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NVH特性数据采集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金广 蒋萍 +1 位作者 于刚 张晴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5,共6页
针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NVH特性数据存在多点位异步采样误差较大,且选取性能评价依据单一的问题,设计一种二十四通道NVH特性数据同步采集与多角度特性分析系统;采用多个数据采集模块联结、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读写、高速串行计算机扩... 针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NVH特性数据存在多点位异步采样误差较大,且选取性能评价依据单一的问题,设计一种二十四通道NVH特性数据同步采集与多角度特性分析系统;采用多个数据采集模块联结、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读写、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融合的方式,实现二十四通道NVH特性数据的同步精确采集与快速传输;从机械性能与声振特性方面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NVH特性进行多角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实现多点位同步高精度采样与多角度信号时频域分析,每个通道数据采集速率可达200 kHz/s,时频域分析依据更丰富、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nvh特性 数据采集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系统瞬态NVH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修鹏 郑光泽 +1 位作者 李晓峰 唐元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1-559,622,共10页
为了研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振动噪声特性,构建了电驱系统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相应的电磁力和轴承力,分析了电驱系统加速工况的振动噪声。首先,通过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瞬态场分析,得到稳速工况点作用于定子齿的电磁力;其次,应用多... 为了研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振动噪声特性,构建了电驱系统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相应的电磁力和轴承力,分析了电驱系统加速工况的振动噪声。首先,通过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瞬态场分析,得到稳速工况点作用于定子齿的电磁力;其次,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电驱系统各稳速工况的轴承力;然后,提取稳速工况下电磁力和轴承力的主阶次激励,并用三次样条插值得到各阶次的瞬态激励力,进行电驱系统加速工况的振动噪声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半消声室台架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电磁激励和机械激励,并通过插值拟合成瞬态激励的方法能有效地预测电驱系统瞬态噪声-振动-声品质(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简称NVH)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系统 瞬态 噪声-振动-声品质特性 多体柔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耐撞性与NVH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勇 李光耀 孙光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760-1763,共4页
将多学科设计优化运用在汽车车身耐撞性研究中,通过拉丁方试验设计获取采样数据点,同时,为了提高了计算效率,构建了考虑整车正撞安全性和白车身扭转模态优化设计的多学科系统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然后运用序列响应面方法结合多学科可行性... 将多学科设计优化运用在汽车车身耐撞性研究中,通过拉丁方试验设计获取采样数据点,同时,为了提高了计算效率,构建了考虑整车正撞安全性和白车身扭转模态优化设计的多学科系统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然后运用序列响应面方法结合多学科可行性方法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整车耐撞性和白车身NVH相结合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计算量大,且在碰撞非线性系统优化中常常易导致收敛缓慢甚至不收敛的缺点。在较好地满足CMVDR294安全法规的同时,使得白车身的扭转模态值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nvh 近似模型 拉丁方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衬套对汽车悬架系统NVH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欣冉 陈晓新 +1 位作者 王家恩 汪明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4,643,共5页
文章研究了悬架系统在不同路面激励下的NVH性能,将工况分为路面随机激励和脉冲激励2类,根据路面形状,脉冲激励又分为三角形凸块和正弦形凹坑脉冲激励(考虑刹车作用)2种。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NVH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特... 文章研究了悬架系统在不同路面激励下的NVH性能,将工况分为路面随机激励和脉冲激励2类,根据路面形状,脉冲激励又分为三角形凸块和正弦形凹坑脉冲激励(考虑刹车作用)2种。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NVH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特性。参考有关资料选定对悬架NVH性能影响较敏感的衬套,建立了考虑其影响的半车模型,对比不同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衬套有效改善了悬架的NVH性能。将模型仿真结果与道路模拟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系统nvh 半车模型 橡胶衬套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电动汽车NVH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兴 左燕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7-350,共4页
在整车开发环节中,需要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NVH性能。针对某电动汽车样车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车内噪声水平及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等声振特性进行测试;采用阶次跟踪分析法识别出车内主要的振动噪声源;提出了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
关键词 电动汽车 nvh 阶次跟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悬架NVH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欣冉 陈无畏 陈晓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8-983,共6页
