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剂Pr6O11掺杂对CeO_(2)-ZrO_(2)-Al_(2)O_(3)材料及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俊杰 王大军 +5 位作者 李珊珊 李洁 陈耀壮 韩太宇 杨禛祯 王光永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80,共9页
助剂表面改性是提高铈基材料热稳定性、还原性能及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低温活性的经典方法之一。揭示助剂表面改性的作用机制,对于研发高性能CeO_(2)-ZrO_(2)-Al_(2)O_(3)(CZA)材料,满足日趋严格的汽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决尾气... 助剂表面改性是提高铈基材料热稳定性、还原性能及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低温活性的经典方法之一。揭示助剂表面改性的作用机制,对于研发高性能CeO_(2)-ZrO_(2)-Al_(2)O_(3)(CZA)材料,满足日趋严格的汽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决尾气污染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引入助剂Pr_(6)O_(11)可以提升CZA的低温还原性能,进一步研究了不同Pr_(6)O_(11)含量(0、3%、5%、7%和9%,质量分数)对其氧化还原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N_(2)吸/脱附、X射线衍射(XR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储氧量等表征结果表明,Pr_(6)O_(11)的表面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eO_(2)-ZrO_(2)(CZ)纳米晶的烧结驱动力,抑制CZ晶粒烧结。同时,引入Pr_(6)O_(11)促进材料产生了更多氧空位,从而提高了其还原性能和储氧性能。其中,Pr_(6)O_(11)含量为5%时,改性CZA表现出最佳的热稳定性、还原性能和储氧性能,1000℃下老化4 h后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85 m^(2)/g和0.33 mL/g),CZ晶粒尺寸最小(6.9 nm),还原峰温低至532℃,400℃储氧量增至109μmol/g。因此,该改性CZA负载的单Pd三效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其CO、NO、C3H8和C3H6的t50(污染物转化率为50%时所需温度)较未改性催化剂分别降低了6℃、15℃、18℃和6℃。综上,在CZA材料中添加适量的Pr_(6)O_(11),可有效提高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该方法简单经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净化 表面改性 Ceo_(2)-Zro_(2)-al_(2)o_(3) Pr_(6)o_(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增强Na_(2)O-B_(2)O_(3)-Al_(2)O_(3)-SiO_(2)系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爱菊 李子成 +1 位作者 冯婧 李志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6-1671,共6页
以Na_(2)O-B_(2)O_(3)-Al_(2)O_(3)-SiO_(2)系低温玻璃为基础结合剂烧制金刚石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及力学性能测试仪等对其界面结合强度、界面处元素分布及界面化学键进行了... 以Na_(2)O-B_(2)O_(3)-Al_(2)O_(3)-SiO_(2)系低温玻璃为基础结合剂烧制金刚石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及力学性能测试仪等对其界面结合强度、界面处元素分布及界面化学键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_(2)O-B_(2)O_(3)-Al_(2)O_(3)-SiO_(2)系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颗粒界面结合强度高,790℃煅烧时试样抗折强度达到77.82 MPa。Si、B、Na、Zn各元素在界面位置发生扩散,而Al元素没有明显扩散,元素扩散提升了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在界面处形成C-O、C=O和C-B键,化学成键进一步增进界面结合。另外,790℃煅烧的复合材料中金刚石颗粒保存完好,而850℃煅烧时金刚石出现石墨化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na_(2)o-B_(2)o_(3)-al_(2)o_(3)-Sio_(2) 陶瓷结合剂 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6)、MA和β-Al_(2)O_(3)质浇注料抗K_(2)CO_(3)侵蚀研究
3
作者 许远超 张三华 +2 位作者 秦红彬 许应顺 黄志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2-415,共4页
采用碱蒸气法,对不同温度(800、1000、1200和1350℃)热处理后的3种材质(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和β-Al_(2)O_(3))的浇注料试样,在对应温度(800、1000、1200和1350℃)下进行抗K_(2)CO_(3)侵蚀试验,然后检测其抗K_(2)CO_(3)侵蚀试验后的显... 采用碱蒸气法,对不同温度(800、1000、1200和1350℃)热处理后的3种材质(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和β-Al_(2)O_(3))的浇注料试样,在对应温度(800、1000、1200和1350℃)下进行抗K_(2)CO_(3)侵蚀试验,然后检测其抗K_(2)CO_(3)侵蚀试验后的显气孔率变化率、体积密度变化率和常温耐压强度变化率,并分析其抗K_(2)CO_(3)试验后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1800℃时,3种浇注料的抗K_(2)CO_(3)侵蚀性能都很好。21200℃时,六铝酸钙浇注料与K_(2)CO_(3)反应生成大量β-Al_(2)O_(3),抗K_(2)CO_(3)侵蚀性能较差;尖晶石浇注料与K_(2)CO_(3)反应生成的β-Al_(2)O_(3)较少,抗K_(2)CO_(3)侵蚀性能较好;β-Al_(2)O_(3)浇注料与K_(2)CO_(3)反应最弱,抗K_(2)CO_(3)侵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_(6) MA β-al_(2)o_(3) K_(2)Co_(3) 抗碱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电解制取Al-Ti合金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旭光 邱竹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88-1090,共3页
