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公据”“券牒”文书看畲瑶盘瓠家族文书形成的历史契机
1
作者 刘婷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1,154,共10页
畲、瑶共同持有的关于盘瓠传说的祖先文书是畲瑶在历史上曾有过深刻接触关系的一种有力证据,通过比较畲、瑶这种文书的文本结构与词语特征,可以发现畲的《盘王开山公据》和瑶的《评皇券牒》主要形成于宋代,带有显著的宋代文书特征,可能... 畲、瑶共同持有的关于盘瓠传说的祖先文书是畲瑶在历史上曾有过深刻接触关系的一种有力证据,通过比较畲、瑶这种文书的文本结构与词语特征,可以发现畲的《盘王开山公据》和瑶的《评皇券牒》主要形成于宋代,带有显著的宋代文书特征,可能是通过宋朝政府在招抚畲瑶先民时所张贴的“榜文”中传抄而来。而畲与瑶的分离也开始于这一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券牒 公据 宋代文书 畲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儒王说墓志疑案考——兼谈墓志作为“地方文献”的史料价值
2
作者 张亦冰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54,160,共12页
墓志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学者利用墓志时,主要着眼于其内容的史料价值以及作为文本和葬具的形成过程,关注墓志形成与刊刻年代的人物史事,但较少将墓志视作“地方文献”,探讨其发现、典藏、流传与地域社会文化的关联。本文聚... 墓志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学者利用墓志时,主要着眼于其内容的史料价值以及作为文本和葬具的形成过程,关注墓志形成与刊刻年代的人物史事,但较少将墓志视作“地方文献”,探讨其发现、典藏、流传与地域社会文化的关联。本文聚焦北宋鄞县儒士王说墓志拓片与宗谱录文之间的文字差异,通过梳理墓志发现与流传过程,推断文本差异的成因及与地方文献的关系。王说墓志谱本、拓本等不同“版本”的出现,源于晚清王说墓盗掘案的诉讼波折与舆论风潮。墓志原石被毁后,内容不完整的录文抄件流传于世,而宁波地方士绅编纂乡邦文献与整理乡贤掌故,王氏后裔为宗族建设而编纂族谱,金石藏家传布与收藏拓片,均不同程度地利用墓志录文,从而影响了族谱、方志及石刻拓片的面貌。本研究意在说明,学者除了以墓志校订明清地方文献、爬梳宋元史事外,还应重视墓志史料本身的“地方性”,即将其发现、典藏、流传置于地域社会环境中,思考文献生成与流传同宗族建设、地方文化传统构建的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地方文献 地域社会 宋代 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朝邮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侧面——以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为中心 被引量:10
3
作者 游彪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5-90,共6页
宋朝的进奏院大体上与现代国家邮政总局有相似之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收发官方文书,为了确保各种文书及时而准确地送达目的地,宋朝政府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具体而言,既包括对进奏院官吏的严格控制,也加强对各种文书的分类管理。... 宋朝的进奏院大体上与现代国家邮政总局有相似之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收发官方文书,为了确保各种文书及时而准确地送达目的地,宋朝政府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具体而言,既包括对进奏院官吏的严格控制,也加强对各种文书的分类管理。通常情况下,官方按照传递速度和时间将文书分为“常程”和“急速”,按照文书的机密程度又有“实封”和“通封”之别。尽管宋朝制定了相当严密的防范措施,但文书传递过程中依然漏洞百出,给宋代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进奏院 职责 官方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邸报的性质及编辑内容的嬗变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枫 袁亚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2-96,共5页
作为以报道新闻、教化臣民为己任的宋代官报 ,其新闻内容不仅包含了宋代不同官文书中的各种信息 ,更包含了进奏官从其他信源渠道所得的诸多信息 ,具有信息的集纳性与综合性 ;宋代官报通过及时为读者提供朝廷的政令信息 ,采用不同方式优... 作为以报道新闻、教化臣民为己任的宋代官报 ,其新闻内容不仅包含了宋代不同官文书中的各种信息 ,更包含了进奏官从其他信源渠道所得的诸多信息 ,具有信息的集纳性与综合性 ;宋代官报通过及时为读者提供朝廷的政令信息 ,采用不同方式优化传播内容及对朝廷有关赏功罚罪之事例的传报 ,直接或间接地表达集权统治的政治观点 ,教忠教孝 ,进而引导读者的行为 ,具有内容的宣传性和教化性。宋代官报传播内容的集纳性与宣传性表明 ,宋代的邸报、进奏院状报之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于官文书 ,且比唐代的进奏院状有了更多的新闻纸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官报 官文书 传播内容 集纳性 宣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散曲文献整理与散曲文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义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91,共7页
