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马风华 汪栋刚 +3 位作者 何庆志 王成 李通 王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3-1791,共9页
为了揭示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海陆过渡相煤中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显微组分鉴定及工业... 为了揭示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海陆过渡相煤中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显微组分鉴定及工业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煤中主微量元素的来源、赋存状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宁东煤田太原组煤中主量元素丰度较高,仅Fe_(2)O_(3)低于中国煤均值;煤中主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供给、离子态络合及动植物等生物成因;煤中微量元素总体不富集,仅韦州二矿煤中Rb(5.1)达到富集程度,其他元素在不同矿区有不同程度的轻度富集,煤中微量元素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来源于陆源碎屑,呈与有机质、自生矿物结合的水溶态、离子态赋存。TiO_(2)/Al_(2)O_(3)指示煤中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长英质碎屑岩,CaO与MgO的正相关性揭示两者同源共生以白云石形式存在;Sr/Cu、CaO/(MgO·Al_(2)O_(3))等参数揭示聚煤期为温暖潮湿环境,推测温度在15~30℃;Sr/Ba指示成煤沼泽为微咸水环境,说明受到海水的影响;Cu/Zn、V/(V+Ni)、Ni/Co、V/Cr等参数揭示聚煤泥炭沼泽整体处于厌氧的氧化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太原组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系富油煤赋存的地质控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鹏程 郭伟勇 +8 位作者 姬晓燕 蔡飞飞 张志峰 黄康 程云强 刘争 王贝 陈蓉 师庆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31,共13页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宁东煤田蕴藏丰富的富油煤资源,其中石炭−二叠系煤层由于热演化及沉积环境差异导致富油煤赋存较为特殊。【方法】以红墩子矿区和四股泉矿区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富油煤赋存特点及关键物质组成基础上,探讨了煤化程度...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宁东煤田蕴藏丰富的富油煤资源,其中石炭−二叠系煤层由于热演化及沉积环境差异导致富油煤赋存较为特殊。【方法】以红墩子矿区和四股泉矿区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富油煤赋存特点及关键物质组成基础上,探讨了煤化程度与沉积环境对煤焦油产率的控制作用。【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系煤层焦油产率平均值介于7.15%~11.07%,但不同区域、不同煤层及同煤层不同部位焦油产率普遍存在差异性。煤化程度是影响研究区富油煤赋存的核心地质控制因素,使得煤焦油产率随煤化程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峰值转折点为C_(daf)=84%。煤化作用控制下,H/C、O/C与焦油产率之间呈现相近的演化趋势,同时造成活性组分(镜质组+壳质组)仅在C_(daf)<84%时与焦油产率呈良好正相关性。成煤母质、气候条件和水体古盐度对煤焦油产率影响较小,但水体还原性及水动力条件间接影响了同煤级煤焦油产率的离散性。镜惰比(V/I)、凝胶化指数(GI)、灰成分指数(K)、U/Th及δU指示的成煤环境表现出覆水性深、闭塞潮湿、还原性强、木本组织少,有利于形成高焦油产率的富油煤;灰分产率、SiO_(2)+Al_(2)O_(3)等指示水动力条件强、陆源碎屑输入量大,不利于高焦油产率富油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焦油产率 煤化程度 成煤环境 石炭−二叠系 宁东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横城矿区太原组煤中关键金属的物质来源和富集机理
3
作者 黄鹏程 郭雅杰 +7 位作者 史禹韬 曹佳亮 李宝庆 田继军 姬晓燕 上官云飞 庄新国 马少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6-2350,共15页
对宁东煤田横城矿区太原组9号煤层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便查明煤中关键金属的分布、赋存和富集特征,并评价其综合利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横城矿区9号煤以高的镜质组含量、特低—低灰分产率和中—高硫含量为特征。②煤中矿... 对宁东煤田横城矿区太原组9号煤层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便查明煤中关键金属的分布、赋存和富集特征,并评价其综合利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横城矿区9号煤以高的镜质组含量、特低—低灰分产率和中—高硫含量为特征。②煤中矿物主要由高岭石组成,以细胞充填状、透镜状和薄层状等形式存在。煤层底板中矿物主要由石英、高岭石和白云母组成,其主要为碎屑成因。③煤层中常量元素主要由SiO_(2)和Al_(2)O_(3)组成,煤中Li、Zr、Nb、Hf、Pb和Th的含量达到轻度富集—富集程度,其中Li、Pb和Th主要赋存于高岭石,Zr和Hf赋存于锆石,Nb赋存于高岭石和锐钛矿。矿区9号煤层形成于受海水影响的潮坪-潟湖环境,煤层下部形成于铁源供给不足的低位沼泽环境,煤层上部形成于铁源严重不足的高位沼泽环境,故下部煤层中硫以黄铁矿硫为主而上部以有机硫为主。煤中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阴山古陆和阿拉善地块,阴山古陆主要提供了元古宙的陆源碎屑物质,阿拉善地块主要供给了早石炭世的碎屑物质,此外也有少量的火山灰和奥陶系灰岩风化残积物进入到含煤盆地。煤中的Li、Zr、Nb等关键金属的富集主要受控于长英质的碱性—过碱性物质输入量的多少,同时水/岩作用过程也导致了关键金属的活化、迁移和重新分配。煤灰中Li_(2)O含量超过其边界品位,REO、Ga、Zr和REY接近相应边界品位,故可考虑Li-Ga-Zr-REY等的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 赋存状态 富集机理 宁东煤田 太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二叠纪煤岩煤质特征及清洁利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睿 夏炎 +1 位作者 祁风华 毛兴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2,共9页
