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5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焙烧温度对CO_2-CH_4重整制合成气NiO/γ-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莫文龙 马凤云 +3 位作者 刘月娥 刘景梅 钟梅 艾沙.努拉洪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4-240,共7页
采用水解–沉积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cat-500、cat-600、cat-700和cat-800系列Ni O/γ-Al_2O_3催化剂。XRD和H_^(2-)TPR分析表明,焙烧温度高于700℃,活性组分与载体具有强烈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具体表现为活性组分前驱体以... 采用水解–沉积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cat-500、cat-600、cat-700和cat-800系列Ni O/γ-Al_2O_3催化剂。XRD和H_^(2-)TPR分析表明,焙烧温度高于700℃,活性组分与载体具有强烈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具体表现为活性组分前驱体以尖晶石Ni Al_2O_4的形式存在。反应后催化剂的XRD、TG-DTG、TPH等表征结果表明,cat-700和cat-800试样的Ni晶粒尺寸分别为9.8和8.7 nm,小于cat-500和cat-600试样(分别为15.7和13.6 nm),分散性更好;且催化剂表面积炭为丝状碳,其不会导致催化剂失活,但大量积累会引起床层压降升高,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性能。cat-800试样110 h寿命试验表明,高温焙烧制备的Ni基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均较高,CO_2转化率达95%左右,失活速率仅为0.05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Co2重整 nio/γ-al2o3催化剂 焙烧温度 NiAl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和N_(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明淑君 李新楠 +4 位作者 庞磊 苏长罗 程春晖 杨小东 李涛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12,共16页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是减少N_(2)O排放的最具潜力的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均依赖于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为实现NO_(x)和N_(2)O的同步高效去除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路径。综述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探讨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拓扑结构、助剂金属掺杂,以及反应环境中共存气体对其理化性质、NH_(3)-SCR活性和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具体而言,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Fe物种形成与分布受到制备方法和分子筛拓扑结构的显著影响。助剂金属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大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含量,还能改善Fe物种的分散性,从而优化其催化性能。此外,共存气体(如NO、O_(2)和H2O)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N_(2)O分解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催化剂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分子筛催化剂 NH_(3)-SCR N_(2)o直接催化分解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气凝胶催化CH_4-CO_2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Ⅰ.制备方法对NiO-CeO_2-Al_2O_3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吉祥 王日杰 +1 位作者 李玉敏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4-518,共5页
采用浸渍法、溶胶 凝胶过程与普通干燥、超临界干燥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NiO CeO2 Al2 O3催化剂 ,分别为浸渍型催化剂 (iNCA)、干凝胶催化剂 (xNCA)和气凝胶催化剂 (aNCA) ,利用BET、TEM、XRD、TPR、NH3 TPD、H2 ... 采用浸渍法、溶胶 凝胶过程与普通干燥、超临界干燥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NiO CeO2 Al2 O3催化剂 ,分别为浸渍型催化剂 (iNCA)、干凝胶催化剂 (xNCA)和气凝胶催化剂 (aNCA) ,利用BET、TEM、XRD、TPR、NH3 TPD、H2 TPD等方法对各催化剂样品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 ,经 82 3K焙烧后 ,镍含量为 9%的各催化剂样品中镍物种均分散良好 ;与iNCA相比 ,以溶胶 凝胶法为基础制备的xNCA和aNCA中镍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强并且存在状态均一 ;三种催化剂中 ,气凝胶样品具有比表面积高、堆密度低、表面酸中心数多及表面镍分散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 CH4 Co2 甲烷 nio CEo2 Al2o3 催化剂 氧化镍 氧化铈 二氧化碳 合成气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γ-Al_2O_3吸附剂表面的噻吩反应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尹海燕 李春虎 +2 位作者 王林学 于英民 冯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O/γ-Al2O3吸附剂,对含噻吩的模拟汽油进行反应吸附脱硫,考察了NiO负载量、模拟汽油硫含量及活性组分的形态对反应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用XRD、BET比表面积分析、SEM-EDS等分析方法对吸...