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用硫系玻璃元件红外双波段增透膜的研制
1
作者 薛浙瀛 陶长虎 +1 位作者 陶欣 周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734,共7页
基于硫系玻璃IRG206(As40Se60)基底,研制了3.7~4.8μm及7.5~9.5μm双波段增透膜,可用于汽车红外夜视成像系统。采用电子束和电阻蒸发离子辅助沉积技术,结合化学键分析选取连接层材料,提高基底与膜层之间的结合力;利用离子辅助应力调控技... 基于硫系玻璃IRG206(As40Se60)基底,研制了3.7~4.8μm及7.5~9.5μm双波段增透膜,可用于汽车红外夜视成像系统。采用电子束和电阻蒸发离子辅助沉积技术,结合化学键分析选取连接层材料,提高基底与膜层之间的结合力;利用离子辅助应力调控技术,优化膜层应力,实现膜层应力的匹配,解决硫系玻璃表面脱膜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层在3.7~4.8μm波段平均透过率为98.31%,在7.5~9.5μm波段平均透过率为97.43%,通过了牢固度、盐雾、高低温、摩擦等环境测试,能够满足汽车红外夜视成像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硫系玻璃 应力调控 连接层技术 红外夜视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与夜视系统的高速铁路昼夜实时监控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明 徐晓建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8,共8页
随着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对视频监控摄像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视频监控摄像机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亟须研发一种新型的产品实现超越,达到昼夜连续智能监控的目的。利用激光补光技术,对激光亮度、激光功率、激光光斑... 随着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对视频监控摄像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视频监控摄像机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亟须研发一种新型的产品实现超越,达到昼夜连续智能监控的目的。利用激光补光技术,对激光亮度、激光功率、激光光斑等进行提升分析。基于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图像增强技术,对图像的清晰度、颗粒度和还原度能力进行优化分析,并建立适用于铁路智能分析的模型库,构建适用于铁路线路特征的算法模型。应用视频可伸缩的编码算法,分析智能5G网络感知系统,感知网络性能的变化,由网络的变化触发视频编码变化。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提出关键技术方案、技术手段及解决途径,为提升摄像机夜视、AI智能分析和5G网络承载视频业务能力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视补光 夜视成像 AI智能分析 5G网络 视频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erts算子的激光夜视图像自动分割方法
3
作者 李星军 邵志伟 梁嘉怡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激光夜视图像分辨率较低,边缘信息难以检测,导致图像分割过程存在效率低、精度较差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Roberts算子的激光夜视图像自动分割方法。使用相机采集夜间场景色彩信息,采用加权平均法重构图像数据,输出完整的激光夜视图像。拟... 激光夜视图像分辨率较低,边缘信息难以检测,导致图像分割过程存在效率低、精度较差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Roberts算子的激光夜视图像自动分割方法。使用相机采集夜间场景色彩信息,采用加权平均法重构图像数据,输出完整的激光夜视图像。拟合图像周边相邻像素,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平滑处理图像,运用Roberts算子计算图像梯度,实现激光夜视图像边缘检测,得到图像插值后的平滑信息,提升夜视图像分辨率。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明确聚类范围,引入混沌粒子群算法实现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分割差异率在3%以下,图像分割Dice相似性系数在0.97以上,图像分割平均耗时为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ERTS算子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激光夜视图像 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分析
4
作者 程宏昌 党小刚 +9 位作者 冯丹青 苏悦 左治伪 拜晓锋 李周奎 师宏立 闫磊 侯志鹏 姚泽 石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9-1410,共12页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法国这3个国家微光夜视装备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微光夜视装备研发中的具体投入、技术创新路径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微光夜视装备技术上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微光夜视装备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分析可见,微光夜视技术在提升夜间作战能力和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 微光夜视装备 三代微光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低照度分辨力分析
