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靖 艾智勇 苏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2-1146,共5页
将风险分析与施工量测体系相结合,对致险因子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量测项目的权重,进而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对具体的量测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权重分析和赋分体系得到综... 将风险分析与施工量测体系相结合,对致险因子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量测项目的权重,进而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对具体的量测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权重分析和赋分体系得到综合风险指数,从而建立山岭隧道新奥法NHTM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量测数据量化为单一的动态风险指数,并随着隧道开挖和量测的进行对施工风险进行动态评估.该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在保阜高速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新奥法施工(natm) 动态风险评估 事故树分析 层次分析(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大断面小净距地铁隧道施工方案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丁改改 姜海 孔祥兴 《隧道建设》 2014年第8期715-720,共6页
为同时满足双线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功能需要,西安地铁一号线枣园北路站—汉城路站区间采用非等大断面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针对断面不等大、盾构法与新奥法组合施工方案、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的特点,进行了左线小断面盾构法、右... 为同时满足双线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功能需要,西安地铁一号线枣园北路站—汉城路站区间采用非等大断面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针对断面不等大、盾构法与新奥法组合施工方案、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的特点,进行了左线小断面盾构法、右线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法或CRD法双线依次先后贯通3种施工方案的数值模拟与比选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先贯通小洞、后开挖大洞的方案相比较,采用先新奥法贯通大断面隧道、后盾构法掘进小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案对围岩扰动较小,能更有利于控制地表变形;双侧壁导坑法较CRD法虽更能充分体现围岩的自承能力,有效发挥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提高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但若将先贯通的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由双侧壁导坑法改为CRD法,可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并加快施工进度,顺利地完成隧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非等大断面隧道 小净距 盾构法 新奥法 方案比选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遴选之我见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陕云 《隧道建设》 2006年第6期7-11,共5页
针对目前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长隧短打”应有所限制;2)隧道分部施工应全面考量,讲求科学;3)要客观定义、正确运用新奥法和矿山法等三个观点,并从理论到实践上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对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者... 针对目前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长隧短打”应有所限制;2)隧道分部施工应全面考量,讲求科学;3)要客观定义、正确运用新奥法和矿山法等三个观点,并从理论到实践上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对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者更新观念,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施工 方案 方法 长隧短打 分部施工 新奥法 矿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昆铁路三棵树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国平 葛斌 张光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79,共4页
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三棵树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岩石隧道掘进中普通爆破技术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了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隧道开挖成型质量。介绍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方案、特点、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安全保障措... 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三棵树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岩石隧道掘进中普通爆破技术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了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隧道开挖成型质量。介绍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方案、特点、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明显缩短了作业时间,在每一个施工循环中清理危石或补炮缩短20 min,初期支护缩短20 min,装渣及出渣缩短20 min;减少超挖量15%,节省了火工品和因非光面爆破所造成的围岩破碎所需锚杆、钢筋网等初期支护的工程量,施工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级围岩 长大隧道 光面爆破 新奥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理念创新与建筑方法分类及术语的规范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郭陕云 《隧道建设》 2010年第6期621-624,633,共5页
文章指出隧道工程技术方法分类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法则基本概念的混乱和缺乏,二是施工技术分类不统一、不完善、不科学。列举其现象,分析其原因,认为有必要厘清、改进、补充和创新。分析隧道工程技术法则的历史沿革及要义,重点将非盾... 文章指出隧道工程技术方法分类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法则基本概念的混乱和缺乏,二是施工技术分类不统一、不完善、不科学。列举其现象,分析其原因,认为有必要厘清、改进、补充和创新。分析隧道工程技术法则的历史沿革及要义,重点将非盾方式构筑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分为矿山法技术时期、新奥法技术时期、再度创新的技术时期,阐明各时期技术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方法要点及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创立隧道暗挖"无盾技术"新概念;将其技术法则归结为"全面环保的准则,须要预行的措施,因地制宜的方法,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及早实现支护闭合,完善的承载结构"6个方面。最后按照技术方法分类统一属性的原则,给出了《隧道工程常见建造方法一览表》,与诸同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技术方法 技术法则 矿山法 新奥法 挪威法 新意法 无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门关隧道出口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林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笔者详细介绍了东门关公路隧道出口软弱围岩段新奥法施工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通过对各施工阶段的监测与分析,配合和指导其施工实践.
