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Near-infrared Reflective Property of Perylene Diimide-containing Polyurethane
1
作者 SONG Yifan LI Zixin +7 位作者 TIAN Kaili BERMESHEV Maxim V HU Yanghao SU Yupeng WANG Jie PAN Hongfei LI He REN Xiangkui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6-1332,共7页
Doping perylene diimide(PDI)into a polymer matrix is a simple strategy to prepare near-infrared(NIR)reflective materials,bu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NIR reflectance properties are significantly compromised due t... Doping perylene diimide(PDI)into a polymer matrix is a simple strategy to prepare near-infrared(NIR)reflective materials,bu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NIR reflectance properties are significantly compromised due to macro-phase separation.In this study,a novel polymer(denoted as PU-PDI)with intrinsic NIR reflective proper⁃ties was synthesized by covalent incorporation of PDI units into polyurethane chains.Its phot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mechanical property and NIR reflectance property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The results show that covalent in⁃corporation reduces the severe aggregation of PDI units,thereby endows PU-PDI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y.The elongation at break of PU-PDI can reach more than 700%,and the breaking strength is 34.11 MPa.Moreover,compared to the blending system,PU-PDI possesses enhanced NIR reflection ability due to the better dispersion of PDI un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ylene diimide POLYURETHANE near-infrared(nir)reflec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use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rapid and 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of gossypol content in intact cottonseeds 被引量:5
2
作者 LI Cheng SU Bangsong +3 位作者 ZHAO Tianlun LI Cong CHEN Jinhong ZHU Shuiji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1年第2期138-146,共9页
Background:Gossypol found in cottonseeds is toxic to human beings and monogastric animals and is a primary parameter for the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cottonseed products.It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techniques rel... Background:Gossypol found in cottonseeds is toxic to human beings and monogastric animals and is a primary parameter for the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cottonseed products.It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techniques relied on complex pretreatment procedures and the samples after determination cannot be used in the breeding program,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edict the gossypol content in cottonseeds rapidly and nondestructively to substitute the traditional analytical method.Results:Gossypol content in cottonseeds was investigated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combined with spectral pretreatment methods including Savitzky-Golay smoothing,standard normal variate,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and first derivate were tested for optimizing the calibration models.NIRS technique was efficient in predicting gossypol content in intact cottonseeds,as revealed by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coeffici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prediction(R_(p)^(2)),and 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values for all models,being 0.05∼0.07,0.04∼0.06,0.82∼0.92,and 2.3∼3.4,respectively.The optimized model pretreated by Savitzky-Golay smoothing+standard normal variate+first derivate resulted in a good determination of gossypol content in intact cottonseeds.Conclusions: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coupled with different spectral pretreatments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regression has exhibited the feasibility in predicting gossypol content in intact cottonseeds,rapidly and non destructively.It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one to determi ne the gossypol content in intact cottons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act cottonseed CHEMOMETRICS GOSSYPO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 in cottonseed meal using near-infrared spectrometry and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3
作者 YU En ZHAO Rubing +7 位作者 CAI Yunfei HUANG Jieqiong LI Cheng LI Cong MEI Lei BAO Lisheng CHEN Jinhong ZHU Shuiji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19年第2期105-111,共7页