5
作者 王子薇 于逸凡 +1 位作者 范兴玥 赵树伟 《光电子技术》 202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在不同照度、对比度靶标和夜视兼容等条件下比较了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对于性能基本相同的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同等照度条件下三代像增强器分辨力更佳,且当照度低于1×10^(-3)lx、对比度小于50%时,差别加大。在夜视兼... 在不同照度、对比度靶标和夜视兼容等条件下比较了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对于性能基本相同的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同等照度条件下三代像增强器分辨力更佳,且当照度低于1×10^(-3)lx、对比度小于50%时,差别加大。在夜视兼容条件下,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光谱匹配度较低,分辨力差距增加1组。在夜视兼容条件下,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光谱匹配度较低,进一步加大了分辨力差距。在实际使用中,对于无月星光、夜视兼容或低对比度目标条件,同等性能参数的三代像增强器比超二代像增强器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技术 像增强器 分辨力 照度 夜视兼容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拮抗视觉特性的多波段彩色夜视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岭雪 金伟其 +2 位作者 石俊生 王生祥 王霞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5-459,共5页
以差分高斯函数(DOG)模拟人眼视网膜中的同心圆拮抗特性,分析了基于DOG的ON-中心OFF-周边分离网络(CSSN)平衡方程,发现其有增强反差、突出边缘和压缩动态范围的特点.将CSSN平衡方程应用于夜视图像的增强与融合,取到了保留图像间共有信... 以差分高斯函数(DOG)模拟人眼视网膜中的同心圆拮抗特性,分析了基于DOG的ON-中心OFF-周边分离网络(CSSN)平衡方程,发现其有增强反差、突出边缘和压缩动态范围的特点.将CSSN平衡方程应用于夜视图像的增强与融合,取到了保留图像间共有信息、增强互补信息的作用.提出了以CSSN平衡方程为基础的多种彩色夜视融合结构,包括双波段微光、微光/长波红外、中/长波红外、微光/中/长波红外,其中的彩色映射规则用色彩的冷暖突出红外图像的冷热目标、细节丰富的微光图像作为绿色背景.仿真结果表明,这些融合结构均获得了色彩自然的彩色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夜视 图像融合 拮抗视觉特性 微光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金伟其 王岭雪 +2 位作者 王生祥 高稚允 刘广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2,共7页
介绍了夜视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 ,着重分析了以接近自然色彩为目的的MIT法以及我们提出的线性组合法、基于视觉拮抗模型的非线性图像增强与线性组合法结合的混合结构法 ,给出了若干组场景下各方法的微光与热成像的彩色融合图像... 介绍了夜视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 ,着重分析了以接近自然色彩为目的的MIT法以及我们提出的线性组合法、基于视觉拮抗模型的非线性图像增强与线性组合法结合的混合结构法 ,给出了若干组场景下各方法的微光与热成像的彩色融合图像以及微光彩色融合图像 ,显示出良好的目视观察效果 ,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视图像 彩色融合技术 图像融合 微光 红外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夜视成像处理算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金伟其 王岭雪 +2 位作者 赵源萌 史世明 王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彩色夜视成像技术是当前国内外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彩色夜视成像处理算法的分类、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外一些彩色夜视系统,并重点介绍了笔者在自然感彩色夜视算法及自然感彩色夜视成像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彩色夜视 图像融合 色彩传递 微光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柏连发 陈钱 +1 位作者 孔捷 张保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2,共6页
进行了双光谱假彩色微光电视系统的原理与实验研究,对双谱探测技术、最佳匹配滤光技术、逼近白日景物真彩色的假彩色技术做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通过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能显著提高图像分辨效果和人眼对场景目标的发现和识别概率.
