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表标测系统的导联优选法
1
作者 曹玉珍 韩秋波 张力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3,共5页
在体表标测系统中合理地选择合适的电极数量和位置,其临床应用的推广意义重大.为此,开发了一种由多导联体表记录选择最优导联位置的新算法.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变量线性回归算法确定变换系数,将原始信号与重构势的空间残差均方值作... 在体表标测系统中合理地选择合适的电极数量和位置,其临床应用的推广意义重大.为此,开发了一种由多导联体表记录选择最优导联位置的新算法.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变量线性回归算法确定变换系数,将原始信号与重构势的空间残差均方值作为优化判据,分别用顺序前进法和前进-后退搜索法对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前后的体表势矩阵寻找最优导联组合.结果表明:所得到的4种最优导联位置不尽相同,但分区统计规律相同;同时,优选出的最优导联组合对测试样本的预测最大相对误差均在1%左右,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导联组合 多元线性回归 奇异值分解 顺序前进法 前进-后退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心电图机心率检定异常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雯 杨帆 徐静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8-31,共4页
针对部分数字心电图机在心率测量误差检定过程中,HR-1心率信号条件下无法显示心率数值的问题,利用示波器对心脑电图仪检定装置各电极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发现其检定方法与计量检定规程的差异。通过正常心电图机与异常心电图机心率测量导... 针对部分数字心电图机在心率测量误差检定过程中,HR-1心率信号条件下无法显示心率数值的问题,利用示波器对心脑电图仪检定装置各电极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发现其检定方法与计量检定规程的差异。通过正常心电图机与异常心电图机心率测量导联选取差异的对比,分析异常心电图机心率显示异常问题的出现原因。提出RLF通道检定和RR间期检测模式检定两种检定方法,满足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此类心电图机HR-1心率测试信号下心率测量误差检定。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两种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心率测量 数字心电图机 12导联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非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秀平 梁建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非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初发AMI住院并接受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的110名患者分为三组:持续性ST段压低组(1组)26例,一过性ST段压低组(2组)48例,无ST段压低组(3组)36例,随访30个...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非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初发AMI住院并接受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的110名患者分为三组:持续性ST段压低组(1组)26例,一过性ST段压低组(2组)48例,无ST段压低组(3组)36例,随访30个月,观察3个组患者的存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与非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的关系。结果 AMI溶栓治疗后,非梗死相关导联持续性ST段压低组的长期存活率(73%)显著低于2组(91.6%)和3组(91.7%)(P<0.05);而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NYHA)发生率显著高于2组和3组(P<0.05)。结论 统计学分析表明非梗死相关导联持续性ST段压低是AMI溶栓治疗后长期存活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非梗死相关导联 持续性ST段压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