以宁东多年以来煤田地质勘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研究了宁东煤田二叠纪煤岩煤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二叠纪煤层宏观煤岩特征主要为半亮煤和半暗煤,次为光亮煤和暗淡煤;宁东煤田二叠纪煤具有中等灰分、特低-低硫、特低-低磷、特... 以宁东多年以来煤田地质勘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研究了宁东煤田二叠纪煤岩煤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二叠纪煤层宏观煤岩特征主要为半亮煤和半暗煤,次为光亮煤和暗淡煤;宁东煤田二叠纪煤具有中等灰分、特低-低硫、特低-低磷、特低氯、高发热量等特征,可作为清洁动力煤;同时具有中等-中高挥发分、中-强黏结性、中等含量镜质组的特征,在选煤和降灰后可作为炼焦配煤。宁东煤田中,建议红墩子矿区清洁利用方向为清洁动力用煤、炼焦配煤、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用煤;建议横城矿区清洁利用方向为清洁动力用煤、炼焦配煤、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用煤;建议韦州矿区清洁利用方向为清洁动力用煤、炼焦配煤、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用煤、水煤浆气流床煤气化用煤;建议四股泉矿区清洁利用方向为清洁动力用煤、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用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二叠纪煤 煤岩煤质 清洁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分布式放水试验探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启明 赵宝峰 +2 位作者 马进勇 张泽源 马志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为了查明宁东煤田煤层底板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2个不同的区域开展了分布式放水试验,2个阶段的放水试验均包括了单孔和多孔放水试验,计算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19~0.301、0... 为了查明宁东煤田煤层底板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2个不同的区域开展了分布式放水试验,2个阶段的放水试验均包括了单孔和多孔放水试验,计算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19~0.301、0.024~0.029 m/d,单位涌水量平均值分别为0.079、0.012 L/(s·m),影响半径分别约为700、750 m。通过放水试验,查明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厚度约为60 m,岩性为粗砂岩,局部夹薄层砂质泥岩和泥岩;含水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均较弱,且存在不均一性,但是由于宝塔山砂岩含水层位于下组煤底板,研究区下组煤承压均在3 MPa以上;含水层地下水水温约为41℃,下组煤采掘活动面临一定的热害影响;宝塔山砂岩含水层具有较好的可疏性,疏水降压是底板砂岩水害防控最佳措施。通过放水试验进一步查明了宝塔山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补充了抽水试验未能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其探查结果可以作为煤层底板砂岩水害防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宝塔山砂岩 放水试验 疏水降压 水文地质条件 底板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宁东煤田为例
6
作者 马风华 汪栋刚 +3 位作者 何庆志 马瑞赟 王成 杨小兵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9-246,共8页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在聚煤盆地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进一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煤中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宁东煤田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为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在聚煤盆地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进一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煤中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宁东煤田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为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均值为91.19μg/g,低于中国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均值(135.89μg/g),Eu负异常明显,Ce异常不明显,La_(N)/Yb_(N)、La_(N)/Lu_(N)、La_(N)/Sm_(N)、LREE/HREE等稀土元素参数以及上地壳标准化的REE配分模式均反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低和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征。煤中稀土元素继承了源岩区稀土元素的特征,在沉积、成煤作用阶段,在温度、压力、pH值及氧化还原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此可从其与灰分、Si、Al、Na、K等具有正相关关系加以佐证。∑REY-La/Yb、∑REE-δCe/δEu、ΣREE-La/Lu图解指示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煤中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及下三角洲-三角洲平原沉积背景,均受到海水不同程度的影响。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来源、含量及赋存特征主要受控于长英质陆源碎屑供给,但同时也受到局部微地形、微地貌和微环境的影响,海水与成岩作用对其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宁东煤田 石炭—二叠纪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中部侏罗纪煤的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石志祥 马家亮 +3 位作者 高政 张佳为 刘括 赵存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5-1543,共9页