关键词 微光夜视 图像融合 双谱探测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分析与融合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柏连发 张毅 +2 位作者 顾国华 陈钱 张保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分析了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的特征以及双通道彩色夜视系统信息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双通道彩色夜视理论。在设计并试验了灰度调制法、谱域融合法、特有成分融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假彩色融合的改进算... 在分析了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的特征以及双通道彩色夜视系统信息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双通道彩色夜视理论。在设计并试验了灰度调制法、谱域融合法、特有成分融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假彩色融合的改进算法以及新算法,包括微光图像和紫外图像分段灰度调制法、图像差别提取法、基于物体对夜天光反射特性的成分分离法,以及体现图像传感器光谱响应和视觉自然感受的色空间映射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图像融合 微光图像 紫外图像 双通道 彩色夜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夜视融合目标可探测性的颜色对比度增强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殷松峰 曹良才 +4 位作者 杨华 谭峭峰 何庆声 凌永顺 金国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1-284,共4页
根据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分析了场景理解和目标探测对彩色融合的要求,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通过颜色对比度增强来提高目标可探测性的夜视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热目标呈红色,冷目标呈蓝绿色;根据红外图像特征,引入了一种和红外图像各像素亮度与图... 根据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分析了场景理解和目标探测对彩色融合的要求,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通过颜色对比度增强来提高目标可探测性的夜视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热目标呈红色,冷目标呈蓝绿色;根据红外图像特征,引入了一种和红外图像各像素亮度与图像平均亮度的偏离相关的颜色对比度增强因子,利用该因子可增强目标与背景的颜色对比度,弥补颜色传递彩色融合方法在颜色对比度上的不足,能有效提高目标可探测性.实验表明该方法既能突出红外目标,又能保持丰富的背景细节,在增强场景理解的同时提高了目标可探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夜视 对比度增强 颜色对比度 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评价夜视彩色融合图像质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石俊生 金伟其 王岭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提出夜视彩色融合图像质量评价的三个基本指标是“目标探测性”、“细节”和“色彩”,并且通过视觉评价实验,研究了“感知质量”与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性.对十个场景的微光与红外图像采用四种融合算法产生的40幅假彩色图像进行评价实验,实... 提出夜视彩色融合图像质量评价的三个基本指标是“目标探测性”、“细节”和“色彩”,并且通过视觉评价实验,研究了“感知质量”与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性.对十个场景的微光与红外图像采用四种融合算法产生的40幅假彩色图像进行评价实验,实验结果得出:融合图像都有好目标探测性,感知质量与目标探测性的相关性很小;感知质量与细节的相关系数是0.89,感知质量与色彩的相关系数是0.75.说明在满足目标探测性要求条件下,细节是视觉感知融合图像质量的最主要评价指标,而且色彩成为夜视彩色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夜视 图像融合 感知质量 评价指标 红外多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彩色夜视实时图像融合系统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世明 王岭雪 +2 位作者 王霞 金伟其 赵源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360-365,共6页
在彩色夜视图像融合基础上,针对线性组合算法和直接映射算法实时性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 CPLD 的双通道彩色夜视的实时图像融合系统,并阐述了其设计原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用 verilogHDL 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相关的算法和设计... 在彩色夜视图像融合基础上,针对线性组合算法和直接映射算法实时性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 CPLD 的双通道彩色夜视的实时图像融合系统,并阐述了其设计原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用 verilogHDL 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相关的算法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接近自然色彩,同时能够反映两个波段的图像的特点.该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的线性组合算法和直接映射算法,将红外与微光或者微光与微光等不同波段组合,是一种简单.高效彩色夜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夜视 图像融合 红外图像 微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夜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文 朱明 郝志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8-1179,共12页
本文首先简述了人眼视觉的特点及感知彩色的原理,进而引出了彩色夜视技术,并且对彩色夜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彩色夜视技术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现有的彩色夜视技术进行分类,并对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彩色夜视技术及彩色夜视设... 本文首先简述了人眼视觉的特点及感知彩色的原理,进而引出了彩色夜视技术,并且对彩色夜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彩色夜视技术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现有的彩色夜视技术进行分类,并对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彩色夜视技术及彩色夜视设备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各类别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彩色夜视技术的难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人员了解彩色夜视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夜视技术 综述 颜色转换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夜视系统光晕效应定量表征与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冰涛 张卫国 +3 位作者 王健军 万菁昱 杨建莉 高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169,共6页
