT穿梭油船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变频驱动(VFD)技术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对其货油泵变频驱动系统展开全方位剖析。研究表明,传统独立变频驱动器配置模式存在成本高、空间占用大、电力管理复杂等局限,提出货油泵与推进器VFD协同驱动方案。该方案在154000 DWT穿梭油船上应用,电源、配电及用电设备配置科学合理。VFD技术应用于穿梭油船货油泵成效卓越,不仅能依据工况灵活调控货油泵转速,精准装卸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增强穿梭油船机动性与经济效益,还能为大型油船动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梭油船 货油泵 变频驱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井恒功率变频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青华 邹洪岚 +4 位作者 晏军 江劲宏 刘永辉 王其军 罗程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6,共8页
抽油机作为陆上油田最重要的机械采油装备之一,近年来已发展出一系列的变频节能技术,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缺乏相关基础理论,导致现场应用普适性差,应用效果参差不齐。为此,研究有杆泵变频测控机理,优选了主要部件,对测试数据提... 抽油机作为陆上油田最重要的机械采油装备之一,近年来已发展出一系列的变频节能技术,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缺乏相关基础理论,导致现场应用普适性差,应用效果参差不齐。为此,研究有杆泵变频测控机理,优选了主要部件,对测试数据提出了要求,形成了有杆泵抽油变频控制系统。构建BP神经网络系统对正常井和漏失、柱塞碰泵、气体影响等异常井进行识别,分类提出变频计算模型:考虑负扭矩和抽油机冲次界限等建立了正常井恒功率变频计算模型,实例对比分析了变频后抽油机速度、加速度变化规律,产液量一定时,负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分别下降了65%和44%。建立了上行程漏失的异常井变频计算模型,针对性地提高上行程冲次,形成“上快下慢”运行模式。实例计算表明:该系统缩短上行程时间2.6 s,较好地解决有杆泵上行程漏失和变频节能的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抽油机变频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对油田节能和提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杆抽油系统 变频控制 BP神经网络 恒功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无线电标校信标机程控频点切换的设计
15
作者 何谦 燕楠 燕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4,共6页
船用无线电标校信标机是指能够为船载统一测控设备提供稳定跟踪信号的射频信号发生器。一般安装于探空气球内部或悬挂于无人机底部,经过飞行至一定高度和距离后,船载统一测控设备对该信标信号进行跟踪试验。当前船用无线电标校信标机在... 船用无线电标校信标机是指能够为船载统一测控设备提供稳定跟踪信号的射频信号发生器。一般安装于探空气球内部或悬挂于无人机底部,经过飞行至一定高度和距离后,船载统一测控设备对该信标信号进行跟踪试验。当前船用无线电标校信标机在空中仅能工作在一个频点,若需要对多个工作频点进行标校则需要重复释放多个无线电信标机。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一种标校信标机外围变频控制电路,将该电路连接至标校信标机即可完成释放一个信标机开展多频点标校的难题。该变频电路以低功耗单片机STC89C52RC作为基本控制单元,结合DC⁃DC降压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实现将多个预置工作频点信息按预定帧格式定时发送至信标机的功能。经过十余次海上航天测量试验的检验,结果表明程控变频控制电路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节省了标校时间和经费预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量船 标校 信标机 程控 变频电路 频点切换 STC89C52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相量法的地铁牵引整流机组谐波传递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敏 陈剑云 +1 位作者 傅钦翠 钟汉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7,共10页
牵引整流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具有非线性时变特性,对谐波扰动的传递作用导致其交直流侧的谐波交互影响,成为威胁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稳定的潜在隐患。为揭示牵引整流机组交直流侧谐波传递的内在机理,采用基于动态相量表达的电压、电流开... 牵引整流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具有非线性时变特性,对谐波扰动的传递作用导致其交直流侧的谐波交互影响,成为威胁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稳定的潜在隐患。为揭示牵引整流机组交直流侧谐波传递的内在机理,采用基于动态相量表达的电压、电流开关函数描述牵引整流机组的非线性时变特性,分析整流变压器不同连接方式对开关函数的影响,给出开关函数的各阶动态相量计算式。以调制理论为框架,采用基于动态相量的矩阵运算进行牵引整流机组谐波传递计算,包括交流侧谐波电压传递和直流侧谐波电流传递,模拟牵引整流机组谐波传递过程,明确了谐波频率的变换关系。通过与PSCAD/EMTDC中详细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为滤波装置参数设计与谐波抑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整流机组 谐波传递 动态相量法 开关函数 频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直流转换开关开断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珂珂 卫亚博 吴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534,共9页
