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G_(x)载荷下飞行员主动肌作用对颈部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刘浚源 毛征宇 +4 位作者 刘帅 常利军 李涛 王天昊 蔡志华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4-691,共8页
目的 研究高G_(x)载荷作用下主动肌响应对人体颈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主动肌力响应的精细化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已有的后碰撞志愿者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G值载荷与各俯仰角度下,主动肌作用对颈部运动... 目的 研究高G_(x)载荷作用下主动肌响应对人体颈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主动肌力响应的精细化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已有的后碰撞志愿者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G值载荷与各俯仰角度下,主动肌作用对颈部运动学与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 高G_(x)载荷作用下椎骨应力分布由C4~7集中分布向整段椎骨分散,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变化幅度变小,在8 G加速度下效果显著,其在8、10 G工况时椎骨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23.6%和11.6%,椎间盘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42.3%和63.4%。后仰15°时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差最大达到34.3 MPa。结论 高G_(x)载荷冲击作用时肌肉主动力作用使颈部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不同俯仰角度下,后仰姿态相比前倾和正坐姿态,主动肌作用更为明显。相同主动肌作用时,后仰姿态迎接冲击更为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颈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G_(x)载荷 主动肌作用 有限元模型 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侧面柱撞前排双乘员中远端乘员头颈部损伤研究
2
作者 吕远朋 王方 +3 位作者 龙春光 王丹琦 邹铁方 刘煜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为研究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中前排双乘员体型差异,以及相互作用对远端乘员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了5百分位体型女性作为近端乘员,50百分位体型男性作为远端乘员,通过改变碰撞角度和位置构建多种仿真场景;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对远端乘员在不同... 为研究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中前排双乘员体型差异,以及相互作用对远端乘员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了5百分位体型女性作为近端乘员,50百分位体型男性作为远端乘员,通过改变碰撞角度和位置构建多种仿真场景;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对远端乘员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运动学响应和头、颈部损伤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碰撞角度增大,远端乘员横向位移增加,安全带约束效果减弱,乘员更易与近端乘员或自身发生碰撞;碰撞角度大于45°时,HIC15预测的AIS3+损伤风险超过50%,头部损伤准则(HIP)值显示在所有案例中头部吸收了大量能量,均表明远端乘员会承受较高的AIS3+脑损伤风险。颈部前外侧韧带(ALL)损伤多发生于大角度碰撞,且与碰撞角度相关;后纵向韧带(PLL)、关节囊韧带(CL)和棘突间韧带(ISL)几乎在所有案例中都存在明显的颈部韧带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侧面柱碰撞 远端乘员 头部损伤 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finite element cervical spine model for studying neck injury of pilot
3
作者 Lizhen Wang1,2,Qi Zhang2,Yubo Fan2,Ming Zhang1(1 Dept.of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2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China)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Introduction-The cervical spine is subjected to injury frequently,especially among pilots who are usually on the condition of high acceleration.Injuries of the cervical spine will be potential risk of damage to the sp... Introduction-The cervical spine is subjected to injury frequently,especially among pilots who are usually on the condition of high acceleration.Injuries of the cervical spine will be potential risk of 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which could be result in life threat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finite element cervical spine model for studying neck injury of pi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冲击下乘员颈部肌肉主动力对头部运动学响应的影响
4