Background:Manga nese(Mn)is an essential microelement in cotton seeds,which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techniques relied on hazardous reagents and complex pretreatment procedures.Therefore a rapid,low-cost,and reage... Background:Manga nese(Mn)is an essential microelement in cotton seeds,which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techniques relied on hazardous reagents and complex pretreatment procedures.Therefore a rapid,low-cost,and reagent-free analytical way is demanded to substitute the traditional analytical method.Results:The Mn content in cottonseed meal was investigated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and chemometrics techniques.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combined with first derivatives(FD)was the optimal spectra pre-treatment method.Monte Carlo 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MCUVE)and 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method(SPA)were employed to extract the informative variables from the full NIR spectra.The lin ear and non linear calibration models for cott on seed Mn content were developed.Finally,the optimal model for cottonseed Mn content was obtained by MCUVE-SPA-LSSVM,with root mean squares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of 1.994 6,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of 0.949 3,and the 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of 4.370 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MCUVE-SPA-LSSVM model is accuracy enough to measure the Mn content in cottonseed meal,which can be used as an alter native way to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analytic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SEED MEAL MANGANESE CONTENT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蓉 郝璐 +5 位作者 袁洪福 何桂梅 邓天龙 杜彪 龚丽 岳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1,共9页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烃浓度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92个国Ⅵ汽油样品,包括92#、95#和98#;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按照GB/T 30519-2014测定其烯烃浓度作为参考值,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多元分析软件(1种是偏最小二乘(PLS)建模软件,另1种是非PLS的软件),建立了两个校正模型。研究发现,与参考值相比,PLS模型对低浓度样品预测值呈正偏差,高浓度的呈负偏差,即“均值化”现象。常用的模型预测性能评价指标尚不能评价模型预测值的均值化程度,也不能评价:(1)预测值与参考值偏差大于参考方法再现性的样本占比,(2)模型泛化能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4项新评价指标包括均值化指数(AE)、预测偏差超限值样本占比(Ratio)、异常样本预测偏差(DAS)和孤立样品预测偏差(DIS)。综合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新评价指标(共12项),对仪器选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实际近红外分析应用中模型适用性的评价均具有实际意义,对近红外分析学术研究也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多元分析模型评价 近红外分析软件评价 汽油烯烃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草地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聂志东 韩建国 +1 位作者 张录达 李军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1-696,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NIRS应用于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意义,介绍了NIRS用于测定牧草营养成分、矿物质、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牧草混合物的组成、动物对所采食牧草...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NIRS应用于草地生态学研究的意义,介绍了NIRS用于测定牧草营养成分、矿物质、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牧草混合物的组成、动物对所采食牧草的反应、牧草病虫害抗性等一些复杂特性,以及进行生化标记、同位素鉴别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NIRS能够作为一种整体研究工具应用于草地生态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中,可以检测各种常规化学成分、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动态指标和系统运行的多项整体特性。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分析,推动NIRS在中国草地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加速该领域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生态 牧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NIR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含量 被引量:19
6
作者 冷红琼 郭亚东 +3 位作者 刘巍 张涛 邓亮 沈志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1-1804,共4页
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含量的可行性。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选择7 500~4 000cm-1谱段,采用二阶导数和Norris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 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含量的可行性。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选择7 500~4 000cm-1谱段,采用二阶导数和Norris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组分最佳PLS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6 6,0.941 9,0.957 1和0.966 6,SEP均小于1.2倍的SEC,验证集样本的标准偏差(SD)/SEP均大于2。交叉检验的均方差(RMSECV)分别为1.938 9,1.046 2,0.047 9和2.745 2。实验验证了模型偏差的显著性,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常规标准检测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值在显著水平0.05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地定量分析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 烟草 绿原酸 芸香苷 莨菪亭 总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品种及损伤苹果的FT-NIR鉴别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光辉 任亚梅 +4 位作者 任小林 赵玉 李帅 苏晋文 刘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51-256,共6页