采用工业铝电解质体系,在Na3AlF6 Al2O3中加入TiO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直接得到Al Ti合金·利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可行,合金中Ti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以上,超过已往文献报道·而且Ti与Al以化合... 采用工业铝电解质体系,在Na3AlF6 Al2O3中加入TiO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直接得到Al Ti合金·利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可行,合金中Ti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以上,超过已往文献报道·而且Ti与Al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此类产品可作为母合金使用·对熔盐电解法制备Al Ti合金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与Al Si合金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机理:Al还原了TiO2中的金属Ti,与预先放置的铝(阴极)构成Al Ti合金;Ti与Al同时在阴极析出,形成Al Ti合金·保持一定的条件,电解能够始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电解 Al-Ti母合金 na3alf6-al2o3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Mixed-phase Sodium Titanate Tuned by Carbon Dots
5
作者 LI Dan HU Honghui +4 位作者 HOU Hongshuai ZHANG Sheng LIU Lijie JING Mingjun WU Tianjing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4,共12页
Na_(2)Ti_(3)O_(7)and Na_(2)Ti_(6)O_(13)are two typical titanate-based sodium-storage materials,featuring the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favorable structure stability,respectively.Regulating the ratio of them in the... Na_(2)Ti_(3)O_(7)and Na_(2)Ti_(6)O_(13)are two typical titanate-based sodium-storage materials,featuring the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favorable structure stability,respectively.Regulating the ratio of them in the composite material is the key to strengthen its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Herein,based on the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abundant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of carbon dots(CDs),sodium titanate precursors containing CDs were in situ prepared by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After the thermal conversion of the precursors,a composite material(NNTO/C)of Na_(2)Ti_(3)O_(7)and Na_(2)Ti_(6)O_(13)was obtained,containing conductive carbon derived from CDs.The introduc⁃tion of conductive carbon not only adjusts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mixed phases,but also provides a small charge transfer impedance(Rct,7.48Ω)and a big specific surface area(100.8 m^(2)/g).As a result,NNTO/C composites exhibit better sodium storage behavior while playing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of mixed phases.When employed as the anode,after 200 cycles at 0.05 A/g,NNTO/C still maintains a specific capacity of 143.8 mA‧h/g.After 400 cycles at 1.00 A/g,the specific capacity remains as high as 108 mA‧h/g.This study suggests an innovative thinking for designing two-phase structures of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the greater use of CDs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Ti_(3)o_(7) na_(2)Ti_(6)o_(13) Mixed-phases Carbon dots Sodium storage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体法一步合成六氟铁酸钠正极材料及其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宏健 沈欢欢 +5 位作者 周艳婷 沈周宁 杨欢 许稳 游依 刘万民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六氟铁酸钠具有较强的锂离子和钠离子存储能力,可作为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目前,其制备方法存在工艺流程长、原料有毒有害和(或)溶解度低、材料电化学性能差等缺点。本研究采用三草酸合铁酸钠中间体法制备了六氟铁酸钠材料。研... 六氟铁酸钠具有较强的锂离子和钠离子存储能力,可作为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目前,其制备方法存在工艺流程长、原料有毒有害和(或)溶解度低、材料电化学性能差等缺点。本研究采用三草酸合铁酸钠中间体法制备了六氟铁酸钠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于700℃焙烧7 h可制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六氟铁酸钠;该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第2次放电比容量为229.1 mAh/g,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7.9%;在钠离子电池中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8 mAh/g,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0%。该合成路线环境友好,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铁酸钠 三草酸合铁酸钠 中间体法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