直流转换开关被广泛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用于系统运行方式的切换。其多采用无源自激振荡的技术路线,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等优点。该文以直流转换开关为研究对象,通过SF6气体低气压特性分析,结合直流转换开关开断过程灭弧室的... 直流转换开关被广泛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用于系统运行方式的切换。其多采用无源自激振荡的技术路线,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等优点。该文以直流转换开关为研究对象,通过SF6气体低气压特性分析,结合直流转换开关开断过程灭弧室的气流场仿真分析结果,优化气流通道,设计出适用于低气压环境的大容量开断装置。采用了低频振荡电流法等效直流电源进行直流转换开关的电流转换能力验证,分别在不同电流、不同气体压力时进行电流转换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随着开断装置充气压力的降低,电流转换的能力下降率达到10%~25%,且燃弧时间较长。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为低气压条件下直流转换开关的设计和电流转换能力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 直流转换开关 气流场 电流转换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半球陀螺交直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林 李荣冰 +1 位作者 徐菁 李忠良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受阻尼不均匀程度和幅值控制精度影响,保证陀螺结构高度对称性的同时,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也尤为重要。针对常见一倍频、1/2倍频电压驱动方式存在同频驱动噪声干扰和补偿相位延时导致微半球谐振陀螺驱动模态...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受阻尼不均匀程度和幅值控制精度影响,保证陀螺结构高度对称性的同时,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也尤为重要。针对常见一倍频、1/2倍频电压驱动方式存在同频驱动噪声干扰和补偿相位延时导致微半球谐振陀螺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较低,标度因数稳定性不足等问题,由于起振后陀螺等效驱动形式变化,基于微谐振子电压驱动原理构建了稳幅阶段微谐振子动态振动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稳幅阶段的同相位二倍频电压驱动方式,设计了一种用于陀螺模态控制的交直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避免了相位补偿和同频驱动引起的幅值波动干扰。最后经力平衡模式仿真试验对比验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下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提升5.882%,陀螺仪标度因数稳定性提高6.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半球谐振陀螺 电压驱动 变频控制 简谐振动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自流分水管线的泵站运行工况及过渡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有亮 孙江河 +3 位作者 胡斌超 李鹏 白万军 陶承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62,178,共5页
环县城乡供水第三净水厂工程泵站供水管线沿线分水,且其中一条分支管线呈重力流式,分支管不同的流量分配,对应的管路特性曲线不同,水泵运行工况十分复杂。通过绘制管路特性曲线与水泵特性曲线图,依次分析可能出现的各个工况、水泵运行... 环县城乡供水第三净水厂工程泵站供水管线沿线分水,且其中一条分支管线呈重力流式,分支管不同的流量分配,对应的管路特性曲线不同,水泵运行工况十分复杂。通过绘制管路特性曲线与水泵特性曲线图,依次分析可能出现的各个工况、水泵运行状态及重力流式分水管末端是否减压,以指导泵站投入使用后正常运行。另外,基于Bentley HAMMER V8i水锤分析软件分析重力流式分支管末端阀门关闭后水泵及管路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通过设置合理的关阀时间,将系统压力和流量波动降至最低。最后通过HAMMER软件分析验证了水泵综合特性曲线绘制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特性 工频 变频 调节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低成本变频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20
作者 薛润东 关巍巍 +2 位作者 白明明 龚树军 王晓飞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12-414,共3页
有源相控阵技术是雷达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变频模块主要用于转换射频信号和中频信号,是相控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性能指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相控阵系统的性能。本文基于... 有源相控阵技术是雷达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变频模块主要用于转换射频信号和中频信号,是相控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性能指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相控阵系统的性能。本文基于小型化低成本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两路下变频通道和一路上变频通道的变频模块设计方案,频率源可配置,通过设计仿真与调试,实现变频模块关键指标的最优化,可广泛应用于相控阵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模块 上变频 下变频 频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