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是估算碳储量的关键指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了解NPP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区域碳循环研究至关重要。基于MOD17A3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探讨2000—2020年黑龙江省植被NPP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应用多...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是估算碳储量的关键指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了解NPP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区域碳循环研究至关重要。基于MOD17A3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探讨2000—2020年黑龙江省植被NPP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应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这一新颖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解析NPP变化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近二十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NPP呈增长趋势,全省NPP平均值从348.90 g C m^(-2)a^(-1)上升到454.00 g C m^(-2)a^(-1),增长率为29.95%。NPP增减显著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植被改善明显、耕地扩张和城市化进程剧烈的区域。MGWR整体模拟效果良好(调整R^(2)=0.875),模型带宽显示降水、气温、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NPP的作用规模为县域尺度,而道路密度的作用规模为市域尺度。不同区域植被NPP对驱动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在大小兴安岭地区NPP受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因子的共同影响,而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NPP的主导因素。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及耕地和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是黑龙江省植被NPP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加深对东北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认识,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海南岛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针对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及气候驱动力尚未明确的问题,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海南岛2000—2018年NPP、植被呼吸(Re)和植被初级生产力(GPP)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并识别海南...海南岛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针对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及气候驱动力尚未明确的问题,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海南岛2000—2018年NPP、植被呼吸(Re)和植被初级生产力(GPP)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并识别海南岛NPP的主要气候驱动力。结果表明,GPP、NPP和Re均呈现上升趋势,NPP的增长趋势最小(增速为0.016 kg C·m^(-2)·a^(-1))且仅在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区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其余地区呈上升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太阳辐射主导着海南岛大部分地区NPP变化;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区NPP变化由降水和温度共同驱动,中部偏南地区则由降水和太阳辐射共同驱动;温度驱动着海南岛西南部和南部地区的NPP变化。展开更多
文摘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是估算碳储量的关键指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了解NPP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区域碳循环研究至关重要。基于MOD17A3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探讨2000—2020年黑龙江省植被NPP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应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这一新颖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解析NPP变化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近二十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NPP呈增长趋势,全省NPP平均值从348.90 g C m^(-2)a^(-1)上升到454.00 g C m^(-2)a^(-1),增长率为29.95%。NPP增减显著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植被改善明显、耕地扩张和城市化进程剧烈的区域。MGWR整体模拟效果良好(调整R^(2)=0.875),模型带宽显示降水、气温、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NPP的作用规模为县域尺度,而道路密度的作用规模为市域尺度。不同区域植被NPP对驱动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在大小兴安岭地区NPP受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因子的共同影响,而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NPP的主导因素。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及耕地和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是黑龙江省植被NPP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加深对东北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认识,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文摘海南岛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针对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及气候驱动力尚未明确的问题,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海南岛2000—2018年NPP、植被呼吸(Re)和植被初级生产力(GPP)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并识别海南岛NPP的主要气候驱动力。结果表明,GPP、NPP和Re均呈现上升趋势,NPP的增长趋势最小(增速为0.016 kg C·m^(-2)·a^(-1))且仅在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区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其余地区呈上升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太阳辐射主导着海南岛大部分地区NPP变化;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区NPP变化由降水和温度共同驱动,中部偏南地区则由降水和太阳辐射共同驱动;温度驱动着海南岛西南部和南部地区的NPP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