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O/γ-Al2O3吸附剂,对含噻吩的模拟汽油进行反应吸附脱硫,考察了NiO负载量、模拟汽油硫含量及活性组分的形态对反应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用XRD、BET比表面积分析、SEM-EDS等分析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O负载量16(wt)%时达到单层分散,其穿透硫容5.767mg/g,随NiO负载量的增加,穿透时间逐渐增长,穿透硫容逐渐增加,结晶态NiO的出现对反应不利;模拟汽油硫含量变化对吸附剂的穿透硫容影响较小;吸附剂还原前后对噻吩的反应脱除效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γ-al2o3 吸附剂 噻吩 模拟汽油 脱硫 反应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γ-Al_2O_3的制备及对煤微波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克 江元汝 +1 位作者 李兆 赵西成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浸渍-焙烧法制备NiO/Al2O3型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微波热解低变质煤,探讨了热解产生的气体组成、液态油品成分特点及固态残渣的形貌与负载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相互关系,考察了负载NiO的工艺条件如浸渍方式、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 以浸渍-焙烧法制备NiO/Al2O3型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微波热解低变质煤,探讨了热解产生的气体组成、液态油品成分特点及固态残渣的形貌与负载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相互关系,考察了负载NiO的工艺条件如浸渍方式、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O/γ-Al2O3催化剂在煤微波热解过程中有明显催化作用,对煤热解制可燃气体及焦油产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超声浸渍、450℃焙烧4h制备的产品催化活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解 nio/γ-al2o3 催化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La_2O_3-Al_2O_3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2
6
作者 许峥 张鎏 +2 位作者 张继炎 徐亦飞 王道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超细三元 Ni O- L a2 O3 - Al2 O3 气凝胶催化剂 .通过 BET、TEM、XRD、DTA、IR等物性表征 ,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组成等对气凝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制备的多元气凝胶催化... 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超细三元 Ni O- L a2 O3 - Al2 O3 气凝胶催化剂 .通过 BET、TEM、XRD、DTA、IR等物性表征 ,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组成等对气凝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制备的多元气凝胶催化剂不仅保留了氧化铝和 Ni O- Al2 O3 气凝胶的主要特征 ,而且 ,氧化镧的加入使气凝胶更易晶化 ,热稳定性更好和吸附能力更强 .这种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操作简单有效 ,适合要求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强、分布均匀、结构热稳定性好的多组元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La2o3-al2o3气凝胶 催化剂 制备 SoL-GE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CuO和La2O3对NiO/α-Al2O3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引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淑红 李文钊 +2 位作者 徐恒泳 陈燕馨 王玉忠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7-233,共7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O/α-Al2O3、NiO-CuO/α-Al2O3和NiO-La2O3/α-Al2O3三种催化剂,运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技术考察了助剂CuO和La2O3对NiO/α-Al2O3甲烷催化部分氧化(CPOM)反应引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经过预还原处...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O/α-Al2O3、NiO-CuO/α-Al2O3和NiO-La2O3/α-Al2O3三种催化剂,运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技术考察了助剂CuO和La2O3对NiO/α-Al2O3甲烷催化部分氧化(CPOM)反应引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经过预还原处理,NiO/α-Al2O3催化剂在CH4/O2混合气氛下进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CH4/O2-TPSR)时,即使升高到910℃也不能引发CPOM反应。添加助剂CuO或La2O3后,NiO-CuO/α-Al2O3和NiO-La2O3/α-Al2O3催化剂在CH4/O2-TPSR过程中均可以引发CPOM反应。原因分别是CuO促进了CH4对NiO的还原以及抑制了O2对Ni0的再氧化,La2O3减小了Ni晶粒粒径和还原时扩散阻力促进NiO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 合成气 nio/α-al2o3 催化剂 氧化铜助剂 氧化镧助剂 引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CH_4/CO_2重整催化剂NiO/γ-Al_2O_3性能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莫文龙 马凤云 +1 位作者 刘红霞 刘景梅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7,共6页