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对不同品种的苹果以及损伤嘎啦和完好嘎啦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比较不同判别方法对所建立的区分苹果品种及苹果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嘎啦和完好嘎啦的近红外图谱经小波分析预处理后,用12000~400... 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对不同品种的苹果以及损伤嘎啦和完好嘎啦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比较不同判别方法对所建立的区分苹果品种及苹果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嘎啦和完好嘎啦的近红外图谱经小波分析预处理后,用12000~4000cm-1波数范围的前5个主成分分别结合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径向基神经网络、Fisher判别3种方法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未知样本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7.8%、87.2%和84.8%,基于权重法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所选择的特征波长所建立的Fisher判别模型对未知样本的正确判别率为89.1%;用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未知样本的正确判别率为100%,由于PLS-DA模型对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为100%,因此PLS-DA模型优于其他模型。不同品种苹果的光谱经平滑预处理后,用全波数范围12000~4000cm-1的前6个主成分所建立的判别模型优于经验波数范围8000~4500cm-1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其较优模型对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0.9%和92.1%。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快速、无损鉴别苹果是否有损伤以及不同品种的苹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近红外技术 神经网络 偏最小二乘判别 FISHER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NIR光谱测定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含量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亮 冷红琼 +3 位作者 段沅杏 芮晓东 沈志强 郭亚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4-81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含量的可行性.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选择4 030~9 000 cm-谱段,采用一阶导数和SG平滑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的近红外预测模... 试验旨在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含量的可行性.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选择4 030~9 000 cm-谱段,采用一阶导数和SG平滑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的近红外预测模型.3种组分最佳PLS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 2,0.963 5和0.9810,交叉检验的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76 7,0.077 2和0.984 0.考察了模型的精密度,并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参考方法(YC/T161)相比较,用实际样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精密度良好,两种方法测得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地定量分析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烟草 烟碱 总氮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干草品质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丁武蓉 干友民 +1 位作者 郭旭生 杨富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8-361,共4页
干草品质对动物的生产性能、牧草价值和最终盈利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检测干草品质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这种快速、高效而无破坏性的现代检测技术已在饲草料中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应用NIRS分析干草品质的可行性和高效... 干草品质对动物的生产性能、牧草价值和最终盈利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检测干草品质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这种快速、高效而无破坏性的现代检测技术已在饲草料中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应用NIRS分析干草品质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详细介绍了NIRS用于检测牧草营养成分、真菌侵染程度、内生真菌产生的有毒物质以及一些难于用化学方法检测的微量成分等重要指标的研究成果。指出NIRS用于分析干草品质突破了过去常规化学方法的复杂、耗时、成本高等缺陷,是干草品质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进步,并期待着NIRS在牧草品质中的应用研究工作继续完善和发展,建立更精确的定标模型以及更系统的分析软件,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干草品质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检测牧草霉菌毒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庆方 韩建国 +1 位作者 玉柱 岳文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3-1247,共5页
具有快速、高效、无损、在线等优势的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NIRS)已经在农业、食品、化工、医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牧草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受多种真菌的侵染,引起霉菌毒素在牧草中积累。霉... 具有快速、高效、无损、在线等优势的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NIRS)已经在农业、食品、化工、医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牧草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受多种真菌的侵染,引起霉菌毒素在牧草中积累。霉菌毒素会通过动植物产品进入人畜的食物链,引起人畜中毒。牧草中霉菌毒素的常规检测不但需要粉碎、浸提、层析等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还需要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溥层色谱法等后续检测过程。通过发展高精度、低检出限的光谱仪器,建立相应霉菌毒素检测的软件技术与校正模型,能够在牧草利用中达到快速准确检测霉菌毒素的含量和性质,从而为牧草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提供依据,促进NIRS技术在健康畜产品生产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霉菌毒素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NIR的微生物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岳田利 王军 +1 位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45-2949,共5页
微生物细胞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NIR)反映了细胞成分的分子振动信息,具有的高度特异性,为寻求一种基于FT-NIR的微生物快速鉴定方法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采集1株酵母和5株细菌标准... 微生物细胞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NIR)反映了细胞成分的分子振动信息,具有的高度特异性,为寻求一种基于FT-NIR的微生物快速鉴定方法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采集1株酵母和5株细菌标准菌株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FT-NIR的微生物快速鉴定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光谱鉴别指数Dy1y2值范围为1.61±1.05~10.97±6.65,重现性良好;②建立的基于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的鉴定准确率为100%,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75%,预测准确率高。研究结果证实该方法可以实现基于FT-NIR结合多元数学统计方法的微生物快速鉴定,并具有广阔的产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微生物 快速鉴定 线性判别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测定棉仁粉中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秦利 沈晓佳 +1 位作者 陈进红 祝水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5-639,共5页