20世纪散曲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集中出现在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散曲文学研究也恰在这两个时期较为繁荣,由此可见,散曲文学研究的进展是以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为重要前提的。要开创散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就必须继续重视和加... 20世纪散曲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集中出现在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散曲文学研究也恰在这两个时期较为繁荣,由此可见,散曲文学研究的进展是以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为重要前提的。要开创散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就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对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包括对《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和《全清散曲》的补遗,以及对曲家别集和重要散曲选集的整理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散曲文献 散曲文学 元散曲 明清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宋时期地方档案保管机构敕书楼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雪华 王云庆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6,共4页
敕书楼作为宋太祖建隆年间到太宗淳化年间在地方上专门设立的档案保管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承担着管理和保存重要文书档案的功能,为后期架阁库的建立及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从敕书楼向架阁库的转变,是古代档案保管机构走向专职化、... 敕书楼作为宋太祖建隆年间到太宗淳化年间在地方上专门设立的档案保管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承担着管理和保存重要文书档案的功能,为后期架阁库的建立及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从敕书楼向架阁库的转变,是古代档案保管机构走向专职化、独立化的标志。对于敕书楼的研究可以填补学界关于北宋前期地方档案管理机构探研的空白,按照时间顺序客观理清宋王朝地方档案管理机构创建和发展的脉络,更好地解读两宋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时代特征,亦可见档案工作在政府意志引导下被塑造的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敕书楼 架阁库 宋代 文书档案 档案保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威远镇圈子阖石碑文献稽考 被引量:5
7
作者 漆子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114,共4页
考释了威远镇北宋石碑,展现了那个时代秦陇地区的历史风云和文化经络,欣赏到一代才人神来之笔的生动歌唱。
关键词 北宋 威远镇 石碑 文献钩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公文繁荣原因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冒志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宋代公文无论从数量、名篇还是从作者队伍来讲 ,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公文的繁荣 ,与其崇文抑武的国策和科举考试内容的改变、科举考试取士数量的增加密切相关 ;同时 ,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和整个社会思... 宋代公文无论从数量、名篇还是从作者队伍来讲 ,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公文的繁荣 ,与其崇文抑武的国策和科举考试内容的改变、科举考试取士数量的增加密切相关 ;同时 ,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和整个社会思潮的嬗变也密切相关。北宋和南宋长期存在的党争和派系斗争 ,使文人以文论事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对以文论事、长于说理、重实轻虚的公文风格的形成和对公文的繁荣和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公文 繁荣原因 国策 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式”考论——兼论唐式之性质 被引量:4
9
作者 吕志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宋代前期,式沿用唐式的内容和形式。神宗元丰以后,宋式在性质、编纂体例、修订模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性质上,由令的细则性规定变成为法定公文程式。宋式的变化,是宋代对编敕、格等法律形式的性质、功能进行调整的结果。宋式... 宋代前期,式沿用唐式的内容和形式。神宗元丰以后,宋式在性质、编纂体例、修订模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性质上,由令的细则性规定变成为法定公文程式。宋式的变化,是宋代对编敕、格等法律形式的性质、功能进行调整的结果。宋式的变化使得宋令的内容更加整齐划一,令、式分工更加明确,两者关系更加协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式 变化 公文程式 更加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大曲结构名辞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安潮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9,共8页
唐代大曲集中展示了中古伎乐的艺术成就,本文对记载这一音乐体裁的唐宋大曲结构文献进行了考索。认为在唐宋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献中,对结构有不同的意义所指。此研究力图厘清学界对唐大曲结构名辞含义模糊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 唐代大曲集中展示了中古伎乐的艺术成就,本文对记载这一音乐体裁的唐宋大曲结构文献进行了考索。认为在唐宋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献中,对结构有不同的意义所指。此研究力图厘清学界对唐大曲结构名辞含义模糊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体裁 隋唐俗乐 文献考源 中国古代音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流传、文化转型与文学嬗变:宋代杜诗学的三大成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4,共7页