采用水解-沉积法,选择(NH2)2CO、NH3·H2O、NH2(CH2)2OH、NH4HCO3、NaOH和Na2CO3为沉淀剂,制备了6种负载型NiO/γ-Al2O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BET、EDS、XRD与H2-TPR表征分析,在相同条件下评价了其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 采用水解-沉积法,选择(NH2)2CO、NH3·H2O、NH2(CH2)2OH、NH4HCO3、NaOH和Na2CO3为沉淀剂,制备了6种负载型NiO/γ-Al2O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BET、EDS、XRD与H2-TPR表征分析,在相同条件下评价了其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NH2(CH2)2OH为沉淀剂最佳,其可使78.66%的镍沉积在载体上,该沉淀剂利于NiO的分散,还原后获得的晶粒Ni尺寸仅为5.3nm。制备的催化剂都存在游离态NiO、结晶态NiO和尖晶石NiAl10O16三种镍物种,但该沉淀剂所制备催化剂的NiO还原峰面积占总还原峰面积的84%,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还原性。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积炭性能,CH4、CO2转化率和H2收率分别可达85.5%、63%和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nioγ-al2o3催化剂 制备 沉淀剂 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NiO/δ-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振华 张爱莲 +1 位作者 龚茂初 陈耀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21-524,共4页
应用 XRD,TPR,H2 -TPD技术研究焙烧温度对 Ni O/δ-Al2 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焙烧温度的增高 ,Ni O与载体 Al2 O3之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 ,直至最后生成 Ni Al2 O4 尖晶石。同时表明 ,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 ,催化剂的还原温... 应用 XRD,TPR,H2 -TPD技术研究焙烧温度对 Ni O/δ-Al2 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焙烧温度的增高 ,Ni O与载体 Al2 O3之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 ,直至最后生成 Ni Al2 O4 尖晶石。同时表明 ,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 ,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明显增高。另外 ,TPR结果还表明 Ni Al2 O4 仅仅是与载体发生强相互作用的那部分 Ni O进一步进入 Al2 O3晶格的结果 ,而游离态的 Ni O不参与形成 Ni Al2 O4 。通过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评价 ,发现低温焙烧样品活性较高 ,与上述表征结果相关联 ,说明还原态的 Ni物种是该反应的活性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δ-al2o3 甲烷部分氧化 合成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XAFS研究NiO在γ-Al_2O_3表面上的分散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祥林 蔡小海 +4 位作者 葛志红 谢有畅 唐有祺 赵雅琴 陆坤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06-209,共4页
本文使用EXAFS方法研究NiO在γ-Al_2O_3的表面上的分散情况。文章讨论了Ni含量为7%、13%、18%、26%、35%的NiO/γ-Al_2O_3体系的径向结构函数图以及Ni含量为13%、26%的NiO/α-Al_2O_3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图,认为NiO能在γ-Al_2O_3表面上... 本文使用EXAFS方法研究NiO在γ-Al_2O_3的表面上的分散情况。文章讨论了Ni含量为7%、13%、18%、26%、35%的NiO/γ-Al_2O_3体系的径向结构函数图以及Ni含量为13%、26%的NiO/α-Al_2O_3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图,认为NiO能在γ-Al_2O_3表面上成单层分散。分散后的Ni-O距离接近NiO晶体的Ni-O距离,表明Ni离子和γ-Al_2O_3表面上的氧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R-al2o3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γ-Al_2O_3单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聂文杰 张蕾 沙响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5-679,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以γ-Al_2O_3为载体,通过改变柠檬酸的浓度制备出不同结构的NiO/γ-Al_2O_3单金属催化剂(蛋壳型、蛋清型、蛋黄型)。研究NiO的负载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确定NiO/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 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以γ-Al_2O_3为载体,通过改变柠檬酸的浓度制备出不同结构的NiO/γ-Al_2O_3单金属催化剂(蛋壳型、蛋清型、蛋黄型)。研究NiO的负载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确定NiO/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蛋壳、蛋清、蛋黄型3种催化剂因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导致在脱硫反应过程中烟气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接触面积、接触时间不同而对催化剂脱硫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负载型催化剂的脱硫性能随着金属负载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的改变表现出不同的脱硫效果;NiO/γ-Al_2O_3单金属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iO负载量8%,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 h,此时催化剂的孔隙结构以及活性组分的含量对脱硫反应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γ-al2o3 烟气脱硫 单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Ni/Zr_(0.4)Ce_(0.6)O_2-Al_2O_3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研究:Ni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春林 伏义路 卞国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8-472,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不同NiO含量的Ni Zr0 4 Ce0 6 O2 Al2 O3催化剂 ,使用X射线衍射 (XRD)和H2 的程序升温还原 (H2 TPR)对样品进行表征 ,研究了NiO的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CH4 CO2 重整性能的影响。