选用49份不同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陆地棉种质资源和188份陆地棉重组近交系为材料,以多年份、多地点种植收获的种子材料组成原始样品集,分别对棉仁粉中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进行化学测定,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和(2,4,4,1... 选用49份不同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陆地棉种质资源和188份陆地棉重组近交系为材料,以多年份、多地点种植收获的种子材料组成原始样品集,分别对棉仁粉中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进行化学测定,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和(2,4,4,1)的数学转换方法建立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定标模型,以寻找棉籽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RSQ=0.933)和交叉检验决定系数(1-VR=0.929)较高,定标标准误差(SEC=0.623)和交互校验标准误差(SECV=0.638)较小,预测模型的建模效果较好,可替代化学分析。棉酚含量预测模型的RSQ,1-VR,SEC和SECV分别为0.836,0.811,0.074和0.079,模型预测效果略差于蛋白质模型,但仍可用于棉仁粉中棉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 棉仁粉 棉酚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旭生 尚占环 +1 位作者 方向文 龙瑞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1-646,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分析样品时以其方便、快捷和准确等诸多优点在动物营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NIRS技术预测家畜日粮中有机物消化率时所产生的标准偏差(SECV)在1.6%~2.8%之间,而预测干物质的消化率时所产生的SECV在1...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分析样品时以其方便、快捷和准确等诸多优点在动物营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NIRS技术预测家畜日粮中有机物消化率时所产生的标准偏差(SECV)在1.6%~2.8%之间,而预测干物质的消化率时所产生的SECV在1.6%~3.5%之间。NIRS能够准确地预测饲料中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组分以及反刍家畜十二指肠微生物蛋白的流量,但对于预测饲料在瘤胃降解率的动态特性时与实际相差很大。NIRS技术预测舍饲家畜采食量与体内法得到的结果相似,但在预测放牧家畜采食量时其预测误差为14%左右。上述结果表明,NIRS技术在预测反刍家畜消化代谢、日粮营养评价、采食量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消化率 采食量 食性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NIR光谱模式识别结合SG平滑用于转基因甘蔗育种筛查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桂松 郭昊淞 +2 位作者 潘涛 王继华 曹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01-2706,共6页
以Savitzky-Golay(SG)平滑筛选,主成分分析(PCA)分别结合有监督的线性判别分析(LDA)、无监督的系统聚类分析(HCA),应用于转基因甘蔗育种筛查的可见-近红外(Vis-NIR)无损检测。提出兼顾随机性、稳定性的定标、预测、检验框架;取田间种植... 以Savitzky-Golay(SG)平滑筛选,主成分分析(PCA)分别结合有监督的线性判别分析(LDA)、无监督的系统聚类分析(HCA),应用于转基因甘蔗育种筛查的可见-近红外(Vis-NIR)无损检测。提出兼顾随机性、稳定性的定标、预测、检验框架;取田间种植处于伸长期甘蔗叶样品456个,具有Bt基因和Bar基因的转基因样品(阳)306个,非转基因样品(阴)150个;随机选取156个为检验集(阴性50、阳性106),余下为建模集(阴性100、阳性200,共300),建模集再随机划分为定标集(阴性50、阳性100,共150)、预测集(阴性50、阳性100,共150)共50次;扩充SG平滑点数,同时删除绝对值偏小的高阶导数模式,共264个平滑模式用于模型筛选;采用前3个主成分两两组合,再根据模型效果选出最优主成分组合;基于所有定标、预测集划分和SG平滑模式,建立SG-PCA-LDA和SG-PCA-HCA模型,根据平均预测效果优选参数,使模型具有稳定性;最后用检验集进行模型检验。经SG平滑后,PCA-LDA和PCA-HCA的建模精度、稳定性均显著改善;最优SG-PCA-LDA模型阳性、阴性样品检验识别率分别达到94.3%和96.0%;最优SG-PCA-HCA模型阳性、阴性样品检验识别率分别达到92.5%和98.0%。结果表明:Vis-NIR光谱模式识别结合SG平滑可用于转基因甘蔗叶的准确识别,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转基因甘蔗育种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甘蔗育种筛查 Vis-nir光谱 SG平滑 PCA-LDA PCA-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17种氨基酸含量的NIRS定标模型构建与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庄荣 陈进红 +1 位作者 刘海英 祝水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92-2696,共5页
选用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45份棉花种子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用一阶导数的数学处理(1,4,4,1)、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SNV+D)最佳组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改良的偏最小二乘法(MPL... 选用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45份棉花种子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用一阶导数的数学处理(1,4,4,1)、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SNV+D)最佳组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改良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构建棉籽17种氨基酸成分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定标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12种氨基酸含量的定标模型较好,其RPDc为3.735-7.132,外部检验,上为0.910-0.979,近红外光谱分析完全可以替代化学测定;而丝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等四种氨基酸的定标模型次之,其RP—Dc为2.205-2.814,外部检验r^2为0.800-0.830,近红外分析技术虽不能完全替代化学测定的结果,但仍可用于大量样品的筛选。半胱氨酸定标方程的RPDc较小(RPDc=1.358),因此,棉籽中半胱氨酸含量不能用近红外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氨基酸 近红外反射光谱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肉微生物污染和肉色变化的Vis/NIR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雷蕾 彭彦昆 +2 位作者 刘媛媛 赵娟 郭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9-164,共6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冷却肉菌落总数和颜色进行快速、无损检测。采用400~1 100 nm可见/近红外光谱成像系统,获取54个冷却肉样本表面的光谱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方法对异常光谱进行判别及剔除。通过Gompertz分布函数对...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冷却肉菌落总数和颜色进行快速、无损检测。