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NOC方法研究中国地区地磁时空变化
被引量:
50
1
作者
顾左文
陈斌
+3 位作者
高金田
辛长江
袁洁浩
狄传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02-2612,共11页
应用自然正交分量(NOC)方法,对1995-2006年中国地区36个地磁台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上述数据矩阵的本征值和相应的空间域、时间域本征向量,并就其时空分布与中国地磁模型(CGM)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它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
应用自然正交分量(NOC)方法,对1995-2006年中国地区36个地磁台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上述数据矩阵的本征值和相应的空间域、时间域本征向量,并就其时空分布与中国地磁模型(CGM)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它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上述观测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地磁内、外源场信息,其中地磁场要素F、D、I第一、第二本征值及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第一、第二本征向量所描述的地磁基本场时间变化与CGM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时空变化
自然正交分量
中国地磁模型
中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正交分量方法在地震地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4
2
作者
陈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6-469,565,共4页
对比分析了地震地磁监测中运用自然正交分量方法建立的我国地磁场长期变化模型与传统的磁场线性预测长期变化模型在地震地磁监测中的误差,发现NOC方法优于线性预测方法,应在地震地磁监测中予以推广应用。在NOC模型建立过程中,还发现NOC...
对比分析了地震地磁监测中运用自然正交分量方法建立的我国地磁场长期变化模型与传统的磁场线性预测长期变化模型在地震地磁监测中的误差,发现NOC方法优于线性预测方法,应在地震地磁监测中予以推广应用。在NOC模型建立过程中,还发现NOC方法有助于提取可能与地震活动性相关的地磁场微弱能量的时间变化,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正交分量方法
地磁场变化
地磁场模型
震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5—1997年中国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正交模型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月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4-630,共7页
选取中国地区 2 0个地磁台 ,日本地区 3个地磁台的基本数据 ,使用自然正交分量方法 (简称NOC方法 )求得 1 985— 1 997年中国地区地磁场三分量 (X ,Y ,Z)的自然正交分量的时间函数 ,即地磁场时间变化的正交模型 .对阶数从 1— 9的正交...
选取中国地区 2 0个地磁台 ,日本地区 3个地磁台的基本数据 ,使用自然正交分量方法 (简称NOC方法 )求得 1 985— 1 997年中国地区地磁场三分量 (X ,Y ,Z)的自然正交分量的时间函数 ,即地磁场时间变化的正交模型 .对阶数从 1— 9的正交分量进行了试验计算 ,并计算出这 2 3个地磁台分量的均方根偏差 (RMS)值 .以 1 995年为例 ,取kNOC=1— 3,将 2 3个地磁台的正交模型值绘出了平面等值线图 .结果显示X ,Y ,Z长期变化速度的等值线非常平滑 ,分布均匀 ,且均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这反映了主磁场的长期变化规律 ,而其中长期变化速率比较大的地区 ,反映地磁场的局部特征和有关的地球物理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正交模型
自然正交分量
长期变化
中国
noc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NOC方法研究中国地区地磁时空变化
被引量:
50
1
作者
顾左文
陈斌
高金田
辛长江
袁洁浩
狄传芝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兰州观象台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02-2612,共11页
基金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与构造活动重点监视区地磁基本场动态模型研究>(20070801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岩石圈磁场异常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的观测与研究>联合资助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编号09AC1015
文摘
应用自然正交分量(NOC)方法,对1995-2006年中国地区36个地磁台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上述数据矩阵的本征值和相应的空间域、时间域本征向量,并就其时空分布与中国地磁模型(CGM)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它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上述观测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地磁内、外源场信息,其中地磁场要素F、D、I第一、第二本征值及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第一、第二本征向量所描述的地磁基本场时间变化与CGM吻合较好.
关键词
地磁时空变化
自然正交分量
中国地磁模型
中国地区
Keywords
Geomagnetic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natural orthogonal components (noc)
China Geomagnetic Model (CGM)
China
分类号
P318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正交分量方法在地震地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4
2
作者
陈斌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6-469,565,共4页
基金
2009年度地震行业专项:中国地球物理场观测--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第四专题(200908029-04)
文摘
对比分析了地震地磁监测中运用自然正交分量方法建立的我国地磁场长期变化模型与传统的磁场线性预测长期变化模型在地震地磁监测中的误差,发现NOC方法优于线性预测方法,应在地震地磁监测中予以推广应用。在NOC模型建立过程中,还发现NOC方法有助于提取可能与地震活动性相关的地磁场微弱能量的时间变化,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自然正交分量方法
地磁场变化
地磁场模型
震磁监测
Keywords
natural orthogonal components (noc)
method
geomagnetic variation
geomagnetic model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survey
分类号
P315.72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5—1997年中国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正交模型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月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4-6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4 97742 1 94973 41 40 )
文摘
选取中国地区 2 0个地磁台 ,日本地区 3个地磁台的基本数据 ,使用自然正交分量方法 (简称NOC方法 )求得 1 985— 1 997年中国地区地磁场三分量 (X ,Y ,Z)的自然正交分量的时间函数 ,即地磁场时间变化的正交模型 .对阶数从 1— 9的正交分量进行了试验计算 ,并计算出这 2 3个地磁台分量的均方根偏差 (RMS)值 .以 1 995年为例 ,取kNOC=1— 3,将 2 3个地磁台的正交模型值绘出了平面等值线图 .结果显示X ,Y ,Z长期变化速度的等值线非常平滑 ,分布均匀 ,且均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这反映了主磁场的长期变化规律 ,而其中长期变化速率比较大的地区 ,反映地磁场的局部特征和有关的地球物理现象 .
关键词
地磁场
正交模型
自然正交分量
长期变化
中国
noc
方法
Keywords
Geomagnetic field,
natural
orthogonal
components
,Secular variation,China.
分类号
P318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NOC方法研究中国地区地磁时空变化
顾左文
陈斌
高金田
辛长江
袁洁浩
狄传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然正交分量方法在地震地磁监测中的应用
陈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985—1997年中国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正交模型
王月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