使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橡胶衬套对悬架NVH性能的影响。柔化其他悬架部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刚柔耦合模型。通过试验设计(DOE)分析了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NVH性能的灵敏度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悬架中高频NVH性能... 使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橡胶衬套对悬架NVH性能的影响。柔化其他悬架部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刚柔耦合模型。通过试验设计(DOE)分析了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NVH性能的灵敏度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悬架中高频NVH性能得到了改善。将模型仿真与道路模拟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系统nvh 刚柔耦合模型 DOE优化 橡胶衬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系扭转振动对非道路柴油机NVH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黎明 朱敬安 +1 位作者 陈洪涛 李震勇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6年第1期42-44,48,共4页
在对某农用机械配套柴油机进行曲轴系扭转振动分析及扭转减振器匹配研究中,发现严重的扭转振动。通过对安装V带轮和扭转减振器两种情况下的曲轴系扭转振动、整机噪声及整机振动进行试验测量和信号分析,确定了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在对某农用机械配套柴油机进行曲轴系扭转振动分析及扭转减振器匹配研究中,发现严重的扭转振动。通过对安装V带轮和扭转减振器两种情况下的曲轴系扭转振动、整机噪声及整机振动进行试验测量和信号分析,确定了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试验表明,匹配良好的减振器能够大幅改善整机的NVH性能。该项研究既使工程技术人员认识到对非道路柴油机进行扭转振动研究的必要性,又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扭转振动是如何对整机振动噪声性能产生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振动 柴油机 nvh特性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涡旋压缩机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8
作者 王恒 郭常立 陈哲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针对当前电动涡旋压缩机NVH差的问题,基于动力总成悬置设计的经验,从传递路径入手,为压缩机总成设计了一套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优越及可靠性高的悬置系统,并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验证。首先,对电动压缩机悬置系统布置进... 针对当前电动涡旋压缩机NVH差的问题,基于动力总成悬置设计的经验,从传递路径入手,为压缩机总成设计了一套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优越及可靠性高的悬置系统,并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验证。首先,对电动压缩机悬置系统布置进行了受力分析;接着,建立了压缩机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刚体模态和解耦率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悬置三向刚度为设计变量,以悬置系统刚体模态和各阶模态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禁忌搜索算法(GATS)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根据优化结果设计了悬置非线性刚度曲线,并进行了受力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压缩机悬置系统各阶刚体模态和解耦率满足目标要求,各悬置受力分布合理,压缩机全转速范围内的平均隔振率由20 dB左右提升到30 dB左右;同时,车内噪声和方向盘振动均有不同程度优化,有效提高了电动涡旋压缩机悬置系统的NVH性能。该方法对于电动涡旋压缩机悬置设计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可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 电动涡旋压缩机 悬置系统 频率配置 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汽车NVH测试分析系统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辉 徐小军 +1 位作者 陈剑 范习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346,共4页
文章提出了汽车NVH测试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该系统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该系统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将虚拟仪器技术运用到汽车振动测试分析当中;实现数据的采集、显示及存储,并结合SVT工具包,实现了多种分析... 文章提出了汽车NVH测试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该系统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该系统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将虚拟仪器技术运用到汽车振动测试分析当中;实现数据的采集、显示及存储,并结合SVT工具包,实现了多种分析功能,使得振动分析更加精确,缩短了测试和信号处理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h 图形化编程语言 虚拟仪器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混合动力汽车NVH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岳明玥 周一丹 马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动汽车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新的部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及运行模式,虽然其降低了传统内燃机的掩蔽噪声,但因其整车结构和相关系统的变化,致使整车在振动噪声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动汽车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新的部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及运行模式,虽然其降低了传统内燃机的掩蔽噪声,但因其整车结构和相关系统的变化,致使整车在振动噪声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因此针对性地列举了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NVH问题,分析了车内振动、噪声的产生原因及传递路径,提出了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最后对混合动力汽车NVH问题的解决技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h性能 振动噪声源 传递路径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NVH性能设计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贵山 赵肖斌 +3 位作者 黄宗斌 覃鹏飞 陈涛 劳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16229-16237,共9页