样品采自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宁东煤田的7个井田,共26个样品,包括25个煤样和1个矸石样。对所采的25个煤样做了工业分析、全硫分析和发热量分析,并运用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LTA-XRD)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仪(EDS)等设备对样... 样品采自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宁东煤田的7个井田,共26个样品,包括25个煤样和1个矸石样。对所采的25个煤样做了工业分析、全硫分析和发热量分析,并运用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LTA-XRD)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仪(EDS)等设备对样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形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煤中矿物的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宁东煤田中部侏罗纪煤属中等挥发分煤,具有中灰、低硫、中低发热量的特征,其(低温灰化后)矿物组成为:33.1%高岭石、22.8%伊利石、21.5%石英、13.2%钠长石、6.6%鲕绿泥石、2.8%方解石。另外在扫描电镜下还发现了极少量的黄铁矿、菱铁矿、钛铁矿、黄铜矿、锆石。高岭石、伊利石、鲕绿泥石、石英、钠长石源自贺兰山脉片麻岩、麻粒岩和花岗岩的风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侏罗纪 宁东煤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南北段构造演化差异成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亢 曹代勇 +2 位作者 高科飞 张强 马志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7-164,共8页
为探讨构造演化过程对煤系现今赋存状况的影响,基于构造动力学背景,采用构造沉降史与构造应力场恢复,对宁东煤田南北段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分异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单元联合控制,构造演化过程复杂;煤... 为探讨构造演化过程对煤系现今赋存状况的影响,基于构造动力学背景,采用构造沉降史与构造应力场恢复,对宁东煤田南北段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分异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单元联合控制,构造演化过程复杂;煤田构造沉降史存在东西向分异,由于所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位置不同,西部抬升剥蚀量较东部大;煤田构造应力场存在明显南北向分异,由于分属不同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各期应力场南北部最大主应力方向不甚相同,其构造演化分异主要受北祁连褶皱带和阿拉善地块的控制影响,南北两段分属六盘山和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西部受力作用较东部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构造演化 沉降史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侏罗纪煤岩煤质特征及清洁高效利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杜芳鹏 雒铮 +4 位作者 乔军伟 赵晓辰 谭富荣 李聪聪 范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7,共7页
宁东煤田侏罗纪煤炭资源量巨大,是当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为保障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以煤田大量勘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宁东煤田侏罗纪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结果显示:宁东煤田侏罗纪煤具有特低-低灰、特低-... 宁东煤田侏罗纪煤炭资源量巨大,是当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为保障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以煤田大量勘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宁东煤田侏罗纪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结果显示:宁东煤田侏罗纪煤具有特低-低灰、特低-低硫、低磷、低砷、低氟、高发热量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其为高清洁度动力用煤;同时还具有中高挥发分、较高氢碳原子比、焦油产率较低(普遍<7%)及富惰质组等特征表明不适于直接液化用或提取煤焦油。无黏结性、较低水分产率、较高的与二氧化碳反应性(950℃)、煤灰熔融温度,表明其适于气化,且以水煤浆气流床和干煤粉气流床为宜。综合认为研究区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方式为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及以气化为基础的间接液化用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岩 煤质 侏罗纪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枯竭油层回注存储高矿化度矿井水技术思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莲净 王颂 +3 位作者 杜松 赵宝峰 张阳 卢才武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158,共10页
