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3 位作者
李毓
王颖
王洪飞
仇秀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29-1937,共9页
发掘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CMS-FA,育成系列优质米不育系和系列新质源恢复系,在组配成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的基础上,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恢复基因遗传。采用新质源(CMS-FA)不育系金农1A与恢复系金恢3号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代种子...
发掘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CMS-FA,育成系列优质米不育系和系列新质源恢复系,在组配成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的基础上,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恢复基因遗传。采用新质源(CMS-FA)不育系金农1A与恢复系金恢3号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代种子。用F1分别与不育系或保持系回交,获得(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2个测交群体。同时种植P1、P2、P3、F1、F2、B1F1和B2F1等群体,考察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卡平方测验遗传分离适合度。结果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F1代正常可育,育性恢复(可育)基因为显性遗传。F2代分离出可育︰不育适合3︰1,育性恢复(可育)基因为1对显性基因控制。B1F1和B2F1代2个测交群体的可育︰不育都适合1︰1分离规律,验证了F2代育性恢复(可育)单基因的遗传模式。暂时确定新质源(CMS-FA)核质互作三系的基因型为不育系S(SS)、保持系F(SS)和恢复系S(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洪飞
仇秀丽
+2 位作者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与结实率,剑叶长与生育期、结实率,生育期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正相关为主;单株穗数与株高、剑叶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负相关为主。株高与穗长、剑叶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相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
cms-fa
)
加性相关
显性相关
产量相关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李毓
王颖
王洪飞
仇秀丽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29-1937,共9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
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060)
文摘
发掘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CMS-FA,育成系列优质米不育系和系列新质源恢复系,在组配成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的基础上,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恢复基因遗传。采用新质源(CMS-FA)不育系金农1A与恢复系金恢3号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代种子。用F1分别与不育系或保持系回交,获得(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2个测交群体。同时种植P1、P2、P3、F1、F2、B1F1和B2F1等群体,考察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卡平方测验遗传分离适合度。结果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F1代正常可育,育性恢复(可育)基因为显性遗传。F2代分离出可育︰不育适合3︰1,育性恢复(可育)基因为1对显性基因控制。B1F1和B2F1代2个测交群体的可育︰不育都适合1︰1分离规律,验证了F2代育性恢复(可育)单基因的遗传模式。暂时确定新质源(CMS-FA)核质互作三系的基因型为不育系S(SS)、保持系F(SS)和恢复系S(FF)。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遗传
Keywords
Hybrid rice
new cytoplasmic resource cms-fa
Male sterility
Restorer gene
Inheritance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洪飞
仇秀丽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10Z18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F2007AA10Z181)
+4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06)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8NZ000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060)
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闽发改农业[2010]452号)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2009QC-10)
文摘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与结实率,剑叶长与生育期、结实率,生育期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正相关为主;单株穗数与株高、剑叶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负相关为主。株高与穗长、剑叶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相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
cms-fa
)
加性相关
显性相关
产量相关性状
Keywords
hybrid rice
new
cytoplasmic
resource
(
cms-fa
)
additive correlation
dominance correlation
yieldrelated trait
分类号
S51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
王乃元
梁康迳
李毓
王颖
王洪飞
仇秀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洪飞
仇秀丽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