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0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便携式贝贝南瓜品质无损检测仪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加龙 马坤 +3 位作者 高鹏 朱金芳 张平 黄凡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4-262,共9页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及以上方法组合的方式进行光谱预处理,筛选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贝贝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硬度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然后筛选出最优的SSC和硬度预测模型并导入装置,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结果显示,贝贝南瓜SSC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895 5、0.874 4°Brix、2.809 7;贝贝南瓜硬度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910 7、3.029 4 kg/cm2、3.214 4。以上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能够较好地预测贝贝南瓜的SSC和硬度,可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贝南瓜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硬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GO-SVM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螺母缺失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阳 张璐 +3 位作者 吴德强 周青 张川 王彦海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为了无损检测埋置于混凝土中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有无螺母缺失缺陷,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mprove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检测... 为了无损检测埋置于混凝土中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有无螺母缺失缺陷,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mprove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检测方法(INGO-SVM):首先,通过Cubic混沌映射与小孔成像反向学习策略增加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种群的多样性,并在优化初始解的同时增加种群的搜索区域,使算法尽可能的找到潜在的最优解并分析优化效果;其次,将INGO应用于SVM的核心参数寻优,得到分类模型;最后,将螺杆直径、保护层厚度、垫板厚度以及电磁无损检测得到的磁场强度作为输入量,输出地脚螺栓螺杆上螺母个数,判断缺陷类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SVM,提出的INGO-SVM模型在输电铁塔地脚螺栓螺母缺失分类中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1.7%、60.7%、68.9%,验证了该方法解决地脚螺栓螺母缺失无损检测分类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地脚螺栓 螺母缺失缺陷 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电磁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的香蕉果梳及其果指质量估测
3
作者 付函 余绍政 +6 位作者 刘烽 褚璇 佘楠 莫东颖 徐兴 金莫辉 段洁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33-343,共11页
为实现香蕉果梳及其果指质量的无损准确测定,提出一种融合彩色深度(RGB-D)图像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利用通用分割模型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完成果梳中单果指的实例分割,并提取果梳与各果指的2D图像与3D点云特征;进而构建并优... 为实现香蕉果梳及其果指质量的无损准确测定,提出一种融合彩色深度(RGB-D)图像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利用通用分割模型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完成果梳中单果指的实例分割,并提取果梳与各果指的2D图像与3D点云特征;进而构建并优化了多元线性与5种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分析其在不同观测视角(凸/凹面)、果指位置(内/外排)和特征组合下的预测性能。结果显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性能表现最优:果梳整体质量方面凹面视角的预测精度(R^(2)=0.984, RMSE=77.78 g, MAPE=5.37%)优于凸面,且3D特征(点云表面积、凸包体积)在果梳整体质量预测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单果指质量方面外排果指的预测精度(R^(2)=0.794, RMSE=13.14 g, MAPE=6.12%)显著高于内排果指(R^(2)=0.668, RMSE=17.47 g, MAPE=9.07%),2D特征(如像素面积、轮廓周长)对外排果指的质量预测更为重要。评估策略对比显示,采用最优RF模型估算平均果指质量与直接推算外排单果指质量均可达到高精度水平(约80%样本相对误差<10%)。该研究所提方法能实现果梳及其果指质量的无损准确判定,为香蕉采后自动化分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机器视觉 香蕉 机器学习 质量估测 S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AO-VMD和四次回波的管道残余厚度检测
4
作者 王超 邢一皇 +1 位作者 郭琪 王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4-682,共9页
