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 GmNF-YB2 基因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及蛋白互作分析
1
作者 姜海英 陈炯辛 +5 位作者 滕迁莹 崔明元 王锋 陈香香 孟令媛 翟莹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6,共7页
核因子(Nuclear Factor-Y,NF-Y)是一类能够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为探究GmNF-YB2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GmNF-YB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 核因子(Nuclear Factor-Y,NF-Y)是一类能够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为探究GmNF-YB2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GmNF-YB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GmNF-YB2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分析GmNF-YB2蛋白与GmNF-YC6蛋白和GmNF-YC15蛋白的互作情况。结果显示:以大豆叶片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678 bp GmNF-YB2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mNF-YB2基因编码1个含有22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24.66 kD,等电点为6.97,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中;GmNF-YB2蛋白序列中含有一段保守的组蛋白折叠基序HFM。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mNF-YB2与杨树PdNF-YB7和拟南芥AtNF-YB2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GmNF-YB2在大豆幼苗中能够被干旱、盐和低温胁迫诱导表达,GmNF-YB2在大豆茎中的表达量最高。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GmNF-YB2蛋白与GmNF-YC6蛋白和GmNF-YC15蛋白均存在互作关系。结果表明GmNF-YB2可能参与大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核因子 nf-YB Gmnf-YB2 非生物胁迫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过表达大豆GmNF-YB24提高转基因烟草抗旱性
2
作者 翟莹 计俊杰 +4 位作者 陈炯辛 于海伟 李珊珊 赵艳 马天意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5,共9页
【目的】核因子(NF-Y)基因参与植物抗旱性的调控。对大豆GmNF-YB24的抗旱功能及抗旱机制进行解析,为后续NF-YB基因在高抗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qPCR检测GmNF-YB24在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克隆Gm NF-... 【目的】核因子(NF-Y)基因参与植物抗旱性的调控。对大豆GmNF-YB24的抗旱功能及抗旱机制进行解析,为后续NF-YB基因在高抗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qPCR检测GmNF-YB24在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克隆Gm NF-YB24,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对GmNF-YB24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盐、干旱和低温胁迫均能诱导GmNF-YB24的表达,且GmNF-YB24的表达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最明显。GmNF-YB24开放阅读框全长516 bp,编码的蛋白含有171个氨基酸残基。GmNF-YB24蛋白序列中含有1个组蛋白折叠基序(HFM)。构建pRI101-GmNF-YB24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共获得5株GmNF-YB24转基因烟草植株(OE1-OE5)。干旱及复水处理后,GmNF-YB24转基因烟草的表现优于野生型烟草。干旱胁迫下,与野生型烟草相比,GmNF-YB24转基因烟草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减少了过氧化物的积累。GmNF-YB24转基因烟草中胁迫相关基因NtOsmotin和NtERD10B的表达量高于野生型烟草。【结论】GmNF-YB24在烟草中的异源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核因子Y nf-YB 转基因烟草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陆良喜 史宏 +2 位作者 黄志敏 陆杰 王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0-805,共6页
目的基于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EAP大鼠发病机制。方法将12只SD雄性大鼠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Caspase-1抑制剂组(Caspase-1)、NLRP3抑制剂MCC950组(NLRP3),每组3只。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ELISA、WB... 目的基于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EAP大鼠发病机制。方法将12只SD雄性大鼠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Caspase-1抑制剂组(Caspase-1)、NLRP3抑制剂MCC950组(NLRP3),每组3只。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ELISA、WB法等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与N组比较,M组大鼠前列腺腺体结构损伤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M组比较,Caspase-1组、NLRP3组前列腺腺体结构损伤减轻。与N组比较,M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LR4、P-NF-κB P65、NLRP3、ASC、Cleaced-Caspase-1、Cleaced-IL-1β、IL-18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M组比较,NLRP3组、Caspase-1组TLR4、P-NFκB P65、Cleaced-Caspase-1、NLRP3、ASC、Cleaced-IL-1β、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N组比较,M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FN-γ、IL-8、IL-18、IL-17A、TNF-α水平升高(P<0.01);血清IL-10水平略低,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Caspase-1组、NLRP3组大鼠血清IL-1β、IL-6、IL-8、IL-17A、IL-18、IFN-γ、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IL-10水平升高(P<0.01)。结论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激活后促进EAP大鼠前列腺炎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NLRP3炎症小体 TLR4/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NF-YA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克隆
4
作者 关秀生 刘铁山 +7 位作者 王娟 张茂林 刘春晓 董瑞 关海英 刘强 徐扬 何春梅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5-1614,共10页