宁东煤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量大、处理技术成熟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回注存储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 宁东煤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量大、处理技术成熟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回注存储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宁东煤田13座煤矿矿井水矿化度高的典型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在煤油资源重叠区,利用枯竭油层回注存储高矿化度矿井水这种宝贵的非常规水资源的技术思路,即利用枯竭油层孔-裂隙双重结构中储水空间、油田关停初期地层压力亏空和废弃油井/注水井低成本处置高矿化度矿井水经资源化利用后的余量水;系统阐述枯竭油层选择、回注工艺、储水潜力、预处理水质要求和环境的可行性;凝练出基础理论、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时监测监管的研究展望。结果表明,提出的枯竭油层回注存储技术具有可行性,可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处置,“如何精细刻画注水渗流过程”是回注处置技术瓶颈问题,科学实质是高矿化度矿井水-砂岩耦合化学作用下孔裂隙介尺度的枯竭油层注水渗流演化机理。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时监测监管方面亟需完善,以保障枯竭油层回注存储技术的顺利实施。研究旨在为高矿化度矿井水资源化回注存储提供新思路,为煤油气资源开发中二次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矿井水 枯竭油层 回注存储 煤油资源重叠区 宁东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东北部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靳德武 王甜甜 +3 位作者 赵宝峰 李德彬 周振方 尚宏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127,共10页
宁夏宁东煤田东北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且具有分布不均和变化较大的特点。通过分析地下水矿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借助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等手段,深入研究高矿化度地下水的形成机制... 宁夏宁东煤田东北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且具有分布不均和变化较大的特点。通过分析地下水矿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借助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等手段,深入研究高矿化度地下水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东北部地下水矿化度为0.30~23.56 g/L,平均值为5.84 g/L,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所占比例分别为3.16%、50.00%、33.68%、13.16%。水平方向上,基岩裂隙水矿化度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在鸳鸯湖矿区南部形成高矿化度异常带。此外,在研究区西部及南北部的零星地区出现矿化度较高区。矿化度整体较高与石膏、盐岩及黄铁矿溶解和地下水长期滞流有关,而矿化度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则受鄂尔多斯台地逆冲推覆构造前缘坳陷影响。鸳鸯湖矿区南部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南北冲断体系的过渡带,褶曲较完整,地下水环境相对封闭,形成高矿化度异常带。垂直方向上,从Ⅰ含水层至Ⅴ含水层深部含水层的矿化度比浅部高,主要与深部地下水环境封闭,更新较慢有关。该研究将为相似矿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地下水 高矿化度 空间分布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巷道突水溃砂高压扰动注浆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宝峰 朱明诚 李德彬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2,共8页
为了对弱胶结地层条件下的掘进巷道突水溃砂进行治理,以宁东煤田麦垛山煤矿2煤大巷掘进期间突水溃砂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面治理工程量大、周期长、井下常规治理风险高等问题,采用井下挡水墙建造、高压扰动注浆、钻注一体化和孔口控压保浆... 为了对弱胶结地层条件下的掘进巷道突水溃砂进行治理,以宁东煤田麦垛山煤矿2煤大巷掘进期间突水溃砂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面治理工程量大、周期长、井下常规治理风险高等问题,采用井下挡水墙建造、高压扰动注浆、钻注一体化和孔口控压保浆技术,完成了突水溃砂点封堵体的构筑。结果表明:通过在巷道内建造挡水墙,可以有效控制注浆期间的水砂淹没范围,经过对挡水墙及其围岩强度的核算,挡水墙能够至少抵抗1.64 MPa的压力,大于顶板含水层1.2 MPa的水压。首先在距离突水溃砂点较远的区域采用高压扰动注浆建造1号封堵体,将水砂淹没范围进一步缩小,然后在距离突水溃砂点较近的区域继续施工2号封堵体,对突水溃砂点周边进行治理;研发钻注一体化技术及钻具,能够避免钻孔在退钻后塌孔,影响后续注浆,实现钻探和注浆一体化作业。发明了孔口控压保浆装置,达到了在20 MPa注浆压力条件下浆液高效利用的目的;对巷道内松散砂体固结形成的封堵体采用取心和压水试验进行质量检验,取心完整,并且封堵体在1.8 MPa水压的作用下不漏水,说明封堵体质量良好。采用高压扰动注浆对掘进巷道内突水溃砂进行治理,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特点,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治理期间二次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技术 突水溃砂 高压扰动注浆 钻注一体化 控压保浆 掘进巷道 宁东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侏罗纪煤中硫分、灰分特性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鹏程 张小五 +1 位作者 张志峰 马永祥 《中国煤炭》 2020年第7期86-91,共6页