作者 贺丽娟 王福洋 +4 位作者 李海岩 张欣玉 崔世海 吕文乐 阮世捷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为制定具有中国人体特征的汽车碰撞安全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探究载荷冲击下乘员肌肉主动力对头颈部运动学响应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人体征第50百分位男性志愿者CT图像,构建包含颈椎、肌肉、脂肪的颈部有限元模型,对该被动模型进行正... 目的为制定具有中国人体特征的汽车碰撞安全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探究载荷冲击下乘员肌肉主动力对头颈部运动学响应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人体征第50百分位男性志愿者CT图像,构建包含颈椎、肌肉、脂肪的颈部有限元模型,对该被动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侧面碰撞仿真的有效性验证,并对该模型添加梁单元模拟颈部肌肉的主动力。结果所开发颈部模型包含143793个单元,165077个节点,且仿真实验数据与志愿者实验数据趋势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由激活态模型与被动态模型的仿真对比结果可知,激活态模型运动峰值低于被动态模型,在侧面碰撞中,激活态模型头部在冠状面的水平位移不能完全吻合志愿者实验通道。结论肌肉主动力可以维持身体的姿势和稳定性。由于不同个体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等因素的不同,使得不同个体产生的激活曲线以及肌肉主动力也不尽相同。本研究开发的男性颈部有限元模型是依据我国最新的男性体征统计数据,解剖学结构详细,生物逼真度高,可用于中国人体征中等身材男性颈部损伤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安全 中国人体征 颈部损伤 生物力学模型 肌肉主动力 激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环境下头盔对飞行员椎间盘生物力学响应影响
5
作者 刘景龙 徐鹏 +1 位作者 王丽珍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0-1057,共8页
目的探究振动环境下头盔对飞行员椎间盘响应的影响。方法基于人体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建立C5~6颈椎节段的多孔介质有限元模型。对验证后的模型施加A、B、C头盔和无头盔4种工况载荷,开展时长3600 s振动分析,考虑振动频率影响,得到髓... 目的探究振动环境下头盔对飞行员椎间盘响应的影响。方法基于人体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建立C5~6颈椎节段的多孔介质有限元模型。对验证后的模型施加A、B、C头盔和无头盔4种工况载荷,开展时长3600 s振动分析,考虑振动频率影响,得到髓核和基质的最大多孔压力与最大主应力。结果在同一振动频率下,髓核和基质的最大多孔压力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髓核和基质最大多孔压力曲线在B头盔情况下最高,C、A头盔次之,无头盔最小。B头盔情况下髓核的最大主应力曲线高于C、A头盔和无头盔。在5、9 Hz振动频率下,不同头盔作用时基质的最大主应力随时间增加,在约1200 s后逐渐接近且趋于稳定。同一头盔情况下,在加载1200~2400 s后,髓核在9 Hz下最大主应力曲线高于5、1 Hz曲线。基质在9、5 Hz下的最大主应力曲线接近,均高于1 Hz情况。结论不同头盔对椎间盘内髓核和基质多孔压力有显著影响,振动频率的升高导致基质的最大主应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载荷 飞行员 颈部损伤 椎间盘退化 多孔介质建模 多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机飞行员的颈部损伤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柳松杨 丛红 +3 位作者 王鹤 杨春信 吴铨 杨毅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调查飞行员的颈部损伤现状,分析导致颈部损伤的因素和飞行员的颈部损伤对飞行训练的影响,为开展相应的生理研究和开发工程解决方案提出建议。方法对1924名军机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初教机、强击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及直... 目的调查飞行员的颈部损伤现状,分析导致颈部损伤的因素和飞行员的颈部损伤对飞行训练的影响,为开展相应的生理研究和开发工程解决方案提出建议。方法对1924名军机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初教机、强击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及直升机飞行员。调查分为两部分:(1)飞行员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年龄、机种、飞行时间、身高、体重;(2)颈部损伤情况,包括:颈部症状、颈部症状对飞行的影响、导致颈部损伤的原因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表明71.3%的飞行员曾有过颈部不适症状,60.4%的飞行员颈部不适发生在飞行中;有33.7%的飞行员曾有过颈部疼痛症状,19.2%的飞行员的颈部疼痛症状发生在飞行中;飞行加速度、头盔重量及飞行日留空时间过长是导致飞行员颈部症状的主要原因。轰炸机飞行员发生颈部不适和疼痛的比例最高。结论颈部损伤已成为我军飞行员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飞行员的颈部损伤已影响到日常的飞行训练,且随着歼、强击机飞行员的飞行载荷及飞行训练强度的增加,飞行员的颈部损伤还会呈上升趋势。因此,应高度重视军机飞行员的颈部损伤问题,对此问题的生理研究及工程解决方案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机飞行员 颈部损伤 飞行荷载 航空工程 航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汽车碰撞中头颈部动态响应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28
7
作者 杨济匡 许伟 万鑫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2,共7页
建立并验证了一个基于人体解剖学结构的头颈部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由颅骨、脑、颈椎骨、椎间盘、肌肉、韧带和小关节组成,总节点数为17758,单元她21803,模型生物材料特性分别用弹性和粘弹性模型描述.整个头颈部模型应用美国海军生物... 建立并验证了一个基于人体解剖学结构的头颈部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由颅骨、脑、颈椎骨、椎间盘、肌肉、韧带和小关节组成,总节点数为17758,单元她21803,模型生物材料特性分别用弹性和粘弹性模型描述.整个头颈部模型应用美国海军生物力学实验室前碰撞志愿者实验及查尔摩斯大学后碰撞滑车实验的数据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模型计算了头颈部的加速度、角速度等运动曲线及HIC值.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逼真度,可用于研究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头颈部损伤生物力学问题和开发损伤防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碰撞生物力学 颈部损伤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扩张术修复儿童头面颈部创面和瘢痕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林 向代理 +1 位作者 傅跃先 田晓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寻儿童头面颈部创面和瘢痕的简便、易行、疗效优于传统植皮和皮瓣转移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一次性快速扩张、单个扩张器常规扩张修复术及多个扩张器修复术治疗的使用及其效果。 结果27例儿童病例全部取得了满意的效... 目的探寻儿童头面颈部创面和瘢痕的简便、易行、疗效优于传统植皮和皮瓣转移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一次性快速扩张、单个扩张器常规扩张修复术及多个扩张器修复术治疗的使用及其效果。 结果27例儿童病例全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恢复良好容貌。经随访2—6年,外观、色泽和功能满意。 结论①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儿童头面颈部大面积创面和瘢痕最好的治疗方式。②根据头面颈部创面和瘢痕的大小,分别选择一次性快速扩张、单个扩张器及多个扩张器两期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损伤 外科学 面部损伤 外科学 颈部损伤 外科学 瘢痕 外科学 皮肤 组织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对比 被引量:7