核因子Y(nuclear factor Y,NF-Y)由NF-YA、NF-YB和NF-YC亚基组成,能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启动子的CCAAT-box,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为探索玉米(Zea mays)NF-YA家族成员的功能,利用玉米基因数据库对玉米NF-YA家族16个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 核因子Y(nuclear factor Y,NF-Y)由NF-YA、NF-YB和NF-YC亚基组成,能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启动子的CCAAT-box,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为探索玉米(Zea mays)NF-YA家族成员的功能,利用玉米基因数据库对玉米NF-YA家族16个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克隆了13个成员,并测定了各成员的组织表达模式与盐胁迫下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除ZmNF-YA16外,玉米其他NF-YA家族成员均含有高度保守的CBFB_NF-YA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玉米NF-YA家族成员可分为3类。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除ZmNF-YA14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外,其他成员均定位于细胞核。启动子顺式作用原件分析表明,玉米NF-YA家族成员基因含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分析表明,5个玉米NF-YA家族成员表现出组织特异性,ZmNF-YA2、ZmNF-YA4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盐胁迫条件下,ZmNF-YA5和ZmNF-YA10表现出正响应模式,而ZmNF-YA13则负调控玉米对盐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初步分析了玉米NF-YA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和盐胁迫响应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核因子Y(nf-Y) nf-YA亚基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aNF-YA2增强甘蓝型油菜渗透胁迫抗性的功能鉴定
5
作者 王高升 王佩瑶 +2 位作者 孙念礼 王幼平 方玉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1-434,共14页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之一。核因子Y(NF-Y)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转录因子,其关键组分NF-YA通常与NF-YB/NF-YC二聚体形成三聚体发挥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BnaNF-YA家族成员在甘蓝型油...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之一。核因子Y(NF-Y)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转录因子,其关键组分NF-YA通常与NF-YB/NF-YC二聚体形成三聚体发挥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BnaNF-YA家族成员在甘蓝型油菜响应逆境胁迫中的功能进行分析,可以为培育具有优良抗逆性的油菜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BnaNF-YA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创建过表达BnaNF-YA2的甘蓝型油菜,并对过表达植株进行逆境表型鉴定等方法分析BnaNF-YA2在参与油菜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功能。顺式元件分析结果表明,BnaNF-YA2启动子包含多个胁迫响应元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BnaNF-YA2受PEG、高温、低温处理诱导表达;过表达BnaNF-YA2改善了甘蓝型油菜在PEG和甘露醇处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BnaNF-YA2正调控甘蓝型油菜对渗透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转录因子 nf-YA 渗透胁迫 表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丙泊酚致幼龄大鼠海马损伤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张志恒 于苗苗 +4 位作者 韩琳 刘凯 刘宇明 卢爱桃 杜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1-37,共7页
旨在探究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于丙泊酚诱导幼龄动物神经毒性的关键作用。7日龄SD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丙泊酚组(腹腔注射5次,初始剂量40 mg/kg,随后每隔1 h注射1次)、Bay11-7082组(NF-κB抑制剂,腹腔注射5 mg/kg)和Bay11-7082+丙泊酚... 旨在探究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于丙泊酚诱导幼龄动物神经毒性的关键作用。7日龄SD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丙泊酚组(腹腔注射5次,初始剂量40 mg/kg,随后每隔1 h注射1次)、Bay11-7082组(NF-κB抑制剂,腹腔注射5 mg/kg)和Bay11-7082+丙泊酚组(丙泊酚麻醉前30 min注射Bay11-7082)。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使用Wse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NF-κB信号通路和经典焦亡途径蛋白表达情况,ELISA分析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IL-18的含量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丙泊酚给药后,幼龄大鼠海马出现明显组织学损伤,NF-κB/NLRP3信号通路被激活;Bay11-7082预处理能够有效缓解丙泊酚诱导的幼龄大鼠海马组织学损伤,抑制海马p-p65蛋白的表达,下调焦亡蛋白(NLRP3、caspase-1 p20和cleaved GSDMD)的水平以及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表明NF-κB/NLRP3信号激活参与了丙泊酚诱导的幼龄大鼠海马焦亡和神经炎症,Bay11-7082能够有效减轻丙泊酚引起的海马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nf-κB/NLRP3信号 细胞焦亡 幼龄大鼠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gprd通过NF-κB通路调控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郭琇茜 董海平 +3 位作者 纪运 马冰洁 刘秋利 马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9-677,共9页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是临床阿片类药物应用时的常见不良反应,其机制主要涉及肠道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s,MOR)的激活和局部神经调控。目的:探讨Mrgprd(一种特异性表达于背根神经节的G蛋白偶...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是临床阿片类药物应用时的常见不良反应,其机制主要涉及肠道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s,MOR)的激活和局部神经调控。目的:探讨Mrgprd(一种特异性表达于背根神经节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OI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40 mg/kg吗啡皮下注射诱导的OIC模型,并结合Mrgprd基因敲除(KO)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对便秘相关的行为学指标、肠道组织形态、肠道阿片受体的表达情况等进行检测。结果:Mrgprd缺失显著缓解了OIC模型小鼠的便秘症状,表现为粪便数量和含水量增加,同时肠道黏膜的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减少。此外,Mrgprd缺失显著降低了肠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上调水平,这一过程是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实现的。结论:Mrgprd可能通过调控MOR表达及肠道神经炎症参与OIC的发生,本研究为靶向调节Mrgprd治疗OIC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gprd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肠道μ阿片受体 神经调控 炎症 核转录因子nf-ΚB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蓝蛋白通过调节NF-κB通路影响游离脂肪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