在管道残余厚度检测过程中,存在噪声和遇小缺陷信号发生畸变的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法的电磁超声信号降噪为了避免过分解或欠分解,需对其关键参数分解模态数K和惩罚因子α进... 在管道残余厚度检测过程中,存在噪声和遇小缺陷信号发生畸变的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法的电磁超声信号降噪为了避免过分解或欠分解,需对其关键参数分解模态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寻优.本文首次将三角拓扑聚合优化(triangulation topology aggregation optimizer,TTAO)方法与变分模态分解法结合,通过TTAO算法对VMD算法中的最佳参数组合进行寻优,实现了两参数同步优化,再将最佳参数组合代入VMD算法进行分解,计算相关系数来选取合适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进行重构,得到处理后的信号.当管道内壁存在小缺陷时,会产生缺陷和底部两种回波.针对常规脉冲回波反射法对内壁出现尺寸小于换能线圈面积缺陷时回波信号发生畸变引起的残余厚度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4次回波的管道残余厚度检测法,该方法通过对比一次、三次回波波包峰值时间间隔和二次、四次回波波包峰值时间间隔判断小缺陷的存在,进而区分缺陷回波与底部回波,并利用两段时间间隔差值计算出管道内壁缺陷深度,进而得出管道残余厚度值.通过实验对比脉冲反射法和基于TTAO-VMD和4次回波的管道残余厚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小缺陷,本文提出的方法均可精确测量残余厚度,平均相对误差为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电磁超声 变分模态分解 残余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与联合优化策略的孵前种鸭蛋受精信息无损检测
5
作者 陈灼廷 王巧华 +2 位作者 王东桥 陈燕斌 李世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9-1475,共7页
种鸭蛋的孵化是鸭蛋和鸭肉生产的重要保障,无精蛋不能孵化出雏鸭,且在孵化箱内容易变质影响受精蛋的孵化。为了解决人工照蛋剔除无精蛋的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入孵前种鸭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深度学... 种鸭蛋的孵化是鸭蛋和鸭肉生产的重要保障,无精蛋不能孵化出雏鸭,且在孵化箱内容易变质影响受精蛋的孵化。为了解决人工照蛋剔除无精蛋的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入孵前种鸭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深度学习的种鸭蛋孵前受精信息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可见-近红外光纤光谱仪对321枚樱桃谷种鸭蛋(受精蛋144枚,无精蛋177枚)采集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按3∶1的比例划分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在原光谱数据中添加噪声与随机偏移、随机选取并计算平均光谱两种方法将训练集进行扩充。设计了一个端到端深度学习模型:自动编码1维卷积神经网络CAE-1DCNN,使用卷积、池化层代替自动编码器中的全连接层,得到改进的卷积自动编码器CAE,采用联合优化策略训练CAE-1DCNN模型,使其具备自动编码器在数据的压缩-重构过程中提取有用特征的能力,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取适用于分类任务的特征。采用了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三种常用特征波长选取算法和K-最近邻(KNN)、朴素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三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进行组合,与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对比;采用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t-SNE)将特征提取效果进行可视化。最后采用梯度加权类激活图(Grad-CAM)将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光谱数据的关注区域进行了可视化,探讨了光谱信息的生物可解释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AE-1DCNN模型能较好地提取光谱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判别准确率为95.06%,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可以实现种鸭蛋孵前受精信息无损检测,使用联合优化策略训练的卷积自动编码器有较好的特征提取能力。端到端的CAE-1DCNN模型便于集成,为开发无损检测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孵前种鸭蛋 受精信息 深度学习 联合优化 可见-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跨智算集群互联的新型HIC-OTN技术
6
作者 张德朝 孙将 +3 位作者 曹珊 左铭青 王东 李晗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0,共8页
随着全球AI产业蓬勃发展,大模型技术对算力需求越来越高,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正积极投建超万卡/超十万卡集群。超十万卡集群的发展受限于水电供应、建设投入等因素,而通过高速全光网构建多集群互联的基础网络底座,实现跨集群高效协同训... 随着全球AI产业蓬勃发展,大模型技术对算力需求越来越高,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正积极投建超万卡/超十万卡集群。超十万卡集群的发展受限于水电供应、建设投入等因素,而通过高速全光网构建多集群互联的基础网络底座,实现跨集群高效协同训练是重要的潜在解决方案。为满足跨智算集群互联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需求,提出了无损智算光传送网(hitless intelligent computing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HIC-OTN)的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方案,并基于HIC-OTN完成了首个104 km跨智算集群流水线并行(pipeline parallelism,PP)拉远训练现网技术试验,探索和验证了百公里级跨集群PP训练的可行性。基于800 Gbit/s HIC-OTN互联在52 km和104 km两个智算集群场景下,HIC-OTN完成了等同单节点训练效率98%以上的高效协同训练,并实现了光网络保护倒换对训练效率的无损和无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集群训练 HIC-OTN 无损保护 超大带宽 超低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lf-Attention-BiLSTM网络的西瓜种苗叶片氮磷钾含量高光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胜勇 刘政义 +3 位作者 黄远 曾雨 别之龙 董万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252,共10页