9
作者 柯鹏 诸斌 +2 位作者 柳松杨 李鸣皋 赵鑫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3-389,共7页
目的对比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人椅背带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头颈部力学模型,采用文献中典型拦阻着舰过程座椅底部的加速度曲线作为输入条件,开展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到假人颈部各... 目的对比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人椅背带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头颈部力学模型,采用文献中典型拦阻着舰过程座椅底部的加速度曲线作为输入条件,开展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到假人颈部各关节的轴向力、剪切力和弯矩等力学参数。结果第95百分位假人的剪切损伤Nkm指数高于第5百分位假人。假人上、下部颈椎的Nij指数小于0. 2,Nkm指数约为0. 65。结论在拦阻着舰过程中,人体颈部更容易产生由于关节剪切力导致的损伤。研究结果可为评估不同百分位人体在典型拦阻着舰过程中的颈部损伤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损伤 飞行员 拦阻着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挥鞭样损伤研究的颈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建国 周蕊 薛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研究人体颈部在挥鞭样损伤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及损伤机制,建立一个基于人体解剖学结构的颈部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是通过人体颈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三维重建和网格划分技术,得到六面体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后碰撞验证分析。得出... 研究人体颈部在挥鞭样损伤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及损伤机制,建立一个基于人体解剖学结构的颈部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是通过人体颈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三维重建和网格划分技术,得到六面体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后碰撞验证分析。得出颈椎在挥鞭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C7-T1的最大过伸角度20°和椎间盘所受最大应力值16MPa。该模型的建立,可作为今后颈椎生物力学损伤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理论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颈椎 挥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碰撞对行人创伤性脑损伤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羊玢 曹立波 +5 位作者 李鹏 胡敏 肖峰 袁云康 梅永存 Lee Heow Pueh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预测和评判行人面部碰撞对创伤性脑损伤机理及生物力学响应,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医学成像技术,建立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50百分位头颈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中颅骨与脑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切向滑动边界条件... 为预测和评判行人面部碰撞对创伤性脑损伤机理及生物力学响应,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医学成像技术,建立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50百分位头颈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中颅骨与脑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切向滑动边界条件,摩擦系数定义为0.2,模拟鼻骨斜碰撞、鼻外侧软骨正面碰撞、牙齿正面碰撞、下颌骨碰撞和颧骨外侧斜碰撞等5种典型面部碰撞交通事故场景,探讨应力波在颅骨和脑内传播路径,得到颅内压力、von Mises等效应力和剪切应力等生物力学响应参数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鼻骨斜碰撞颅内压力峰值为236.7 k Pa,von Mises应力为25.97 k Pa,超过了大脑耐受阈值;颧骨外侧斜碰撞最大横向剪切应力分别为14.56 k Pa和-18.07 k Pa,促使脑组织产生了较大的剪切变形,存在严重脑损伤风险。结论表明:面部碰撞的位置和方向是导致面部骨折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面骨骨折的位置决定创伤性脑损伤的部位,面骨骨折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脑损伤;头部受到冲击时,面部结构能够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来保护大脑,降低颅脑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有限元模型 面部碰撞 创伤性脑损伤 损伤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年男性全颈椎生物力学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吉清 吴凯 +2 位作者 兰凤崇 杜天亚 黄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5-1311,1318,共8页
