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及其历史意义
1
作者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7,共14页
《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毛泽东在1949年来临之际以独特方式发表的新年献词。它对中国人民思想认识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粉碎了国民党的“和平攻势”,国民党宣称“能战才能和”。英美两国认为新年献词针对美国,美国认为中国革命的... 《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毛泽东在1949年来临之际以独特方式发表的新年献词。它对中国人民思想认识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粉碎了国民党的“和平攻势”,国民党宣称“能战才能和”。英美两国认为新年献词针对美国,美国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可避免。民主人士不再疑问革命是否进行到底,香港《文汇报》、《华商报》等驳斥国民党的“和平”阴谋,宣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解放区人民和人民解放军踊跃学习新年献词,思想认识得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年献词 《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修辞劝说功能的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娟 鞠玉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55,共5页
元旦社论是一种具有劝说功能的特定体裁。从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视角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各语步的元话语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后发现,元旦社论中的元话语使用以人际互动型为主,以文本交互型为辅。各语步能够承载其不同的交际目... 元旦社论是一种具有劝说功能的特定体裁。从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视角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各语步的元话语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后发现,元旦社论中的元话语使用以人际互动型为主,以文本交互型为辅。各语步能够承载其不同的交际目的,同时元话语资源能够很好地实现各语步的逻辑诉诸、人格诉诸和情感诉诸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之以威地共同完成元旦社论修辞劝说功能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元旦社论 修辞劝说 元话语 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回顾·反思·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加来 周慧 周泽林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共13页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反思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科学展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加速发展期和基本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城镇化在激发...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反思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科学展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加速发展期和基本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城镇化在激发经济增长动能、推动经济不断增强、促进国民收入持续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城市高房价泡沫、居民幸福感降低、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伴随居民自由流动而出现的独有的农民工现象,以及产业创新对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支撑力不足也需引起足够重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将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实现由“单个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到“城市域”的转变;海绵城市、卫星城市、智慧城市、特色小镇等新型城市类型不断涌现;城乡一体化政策指导城乡一体化实践,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趋完善,制度创新激发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农村与城市开始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春节北京市噪声污染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健 荆红卫 +3 位作者 鹿海峰 宋广超 李彬 何延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69-71,共3页
利用北京市87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分析2018年除夕夜(2月15日18:00—2月16日2:00)全市噪声排放水平。通过比较2013—2018年除夕夜噪声排放强度,结合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变化分析,表明2018年除夕夜北京市噪声污染排放显著降低,2013... 利用北京市87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分析2018年除夕夜(2月15日18:00—2月16日2:00)全市噪声排放水平。通过比较2013—2018年除夕夜噪声排放强度,结合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变化分析,表明2018年除夕夜北京市噪声污染排放显著降低,2013—2018年噪声污染排放存在时空分布特征,除夕夜细颗粒物污染变化与噪声污染变化趋势较为吻合,作为主要污染源的烟花爆竹燃放在受到政策的限制后,除夕夜北京市声环境和空气环境同比大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污染 细颗粒物 烟花爆竹 除夕夜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藏日报》元旦社论看西藏政治话语变迁——一种隐喻的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廖云路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在政治话语中,隐喻是将观念和意识形态传播与表达的重要方式。文章以莱考夫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西藏日报》半个多世纪以来元旦社论中的隐喻进行了梳理,旨在通过分析《西藏日报》元旦社论中隐喻模式的运用情况,揭示出西藏社会政治话... 在政治话语中,隐喻是将观念和意识形态传播与表达的重要方式。文章以莱考夫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西藏日报》半个多世纪以来元旦社论中的隐喻进行了梳理,旨在通过分析《西藏日报》元旦社论中隐喻模式的运用情况,揭示出西藏社会政治话语的变迁轨迹,为当下西藏社会的政治话语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日报 元旦社论 政治话语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圣陶 罗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监督、教育与惩治工作"三结合",形成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并坚决惩治了违法违纪分子,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惩治的警示作用。在新形势下,农...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监督、教育与惩治工作"三结合",形成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并坚决惩治了违法违纪分子,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惩治的警示作用。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法制框架为统筹,坚持做好教育、舆论监督、信访和法制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高尚风范;正确引导舆论监督,形成新闻传媒网络的"监督大军";做好县级和县以下信访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于基层;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发挥法制的惩防并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节——中华民族的传播盛宴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立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透视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夕和春节 ,除夕及春节期间的传播习俗既涉及内向传播 ,也涉及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如守岁、祈如愿、家人团聚、拜年和节日期间的社区文化活动以及贴春联等 ,都包含着丰富的传播内容 。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除夕 春节 民间传播习俗 传播学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社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话语变迁及其启示--基于1978-2020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批判话语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晓楠 杨番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191,共9页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语的变迁历程。运用费尔克拉夫批判话语分析法的三维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43篇元旦社论进行分析发现,其文本向度坚持党的领导与新闻规律相结合,话语实践向度坚持党性与人...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语的变迁历程。运用费尔克拉夫批判话语分析法的三维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43篇元旦社论进行分析发现,其文本向度坚持党的领导与新闻规律相结合,话语实践向度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社会实践向度坚持党的政策与社会实践相互动。通过研究还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语变迁的启示,即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价值目标上立足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关注世界发展的新动向,在语言风格上符合话语生成的规律和顺应媒体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话语 《人民日报》 元旦社论 批判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十年来毛泽东伦理思想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义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7,共9页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所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来源、产生和发展,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其道德...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所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来源、产生和发展,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其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毛泽东的道德实践观和道德评价理论,毛泽东的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毛泽东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思想等方面。六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六十年 毛泽东伦理思想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专辑序言──金属-有机框架:新型多功能材料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鹏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有机框架可变的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使其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金属中心的选择几乎覆盖了所有金属,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镧系金属。而配体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氮杂环和羧酸类配体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官能团对其进行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有机配体 框架研究 配位键 羧酸类 配位化学 镧系 氮杂环 主族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