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U迟发性脓毒症新生儿合并侵入性操作发生不良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陈梦雯 冯诚怿 +8 位作者 王建芳 刘盈 王慧 宋海英 朱荣平 张琳 王宇 高丽娟 贺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迟发型脓毒症(LOS)的发生情况及不良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并分析2019-2023年某地区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新生儿的围生期情况、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是...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迟发型脓毒症(LOS)的发生情况及不良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并分析2019-2023年某地区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新生儿的围生期情况、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LOS分为LOS组和无LOS组,LOS组根据是否合并侵入性操作分为5个亚组:LOS加脐静脉置管(UVC)组、LOS加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LOS加序贯置管组,LOS加气管插管组和LOS加腰椎穿刺组,分析LOS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NICU新生儿2945例,发生LOS 354例(12.02%)。有无LOS组组间比较:新生儿围生期情况中,体重、胎龄、是否双胎儿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基础疾病中,新生儿母体妊娠高血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脑室扩张、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新生儿贫血例数和五个侵入性操作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LOS组相比,LOS组新生儿视网膜病(ROP)、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病率均较高(均P<0.001)。回归分析显示,与无LOS组相比,LOS组及各亚组ROP风险均增加,其中LOS加序贯置管组患ROP风险是无LOS组的2.27倍;LOS组及各亚组NNEC风险均增加,其中LOS加UVC组患NNEC风险是无LOS组的8.29倍;除LOS加UVC组外,LOS组及其余亚组BPD风险均增加,其中LOS加PICC组、LOS加序贯置管组患BPD风险分别是无LOS组的4.68倍、4.64倍;LOS加PICC组患NRDS风险是无LOS组的6.84倍,均P<0.05。导致LOS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LOS会显著增加ROP、NNEC、BPD、NRDS风险。LOS加侵入性操作进一步增加不良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迟发型脓毒症 不良预后 新生儿感染 侵入性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链式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士娜 蒋虹 +1 位作者 徐晓娟 李桂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链式管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NICU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NICU母乳喂养策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链式管理,构建并实施产房、产科和NICU间横向管理和... 目的观察链式管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NICU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NICU母乳喂养策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链式管理,构建并实施产房、产科和NICU间横向管理和各科室内部纵向管理。结果最终对照组82例、试验组81例早产儿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宫外发育迟缓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显著短于对照组,出院体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链式管理有利于提高NICU早产儿的纯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nicu 产科 产房 链式管理 母乳喂养 喂养不耐受 喂养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敏敏 于秀荣 +1 位作者 吴玉梅 孙士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10,67,共6页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8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早产儿入院24 h内、开始肠道喂养、完全肠道喂养、初次经...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8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早产儿入院24 h内、开始肠道喂养、完全肠道喂养、初次经口喂养、初次一半喂养、完全经口喂养和出院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其经口喂养能力进行纵向追踪测评。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分析其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可分为高水平缓升组(32.9%)、中水平缓升组(47.5%)、低水平先降后升组(19.6%);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疾病严重程度和喂养前的行为状态是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水平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变化轨迹具有异质性;NICU医护人员可通过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对其进行针对性评估和干预,实现精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经口喂养能力 疾病严重程度 行为状态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4
作者 吴静 张先红 +1 位作者 魏璐 朱小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2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关于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 目的系统评价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关于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进行归纳。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33个结果,归纳为12个新类别,合成4个整合结果: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倾向、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角色体验、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中的障碍、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中的需求。结论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面临艰难的决策选择,医护人员需与父母共同确定其在决策中的理想角色,制定个性化的沟通内容,社会、医院以及家庭需创造支持性的社会心理环境,给予父母信息及情感支持,提高临终新生儿父母在决策中的应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临终新生儿父母 决策参与 决策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3
5