为了深入分析汽车碰撞中乘员颈部动力学响应和损伤机理,基于完整颈部解剖学结构建立了中国50百分位成年男性高仿生精度的全颈椎生物力学模型,模型由椎骨(密质骨和松质骨)和椎间盘(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韧带、小关节以及肌肉等软组... 为了深入分析汽车碰撞中乘员颈部动力学响应和损伤机理,基于完整颈部解剖学结构建立了中国50百分位成年男性高仿生精度的全颈椎生物力学模型,模型由椎骨(密质骨和松质骨)和椎间盘(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韧带、小关节以及肌肉等软组织构成。对比分析模型仿真结果与国外志愿者低速后碰撞试验和4名中国成年男性志愿者20km/h急制动试验,发现人体测量学参数对头颈部响应有较大影响,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中国50百分位成年男性生物力学响应,可用于汽车安全性设计和颈部防护措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乘员安全 颈部损伤 生物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低速追尾碰撞中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肖志 杨济匡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9-1243,共5页
利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BioRIDII假人、座椅和安全带在内的追尾碰撞模型,研究了在追尾碰撞中,座椅特性和乘员位置对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头枕位置、靠背刚度、靠背倾角调节器特性和乘员乘坐姿... 利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BioRIDII假人、座椅和安全带在内的追尾碰撞模型,研究了在追尾碰撞中,座椅特性和乘员位置对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头枕位置、靠背刚度、靠背倾角调节器特性和乘员乘坐姿势对乘员头颈部的动力学响应有很大影响,通过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显著降低颈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颈部损伤 汽车座椅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海岩 王彦鑫 +2 位作者 贺丽娟 吕文乐 崔世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93-1799,1824,共8页
本文中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且经过验证的3种不同坐姿6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以某款SUV 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试验获得的减速度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坐姿下头颈部运动学和... 本文中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且经过验证的3种不同坐姿6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以某款SUV 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试验获得的减速度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坐姿下头颈部运动学和脑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探究坐姿对6岁儿童头颈部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PDB碰撞工况中,头部旋转载荷是造成头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且坐姿角度的增加会导致脑组织惯性损伤风险增大,但颈部损伤风险并无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姿态 儿童乘员 MPDB测试 头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nkel-A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后继发的低钠血症(英文)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立 蔡钦林 +1 位作者 党耕町 刘忠军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 :总结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变化规律 ,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了本院 1992~ 1998年住院的 35例急性Frankel A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尿生化变化及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35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 目的 :总结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变化规律 ,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了本院 1992~ 1998年住院的 35例急性Frankel A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尿生化变化及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35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伤后平均 (2 .8± 1.8)d入院 ,平均住院时间 (5 2± 13)d。低钠血症发生率10 0 % ,低钠血症于伤后 (4 .5± 1.2 )d开始 ,(14± 3)d达高峰 ,15例 (4 2 .88% )出院时低钠血症仍未恢复。此外 ,还可出现高碳酸血症、氮质血症、多尿以及尿钠排出量明显增多等变化 ,而血钾的变化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 :严重、顽固的低钠血症是颈脊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低钠血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颈部动力学响应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杨济匡 姚剑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6,共7页
根据汽车碰撞事故中人体颈部损伤防护技术研究的需要,建立了一个人体颈部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参照人体解剖结构模拟了颈椎骨、椎间盘、小关节、韧带、肌肉和软骨等组织,共由15811个单元构成.各组织的材料特性采用了弹性、粘弹性、和... 根据汽车碰撞事故中人体颈部损伤防护技术研究的需要,建立了一个人体颈部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参照人体解剖结构模拟了颈椎骨、椎间盘、小关节、韧带、肌肉和软骨等组织,共由15811个单元构成.各组织的材料特性采用了弹性、粘弹性、和刚性材料模型来描述.模型用前碰撞志愿者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其头部的加速度、位移曲线与实验数据得到了较好的吻合.本文初步研究了软组织特性参数对于颈部运动的影响.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可对头颈部在汽车碰撞载荷条件下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动力学响应参数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安全 生物力学 颈椎 颈部损伤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假人头部受力分析的鞭打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商恩义 陈现岭 +1 位作者 师玉涛 刘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7,共5页