元素含量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精准调控提供关键实时数据。以西瓜苗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谱特征融合的氮磷钾含量深度学习检测方法。首先,使用高光谱仪拍摄西瓜苗叶片的高光谱图像,使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叶片的3... 元素含量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精准调控提供关键实时数据。以西瓜苗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谱特征融合的氮磷钾含量深度学习检测方法。首先,使用高光谱仪拍摄西瓜苗叶片的高光谱图像,使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叶片的3种元素含量。然后,采用基线偏移校正(BOC)叠加高斯平滑滤波(GF)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随机森林算法(RF)建立预测模型,基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2种算法初步筛选出特征波长,再综合考虑波长数和建模精度设计了一种最优波长评价方法,将波长数进一步减少到3~4个。最后,提取使用U-Net网络分割的彩色图像颜色和纹理特征,和光谱反射率特征一起作为输入,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双向长短时记忆(Self-Attention-BiLSTM)网络构建了3种元素含量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含量预测的R2分别为0.961、0.954、0.958,RMSE分别为0.294%、0.262%、0.196%,实现了很好的建模效果。使用该模型对另2个品种西瓜进行测试,R2超过0.899、RMSE小于0.498%,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该高光谱建模方法使用少量波长光谱即实现了高精度检测,在精度和效率上达成了很好的平衡,为后续便携式高光谱检测装备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苗叶片 元素含量 无损检测 自注意力机制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πPS-FBG传感技术的激光超声水下铝板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古青 白盛康 +5 位作者 田亚莉 宫廷 孙小聪 周月婷 邱选兵 李传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1,I0006,共7页
为实现水下金属构件在线服役状态的在线评估,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超声和π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πPS-FBG)的水下板材缺陷检测系统.为了研究水下激光超声传播规律,以6061铝合金板材为测试样品,进行了不同水深下的激光超声探测实验.与空气... 为实现水下金属构件在线服役状态的在线评估,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超声和π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πPS-FBG)的水下板材缺陷检测系统.为了研究水下激光超声传播规律,以6061铝合金板材为测试样品,进行了不同水深下的激光超声探测实验.与空气中超声传播相比,实验发现水下πPS-FBG多接收到一个超声波信号,此信号是激光第一次与水面作用产生的纵波信号.随着激励源与πPS-FBG传感距离的增加,超声信号在时域上也延迟增加;πPS-FBG接收的激光激励的首个超声波信号的波速为2871.91 m/s,缺陷反射波的波速为2911.02 m/s,其与铝板中超声表面波的速度接近,两者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和0.03%.改变激励源与缺陷的距离,发现缺陷的定位精度与缺陷距离无关,缺陷位置的定位相对误差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本研究为水下金属构件的在线服役状态检测提供了一种潜在应用技术(包括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对于提高水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π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 6061铝合金 无损检测 缺陷定位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ELM的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无损评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德文 张健 +3 位作者 曲利民 吴迪星 刘贺千 张明泽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08,共8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变压器长期运行后无法定量评估其绝缘状态的问题,文中开展了油纸绝缘模型的加速老化及受潮试验,探究了油纸绝缘老化及受潮程度对其回复电压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采用...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变压器长期运行后无法定量评估其绝缘状态的问题,文中开展了油纸绝缘模型的加速老化及受潮试验,探究了油纸绝缘老化及受潮程度对其回复电压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extreme learning machine,PSO-ELM)算法的参数预测方法,实现了基于回复电压曲线特征参量的油纸绝缘老化与受潮状态量化评估。由油纸绝缘模型理化性能分析的对比结果可知,基于PSO-ELM方法的预测值精度远高于传统ELM方法,油纸绝缘内含水率及纸板聚合度预测的绝对误差范围分别小于±0.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油纸绝缘 回复电压 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算法 状态评估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DenseRNet的罐头真空度数据分类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俞烁辰 张俊 +1 位作者 宋新杰 周锦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46-2856,共11页