8
作者 孙孟筱 郝建华 +3 位作者 王伟 孙晶晶 江承程 张海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0-57,64,共9页
旨在探索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采用FFA溶液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 旨在探索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采用FFA溶液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建立NAFLD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PC对HepG2细胞作用24 h,进行油红O染色并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TNF-α、NF-κB亚基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激酶(inhibitor of kappa B kinase,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IκB)等的总蛋白及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PC处理FFA诱导的HepG2细胞后,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明显改善,TC、TG、LDL-C、ALT、AST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P<0.05)。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NF-κB、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免疫印迹试验(immunoblotting)结果则显示试验组TNF-α、p-NF-κB p65/NF-κB p65、p-IKKβ/IKKβ、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表明PC对NAFLD细胞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PC降低NAFLD细胞模型中TNF-α、IL-6和IL-1β等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IKK、IκB和NF-κB p65磷酸化。这提示PC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NAFLD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藻蓝蛋白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连丸水提取物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损伤
9
作者 孙宇杰 胡嘉敏 +2 位作者 马敏 曾华华 黄德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7,共7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枳连丸(Zhilianwan,ZLW)水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枳连丸(Zhilianwan,ZLW)水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美沙拉嗪(mesalazine,ME)组、高剂量ZLW(high-dose ZLW,ZLW-H)组和低剂量ZLW(low-dose ZLW,ZLW-L)组,共5组,每组10只。除control组饮用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连续7 d自由饮用3%DSS溶液;干预措施从建模第1天开始,每组小鼠均以20μL/g的液体量灌胃,control和model组小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ME组小鼠给予0.2 g·kg^(-1)·d^(-1)的ME,ZLW-H和ZLW-L组小鼠分别以10.92和2.73 g·kg^(-1)·d^(-1)的ZLW,每天1次,连续10 d。每日记录小鼠体重和疾病活动度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干预结束时,测量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ELISA和qPCR法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L-10的血清含量及其在结肠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TLR4和MyD88蛋白表达及NF-κB核转位水平。结果:与model组相比,经ZLW干预的体质量下降趋势减弱,DAI评分上升速度减慢,结肠长度增加,结肠组织的病理评分降低(P<0.05);结果还显示,经ZLW治疗的小鼠血清中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降低而IL-10表达水平升高(P<0.05),其在小鼠结肠组织的mRNA水平也符合此种趋势,小鼠结肠组织中TLR4和MyD88蛋白水平降低,NF-κB核转位减弱(P<0.05)。结论:ZLW具有减轻DSS诱导UC小鼠肠道损伤作用,其机制与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连丸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人源LAG-3单克隆抗体LBL-007联合PD-1抗体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
10
作者 周慧男 刘剑飞 +2 位作者 吴成林 钦可为 周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8-405,共8页
目的探究新型全人源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单克隆抗体LBL-007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活化的人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与肿瘤细胞系A549、MGC803细胞共培养,并加入同型对照抗体人源... 目的探究新型全人源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单克隆抗体LBL-007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活化的人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与肿瘤细胞系A549、MGC803细胞共培养,并加入同型对照抗体人源IgG、LBL-007、抗PD-1抗体BE0188以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动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干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TM)实验检测共培养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肿瘤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κB抑制因子激酶α(IKKα)、磷酸化的IKKα(p-IKKα)、核因子κB亚基(p65)、磷酸化的核因子κB亚基(p-p65)、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的IκBα(p-IκB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IgG同型对照组相比,LBL-007和BE0188显著降低共培养体系中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以及p-IKKα、p-p65、p-IKBα蛋白磷酸化水平和MMP9、MMP2表达水平,联合使用能增强抑制效果。NF-κB信号通路激动剂TNF-α处理可逆转LBL-007和BE0188对肿瘤细胞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LBL-007和抗PD-1抗体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联合抑制A549和MGC803肿瘤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 核因子κB(nf-κB) 侵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定膏干预NLRP3/NF-κB/Caspase-1通路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王玉娟 贾永龙 +5 位作者 刘婧 许宏斌 强胜林 黄凯 陈环环 赵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探讨消定膏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核因子κB(NF-κB)/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通路抑制细胞焦亡,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使... 