作者 李秋平 高昕 +5 位作者 黄捷婷 李灵先 齐海莲 石慧 叶翠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PNICU 21例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均为<34周早产儿,占同期出院早产... 目的分析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PNICU 21例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均为<34周早产儿,占同期出院早产儿的1.24%,体质量均<1 800 g,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0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21例真菌感染前全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及静脉营养,17例有皮质激素暴露,17例曾机械通气,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4例曾外科胸腔闭式引流,2例曾使用抑酸剂。起病最早为生后10 d,最晚57 d。表现为发热、呼吸暂停、灌注差、惊厥等症状。6例血常规白细胞<5.0×109/L,14例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3例血小板<100×109/L,血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10例,罗伦特隐球菌3例,无名假丝酵母3例,白色假丝酵母菌2例,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粉状毕赤酵母各1例,药敏均提示对二性霉素B敏感,氟康唑敏感率为90.48%。脑脊液检查1例白细胞和蛋白均明显增高,培养与血培养一致。CT检查脑组织大片坏死。21例均接受氟康唑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15例治愈,5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PNICU真菌败血症多见于<34周早产儿,以假丝酵母类最为多见,高危因素包括出生胎龄、体质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皮质激素暴露、外科手术、中心静脉置管等,可伴有白细胞升高或减少、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等,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败血症 假丝酵母菌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流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46
6
作者 何少茹 钟敏泉 +8 位作者 农绍汉 孙云霞 黄爱伟 赖静妮 刘玉梅 梁穗新 钟劲 余宇晖 陈炫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NICU近年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NICU住院的2596例患儿,对1474例疑合并有院内感染患儿分别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和粪便等进行培... 目的研究NICU近年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NICU住院的2596例患儿,对1474例疑合并有院内感染患儿分别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和粪便等进行培养。结果414例患儿4060份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622株,阳性率为15.32%(622/4060),平均院内感染率为15.95%(414/2596),其中2006年为10.18%(91/894)、2007年为18.64%(205/1100)和2008年上半年为19.60%(118/602)。2006年前3位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和链球菌(并列第三);2007年为真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2008年上半年为真菌、克雷伯杆菌和葡萄球菌。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前3位,2006年为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嗜麦芽黄单胞菌;2007年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链球菌;2008年上半年为克雷伯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情况: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头孢唑啉和青霉素G的耐药性较高,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性高;革兰阴性杆菌对头胞第二、三代抗生素耐药性高,但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结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病原菌谱不断改变,特别是真菌目前占居首位,但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导管相关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敏 李晓瑜 +4 位作者 庄思齐 谢巧庆 余慕雪 刘美娜 黄越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装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2月248例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ICU,并接受气管插管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导管装置...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装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2月248例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ICU,并接受气管插管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导管装置相关感染发生的百分率和导管相关感染的感染率、病原菌种类和特点。结果248例患儿中,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141例次(56.9%);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为66.9%或64.9/1000通气日,导管相关血源感染为7.7%或5.8/1000置管日。置管时间和多种侵入性操作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29.4%),其次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7%,ESBL为主)、铜绿假单胞菌(8.6%)、金黄色葡萄球菌(8.0%)、阴沟肠杆菌(8.0%)。结论NICU导管相关感染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感染率高,病原菌多为耐药菌,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导管相关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体标识法在改善NICU医疗废物混放中的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波 郭庆玲 +2 位作者 李韬韬 陈玉妹 刘珍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具体标识法在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疗废物混放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某院NICU病房内34个垃圾桶医疗废物分类情况,7—9月为具体标识法实施前期,10—12月为实施后期,比较实施前后医疗废物混放分类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具体标识法在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疗废物混放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某院NICU病房内34个垃圾桶医疗废物分类情况,7—9月为具体标识法实施前期,10—12月为实施后期,比较实施前后医疗废物混放分类情况。结果共调查NICU病房内504例医疗废物分类情况,具体标识法实施前后各252例,共发现混放现象74例。具体标识法实施前废物混放率(25.40%,64/252)高于实施后(3.97%,10/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87,P<0.001);具体标识法实施前感染性废物放入非感染性废物、非感染性废物放入感染性废物者共57例,实施后仅为8例。医疗废物混放人员分布主要以进修与实习生为主,实施前后分别占39.06%、50.00%。结论具体标识法规范化管理医疗废物,能改善NICU医疗废物分类情况,同时提高各类医务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废物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具体标识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水污染引起的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调查