宋代杜诗学的发展历程,变动不居而异常复杂。在这一发展史的横剖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因素,即文献上对杜甫诗集的整理,文化上对杜甫人格的尊崇,文学思潮上对杜甫诗法的追慕,三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都包含了"变"的因素,共... 宋代杜诗学的发展历程,变动不居而异常复杂。在这一发展史的横剖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因素,即文献上对杜甫诗集的整理,文化上对杜甫人格的尊崇,文学思潮上对杜甫诗法的追慕,三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都包含了"变"的因素,共同构成三维一体的宋代杜诗学横向谱系。杜甫地位在宋代的确立,是三个因素的合力所致。文献流传、文化转型与文学嬗变,共同促成了宋代杜诗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宋代杜诗学 文献流传 文化转型 文学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宋辽夏金史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史金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70年来宋辽夏金史研究硕果累累,成就突出,整体认知有质的提升。其中,漆侠主编的《辽宋西夏金代通史》是一部成系统的优秀学术成果。研究这一时期历史,应注重强调宋辽夏金各朝都自视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为此后中国的大一统准备了条件。... 70年来宋辽夏金史研究硕果累累,成就突出,整体认知有质的提升。其中,漆侠主编的《辽宋西夏金代通史》是一部成系统的优秀学术成果。研究这一时期历史,应注重强调宋辽夏金各朝都自视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为此后中国的大一统准备了条件。宋朝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当时各民族发展的压舱石。各少数民族王朝互学互鉴,为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共同缔造中华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应继续发掘传统和出土历史资料,包括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将历史学和文献学紧密结合,让文物、文献、古文字活起来,夯实资料基础。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总结这一时期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汲取智慧,发挥历史经世致用的作用,促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宋西夏金代通史》 宋朝的核心地位 辽夏金的历史贡献 出土文献 宏观和微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大诏令集》的价值及整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智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0-85,共6页
《宋大诏令集》是北宋八朝(太祖至徽宗)的诏令汇编,内容涉及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史事和典章制度,具有资料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内容的多样性等特征。本文通过《宋大诏令集》对《宋史》、《宋会要》、《长编》等史籍的误载、漏书的补正,... 《宋大诏令集》是北宋八朝(太祖至徽宗)的诏令汇编,内容涉及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史事和典章制度,具有资料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内容的多样性等特征。本文通过《宋大诏令集》对《宋史》、《宋会要》、《长编》等史籍的误载、漏书的补正,阐述了《宋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从辨伪、存佚、文献校勘三个方面阐述了它的文献价值,并对《宋大诏令集》的进一步整理,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大诏令集》 史料价值 文献价值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校补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天松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8,共5页
《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整理与研究》对黑水城出土的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包括文书定名、题解、录文及标点,是一项质量较高的古籍整理成果。但其中尚存在一些可商之处,本文对此提出若干讨论意见。
关键词 黑水城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 校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的天文学文献管理
15
作者 董煜宇 关增建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5-355,共11页
宋代的天文学文献,无论是在内容的继承与创新,还是在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上,都较前代有大的发展。政府通过承接前朝、战争获得、民间征求、中外交流等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天文学文献。为保存这些文献,政府专门建立馆阁,制定了一些较为科... 宋代的天文学文献,无论是在内容的继承与创新,还是在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上,都较前代有大的发展。政府通过承接前朝、战争获得、民间征求、中外交流等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天文学文献。为保存这些文献,政府专门建立馆阁,制定了一些较为科学的编辑整理措施,传承和创新了天文学知识。一些知识分子利用这些文献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天文学文献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俗曲文献遗存诠略
16
作者 刘晓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31,共17页