针对食品罐头真空度检测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食品罐头真空度的无损检测,提高检测速度与精确度,提出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罐头顶部曲线数据,通过1D-DenseRNet模型对曲线数据进行分类的研究。该模型包括多个改进的密集连接模块... 针对食品罐头真空度检测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食品罐头真空度的无损检测,提高检测速度与精确度,提出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罐头顶部曲线数据,通过1D-DenseRNet模型对曲线数据进行分类的研究。该模型包括多个改进的密集连接模块、门循环单元、注意力层和残差连接模块,提取时序电压序列特征和捕捉长期依赖关系。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网络层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卷积层、结合注意力机制、不同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块和残差网络结构,观察模型的准确率、模型大小等其他评价指标的变化,设计出最优的网络模型结构。实验数据表明,动量因子设定为0.9,学习率设定为0.0005时,结合了门循环单元的1D-DenseRNet模型小样本数据集上达到了最高的准确率(98.77%),且模型参数量也相对较小。对比单一的卷积神经网络及其他混合网络,展现了1D-DenseRNet模型处理食品罐头真空度检测任务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头无损检测 神经网络 真空度检测 小样本数据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和深度森林的蓝莓成熟度判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宏恩 冯国红 +1 位作者 徐华东 张润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80-3286,共7页
为快速准确对蓝莓果实成熟程度进行分类,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和深度森林算法,建立了蓝莓成熟度的判别模型。采用LabSpec 5000光谱仪采集了三种不同成熟程度的蓝莓标准样品,共获取了150组光谱样本。为确定最佳输入模型特征数目,对原... 为快速准确对蓝莓果实成熟程度进行分类,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和深度森林算法,建立了蓝莓成熟度的判别模型。采用LabSpec 5000光谱仪采集了三种不同成熟程度的蓝莓标准样品,共获取了150组光谱样本。为确定最佳输入模型特征数目,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平滑处理后的数据降至4个主成分,并采用多项式特征衍生方法对每个主成分进行2、3、4、5阶的特征衍生,最终在深度森林中确定最佳的特征衍生阶数为4。为检验深度森林的成熟度判别效果,将其与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xgboost)及stacking融合模型进行了对比,对各模型确定了最佳超参数组合,深度森林和stacking融合模型采用了手动调参,随机森林和xgboost采用了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了超参数寻优。模型评估指标采用准确率、混淆矩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AUC度量及抗噪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集上,深度森林和stacking融合模型的准确率均为95.56%,随机森林和xgboost的准确率为93.33%;深度森林的AUC值为1,随机森林、stacking融合模型、xgboost的AUC值分别为0.99、0.98、0.96,深度森林和stacking融合模型的抗噪能力优于随机森林和xgboost。该研究的深度森林模型整体上判别效果优于其他三种模型,为蓝莓成熟程度判别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深度森林 蓝莓 成熟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R-FTIR技术原位无损感知棉花叶片表面农药沉积量
12
作者 吕高强 温凯渊 +3 位作者 伊丽姆努尔·吾斯曼 张启明 刘飞 孙卫红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37-145,共9页
为了探究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技术实施农药沉积量原位感知的可能性,该研究以含有不同量广谱性杀菌剂啶酰菌胺沉积的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 为了探究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技术实施农药沉积量原位感知的可能性,该研究以含有不同量广谱性杀菌剂啶酰菌胺沉积的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开展相关探索。首先使用棉花叶片制成140例已知农药沉积量的标准样品,并采用ATR-FTIR技术获取其光谱数据;然后借助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筛选到272个相关性强的波长变量;最后以优化后的变量及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性能优异,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1.18μg/cm^(2),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低至3.54μg/cm^(2);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判别样品中农药沉积量是否大于LOD的整体准确率高达95%。该研究结果证明ATR-FTIR技术可实现农药沉积量的高精度原位检测,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沉积量 原位 无损 定量检测 ATR-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b波的钢桥面板U肋-顶板节点疲劳损伤检测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亮 王宇宁 +2 位作者 赵健 徐正 孟俊良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为解决Lamb波用于检测板类焊接结构疲劳损伤时受到多模态特性限制的问题,对Lamb波在无损和带损伤钢桥面板中的传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利用MATLAB软件计算Lamb波频散方程,得到对称模态和反对称模态下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频散曲线,并采... 为解决Lamb波用于检测板类焊接结构疲劳损伤时受到多模态特性限制的问题,对Lamb波在无损和带损伤钢桥面板中的传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利用MATLAB软件计算Lamb波频散方程,得到对称模态和反对称模态下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频散曲线,并采用Hanning窗函数对Lamb波信号进行处理;以U肋-顶板节点疲劳损伤为例,基于Abaqus软件模拟Lamb波在无损和带损伤钢桥面板的传播过程,得到相应的幅值曲线,并通过小波分析确定钢桥面板的时频信号分布状态。结果表明:使用同一频率Lamb波检测时,有损信号的幅值增大;采用不同频率Lamb波检测带损伤钢桥面板,Lamb波的激励频率越高,信号幅值越大。200 kHz Lamb波相比150 kHz Lamb波的时频分布差异明显,且能量分布愈加集中,更利于实现损伤的精确定位,推荐采用200 kHz Lamb波检测钢桥面板的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桥面板 疲劳损伤 LAMB波 频散曲线 超声无损检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光谱和改进BAS-LSSVM的猪肉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