9
作者 廖丹 韦艳妮 +3 位作者 廖桂姨 梁文婷 马张杰 梁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目的分析某医疗机构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2024年5月26日—6月10日该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新生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采样,推断铜绿假... 目的分析某医疗机构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2024年5月26日—6月10日该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新生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采样,推断铜绿假单胞菌在NICU传播的原因,同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并持续观察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5例感染新生儿中,下呼吸道感染3例,下呼吸道合并血流感染2例;检出耐药谱一致的铜绿假单胞菌7株;感染新生儿为同一病室,具有空间和时间聚集性。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从NICU洗手池及水源相关的环境中(吸引连接管、床旁隔离衣)分离出与新生儿感染耐药谱一致的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改进洗手池消毒方式、强化接触隔离措施等,感染得以控制,环境中未再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本次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推断为病房洗手池遭到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进而污染吸引连接管,通过吸痰操作导致的新生儿感染蔓延。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要充分了解暴发感染病原学特性,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遏制新生儿感染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水槽 洗手池 医院感染暴发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接触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权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父母的信息交流技巧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平洋 谢宗德 +1 位作者 贺达仁 杨成华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7期53-54,60,共3页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 ,NICU)中接受治疗的危重新生儿约 90 %结果良好 ,而这些患儿的父母 10 0 %都在此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患儿父母及其家人应被充分告知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预后 ,这...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 ,NICU)中接受治疗的危重新生儿约 90 %结果良好 ,而这些患儿的父母 10 0 %都在此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患儿父母及其家人应被充分告知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预后 ,这是他们拥有的知情权。在临床工作中 ,怎样运用良好的信息交流技巧让患儿父母充分理解病情、配合治疗又不过分紧张这对患儿的康复比对患儿实施具体的诊疗方案更重要。从患儿父母、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NICU医护人员与患儿父母之间信息交流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权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医护人员 父母 信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3例NICU患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应会 张敏 +4 位作者 侯茜 相丽丽 聂文英 林倩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模式及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ABR)对353例(706耳)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进行初步听力...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模式及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ABR)对353例(706耳)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进行初步听力筛查,随机抽样109例(218耳)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高危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结果筛查NICU患儿353例(706耳),初筛未通过184例(281耳),初筛阳性率39.8%(281/706);筛查正常新生儿组109例(218耳),初筛未通过23例(27耳),初筛阳性率为12.4%(27/218),两组初筛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NICU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NICU新生儿不同疾病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新生儿窒息46.4%,新生儿肺炎45.9%,高胆红素血症38.8%,早产儿38.1%,足月小样儿35.0%,其他34.0%。结论应用AABR技术进行听力筛查是可行的。在NICU中普及听力筛查,并对这些患儿随访、复筛,及时发现其听力损失,是提高新生儿听力损失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医院感染及其防治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静 华子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8-811,共4页
医院感染是新生儿科临床诊治和疾病管理中的难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地区NICU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建议通过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有效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高危... 医院感染是新生儿科临床诊治和疾病管理中的难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地区NICU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建议通过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有效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临床特点 手卫生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多中心现况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天婵 张玉侠 +7 位作者 刘林霞 胡晓静 张先红 李芳 李秋芳 吕元红 王巧玲 罗飞翔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 了解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现况,为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所综合性儿童医院NICU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院环境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 各医院NICU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 目的 了解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现况,为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所综合性儿童医院NICU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院环境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 各医院NICU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8.87%,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78‰和1.63‰,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没有相关性。