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接枝改性^(13)C NMR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罗金树 李鹏 +1 位作者 于运花 杨小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利用羟基与酰氯的反应,选用苯甲酰氯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进行端基改性,采用13C NMR表征改性产物。研究表明:苯甲酰氯能有效地修饰超支化聚酯,通过控制H30和苯甲酰氯的投料比可以较好地控制端基的接枝率;利用13C NMR谱图,结合超支化聚合... 利用羟基与酰氯的反应,选用苯甲酰氯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进行端基改性,采用13C NMR表征改性产物。研究表明:苯甲酰氯能有效地修饰超支化聚酯,通过控制H30和苯甲酰氯的投料比可以较好地控制端基的接枝率;利用13C NMR谱图,结合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性,能够较好地计算出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反应的程度——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端基改性 ^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织物的改性硅溶胶/有机硅聚氨酯疏水整理 被引量:5
2
作者 吕凯 陈坤林 王潮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10,27,共5页
采用有机硅聚氨酯树脂和氟硅烷改性硅溶胶共混整理液浸渍涤/棉织物,得到高疏水性的整理织物。SEM表明,整理后织物表面成膜均匀,并且具有一定的粗糙性。当改性硅溶胶质量分数为23.5%时,接触角达到最佳145°。该整理织物在-10、140℃... 采用有机硅聚氨酯树脂和氟硅烷改性硅溶胶共混整理液浸渍涤/棉织物,得到高疏水性的整理织物。SEM表明,整理后织物表面成膜均匀,并且具有一定的粗糙性。当改性硅溶胶质量分数为23.5%时,接触角达到最佳145°。该整理织物在-10、140℃的极端环境中处理后,接触角仍保持在145°;经过200次干摩擦后,织物仍拥有135°的接触角,表现出良好的耐寒、耐热和耐摩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改性硅溶胶 有机硅聚氨酯 疏水性 涤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炭改性聚酯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染色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盟盟 孟家光 韩娅红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1,共4页
文中对椰炭改性聚酯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了混纺针织物中椰炭改性聚酯纤维的染色条件为:分散蓝2BLN用量0.6%、染色载体TM-DL102用量3.0%、染色温度98℃、染色时间80 min、pH值... 文中对椰炭改性聚酯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了混纺针织物中椰炭改性聚酯纤维的染色条件为:分散蓝2BLN用量0.6%、染色载体TM-DL102用量3.0%、染色温度98℃、染色时间80 min、pH值5.5、浴比1∶50;使用活性翠蓝KN-G对混纺针织物中的棉纤维进行染色,当其用量为8%时,棉纤维与椰炭改性聚酯纤维的色差小,可达到良好的同色性。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对椰炭改性聚酯纤维混纺针织物染色,结果表明,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达到了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炭纤维 聚酯纤维 椰炭改性聚酯纤维 染色 棉纤维 染色载体 混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BT共混物和P(ET—BT)共聚物化学结构的各种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眭伟民 张菁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70-79,共10页
本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差示扫描量热谱(DSC)、裂解色谱(PGC)和化学降解色谱(CDC)研究了PET/PBT共混物和P(ET-BT)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热转变,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GC和... 本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差示扫描量热谱(DSC)、裂解色谱(PGC)和化学降解色谱(CDC)研究了PET/PBT共混物和P(ET-BT)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热转变,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GC和CDC法是组分分析最可靠的方法。^(13)C-NMR法是鉴别共混和共聚链结构的最有效手段。对于组分比的测定,CDC法最灵敏,PET和PBT的检测极限为0.5%,相对标准偏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共聚物 裂解色谱 化学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纺比对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先锋 潘福奎 《现代纺织技术》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性能,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下降,断裂伸长率下降,顶破强力逐渐下降,纵向...