通过对追尾碰撞中乘员运动情况和颈部损伤机理进行分析,结合鞭打试验中假人头部加速度与颈部受力间的关系,探讨了假人头部受力的分析方法,并就头部与头枕接触时刻、碰撞强度在座椅和头枕改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时刻... 通过对追尾碰撞中乘员运动情况和颈部损伤机理进行分析,结合鞭打试验中假人头部加速度与颈部受力间的关系,探讨了假人头部受力的分析方法,并就头部与头枕接触时刻、碰撞强度在座椅和头枕改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时刻越早越有利于降低颈部NIC指标及头部碰撞强度;头部碰撞强度低、z向受力向下将有利于降低颈部各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鞭打试验 头部受力分析 颈部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刮痧治疗颈肩筋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顾平 龚秀琴 +2 位作者 黄美 戴新娟 蔡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循经刮痧对颈肩筋伤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肩筋伤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经验刮痧组和循经刮痧组各45例。经验刮痧组按照传统经验选择疼痛部位的穴位及阿是穴进行刮痧;循经刮痧组根据不同辨证分型,按经络学... 目的探讨循经刮痧对颈肩筋伤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肩筋伤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经验刮痧组和循经刮痧组各45例。经验刮痧组按照传统经验选择疼痛部位的穴位及阿是穴进行刮痧;循经刮痧组根据不同辨证分型,按经络学说及远近配穴原则进行刮痧。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田中靖久症状量表和SF-36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刮痧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刮痧能减轻颈肩筋伤患者即时疼痛,循经刮痧在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优于经验刮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伤 颈肩痛 刮痧 循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系统误用对6岁儿童乘员头颈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海岩 李健 +2 位作者 贺丽娟 崔世海 阮世捷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9,162,共8页
目的探讨汽车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约束系统误用对乘坐于后排的6岁儿童乘员头颈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基于已验证的6岁儿童有限元模型,根据ECE R44法规进行加载,在Pam-Crash软件中模拟正确以及错误使用约束系统下的汽车正面碰撞。结果仅使用... 目的探讨汽车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约束系统误用对乘坐于后排的6岁儿童乘员头颈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基于已验证的6岁儿童有限元模型,根据ECE R44法规进行加载,在Pam-Crash软件中模拟正确以及错误使用约束系统下的汽车正面碰撞。结果仅使用增高垫时,儿童颈部作用力、力矩最小,但最大颅内压力、最大应力、脑组织最大主应变远大于其损伤阈值,会导致儿童头部产生致命的脑损伤;仅使用成人三点式安全带时,儿童颈部作用力、力矩最大,会对儿童颈部造成严重损伤。结论两种错误使用约束系统的方法加重了6岁儿童头部和颈部的损伤,只有正确使用约束系统,才能对6岁儿童头颈部起到最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系统误用 有限元模型 正面碰撞 头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上段C13损伤机制的生物力学特征仿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菊英 李海云 +1 位作者 菅凤增 许莉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24-930,共7页
目的建立人体C1~3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对C1~3运动节段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测试,模拟在牵张、压缩、过伸和过屈暴力时C1~3运动节段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健康成人C1~3运动节段CT影像学资料,Mimics 10.01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和Geomagic 10.0... 目的建立人体C1~3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对C1~3运动节段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测试,模拟在牵张、压缩、过伸和过屈暴力时C1~3运动节段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健康成人C1~3运动节段CT影像学资料,Mimics 10.01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和Geomagic 10.0逆向工程软件分别建立C1~3运动节段椎骨和椎间盘,Ansys软件附加颈椎相关材料属性,建立C1~3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模拟C1~3在牵张、压缩、过伸和过屈暴力时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在纵向牵张载荷作用下,寰椎前弓、寰枢关节及C3椎板棘突部分所受应力较为集中;在纵向压缩载荷作用下,颈椎上段应力最大部位为寰椎前弓;在过伸力矩作用下,寰椎侧块、侧块与后弓交界部位、寰椎后弓结节、枢椎上关节面及枢椎峡部所受应力较大;在过屈力矩作用下,枢椎齿状突、寰椎后弓、寰椎后弓结节、枢椎峡部及枢椎下关节突为应力相对集中部位。结论对颈椎上段C1~3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测试,可以预测颈椎上段运动节段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部损伤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应力(非MeSH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