汽车噪声、振动、平顺性(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NVH)性能是影响汽车质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是汽车研发人员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为此,提出了汽车产品开发过程的车身NVH性能设计策略。通过车身结构设计、阻尼设计、密封设计、阻隔设... 汽车噪声、振动、平顺性(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NVH)性能是影响汽车质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是汽车研发人员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为此,提出了汽车产品开发过程的车身NVH性能设计策略。通过车身结构设计、阻尼设计、密封设计、阻隔设计、补强设计、吸声设计、隔声设计、低风噪设计方法实现NVH性能提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身系统设计策略有效提高了车身NVH性能,该策略为汽车的NVH设计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结构 噪声 振动 开发流程 噪声、振动、平顺性(nvh)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层级目标的汽车前围声学包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海波 郑志伟 +3 位作者 张思文 吴昱东 杨明亮 丁渭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7-295,共9页
为了研究汽车声学包设计参数对其多性能目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传统的深度信念网络(DBNs)方法,并提出SVR-DBN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deep belief networks)模型,提升了模型映射的准确度;其次,从车辆噪声传递关系与层级目标分解... 为了研究汽车声学包设计参数对其多性能目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传统的深度信念网络(DBNs)方法,并提出SVR-DBN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deep belief networks)模型,提升了模型映射的准确度;其次,从车辆噪声传递关系与层级目标分解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多层级目标预测与分析方法;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具体车型的前围声学包性能、重量与成本多目标预测与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VR-DBNs方法对前围声学包性能、重量与成本目标预测准确度均在0.975以上,优于传统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SVR与DBNs模型;基于SVR-DBNs模型的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两者加权目标相对误差为1.09%(平均传递损失(MTL)、重量和成本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1.44%、1.04%与0.71%),优化后的实测结果较前围声学包原始状态性能、重量和成本分别提升了5.51%、9.01%与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 声学包 吸隔声 SVR-DBNs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驾驶室振动传递路径二级建模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剑 邓支强 +3 位作者 曾维俊 舒宏超 李士爱 戎芳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8,90,共8页
阐述了OPAX方法的基本理论,对某中型卡车驾驶室振动实施传递路径分析,并针对该车结构设计特点,提出基于OPAX方法的二级TPA分析模型,分别为动力总成-驾驶室一级传递路径模型和车架-驾驶室二级传递路径模型。通过建模测试计算获得各级悬... 阐述了OPAX方法的基本理论,对某中型卡车驾驶室振动实施传递路径分析,并针对该车结构设计特点,提出基于OPAX方法的二级TPA分析模型,分别为动力总成-驾驶室一级传递路径模型和车架-驾驶室二级传递路径模型。通过建模测试计算获得各级悬置动刚度、工况载荷和路径贡献量,准确定位引起驾驶室振动水平较大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有效减小驾驶室振动水平。该应用研究表明二级TPA模型更符合研究对象的结构设计,能反映出更详尽的结构路径特性,是对已有TPA模型的丰富和拓展,对OPAX方法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nvh 传递路径分析(TPA) 二级TPA建模 载荷识别 贡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齿轮箱微观修形对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范孝良 石鹏飞 刘建民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基于2MW风电齿轮箱的详细数据,在Romax环境中建立2MW风电齿轮箱刚柔耦合模型.结合ISO6336标准及齿轮箱微观修形理论的相关文献,采用齿向修形和齿廓修形并用的修形方案,对2MW风电齿轮箱进行微观修形.针对修形前后的风电齿轮箱模型,对传... 基于2MW风电齿轮箱的详细数据,在Romax环境中建立2MW风电齿轮箱刚柔耦合模型.结合ISO6336标准及齿轮箱微观修形理论的相关文献,采用齿向修形和齿廓修形并用的修形方案,对2MW风电齿轮箱进行微观修形.针对修形前后的风电齿轮箱模型,对传动误差、齿轮承载能力、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修形方案可有效降低传动误差,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NVH性能.提出的修形方法可靠实用,为兆瓦级风电齿轮箱的微观修形分析和NVH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微观修形 传动误差 承载能力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客车传动轴中间支承刚度优化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源绍 严斯 +1 位作者 张继元 乔克婷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3-819,共7页
针对电动轻型客车传动轴振动过大的问题,为了提高整车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水平,对其传动轴中间支撑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对支承的刚度值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介绍了频率比计算设计的过程和优化理论,对某传动轴支承的悬挂质... 针对电动轻型客车传动轴振动过大的问题,为了提高整车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水平,对其传动轴中间支撑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对支承的刚度值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介绍了频率比计算设计的过程和优化理论,对某传动轴支承的悬挂质量、固有频率、频率比进行了计算分析;然后,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以振动传递率、一阶模态变化率、橡胶阻尼比、频率比为约束条件构造了目标函数,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对中间支承的刚度进行了重新匹配设计及优化计算,获得了目标刚度值;最后,对优化前后的中间支承刚度值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开展了NVH实车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80 km/h时速下,改进后支架上的振动加速度下降了约19%;优化后的中间支承目标刚度值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减少了传动轴对整车振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轴振动 支承刚度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试验 多目标优化算法 刚度匹配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SRV白车身动态性能研究及工程治理