结构表征表明 ,少量Ni组分能在催化...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不同NiO含量的Ni Zr0 4 Ce0 6 O2 Al2 O3催化剂 ,使用X射线衍射 (XRD)和H2 的程序升温还原 (H2 TPR)对样品进行表征 ,研究了NiO的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CH4 CO2 重整性能的影响。结构表征表明 ,少量Ni组分能在催化剂表面分散并进入CeO2 ZrO2 固熔体晶格间隙而被固熔体包裹 ,并使固熔体晶粒变小 ,促进了固熔体的低温还原 ,而过量的NiO暴露在外生成NiO颗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NiO含量少的样品活性随反应进行有较高的增长。选择适当空速 ,能使CH4 CO2 以 1∶1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制备 Ni/Zr0.4Ce0.6o2-al2o3催化剂 氧化铝 掺杂 镍基催化剂 催化重整 铈锆固熔体 甲烷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WO_3/TiO_2-Al_2O_3催化正庚烷临氢异构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颖军 刘成双 +1 位作者 罗洪君 李小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2-118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O/WO3/TiO2-Al2O3催化剂。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NiO/WO3/TiO2-Al2O3对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催化剂中WO3含量、Ni含量、焙烧温度和还原温...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O/WO3/TiO2-Al2O3催化剂。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NiO/WO3/TiO2-Al2O3对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催化剂中WO3含量、Ni含量、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及催化反应温度对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影响。采用XRD和BET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w(WO3)=25%、w(Ni)=10%时,所制备的NiO/WO3/TiO2-Al2O3催化剂对正庚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最好,活性可达15.50%,选择性可达8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Wo3/Tio2-al2o3 催化剂 正庚烷 临氢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法制备NiO/γ-Al_2O_3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明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18,共7页
本文提出了用XRD 测定a_(440)/c_(331)、R/L、ΔL 等参数表征类NiAl_2O_4结构特征及变化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用XRD 可以得到活化温度较低、镍负载量在“阚值”以下的催化剂中形成类NiAl_2O_4的明显证据。根据XRD 和UV-vis 测定结果,... 本文提出了用XRD 测定a_(440)/c_(331)、R/L、ΔL 等参数表征类NiAl_2O_4结构特征及变化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用XRD 可以得到活化温度较低、镍负载量在“阚值”以下的催化剂中形成类NiAl_2O_4的明显证据。根据XRD 和UV-vis 测定结果,提出了从表面类NiAl_2O_4到体相NiAl_2O_4是一连续渐变过程。在该过程中,六配位的Ni^(2+)始终占少数,四配位的Ni^(2+)占多数;基质晶格向δ-Al_2O_3结构的变化受到抑制,而向高对称性和高有序度NiAl_2O_4结构的变化逐渐加强。由XRD、UV-vis 与H_2-TGA测定结果之间出现的镍物种归属和不同配位的镍离子分布方面的显著矛盾,提出了在低温表面相互作用初期可能形成与载体表面羟基呈六配位的表面镍络合物的主要镍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γ-al2o3 催化剂 浸渍法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改性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反应吸附脱硫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帅 孟春 +2 位作者 周妮妮 沈本贤 凌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5-442,共8页
通过浸渍沉淀法制备了钙改性NiO/ZnO-Al2O3-SiO2汽油脱硫吸附剂,并与S-Zorb工业吸附剂进行比较。物理性质分析、X射线衍射和原位吡啶吸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钙改性NiO/ZnO-Al2O3-SiO2吸附剂比表面积为137.7m2/g,孔容为0.31cm3/g,NiO... 通过浸渍沉淀法制备了钙改性NiO/ZnO-Al2O3-SiO2汽油脱硫吸附剂,并与S-Zorb工业吸附剂进行比较。物理性质分析、X射线衍射和原位吡啶吸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钙改性NiO/ZnO-Al2O3-SiO2吸附剂比表面积为137.7m2/g,孔容为0.31cm3/g,NiO及ZnO晶体分布均匀且L酸总量更多。在420℃、2.9 MPa、质量空速10.98h-1、氢油体积比48∶1的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从243.38μg/g降至10μg/g以下,汽油辛烷值仅降低0.3;新鲜和再生吸附剂穿透硫容分别可达57.12mg/g及47.33mg/g,经过长周期再生循环后脱硫性能保持优良。