研究了微光夜视系统输出图像中光晕尺寸和灰度分布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系统光晕效应的定量化表征模型。首先分析了系统输出图像中光晕的产生机理;其次依据微光夜视系统成像原理,通过分析光电阴极产生的光电子数及初角度分布、... 研究了微光夜视系统输出图像中光晕尺寸和灰度分布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系统光晕效应的定量化表征模型。首先分析了系统输出图像中光晕的产生机理;其次依据微光夜视系统成像原理,通过分析光电阴极产生的光电子数及初角度分布、光电子在光电阴极与微通道板之间的运动、光电子与微通道板非开口壁碰撞后的运动规律及微光成像系统各环节对能量的逐级传递,研究了光晕的定量化表征方法;结合上述理论研究,建立了光晕的数字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晕效应表征模型能够与实验结果中光晕的灰度分布及尺寸较好地吻合;随着强光源能量增大,系统光晕效应越明显,光晕效应对系统成像质量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 光晕效应 成像原理 灰度分布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夜视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辛德胜 张剑家 +2 位作者 王少君 王兆欣 王洪喆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半导体激光夜视系统采用激光器作为照明源,可在全黑的夜间条件下获得景物图像。但在公安和交通领域应用中,由于激光能量较集中,对车船类型及号牌信息的提取造成了困难。为此,对夜视图像的成像过程中导致图像变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利... 半导体激光夜视系统采用激光器作为照明源,可在全黑的夜间条件下获得景物图像。但在公安和交通领域应用中,由于激光能量较集中,对车船类型及号牌信息的提取造成了困难。为此,对夜视图像的成像过程中导致图像变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图像灰度变换、边缘检测、特征量选择及模板匹配、图像帧积累等图像处理技术改善了夜视图像的质量。实现了车船的类型及号牌的识别。该项技术也可用于军事及其他民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激光 夜视成像 图像处理 号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NSST和颜色对比度增强的彩色夜视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燕燕 王亚杰 +1 位作者 石祥滨 王琳霖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8-94,共7页
针对夜视图像彩色融合通常存在细节信息不够丰富、颜色对比度低的问题,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彩色融合效果,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和颜色对比度增强的彩色融合方法。首先,分别设计基... 针对夜视图像彩色融合通常存在细节信息不够丰富、颜色对比度低的问题,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彩色融合效果,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和颜色对比度增强的彩色融合方法。首先,分别设计基于S函数和局部方向对比度的低频与高频融合规则,完成源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在NSST域的融合;其次,将灰度融合图像赋给Y分量,源图像的差值信号赋给U和V色差分量,形成YUV空间的伪彩色融合图像。最后,选择一幅与待上色图像具有相似颜色分布的自然日光图像作为彩色参考图像,在YUV空间对伪彩色融合图像进行颜色对比度增强的非线性色彩传递。与近年方法相比,该方法所得彩色融合效果细节信息丰富、热目标突出。将该方法运用于彩色夜视领域,可有效增强场景深度感知和目标的可探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NSST 彩色夜视 颜色对比度增强 YUV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传递和目标增强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成立 石俊生 +1 位作者 魏利 徐领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611,共5页
颜色传递是获得夜视图像自然彩色的一种方法,以红外和微光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递和目标增强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方法。首先结合红外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采用TNO法生成伪彩色融合图像(目标图像),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 颜色传递是获得夜视图像自然彩色的一种方法,以红外和微光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递和目标增强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方法。首先结合红外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采用TNO法生成伪彩色融合图像(目标图像),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信息,然后选取一幅相近的参考图像,把目标图像和参考图像转换到YCb Cr颜色空间进行各个通道一阶(均值)和二阶(标准差)统计量匹配的颜色传递,同时在Cr通道引入一个对比度增强因子来增强图像中的兴趣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不仅使得夜视图像获得了如白天参考图像般自然、真实的色彩,而且提高了图像的细节,目标也更加突出,更有利于观察者对场景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彩色夜视 颜色传递 红外图像 微光图像 目标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与微光融合图像的夜视仪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敏 张蓉竹 孙年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5-889,共5页
在漆黑的夜幕下,为了能随时掌握周围环境动态,设计了一款基于红外、微光融合技术的夜视仪系统。该夜视仪能够准确定位目标及其相对背景位置,自动地增强和染色目标,并且在扫描搜索范围内恒虚警率地发现跟踪目标,然后将获取的目标信息以... 在漆黑的夜幕下,为了能随时掌握周围环境动态,设计了一款基于红外、微光融合技术的夜视仪系统。该夜视仪能够准确定位目标及其相对背景位置,自动地增强和染色目标,并且在扫描搜索范围内恒虚警率地发现跟踪目标,然后将获取的目标信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自动传输给指挥中心和友邻,使侦查人员对周围环境更加熟悉的同时保持同各方保持联系。通过多次功能仿真以及板上验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侦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微光夜视 图像融合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微光夜视仪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邹永星 周仁魁 杨松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6-448,共3页
提出了一种设计手持式微光夜视仪的思路,选择了高质量的超二代像增强器,设计了性能优良的光学系统,进行了精细的像差校正,实现了Gen II+像增强器、光学系统和人眼的光谱匹配。在10-3 lx照度下,对人视距提高到350~400 m,对车辆视距达到... 提出了一种设计手持式微光夜视仪的思路,选择了高质量的超二代像增强器,设计了性能优良的光学系统,进行了精细的像差校正,实现了Gen II+像增强器、光学系统和人眼的光谱匹配。在10-3 lx照度下,对人视距提高到350~400 m,对车辆视距达到700~9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仪 像增强器 光学设计 像差 光谱匹配 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