16
作者 王建楠 胡志超 +1 位作者 陈剑 张会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78,共3页
以某SRV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整车振动过大问题,利用CAE技术对其白车身动态性能进行研究,以期改善该SRV整车NVH性能。研究探明了其动态性能较为薄弱的环节,并据此对白车身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将改进后的白车身搭载到整车上以... 以某SRV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整车振动过大问题,利用CAE技术对其白车身动态性能进行研究,以期改善该SRV整车NVH性能。研究探明了其动态性能较为薄弱的环节,并据此对白车身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将改进后的白车身搭载到整车上以后,整车噪声可降低5 dB,显著提高了整车NVH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h特性 动态性能 工程治理 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变速器振动啸叫噪声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彦 唐进元 龚为伦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7,21,共4页
汽车变速器啸叫噪声是变速器常见的问题。对变速器啸叫噪声进行测试与分析,提出变速器啸叫噪声的客观评价,形成变速器啸叫噪声测试分析流程。
关键词 变速器啸叫 振动啸叫噪声测试 阶次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车门下位玻璃异常振动预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哲 高云凯 +2 位作者 徐翔 马超 陈佳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52-158,共7页
针对某车型左前车门玻璃下位关门过程中玻璃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对车门关闭时的瞬态冲击载荷进行了离散化设计,提出了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中的逆矩阵(inverse matrix,IM)法求取离散化载荷的方法,并设计了整车... 针对某车型左前车门玻璃下位关门过程中玻璃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对车门关闭时的瞬态冲击载荷进行了离散化设计,提出了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中的逆矩阵(inverse matrix,IM)法求取离散化载荷的方法,并设计了整车和台架试验。然后建立了该车型左前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并将求取的离散化瞬态冲击载荷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量,基于瞬态有限元法对车门下位玻璃振动进行了仿真预测,通过与试验实测响应对比说明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验证了通过离散化车门关闭的瞬态冲击载荷对预测振动响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nvh 载荷离散化 传递路径分析(TPA) 有限元法 振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门玻璃下位振动传递路径建模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哲 高云凯 +2 位作者 徐翔 石旺 王洪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5,201,共8页
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方法的基本理论,对某车型左前车门玻璃下位关门过程中玻璃振动异常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并针对该车门结构设计特点,提出了基于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二级TPA分析模型,分别为锁机、密封条... 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方法的基本理论,对某车型左前车门玻璃下位关门过程中玻璃振动异常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并针对该车门结构设计特点,提出了基于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二级TPA分析模型,分别为锁机、密封条⁃玻璃一级传递路径模型和导轨接附点⁃玻璃二级传递路径模型。通过常用关门速度(1.5 m/s)获得各测点的工况响应,利用建立的二级TPA模型和工况响应计算获得工况载荷和路径贡献量,准确定位引起车门玻璃下位振动水平较大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大幅降低了其振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噪声 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频率传递路径分析 二级传递路径分析 载荷识别 贡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动机转子机油泵总成噪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曦 战强 张俊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解决某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所出现的啸叫声问题,对转子机油泵总成噪声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分析转子机油泵噪声机理,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到的噪声频谱,分析噪声特征与来源;以降低噪声为优化目标,针对突出的声学缺陷对转子机油泵总成... 为解决某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所出现的啸叫声问题,对转子机油泵总成噪声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分析转子机油泵噪声机理,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到的噪声频谱,分析噪声特征与来源;以降低噪声为优化目标,针对突出的声学缺陷对转子机油泵总成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后,该机油泵一阶振动速度降低,且困油区压力最大值平均降低约56%,阶次噪声明显改善,背景宽频能量有所降低,噪声的总声压级降低了2.8 dB。优化方案有效改善了该机油泵总成声学特性,为同类结构声学优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机油泵 振动噪声舒适性 噪声机理 噪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