同时,物理性质分析、光电子能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失活吸附剂再生后效果明显改善,汽油中硫元素最终被ZnO吸附生成Z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Zno-al2o3-Sio2 吸附剂 汽油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La对CH4/CO2重整催化剂NiO/γ-Al2O3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世豪 马风云 +3 位作者 莫文龙 李美芳 朱文坚 张静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采用水解-沉积法,选择乙醇胺为沉淀剂,分别以添加La质量分数为0.1%、0.5%、1%、2%和4%制备了5种负载型La-Ni O/γ-Al_2O_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BET、XRD、H_2-TPR和TG-DTG表征,评价了其CH_4/CO_2重整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的质量分数... 采用水解-沉积法,选择乙醇胺为沉淀剂,分别以添加La质量分数为0.1%、0.5%、1%、2%和4%制备了5种负载型La-Ni O/γ-Al_2O_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BET、XRD、H_2-TPR和TG-DTG表征,评价了其CH_4/CO_2重整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的质量分数为1%的催化剂效果最好,CH_4转化率≥95%,CO_2转化率≥97%,H_2收率≥75%。该催化剂还原温度为800℃,且存在结晶态Ni O和尖晶石Ni Al_(26)O_(40)两种镍物种,还原后获得的Ni晶粒尺寸最小,仅为7.7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Ni o/γ-al2o3催化剂 La助剂 乙醇胺沉淀剂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_3 over sol-gel-derived CuO-CeO_2-MnO_x/γ-Al_2O_3 catalysts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清森 向军 +3 位作者 孙路石 石金明 苏胜 胡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513-519,共7页
Granular CuO-CeO2-MnOx/γ-Al2O3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uO-CeO2-MnOx/γ-Al2O3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was studied in a fixed bed system. ... Granular CuO-CeO2-MnOx/γ-Al2O3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uO-CeO2-MnOx/γ-Al2O3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was studied in a fixed bed system. Preliminar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NH3 and NO over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range for SCR over the CuO-CeO2-MnOx/γ-Al2O3 catalysts is 300-400 ℃ . The catalysts maintain nearly 100% NO conversion at 350 ℃. The NH3 oxid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both NO and N2O are produc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catalysts in this experiment have a stronger oxidation property on NH3, which improves the denitrification a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 The over-oxidation of NH3 at high temperature is the main cause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NO conversion. The NH3 and NO desorp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NH3 and NO can be adsorbed on CuO-CeO2-MnOx/γ-Al2O3 granular catalysts. The transient response of NH3 and NO indicates that the SCR reaction proc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ley-Rideal mechanism. The adsorbed NO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enitrification activity in SCR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method Cuo-Ceo2-Mnox/γ-al2o3 NH3 No CoNVERSIoN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orption of NO and NH_3 over CuO/γ-Al_2O_3 catalyst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清森 孙路石 +3 位作者 刘勇 苏胜 向军 胡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883-1890,共8页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belongs to the gas-solid multiphase reaction, and the adsorption of NH3 and NO on CuO/γ-Al2O3 catalys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uO/γ-Al...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belongs to the gas-solid multiphase reaction, and the adsorption of NH3 and NO on CuO/γ-Al2O3 catalys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uO/γ-Al2O3 catalysts was explored in a fixed bed adsorption system. The catalysts maintain nearly 100% NO conversion efficiency at 350℃. Comprehensiv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NH3 and NO over the catalysts. The desorption experiments prove that NH3 and NO are adsorbed on CuO/γ-Al2O3 catalyst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NH3 and NO were also studied with the in-situ diffusion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H3 