目的探讨消定膏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核因子κB(NF-κB)/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通路抑制细胞焦亡,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使用奇正消痛贴膏)和消定膏组(外用敷贴)。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组在制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后,进行相应干预,治疗周期为7 d。通过损伤症状评分评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腿部肌肉组织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TUNEL染色观察细胞焦亡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NLRP3、NF-κB、p65、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评估消定膏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定膏组大鼠的肿胀程度、外观变化、活动情况及疼痛行为明显改善(均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排列趋于正常;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焦亡阳性细胞数及焦亡阳性率明显下降(均P<0.05);NLRP3、NF-κB、p65及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消定膏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及NF-κB信号通路,阻断Caspase-1依赖性细胞焦亡进程,减少IL-1β、TNF-α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定膏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nf-ΚB信号通路 CASPASE-1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NOD小鼠胰岛炎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云亮 李万根 赵云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379-3383,共5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NOD小鼠胰岛炎的改善作用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2只3月龄雌性NOD小鼠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对照组(n=11),西格列汀组每日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灌胃(30 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处理12周,每周测量小鼠体质量...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NOD小鼠胰岛炎的改善作用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2只3月龄雌性NOD小鼠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对照组(n=11),西格列汀组每日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灌胃(30 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处理12周,每周测量小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和血糖值,第13周行腹腔糖耐量试验(IPGTT),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HE染色观察胰岛形态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西格列汀组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胰岛炎症细胞浸润状况显著改善(P<0.05),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显著减轻NOD鼠胰岛炎症浸润情况、增加血清胰岛素水平,这可能与其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 nod小鼠 TLR4/nf-κB信号通路 胰岛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SiNF-YB亚家族基因的单倍型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芳 祁东梅 +2 位作者 张霈涵 林伟 史慎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谷子属于短日照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杂粮作物,随着对谷子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与逆境相关的转录因子被发现,其中NF-Y家族便是一类可以与启动子中CCAAT-box相结合的转录因子,包括3个亚家族NF-YA、NF-YB、NF-YC。本研究针对谷子SiNF-YB... 谷子属于短日照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杂粮作物,随着对谷子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与逆境相关的转录因子被发现,其中NF-Y家族便是一类可以与启动子中CCAAT-box相结合的转录因子,包括3个亚家族NF-YA、NF-YB、NF-YC。本研究针对谷子SiNF-YB亚家族的14个基因进行研究,通过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亚家族中除了SiNF-YB8和SiNF-YB15其余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在各成员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与非生物胁迫响应以及光周期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单倍型分析显示,SiNF-YB4是一个与耐旱有很强相关性的基因,有3种单倍型,其中H003是优异的抗旱单倍型;SiNF-YB12是一个与抽穗有很强相关性的基因,有H001和H002两种单倍型。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抗旱和敏旱品种干旱处理前后,SiNF-YB5在根部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长日照与短日照条件下,SiNF-YB4在春谷和夏谷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探究谷子SiNF-YB亚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培育抽穗期与环境相适应的谷子抗旱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nf-YB 转录因子 单倍型分析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益肾胶囊调控NF-κB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树泉 潘保朝 +7 位作者 刘爱茹 孙文娟 刘晓菲 杨越 王丛香 李函舟 崔换天 苏秀海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6-1413,共8页