"明清俗曲"产生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明末和清代,是明清时期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按照俗曲在清代的发展特点,可将其文献梳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代初期,以蒲松龄的《通俗俚曲》、郑板桥和徐大椿的《道情》为代表,尤其是蒲... "明清俗曲"产生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明末和清代,是明清时期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按照俗曲在清代的发展特点,可将其文献梳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代初期,以蒲松龄的《通俗俚曲》、郑板桥和徐大椿的《道情》为代表,尤其是蒲松龄所用的15种通俗俚曲和50多个曲牌,展示了清代初期俗曲发展的基本面貌;第二个阶段是乾隆时期,俗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艺术化程度更高的时期,不仅自身出现了套曲化、集曲化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化现象,而且还向曲艺化、戏曲化、器乐化发展,这在当时的文献中可以窥见其端倪;第三个阶段是嘉庆至清末,这一时期俗曲不仅在内地广泛传播和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较大的发展。同时,俗曲以强劲的势头进入全国各地的戏曲、曲艺和器乐领域,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今日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留下非常丰富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俗曲 文献遗存 曲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TF-IDF的歌曲情感多标记分类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向琨 邓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89-190,197,共3页
提出一种结合词频-逆向文件频率(TF-IDF)规则与多标记分类的歌曲情感分析方法。对歌曲中基于声学特征的音乐内容,用带向量夹角的多标记k近邻算法进行分类,将TF-IDF规则用于歌词内容,以计算歌词情感分数,并将其作为情感特征。采用该方法... 提出一种结合词频-逆向文件频率(TF-IDF)规则与多标记分类的歌曲情感分析方法。对歌曲中基于声学特征的音乐内容,用带向量夹角的多标记k近邻算法进行分类,将TF-IDF规则用于歌词内容,以计算歌词情感分数,并将其作为情感特征。采用该方法对歌词内容分类错误的类别标记进行修正。选用396首英文歌曲对该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使分类精确度从69%提高到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记分类 歌曲情感分类 多标记k近邻算法 词频-逆向文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豳风·七月》的名物训释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发掘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新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诗经》中的《幽风·七月》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信息点密集,早为前人所论及。诗中名物众多,文中选取其中四组计八种名物,进行训释和考定,即“授衣与授衣制”,“殆及公子同归与■嫁制”,“■与后世祈年。藉礼、劝农的关系”,... 《诗经》中的《幽风·七月》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信息点密集,早为前人所论及。诗中名物众多,文中选取其中四组计八种名物,进行训释和考定,即“授衣与授衣制”,“殆及公子同归与■嫁制”,“■与后世祈年。藉礼、劝农的关系”,“释黍稷”等四个部分,以显示其中隐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证明《七月》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豳风·七月》 历史文献价值 媵嫁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之际敦煌农业领域受雇人的生活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秀玲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2,共7页
在敦煌出土的雇佣文书记载了唐宋之际农业领域里受雇人的工价。从文书记载可知,这时期的农业雇期虽然写作"造作一周年",实则为九个月;而雇价可能根据年龄的不同,有成丁雇价和非成丁雇价之分。非成丁雇价每月低于一驮;成丁雇... 在敦煌出土的雇佣文书记载了唐宋之际农业领域里受雇人的工价。从文书记载可知,这时期的农业雇期虽然写作"造作一周年",实则为九个月;而雇价可能根据年龄的不同,有成丁雇价和非成丁雇价之分。非成丁雇价每月低于一驮;成丁雇价每月麦或麦粟一驮,"干湿中停"或"麦粟(种)中亭"。此期,敦煌普通农户的生活支出主要有每日食粮、税收、穿衣以及邻舍人情往来等花费。因此,若农业领域里的普通农户佣工收入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则其在农业领域的雇工收入不能、不足以养活自己和全家;反之,若受雇者本人是作为富余劳动力外出受雇,其收入也仅仅满足家人的基本温饱,几乎没有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之际 敦煌文书 农业雇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笔记吐蕃经济文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德舜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7,共7页
宋代笔记中包含着大量关于西北吐蕃经济以及汉蕃经济往来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史阙的作用,是研究宋代吐蕃经济以及汉蕃经济往来必不可少的重要史料来源,是解读西北吐蕃经济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 宋代笔记 经济文献 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