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性能,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下降,断裂伸长率下降,顶破强力逐渐下降,纵向、横向弯曲长度和织物的硬挺系数逐渐下降,柔软性提高,悬垂性和保暖性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 棉纤维 混纺针织物 混纺比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线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先锋 潘福奎 《现代纺织技术》 2008年第2期7-10,共4页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的断...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的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弹性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 棉纤维 混纺纱 混纺比 拉伸性能 应力松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改性涤纶混纺织物干、湿热整理性能研究
7
作者 赵国梁 武荣瑞 +1 位作者 John Curiskis Allan Deboos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共5页
研究了干热定形及蒸呢温度对羊毛 改性涤纶混纺织物 (WE)定形稳定性、热收缩率及弯曲刚度的影响 ,并将其与具有相同织造结构的羊毛 常规涤纶织物 (WP)及纯羊毛织物 (W)的相应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WE在低于WP热定形温度约 10... 研究了干热定形及蒸呢温度对羊毛 改性涤纶混纺织物 (WE)定形稳定性、热收缩率及弯曲刚度的影响 ,并将其与具有相同织造结构的羊毛 常规涤纶织物 (WP)及纯羊毛织物 (W)的相应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WE在低于WP热定形温度约 10℃的温度时便可达到最佳热定形稳定性 ;随着热定形温度的提高 ,WE的热收缩率及弯曲刚度表现出比WP更明显的提高。随着蒸呢温度的提高 ,3种织物的热定形稳定性相应提高 ;在相同的蒸呢温度下 ,WE的定形稳定性略好于W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改性涤纶 混纺织物 干热定形 蒸呢处理 整理 稳定性 弯曲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改性聚酯纤维混纺机织面料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妙音 王姗姗 +4 位作者 乔明伟 祝成炎 田伟 徐科 张红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3,共6页
选用抗菌改性聚酯纤维,分别与黏胶纤维按50/50、60/40、70/30混纺比进行混纺,与竹浆纤维和天丝按60/40混纺比进行混纺,得到5种含有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混纺纱。随后,将这5种混纺纱作为经纬纱线制织成11种机织面料试样,采用振荡法对面料... 选用抗菌改性聚酯纤维,分别与黏胶纤维按50/50、60/40、70/30混纺比进行混纺,与竹浆纤维和天丝按60/40混纺比进行混纺,得到5种含有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混纺纱。随后,将这5种混纺纱作为经纬纱线制织成11种机织面料试样,采用振荡法对面料试样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探究纤维原料、纤维含量与面料抗菌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获得具有较优抗菌性能的机织面料试样,为后续开发抗菌机织面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抗菌改性聚酯纤维与黏胶纤维按60/40比例进行混纺的纱线,制织得到的抗菌面料为较优抗菌面料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改性聚酯纤维 抗菌混纺纱 抗菌机织面料 抑菌率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仪纶^(TM))性能及其成纱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陈涛 刘新金 +1 位作者 苏旭中 吉宜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1,共6页
为研究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和适用性,对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并进行分析,再将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成纱,对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线的表面外观、拉伸断裂性能、条干均匀度、毛羽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不... 为研究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和适用性,对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并进行分析,再将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成纱,对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线的表面外观、拉伸断裂性能、条干均匀度、毛羽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复合结构混纺纱的性能。将棉/聚酰胺改性聚酯混纺纱与常用棉涤、棉黏纱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成纱条干好、毛羽少,质量达到使用要求,所制织物手感柔软,吸湿快干,服用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 复合结构纱线 性能 混纺 条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VE树脂改性聚酯-丙烯酸粉末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严明 黄焯轩 +1 位作者 蔡劲树 华江南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7,共8页