关键词 东门关公路隧道 新奥法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引洮供水工程总干渠饱水黄土隧洞塌方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5
7
作者 董子奇 文国荣 骆秀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6期146-150,共5页
主要对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14#隧洞在施工过程中的塌方进行分析及处理,通过对饱水黄土地质特征及饱水黄土隧洞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及对饱水黄土隧洞以新奥法为核心原理并配以管棚法进行施工的方法的描述,说明塌方发生的原因,... 主要对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14#隧洞在施工过程中的塌方进行分析及处理,通过对饱水黄土地质特征及饱水黄土隧洞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及对饱水黄土隧洞以新奥法为核心原理并配以管棚法进行施工的方法的描述,说明塌方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采取超前大管棚法处理塌方的施工措施,预防在今后施工过程中类似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黄土 隧洞塌方 新奥法 管棚法 引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四环暗涵工程典型段初期支护施工技术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邵洪波 欧阳海滨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为砂砾(卵)石地层,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其中,暗涵工程交叉管线众多,在西四环立交桥桩基中间穿过,浅埋暗挖法施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对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浅埋暗挖典型段施工技术进行总结,以为...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为砂砾(卵)石地层,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其中,暗涵工程交叉管线众多,在西四环立交桥桩基中间穿过,浅埋暗挖法施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对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浅埋暗挖典型段施工技术进行总结,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法 施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的新奥法隧道初期支护构件参数化建模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兆新 田斌华 +2 位作者 陈元培 徐帮树 石伟航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10-1619,共10页
为推动BIM技术在新奥法隧道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开展隧道初期支护构件的参数化建模研究。通过研究锚杆、小导管、格栅钢架等初期支护构件在隧道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利用Revit进行二次开发,研究隧道构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通过改进算... 为推动BIM技术在新奥法隧道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开展隧道初期支护构件的参数化建模研究。通过研究锚杆、小导管、格栅钢架等初期支护构件在隧道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利用Revit进行二次开发,研究隧道构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通过改进算法开发一种能够实现初期支护模型快速创建与自动布设的插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能够显著提高新奥法隧道初期支护构件的建模效率,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法隧道 初期支护构件 BIM RevitAPI 参数化建模 自动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汉济渭工程隧洞施工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贵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4,共4页
基于引汉济渭工程隧洞施工实际,结合我国现有技术规范要求,对比分析了引汉济渭工程隧洞动态设计、超前地质预报、隧洞开挖方式、隧洞支护时效及衬砌与掌子面距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得到了适宜引汉济渭工程隧洞施工特点的动态施工技术方... 基于引汉济渭工程隧洞施工实际,结合我国现有技术规范要求,对比分析了引汉济渭工程隧洞动态设计、超前地质预报、隧洞开挖方式、隧洞支护时效及衬砌与掌子面距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得到了适宜引汉济渭工程隧洞施工特点的动态施工技术方法。针对不同围岩条件实施隧洞动态设计,采用了不同的开挖和支护方式。对物探发现的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以提高地质超前预报及涌水预测精度。地质复杂区段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组织施工。在实际施工中,应提倡利用围岩在无支护条件下的允许暴露时间也就是围岩的自稳时间实现短距离的掘进与支护分离。对硬岩(Ⅰ—Ⅲ)围岩采用"钻爆设计、光爆施工、工序组织、快速施工"的思路,对软岩(Ⅳ—Ⅴ)围岩采用"围岩量测、确保安全、遵守设计、按部就班"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汉济渭工程 隧洞施工 动态施工技术 突涌水 盾构 新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塔斯隧道膨胀性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付才 《中国铁路》 2021年第2期47-52,共6页
基于新奥法和新意法2种隧道修建理念,结合在国外实施的甘塔斯隧道工程实例,全面介绍隧道实施的支护类型,并特别强调新意法在不良地质情况下的特殊作用。在不良地质段的解决过程中,通过超前玻璃纤维锚杆的实施,起到稳固超前核心土的作用... 基于新奥法和新意法2种隧道修建理念,结合在国外实施的甘塔斯隧道工程实例,全面介绍隧道实施的支护类型,并特别强调新意法在不良地质情况下的特殊作用。在不良地质段的解决过程中,通过超前玻璃纤维锚杆的实施,起到稳固超前核心土的作用,从而实现通过控制超前核心土的挤出变形和预收敛来控制隧道支护变形的目的,使隧道掌子面具有可全断面开挖、一次闭合成环、减少围岩扰动的特点。在总结新意法支护类型实施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杆超前、严注浆、大开挖、强支护、秒成环、勤量测”的实施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塔斯隧道 隧道支护 膨胀性围岩 围岩支护 新意法 新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