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51.56%~67.19%。结论 NICU医院感染应更注重目标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加强,多中心调查可为全国范围内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环境卫生监测 多中心调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NICU早产儿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14
作者 张敏 张丽 +2 位作者 关志 于子荞 王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2-1696,共5页
早产儿的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临床关注的不仅仅是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更加重视曾一度被忽视的"婴儿-家庭"关系。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模式鼓励早产儿父母积极参与NICU中的护理工作,其作... 早产儿的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临床关注的不仅仅是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更加重视曾一度被忽视的"婴儿-家庭"关系。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模式鼓励早产儿父母积极参与NICU中的护理工作,其作为强化育儿的措施,已被国际认可。本文介绍FICare模式的起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FICare模式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支持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3
15
作者 苗逸群 刘文文 +5 位作者 赵淑良 姜汇敏 李亚男 滕平 王爱华 张媛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目的构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NICU行脐静脉置管的新生儿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 目的构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NICU行脐静脉置管的新生儿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统计感染组新生儿血微生物培养中细菌检出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纳入R语言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另选取2022年1—7月行脐静脉置管的新生儿作为验证组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2020年7月—2021年12月的447例新生儿为建模组,其中感染组34例,非感染组413例,感染发病率为7.6%;2022年1—7月的225例新生儿为验证组。建模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总时间>7 d、出生体重<1500 g、穿刺次数>2次、清蛋白<35 g/L、机械通气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史是NICU新生儿发生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784~0.947),Youden指数为0.642,灵敏度为0.853,特异度为0.78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P=0.323;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744~0.930),Youden指数为0.549,灵敏度为0.700,特异度为0.849;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拟合优度。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NICU新生儿发生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的风险,可作为临床医护人员预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血流感染风险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脐静脉置管 预测模型 列线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入住NICU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丽 冉丽红 +2 位作者 代妮娅 包蕾 陈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背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可能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目的探讨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生后24 h内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危险因素。设计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娩出、母亲... 背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可能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目的探讨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生后24 h内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危险因素。设计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娩出、母亲明确诊断ICP且本次为单胎妊娠的新生儿,根据其生后24 h内是否入住NICU分为住院组和非住院组,样本量计算显示每组至少需要131例新生儿。截取母亲孕期及分娩时资料、新生儿资料以及生后24 h内入住NICU情况和原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入住NICU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评估这些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入住NICU的预测价值。主要结局指标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NICU住院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因素。主要结局指标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NICU住院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因素。结果ICP孕妇娩出的新生儿621例,平均胎龄38.3(37.0,39.3)周,平均出生体重3148±461)g,男308例。生后24 h内入住NICU(住院组)133例(21.4%),主要原因包括早产(78例)、呼吸窘迫(20例),低血糖、反应差和感染等;非住院组488例。住院组胎龄、出生体重、5 min Apgar评分、母亲诊断ICP的孕周均小于或低于非住院组,母亲分娩前最后1次ALT、AST、胆汁酸水平和新生儿早产率均高于非住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均随访至生后28 d,死亡1例(0.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OR=0.378,95%CI:0.301~0.474,P<0.001),母亲孕期皮肤瘙痒(OR=2.410,95%CI:1.411~4.114,P=0.001)、胆汁酸水平高(OR=1.016,95%CI:1.003~1.028),P=0.012)和母亲产前BMI低(OR=0.930,95%CI:0.873~0.990,P=0.023)是新生儿生后需要NICU住院治疗的危险因素.I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生后24 h内入住NICU的预测因素及性能:ICP母亲伴孕期皮肤瘙痒症状时,新生儿胎龄(最佳诊断界值≤36.6周)、母亲胆汁酸水平(最佳诊断界值>20μmol·L^(-1))和产前BMI(最佳诊断界值≤24 kg·m^(-2))联合诊断的敏感度达96.7%(95%CI:90.8%~99.3%);ICP母亲不伴孕期皮肤瘙痒症状时,新生儿胎龄(最佳诊断界值≤36.5周)、母亲胆汁酸(最佳诊断界值>26.8μmol·L^(-1))和产前BMI(最佳诊断界值>24 kg·m^(-2))联合诊断的敏感度达78.0%(95%CI:62.4%~82.4%)。