14
作者 汪垚 任笑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78,122,共7页
[目的]实现肉类新鲜度的准确、快速和无损检测。[方法]基于光谱采集系统提取光谱特征信息,提出一种结合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肉类新鲜度(TVB-N)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结合SG平滑滤波和标准正态变量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的]实现肉类新鲜度的准确、快速和无损检测。[方法]基于光谱采集系统提取光谱特征信息,提出一种结合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肉类新鲜度(TVB-N)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结合SG平滑滤波和标准正态变量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结合窗口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和迭代连续投影进行特征选择,通过改进的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正则化参数和核函数参数,完成肉类新鲜度(TVB-N)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通过试验分析所提方法的性能。[结果]试验方法可实现猪肉新鲜度(TVB-N)的准确、快速和无损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效率,检测相关系数为0.9781,均方根误差为0.3021,平均检测时间为0.031 s。[结论]结合光谱检测和智能算法可以实现肉类新鲜度(TVB-N)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新鲜度 光谱采集系统 天牛须搜索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快速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结合改进CARS和SSA-XGBoost的鸡蛋品质快速检测方法
15
作者 王淋铱 邹倩颖 孙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4,共6页
[目的]实现鸡蛋品质的无损、准确和快速检测。[方法]在高光谱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樽海鞘群算法与XGBoost算法相结合的鸡蛋品质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樽海鞘群算法优化XGBoost模型的多个超参数,提高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高光... [目的]实现鸡蛋品质的无损、准确和快速检测。[方法]在高光谱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樽海鞘群算法与XGBoost算法相结合的鸡蛋品质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樽海鞘群算法优化XGBoost模型的多个超参数,提高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高光谱采集图像通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波长选择后输入优化的XGBoost模型进行品质检测。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无损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试验方法可实现鸡蛋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效率,决定系数为0.942,平均检测时间为0.032 s。[结论]高光谱检测技术结合试验方法可以实现鸡蛋品质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品质 高光谱检测 樽海鞘群算法 XGBoost算法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W-IDT无损表征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研究
16
作者 黄祎婷 肖夏 张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1848,共8页
探究了一种利用声表面波叉指换能器(SAW-IDT)无损表征low-k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工作频率的SAW-IDT进行建模,研究SAW-IDT所激励的声表面波在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薄膜以及low-k薄膜表面传播的特性。利用倾斜叠加法... 探究了一种利用声表面波叉指换能器(SAW-IDT)无损表征low-k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工作频率的SAW-IDT进行建模,研究SAW-IDT所激励的声表面波在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薄膜以及low-k薄膜表面传播的特性。利用倾斜叠加法计算声表面波在薄膜表面传播的频散曲线并与理论频散曲线匹配,对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薄膜和low-k薄膜的杨氏模量进行了表征。仿真结果表明,厚度为500 nm和1000 nm的二氧化硅薄膜杨氏模量的反演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为4.28%和2.50%,厚度为500 nm和1000 nm的low-k薄膜样片的杨氏模量测量误差分别为6.95%和4.53%。基于仿真结果设计了频率范围为20 MHz~125 MHz的线性周期结构的SAW-IDT,并表征了厚度为1000 nm的low-k薄膜的杨氏模量,为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技术 杨氏模量 无损检测 有限元 叉指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马铃薯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英超 刘书玮 +4 位作者 王相友 吴海涛 黄杰 王恒仁 王毅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马铃薯表面缺陷是农产品分级的重要依据。