主要介绍了FEVE树脂改性聚酯-丙烯酸粉末涂料的配方设计和制备工艺。首先对被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和聚酯树脂的品种进行筛选,再对制备工艺进行筛选,最后对比了FEVE树脂改性不同品种耐候树脂的性能。结果表明:选择环氧当量500〜550 g/mol的... 主要介绍了FEVE树脂改性聚酯-丙烯酸粉末涂料的配方设计和制备工艺。首先对被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和聚酯树脂的品种进行筛选,再对制备工艺进行筛选,最后对比了FEVE树脂改性不同品种耐候树脂的性能。结果表明:选择环氧当量500〜550 g/mol的缩水甘油基丙烯酸树脂与酸值32~38 mgKOH/g的聚酯树脂按质量比1:1混合挤出制备粉末涂料后,再与FEVE纯氟碳粉末按质量比(2〜1):1外混合制备的FEVE树脂改性聚酯-丙烯酸粉末涂料,相对于氟碳改性其他品种树脂的粉末涂料具有平整的涂膜外观,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基丙烯酸树脂 FEVE树脂 改性聚酯-丙烯酸 外混合工艺 粉末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织物的异色花灰染色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美佳 杨爱民 何金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弹力针织物异色花灰染色,采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时存在颜色稳定性差、上染不匀和色点等问题,生产中通过加入防沉淀剂S、阳离子染料匀染剂等助剂,可以解决两种染料同浴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加入0.1 g/L...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弹力针织物异色花灰染色,采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时存在颜色稳定性差、上染不匀和色点等问题,生产中通过加入防沉淀剂S、阳离子染料匀染剂等助剂,可以解决两种染料同浴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加入0.1 g/L分散染料匀染剂C,1.5 g/L防沉淀剂S,0.7 g/L阳离子染料匀染剂OD,可提高染色的匀染性;pH值控制在3.5~4.5,分散染料染色温度为80~130℃,阳离子染料染色温度为90~120℃,升温速率控制在0.5℃/min。大生产结果表明,染色产品的质量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阳离子染料 涤纶/改性涤纶混纺弹力针织物 一浴两步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可染涤纶/羊毛/天丝混纺织物染色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家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7,共2页
采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对阳离子改性涤纶/羊毛/天丝混纺织物染色。第一浴,120℃阳离子染料和中性染料同浴染色40 min;第二浴,60℃活性染料染色50 min。该染色产品达到或优于一等品要求,且具缩短流程和节能降耗的特点。
关键词 浸染 阳离子染料 中性染料 活性染料 混纺织物 阳离子改性涤纶 羊毛 天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涤纶与锦纶混纺织物一浴染色及回用工艺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金晶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39,共3页
传统多纤维混纺织物染色方法常采用多浴法,存在染色织物染色质量不稳定、染色工艺时间长、能耗大、排污量多等问题。文中采用新型超环保滚筒染色机对改性涤纶与锦纶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染色及染色回用,并与传统的三浴法工艺进行对比,测试... 传统多纤维混纺织物染色方法常采用多浴法,存在染色织物染色质量不稳定、染色工艺时间长、能耗大、排污量多等问题。文中采用新型超环保滚筒染色机对改性涤纶与锦纶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染色及染色回用,并与传统的三浴法工艺进行对比,测试了不同方法染色后织物与客户标准样色差、染色牢度及生产成本和能耗。结果表明,一浴法染色及回用工艺不仅可以达到快速染色的目的,织物颜色品质及各项色牢度指标达到传统染色效果,且可以大幅度节约能源、减少排污、降低染色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涤纶 锦纶 混纺织物 一浴染色 染色回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纤维/阳离子可染涤纶/羊毛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家瑞 苏光钱 林承帆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21,共5页
研究了粘胶型空调纤维/阳离子可染涤纶/羊毛混纺织物采用高温高压喷射染色机进行浸染的染整工艺。对混纺织物前处理的碱剂用量、处理温度对织物性能和强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染色温度、元明粉用量、纯碱用量对织物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研究了粘胶型空调纤维/阳离子可染涤纶/羊毛混纺织物采用高温高压喷射染色机进行浸染的染整工艺。对混纺织物前处理的碱剂用量、处理温度对织物性能和强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染色温度、元明粉用量、纯碱用量对织物上染百分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织物的耐碱性、耐热性、强力、调温性能等实验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染色产品色牢度较好,耐洗色牢度,色泽变化4~5级,毛布沾色4级;耐摩擦色牢度为干摩擦4级,湿摩擦3级。强力损伤小,手感滑爽、柔软、毛感强,经高温高压染色后对空调纤维调温性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型空调纤维 阳离子改性涤纶 羊毛 混纺机织物 浸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开发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学水 李汉利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为了弥补黑竹炭不能生产白色、浅色产品的缺憾,以白竹炭改性涤纶与棉的混纺纱和吸湿排汗纤维Coolplus(酷帛丝)为原料,在18针/25.4 mm的双面罗纹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变形双面罗纹组织。