结论胎龄小、母亲孕期皮肤瘙痒、孕期胆汁酸水平高和孕前BMI低是IC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生后需要NICU住院治疗的危险因素。ICP孕妇伴孕期皮肤瘙痒症状时,胎龄≤36.6周、母亲孕期胆汁酸水平>20μmol·L^(-1)和产前BMI≤24 kg·m^(-2)联合预测新生儿NICU住院治疗的敏感度达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患儿母亲照护相关需求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晓玲 严学渝 +6 位作者 黄波 田维艳 张晓娇 江湖 冷志兵 谢建雷 蒲亨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 :调查NICU患儿母亲照护相关需求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中文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长需求量表(NICU-FNI),对遵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NICU患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患儿母亲需求总分(107.3... 目的 :调查NICU患儿母亲照护相关需求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中文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长需求量表(NICU-FNI),对遵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NICU患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患儿母亲需求总分(107.30±8.03)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孕方式、是否定期产检,患儿入院日龄、疾病诊断、是否下病危是影响患儿母亲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NICU患儿母亲需求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具体的需求随着母亲孕产期情况和患儿出生后的病情发生改变,因此,护士应客观评估患儿母亲需求,给予其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患儿母亲对患儿疾病治疗的支持,完善以患儿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患儿母亲 需求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对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明慧 张娇 +3 位作者 丁海娜 史伟 兰兰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分析母亲妊娠糖尿病对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NICU接受治疗的430例新生儿,按母亲孕期是否存在糖尿病分为妊娠糖尿病组(88例)与非糖尿病组(342例),两组新生儿均完成DPOAE及AABR联合听力初筛和复... 目的分析母亲妊娠糖尿病对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NICU接受治疗的430例新生儿,按母亲孕期是否存在糖尿病分为妊娠糖尿病组(88例)与非糖尿病组(342例),两组新生儿均完成DPOAE及AABR联合听力初筛和复筛。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两组间的初复筛结果。结果初筛时妊娠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AABR未通过率分别为61.36%和49.12%,DPOAE+AABR联合筛查未通过率分别为82.95%与71.93%,妊娠糖尿病组筛查未通过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复筛时妊娠糖尿病组的AABR筛查和DPOAE+AABR联合筛查未通过率仍高于非糖尿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存在妊娠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显著增高,复筛时仍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因此,在临床上要持续关注母亲存在妊娠糖尿病NICU新生儿的听力变化并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 妊娠糖尿病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视角下NICU低母乳喂养率的归因模型构建及干预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许艳 谭玲玲 +2 位作者 朱璐兰 谭佳 高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813-3818,共6页
目的:从护士视角下剖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低母乳喂养率的深层次原因,构建归因模型及干预路径。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三级甲等医院NICU的21名护士进行观察和访谈,在此基础上构建归因模型及干预路径。结果:确定了知识⁃... 目的:从护士视角下剖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低母乳喂养率的深层次原因,构建归因模型及干预路径。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三级甲等医院NICU的21名护士进行观察和访谈,在此基础上构建归因模型及干预路径。结果:确定了知识⁃选择、心理⁃偏向、资源⁃工具、制度⁃冲突4个主范畴,通过4种诱因匹配机制,构建了护士视角下NICU低母乳喂养率的归因模型及干预路径。结论:知识⁃选择是NICU低母乳喂养率的根本诱因,心理⁃偏向是直接诱因,资源⁃工具是外在诱因,制度⁃冲突是宏观诱因。提高NICU母乳喂养率需要NICU护士和患儿父亲、母亲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母乳喂养 扎根理论 归因模型 干预路径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在N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聪亮 王子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7,共4页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救治危重新生儿的科室,需要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较高的诊疗水平,另外更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然而,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往往会过度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或是过度诊疗,只专注于如何治疗疾病而忽视了患儿的感受,...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救治危重新生儿的科室,需要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较高的诊疗水平,另外更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然而,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往往会过度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或是过度诊疗,只专注于如何治疗疾病而忽视了患儿的感受,从而对患儿病情的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会对患儿出院后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或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因此,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亟需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重视患儿感受,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更为舒适、温馨和安全的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