为提升马铃薯表面缺陷检测精度并实现模型在移动端的快速识别,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马铃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DATW-YOLOv8。算法使用Dilation-wise Residual模块替换C2f中的Bottlenec... 马铃薯表面缺陷是农产品分级的重要依据。为提升马铃薯表面缺陷检测精度并实现模型在移动端的快速识别,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马铃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DATW-YOLOv8。算法使用Dilation-wise Residual模块替换C2f中的Bottleneck模块,并引入Dilated Reparam Block模块对C2f进行二次改进,加强细节特征提取,提高缺陷特征的提取精度;随后,引入轻量级自适应下采样(ADOWN)卷积模块,实现图像数据的有效降维,提升模型处理效率;此外,改造检测头为任务对齐动态检测头(task align dynamic detection head,TADDH),提高缺陷边界预测精度,精准聚焦缺陷关键区;最终,使用Wise-EIoU作为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增强模型对边界模糊样本的关注度,提升缺陷边界回归精度及模型鲁棒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DATW-YOLOv8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方面分别达到95.8%、88.1%和94.3%,参数量和权重分别为1.5 M和3.6 MB。与原YOLOv8n模型相比,参数量和权重分别减少了50.0%和42.9%,同时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2.8、1.6和1.4个百分点。该方法能满足实际生产中针对缺陷马铃薯进行精准、实时检测的要求,为马铃薯表面缺陷在线检测及模型在移动端的部署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无损检测 马铃薯 表面缺陷 轻量化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的隐框玻璃幕墙服役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超 张渡 +1 位作者 候世伟 吕寻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FFT)得到幕墙玻璃频域特征.最后,通过ABAQUS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服役状态下幕墙玻璃加速度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幕墙玻璃破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下降;结构胶损伤老化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降低;频谱曲线中波峰相对高度可作为识别结构胶老化程度的依据.因此,通过加速度无损检测得出幕墙玻璃频率及振型,评价其服役性能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墙玻璃 无损检测 模态分析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特征融合的榛子霉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冬妍 毛思雨 +3 位作者 杨子健 陈诺 吴晨旭 马苗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9,共9页
为实现对榛子霉变的快速无损检测,研究将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融合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榛子霉变检测模型。采集400~1000 nm的榛子样本高光谱图像,对样本的原始光谱使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法进行预处理,采用蜣螂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 为实现对榛子霉变的快速无损检测,研究将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融合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榛子霉变检测模型。采集400~1000 nm的榛子样本高光谱图像,对样本的原始光谱使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法进行预处理,采用蜣螂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连续投影算法3种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对光谱进行特征选择;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降维,根据图像的贡献大小选择样本的最优主成分图像,结合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样本4个角度上的5个纹理特征参数。分别基于样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融合三类数据结合K最近邻算法构建榛子霉变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蜣螂优化算法选择的特征光谱与纹理特征融合并结合K最近邻算法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99.20%和98.34%,实现了榛子霉变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榛子 霉变 无损检测 特征融合 蜣螂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邹红艳 洪问轩 +4 位作者 赵茂程 王军 王正 齐亮 谢为俊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缺陷,为人造板质量与安全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检测原理(脉冲反射法、脉冲透射法、衍射时差法、共振法)、不同探头数量(单个探头、双探头、多个探头)、不同波形(Lamb法、横波法、纵波法、表面波法)以及不同耦合方式(直接接触法、液浸法、电磁耦合法、干耦合法、空气耦合法)对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概括分类。从物理力学性能检测与缺陷检测深入分析了国内外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影响超声波检测效果的原因和不同人造板在检测方法、内容上的差异。提出今后应着重关注4个方面研究重点:非接触式技术推动检测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力学性能评估效率;高分辨率成像实现缺陷可视化;化学材料引入对性能检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人造板 无损检测 物理力学性能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