详细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包括原料选择、... 为了弥补黑竹炭不能生产白色、浅色产品的缺憾,以白竹炭改性涤纶与棉的混纺纱和吸湿排汗纤维Coolplus(酷帛丝)为原料,在18针/25.4 mm的双面罗纹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变形双面罗纹组织。详细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包括原料选择、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以及各生产环节注意事项。同时测试了面料的一些主要性能,包括吸湿速干性能、负离子发射性能、缩水率、抗起毛起球等性能。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吸湿速干性,以及抑菌、负离子发射和除臭等功能,色彩丰富,适合开发运动休闲及家居服等针织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竹炭改性涤纶 混纺纱 针织面料 编织工艺 染整工艺 吸湿速干 负离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炭改性涤纶/羊毛/有机炭黑纤维复合功能织物的开发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雒芳林 张雄 +2 位作者 周梅花 程菊芳 周雪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49,159,共8页
为开发蓄热保暖、抗静电、吸附异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毛精纺面料,采用多组分纤维混纺与织物不同组织结构变化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高品质羊毛纤维及有机炭黑纤维作为混纺原料,设计了5种不同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 为开发蓄热保暖、抗静电、吸附异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毛精纺面料,采用多组分纤维混纺与织物不同组织结构变化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高品质羊毛纤维及有机炭黑纤维作为混纺原料,设计了5种不同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和4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对织物的复合功能性进行了测试和剖析,并运用origin软件分别建立织物保温率、温升度及对甲醛的吸附性和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获取了多组分纤维复合功能毛精纺面料的开发思路及产品成果,为新型复合功能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 混纺 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 有机炭黑纤维 毛精纺面料 复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酸改性混纺织物的印染工艺
17
作者 吴卫国 《印染》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0-30,共1页
对涤纶酸改性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进行探索 ,制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 ,提高了织物的质量、档次。
关键词 染整 改性 混纺织物 改性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涤纶/莱卡混纺织物染色工艺
18
作者 赵春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15,共2页
介绍了改性涤纶/莱卡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包括水洗、前定形、染色、烘干、后整理。染色采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温度为110℃;热定形温度控制在150℃;根据生产实践,说明了各工艺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染色 阳离子染料 混纺织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改性纤维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LYC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舒适光亮滑爽面料染整加工
19
作者 邓煜 《针织工业》 2017年第4期26-29,共4页
讨论了以莫代尔与铜氨混纺纤维为面纱、以改性涤纶半光加弹丝为地纱的纬平针面料的染整加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低浓度液碱处理和中性酶抛光处理最佳工艺,再进行面料大生产加工,制定了合理的染色和定形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碱处... 讨论了以莫代尔与铜氨混纺纤维为面纱、以改性涤纶半光加弹丝为地纱的纬平针面料的染整加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低浓度液碱处理和中性酶抛光处理最佳工艺,再进行面料大生产加工,制定了合理的染色和定形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碱处理工艺为:碱浓度为50.0 g/L,浸碱80 s,25℃;最佳中性酶抛光工艺为:酶用量0.5%,45 min,50℃,p H值6~7;面料再经合理染色和定形加工,可具有吸湿透气、柔软滑爽、舒适平整、光泽柔和、真丝感等性能,和很高的抗起毛起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代尔与铜氨混纺纤维 改性涤纶半光加弹丝 碱处理 中性酶抛光 抗起毛起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