目的:旨在探究三黄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可能的炎症反应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三黄益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 目的:旨在探究三黄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可能的炎症反应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三黄益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DN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灌胃;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1.51 mg/kg灌胃;三黄益肾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三黄益肾胶囊0.41、0.81、1.62 g/kg灌胃。各组大鼠均1次/d,连续给药4周。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体质量、24 h尿白蛋白、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肾组织抗氧化相关指标(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肾组织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肾组织CD68、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表达、肾组织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NF-κB P65、p-NF-κB P65、IκB、p-IκB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三黄益肾胶囊组大鼠体质量高,FBG、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低,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减轻,三肾组织中SOD、GSH-Px活性高,MDA水平低,IL-6、IL-1β、TNF-α水平低,肾组织中iNOS水平低,肾组织CCR2与CD68共定位水平低,CCL2、p-NF-κB P65、p-IκB蛋白表达低。结论:三黄益肾胶囊治疗DN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轻肾脏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益肾胶囊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大鼠 CC趋化因子配体2/CC趋化因子受体2信号通路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肾功能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疮花异紫堇碱对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和TLR2/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蒙琦 常亮 +4 位作者 丁姝元 周瑶 刘盛楠 王胜明 杨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6-10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秃疮花异紫堇碱(IC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CPA 47)炎症因子和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2/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选取CPA 47分为5组接种于6孔板中,每组设置4孔,对照组细胞加入1... 试验旨在探究秃疮花异紫堇碱(IC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CPA 47)炎症因子和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2/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选取CPA 47分为5组接种于6孔板中,每组设置4孔,对照组细胞加入1640培养基,LPS组加入脂多糖处理建立炎症模型,ICD高剂量组细胞加入20 mg/L ICD+50μg/L LPS,ICD中剂量组细胞加入15 mg/L ICD+50μg/L LPS,ICD低剂量组细胞加入10 mg/L ICD+50μg/L LPS。分别利用ELISA检测各组的炎性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LR2/MYD88/NF-κB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述通路中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和ICD低剂量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TLR2、NF-κB、MYD88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ICD高、中剂量组中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TLR2、NF-κB、MYD88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15~20 mg/L ICD可以有效缓解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TLR2/MYD88/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疮花异紫堇碱 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脂多糖 炎症因子 TLR2/nf-κB/MYD88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s/NODs受体与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的朱砂七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兰秀 吕娟 +2 位作者 赵娴 王江 马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428,43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朱砂七是否可以增强小鼠免疫力,并明确这种免疫调节机制是否与TLRs/NODs受体与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模型,40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NS)、金葡菌肺炎模型组(MRSA... 目的:本研究探讨朱砂七是否可以增强小鼠免疫力,并明确这种免疫调节机制是否与TLRs/NODs受体与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模型,40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NS)、金葡菌肺炎模型组(MRSA)、朱砂七组(PC+MRSA)、青霉素组(阳性药,PG+MRSA)。记录各组小鼠死亡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计算活菌数量,ELISA法检测血液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Real time PCR法检测TLRs和NODs及其下游炎性因子TNF-α、IL-6 mRNA表达,进一步检测MAPK及NF-κB的基因水平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RSA组比较,朱砂七组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E染色结果显示朱砂七组小鼠肺部组织炎性病变明显减轻,活菌数量减少。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RSA组TLR2、NOD2及其下游炎性因子IL-6、TNF-αmRNA均有明显上升(P<0. 05),青霉素组、朱砂七组的上升趋势显著降低,但是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MRSA模型组动物MAPK、NF-κB信号通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改变也较为明显,朱砂七可降低MRSA暴露小鼠的MAPK、NF-κB在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 05)。结论:朱砂七可以减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的感染症状,且该作用可能与其调控TLRs/NODs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TNF-α、IL-6相关,该作用可能通过MAPK及NF-κB信号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七 免疫调节 TLRS nods MAP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多糖通过调控MAPK/NF-κB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凌 高春蕾 +3 位作者 郭伟 王宁 张萱 刘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8-954,共7页