以大量煤田地质勘探和煤质分析资料为基础,对宁东煤田不同矿区侏罗纪延安组煤的煤岩、灰分和硫分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构造背景和成煤环境对煤中硫分、灰分成因进行研究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宁东煤田延安组煤中显微组分以惰质... 以大量煤田地质勘探和煤质分析资料为基础,对宁东煤田不同矿区侏罗纪延安组煤的煤岩、灰分和硫分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构造背景和成煤环境对煤中硫分、灰分成因进行研究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宁东煤田延安组煤中显微组分以惰质组为主,镜质组次之,壳质组最少;成煤沼泽为淡水沼泽,硫的供给不足,形成了以硫化铁硫为主的低硫煤;成煤泥炭沼泽以高位沼泽为主,由地下水输入的陆源碎屑物质较少,形成特低-低灰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侏罗纪 延安组 灰分 硫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家庄井田晚古生代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富集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姬晓燕 张志峰 +4 位作者 祁风华 黄鹏程 刘世恒 袁红 梁永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78,共14页
煤系是战略性金属矿产增储的重要来源。宁东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部分地区煤中富集战略性金属。以宁东煤田任家庄井田煤系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主煤层剖面煤样、夹矸及顶(底)板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 煤系是战略性金属矿产增储的重要来源。宁东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部分地区煤中富集战略性金属。以宁东煤田任家庄井田煤系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主煤层剖面煤样、夹矸及顶(底)板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查明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及富集情况,讨论战略性金属元素富集成因并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任家庄井田石炭-二叠纪煤系富集战略性金属矿产,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战略性金属元素整体含量水平较高,以Li-Ga-Zr(Hf)-Nb(Ta)-Th(U)-Pb及REY共富集为特征,且顶底板及夹矸更为富集。其中:5号煤层Li、Ba高度富集,Rb、Zr富集;9号煤层Li高度富集,Zr、Hf、Th富集;9~上煤层微量元素含量整体相对较低,Cr富集。5号煤层和9号煤层战略性金属元素富集程度较9~上煤层更好。5号煤层和9号煤层灰基Li、Ga均达到了开发利用品位,5号煤层灰基REY也达到了开发利用品位,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基于元素赋存特征、沉积环境、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认为任家庄井田战略性金属元素富集主要受陆源碎屑供给影响,由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阴山古陆与西北部阿拉善地块蚀源区的长英质-中性岩碎屑物质经古水流搬运进入泥炭沼泽,在特定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环境下通过有机质与无机质相互作用而富集,并经多期次构造演化控制形成现今赋存分布状态及富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宁东煤田 战略性金属 石炭—二叠系 煤系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横城矿区石炭-二叠纪煤岩煤质特征及清洁利用方向
15
作者 宁树正 徐小涛 +4 位作者 姬晓燕 陈蓉 余秀冠 祁风华 黄康 《洁净煤技术》 2025年第S1期110-117,共8页
宁东煤田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宁东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宁东煤田横城矿区下二叠统山西组3和5煤层以及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8和9煤层为研究对象,对煤岩、煤质以及煤中有害元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炼焦用煤... 宁东煤田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宁东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宁东煤田横城矿区下二叠统山西组3和5煤层以及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8和9煤层为研究对象,对煤岩、煤质以及煤中有害元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炼焦用煤、直接液化用煤和气化用煤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了横城矿区3、5、8和9煤层原煤的清洁利用方式。宁东煤田横城矿区3、5、8和9煤层的煤类以气煤为主,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最高,惰质组含量次之,煤质具有低-中灰分、中高-高挥发分、特低-低硫或高硫、强黏结性、较高软化温度灰、中等流动温度灰、热稳定性多样、中等可磨-易磨、特低-低氯元素、低-中氟元素、特低-低砷元素的特点。宁东煤田横城矿区3、5、8和9煤层原煤不适宜作为炼焦用煤和直接液化用煤,但符合气化用煤的指标要求,其中,3、5和8煤层原煤达到II级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煤的要求,9煤层原煤达到I级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煤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煤炭气化可作为宁东煤田横城矿区3、5、8和9煤层原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横城矿区 太原组和山西组 煤岩煤质 清洁利用 气化用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