采用400~1 100 nm可见/近红外光谱成像系统,获取54个冷却肉样本表面的光谱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方法对异常光谱进行判别及剔除。通过Gompertz分布函数对散射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表征光谱信息的Gompertz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冷却肉菌落总数和肉色L*的预测模型。α、β、θ、δ组合和α、β、δ组合建模对细菌总数预测效果最好,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和0.935,预测标准差为0.600 lg CFU/g和0.702 lg CFU/g。β、δ组合建模对肉色L*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930,预测标准差为1.515。研究结果表明利用Vis/NIR光谱散射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可以实现冷却肉品质的快速、高效、无损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肉 菌落总数 可见/近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R和ATR-FTIR光谱技术在萝卜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索少增 刘翠玲 +1 位作者 吴静珠 孙晓荣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6-138,142,共4页
研究了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在萝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为了从不同角度分析,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数学模型。经最小—最大归一化方法优化后的NIR光谱数据的PLS... 研究了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在萝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为了从不同角度分析,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数学模型。经最小—最大归一化方法优化后的NIR光谱数据的PLS法模型标准差为:RMSEC=0.289,RMSEP=0.335,BP神经网络模型标准差为:RMSEC=0.436,RMSEP=0.610。矢量归一化方法优化后的ATR-FTIR光谱数据的PLS法模型标准差为:RMSEC=0.168,RMSEP=0.127,BP神经网络模型标准差为:RMSEC=0.100,RMSEP=0.106。结果表明:ATR-FTIR的农药残留检测精度高于NIR光谱技术,ATR-FTIR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有实际应用潜能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农药残留 毒死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牧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旭 白史且 +2 位作者 鄢家俊 干友民 刀志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48-1753,共6页
牧草是草食动物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牧草品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率,也决定着最终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牧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适口性、以及牧草中所含抗营养因子和真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含... 牧草是草食动物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牧草品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率,也决定着最终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牧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适口性、以及牧草中所含抗营养因子和真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含量水平。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低成本、快速、简单、无损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NIRS的原理和特点,详细综述了NIRS在牧草品质分析、牧草育种、牧草品种鉴定和性状分类中的应用。通过较全面综述NIRS在牧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期有助于NIRS在我国牧草领域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品质 育种 鉴定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算法的生物质秸秆元素分析NIRS快速检测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晓金 朱凯 +1 位作者 牛智有 程旭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为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生物质秸秆中N、C、H、S和O 元素的可行性,采集并制备水稻、小麦、油菜和玉米秸秆样本199个,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化学计量学算法,在7400-5550cm^-1波段范围内,比较... 为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生物质秸秆中N、C、H、S和O 元素的可行性,采集并制备水稻、小麦、油菜和玉米秸秆样本199个,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化学计量学算法,在7400-5550cm^-1波段范围内,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定标效果,建立最优的生物质秸秆中N、C、H、S和O 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并用独立的验证集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N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可用于实际检测;O 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可进行实际估测;采用近红外技术用于C元素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但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H、S元素采用NIRS技术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算法 生物质秸秆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舌诊NIR反射光谱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无创测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凌 李哲 +4 位作者 李晓霞 李永成 李刚 张宝菊 宋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10-2116,共7页
采用舌诊近红外反射光谱对人体血清总蛋白(TP)含量进行无创检测。采集58例舌尖反射光谱进行反射率归一化并记录相对应的血清总蛋白生化分析值,将样本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运用主成分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法和偏最小二乘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 采用舌诊近红外反射光谱对人体血清总蛋白(TP)含量进行无创检测。采集58例舌尖反射光谱进行反射率归一化并记录相对应的血清总蛋白生化分析值,将样本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运用主成分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法和偏最小二乘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主成分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7.35%,均方根误差为3.069 1g.L-1,相关系数为0.902 1。偏最小二乘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4.77%,均方根误差为0.130 1g.L-1,相关系数为0.971 8。实验结果证实了舌诊近红外反射光谱可以较为准确地用于总蛋白含量的无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舌诊 血清总蛋白(TP) BP神经网络 偏最小二乘(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