目的观察党参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党参多糖高剂量组(300 mg/kg)和党参多糖低剂量组(150 mg/kg)5个组。采用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党参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党参多糖高剂量组(300 mg/kg)和党参多糖低剂量组(150 mg/kg)5个组。采用腹腔注射LPS法建立ALI小鼠模型。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根据分组给予灌胃给药。多参数肺功能检测系统检测小鼠0.3 s用力呼气量(FEV0.3)和用力肺活量(FVC)及其比值,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和计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1β、IL-6、髓过氧化物酶(MPO)、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p38、p-IκB-α、p-p65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肺病理损伤,FEV 0.3、FVC、FEV0.3/FVC检测值显著降低,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W/D)、BALF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IL-1β、IL-6、MPO、TNF-α水平、p-p38 MAPK、p-IκB-α、p-p65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党参多糖可缓解模型组小鼠上述变化。结论党参多糖可通过抑制MAPK/NF-κB通路,减轻急性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多糖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炎症因子 MAPK/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振纲 肖尧 +4 位作者 陈雅芳 张金英 郭泽铭 林君 杨美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2周组(CIH12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CIH12和CIH8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CIH4组的无显著差异。另外,常氧组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未见明显表达,CIH4组可见少许表达,CIH8组和CIH12组可见明显表达,同时CIH12组的表达显著高于CIH8组。结论:CIH可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且间断缺氧时间越长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越显著。此外,CIH还导致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缺氧12周比8周增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缺氧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学习记忆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佛耳草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健杉 折哲 +1 位作者 李凤森 石克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0-816,共7页
目的 探讨复方佛耳草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连续12周采用香烟烟雾联合气管注射LPS建立CO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 探讨复方佛耳草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连续12周采用香烟烟雾联合气管注射LPS建立CO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5 mg/kg)和复方佛耳草合剂低、中、高剂量组(6.8、13.6、27.2 g/kg),每组10只。给药干预24周后,采用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MDA水平及SOD活性,RT-qPCR法检测肺组织TLR4、MyD88、NF-κB及caspase-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4、MyD88、NF-κB及TNF-α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肺组织和支气管受损明显,SOD活性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IL-6及MDA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TLR4、MyD88、NF-κB、caspase-3 mRNA表达和TLR4、MyD88、NF-κB、TNF-α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佛耳草合剂各剂量组均能够改善肺功能指标,修复受损肺组织,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及MDA水平(P<0.05,P<0.01),降低肺组织TLR4、MyD88、NF-κB、caspase-3 mRNA表达和TLR4、MyD88、NF-κB、TNF-α蛋白表达(P<0.05,P<0.01),且复方佛耳草合剂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复方佛耳草合剂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肺功能障碍与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佛耳草合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46/NF-κB信号通路探讨雷公藤多苷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泽峰 李传慧 +4 位作者 周博文 马先 邵雨萌 刘骅漫 贾新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2-3248,共7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抑制大鼠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空白组,34只大鼠气管穿刺注射硫酸博来霉素(5 mg/mL)构建肺纤维化模型。造模7 d后存活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1.17 mg/kg)和雷公藤多苷低、中...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抑制大鼠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空白组,34只大鼠气管穿刺注射硫酸博来霉素(5 mg/mL)构建肺纤维化模型。造模7 d后存活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1.17 mg/kg)和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1、3、6 mg/k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21 d,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表征。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肺组织外观,比较肺系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采用肺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判断标准进行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HYP、TNF-α、IL-1β、IL-6水平,RT-qPCR法检测肺组织miR-146a、NF-κB、Col-I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P65、IRAK1、TRAF6、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HYP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miR-146a mRNA表达降低(P<0.01),NF-κB、Col-I mRNA及p-P65、IRAK1、TRAF6、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及雷公藤多苷各剂量组肺泡组织结构、炎性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纤维化程度均降低,肺组织miR-146a mRNA表达升高(P<0.01),血清TNF-α、IL-6、IL-1β、HYP水平、肺组织NF-κB、Col-I mRNA表达及p-P65、IRAK1、TRAF6、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且雷公藤多苷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多苷可延缓大鼠肺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46/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肺纤维化 miR-146/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ECM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