could be strongly adsorbed on the catalysts, resulting in coordinated NH3 and NH4+. NO adsorption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bridging bidentate nitrate, chelating bidentate nitrate, and chelating nitro. The interaction of NH3 and NO molecules with the Cu2+ present on the CAl2O3 (100)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period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of all the molecules on the Cu2+ site is energetically favorable, whereas NO bound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NH3 with the adsorption site, and key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al and energetic properties was also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γ-al2o3 NH3 No ADSoRPTIoN diffusion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NH_(3)-SCR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研究
19
作者 焦坤灵 焦晓云 +3 位作者 刘佳杰 汪思瀛 李娜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75,共7页
采用球磨、微波焙烧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NH_(3)-SCR脱硝催化剂。通过BET、SEM-EDS、XRD、NH_(3)-TPD、H_(2)-TPR分析了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结果表明:NH_(3)SO_(3)改性使催化剂脱硝活性... 采用球磨、微波焙烧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NH_(3)-SCR脱硝催化剂。通过BET、SEM-EDS、XRD、NH_(3)-TPD、H_(2)-TPR分析了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结果表明:NH_(3)SO_(3)改性使催化剂脱硝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10%NH_(3)SO_(3)改性催化剂在300~350℃脱硝活性可达90%左右。SO_(2)/H_(2)O共同作用可将10%NH_(3)SO_(3)改性催化剂脱硝活性提高至97%,其促进作用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可逆性。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后,催化剂比表面积、酸性位点及强度增加,表面活性物质分散度更高,弱化了尾矿矿物晶型,提高了催化剂吸附能力和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催化脱硝活性,同时具备优良的SO_(2)/H_(2)O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So_(3)改性 稀土尾矿 催化剂 NH_(3)-SCR脱硝 So_(2)/H_(2)o耐受性能 脱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nions on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α-Al_2O_3 powder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劲 秦琪 +4 位作者 万烨 周峰 陈燕彬 李劼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773-778,共6页
Ultrafine alumina power was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at 1 200 ℃ for 2 h, which was prepared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aluminium salts and urea as raw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anions on the... Ultrafine alumina power was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at 1 200 ℃ for 2 h, which was prepared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aluminium salts and urea as raw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anions on the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surface area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precurs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s of urea with aluminium nitrate and aluminium chloride result in agglomerates gels with bad filtering performance, the morphology is fibrillar. Aluminium sulphate-urea reactions result in the direct formation of amorphous powders with good filtering performance, of which morphology are regular spherical particles with larger granularity and smaller surface area. The reaction of mutual compound of aluminium sulphate and aluminium nitrate with molar ratio of 40:60 with urea can produce precursor with good filtering performance, spherical morphology, and uniform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article size range of 2-3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ultrafine powder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AnioN mutual compou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